2023年教师随笔:成长从经典开始.docx
教师随笔:成长,从经典开始教育的目的,不是成功,而是幸福;教育的质量,不是分数,而是成长。一一朱永新做中国教育的建设者很多时候,我一走进教室,自主管理的同学就向我汇报:苏同学作业又没交,张同学作文只写了2行,童同学这课生字已经第3次听写了,还只写对了2个,陈同学莫名其妙地又哭了听到同学的汇报,除了问询与教育,还有一声叹息!这真是一个特别的班级!全班同学中,有一半多家长在外打工,爷爷奶奶只管吃饱穿暖;十多对家长离异,每个孩子面对家庭的变故,表现出的状态都不一样。本学期刚开学,和孩子们课间交流时,了解到又有两个孩子的父母离婚了。提起父母,一个孩子表现得很无所谓,非常平静;另一个两眼泪汪汪,一开口就哽咽。家庭的变故,对这些孩子有着巨大的影响。那一瞬间,我不知用什么语言去安慰孩子,任何的说词在孩子的伤害面前都显得无比苍白。这样的状态真的让我很是苦恼。无论是学习还是行为习惯,我们都需要付出比别人更多的时间与精力,但收效甚微。很多家长在教育孩子这件事上有心无力,他们不少人为了生计,已经焦头烂额,有的选择彻底躺平除了电话沟通,你能要求远在他乡的家长做些什么?现状就是如此!我经常安慰自己:每颗种子有自己的成长,苍松木、葡萄藤,只要不挡别人的阳光,不必比较谁更茂盛。如此一想,烦恼减轻些许,看向他们的眼光也温柔了。最近,全县推行新教育的实验。学校重点要营造书香校园和师生共写随笔。我校通过晨诵、午读、暮省来推动经典诗词和整本书的阅读。根据我们学校“阅读之星”评选方案中的要求,五年级要积累经典宋词。按照目录,我先打印了6首宋词,A4纸正反两面满满的,发给孩子们去背诵。因为知道自己班上孩子的底子,只是叮嘱孩子们能背就背,实在背不出来就尽量熟读。第二天早晨,一走进教室,杨意成同学就兴致勃勃地来报告,他的六首词已经全部背完,虽然知道他记忆力很好,是班上的领头羊,但对他一天能背完六首词还是吃了一惊,于是在班上狠狠地表扬了他一番。第三天早读课,我来到教室时,同学们已经在自觉晨诵,有的同桌之间在相互背诵。过了一会儿,平时对学习很不上心的尹叶诚悄悄走到我身边,要背诵给我听。背诵得不算流利,但我还是略为夸张地表扬了他,真诚地表达了我的高兴,并在他背诵完的词旁用红笔写上一个大大的“背”字。他想要不动声色,但眉眼却在笑,带着掩饰不住的喜悦回到了座位。后面几天,课间只要我在教室,就有人来找我背词。平时特别安静、从不主动靠近老师的杨熠晨居然来找我背最后一首虞美人了,还羞怯地告诉我,她爸爸也背过这首词。孩子们背词的热情高涨。一个星期,近三分之一的同学背完6首,一半同学背完三首以上。班上“暗流涌动”,大家似乎在较劲,又好像各自想要证明自己。我没想到,孩子们对宋词的兴趣如此浓厚,在宋词的学习和背诵中找到了自己的存在,刚开始积累,就有肉眼可见的变化。是宋词动人的情打动了孩子,还是琳琅的音乐美让孩子喜欢?这种全班性的向上的状态,是前所未有的,似乎有一束光,照进了孩子的内心,我好像看到一根根竹子在拔节,拔节,生长!“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我庆幸孩子们能和宋词撞了个满怀,认识了辛弃疾、苏东坡、李清照等词人。当他们读着“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J曾经的伤痛是否会减轻一点?吟诵着“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内心定然会生起一股豪迈之气。他们在或豪迈或婉约的词中完成积累,抚慰自己。与宋词这样的相遇,一定能给孩子们带来幸福!当庸常的教学在孩子的心中激不起浪花,难以作为之时,新教育如一缕春风扑面而来。小小的行动,让我如此惊喜,这使我对今后的“书香之路”更加期待。我知道,依然会有问题、困难等着我们,但那又有什么关系?正如新教育实验所说行动,就有收获;坚持,才有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