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第一文库网! | 帮助中心 第一文库网-每个人都是第一
第一文库网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学术论文>
  • 全科教育>
  • 应用文档>
  • 行业资料>
  • 企业管理>
  • 技术资料>
  • 生活休闲>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第一文库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物联网白皮书-发布.docx

    • 资源ID:988678       资源大小:104.37KB        全文页数:3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扫码关注公众号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物联网白皮书-发布.docx

    CAICT中国信通院物联网白皮书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年12月物联网作为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的典型代表,已成为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和经济社会绿色、智能、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基础与重要引擎。物联网与其它ICT技术以及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技术加速融合,在诸多领域快速渗透,为服务、创新等理念赋予全新内涵,全球物联网正在整体进入实质性推进和规模化发展的新阶段。作为物联网领域重大政策研究支撑单位,我院已发布两版物联网白皮书,并在业内形成一定影响。20版白皮书通过原创性地系统梳理,对物联网的内涵、关键要素、技术体系、产业体系和资源体系等内容进行了澄清。2014版白皮书则重点从战略、应用、技术和标准、产业四个角度分析并归纳三年来物联网发展的整体特点和亮点,探寻物联网发展的内在规律,并对未来发展重点方向进行研判。本次发布的版白皮书将基于对全球物联网最新布局和发展态势的把握,以及对我国物联网产业的新一轮摸底调查,对物联网发展的阶段性特点进行归纳总结,对物联网发展的新模式、新机遇、新趋势进行深入探讨,并针对我国物联网发展中遇到的新老问题进行思考并提出相应的策略建议。一、国际物联网发展的最新态势1(一)发达国家加强物联网战略统筹和资金支持1(二)国际物联网产业生态的布局全面展开3(S)全球物联网应用呈现重点突破态势4(四)智慧城市成为物联网集成应用的综合平台6(五)物联网标准化持续推进,开放式架构成为重点7二、我国物联网发展最新进展9(一)政策持续出台推动物联网发展9(二)传统行业借助物联网应用提振效能愈发明显10(三)智慧城市应用系统以物联网技术为首要特征11(四)基于物联网和移动互联网融合的消费性应用创新更为活跃13(五)技术研究和标准化不断取得新的突破14(六)产业保持快速发展,形成多样化发展模式16(七)四大空间集聚区产业与应用各具特色18三、我国物联网发展仍面临的突出问题20(一)物联网产业生态主导权的竞争依然严峻20(二)标准协调统筹和实施仍不能满足产业和应用需求23(三)协同性不足严重阻碍产业发展进程23(四)新业务新模式与各行业政策和体制机制的不适应性更趋突出.24四、我国物联网未来发展的机遇与方向25(一)物联网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更加凸显25(二)从移动互联到万物互联,开辟物联网新时代26(三)物联网应用潜力将在智慧城市进一步释放27五、对我国物联网未来发展的思考28(一)把握重点应用方向,加快应用实施与推广28(二)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消除产业发展障碍29(三)加快标准的统筹与实施,发挥龙头企业影响力29(四)加强自主核心技术的研究与布局30(五)建立完善市场化公共服务体系促进产业协同31(六)创新财税金融支持方式,破解企业发展资金瓶颈32(七)加强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保障健康有序发展33一、国际物联网发展的最新态势经过近几年的培育和探索,全球物联网正从碎片化、孤立化应用为主的起步阶段迈入“重点聚焦、跨界融合、集成创新”的新阶段,市场快速启动,在诸多领域加速渗透,物联网正处于大规模爆发式增长的前夜。(一)发达国家加强物联网战略统筹和资金支持美国全面推进物联网发展。一方面,政府以大量资金持续支持物联网相关技术产业发展,年宣布投入16亿美元推动智慧城市计划,将物联网应用试验平台的建设作为首要任务。美国能源部组建“智能制造创新机构”,投入多达7000万美元推动先进传感器、控制器、平台和制造建模技术的研发。另一方面,为推动技术应用发展,政府加大政策支持力度。2014年7月,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发布了电子标签新指南,建议带屏幕的消费电子设备可在屏幕上显示数字标签,从而取代原来的固定铭牌或蚀刻标签;美国加州发放无人驾驶汽车许可,谷歌、奥迪和奔驰成为首批获得许可的企业;智能物流领域,美国邮政局采用物联网技术改善邮政营运、基础设施以及产品与服务;工业制造领域,美国政府将以物联网技术为根基的网络物理系统(CPS)列为扶持重点,并加快以CPS为核心的“工业互联网(Industria1Internet)”战略布局。欧盟重构物联网创新生态体系。欧盟在年成立了横跨欧盟及产业界的物联网创新联盟(AIOTI),并投入5000万欧元,通过咨询委员会和推进委员会统领新的“四横七纵”体系架构,将包括原有IERC.地平线2023在内的11个工作组纳入旗下,统筹原本散落在不同部门和组织的能力资源,协同推进欧盟物联网整体跨越式创新发展。其中四横指项目设置、价值链重塑、标准化、政策导向四大横向基础支撑,七纵指家居、农业、可穿戴、智慧城市、交通、环保和制造七大行业纵深领域。创新联盟的建立是欧盟落实物联网发展战略的又一重要举措,将对欧盟物联网发展和创新起到强有力的驱动作用Q此外,欧盟及其成员国还加大物联网投资力度,欧盟计划2016年投入超过1亿欧元支持物联网大范围示范和未来物联网重点领域,英国政府追加投资4500万英镑,并向由英国电信、劳斯莱斯、处理器厂商ARM和军用品厂商BAE等40余家公司组成的HyperCat联盟注资,用于研发HyPerCat标准,为物联网开发通用规范;德国政府投资2亿欧元支持工业4.0,并投入800万欧元加强物联网信息安全领域的研发。亚洲国家不断加大研发和应用的投入及推进力度。以日韩为首,亚洲发达国家对于物联网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一直非常重视,投入巨资支持发展。年起,韩国未来科学创造部和产业通商资源部将投资370亿韩元用于物联网核心技术以及MEMS传感器芯片、宽带传感设备的研发,另外123亿韩元来自韩国的私营企业。日本大力推进农业物联网,计划十年内普及农用机器人,预计2023年市场规模将达到50亿日元。新加坡政府推出传感器网络以及特定领域产品的标准,采用统一沟通方法和指导原则开发新科技和智能方案,为迈向“智慧国”的目标做准备。(二)国际物联网产业生态的布局全面展开依托核心能力抢占物联网生态关键环节。芯片巨头、设备制造商、IT厂商、电信运营商、互联网企业等从各自优势出发,积极进行物联网生态布局,芯片、云平台和操作系统成为布局的关键点。英特尔继2014年发布爱迪生(Edison)适应可穿戴及物联网设备的微型系统级芯片之后,年继续发布居里(CUrie)芯片,为开发者提供底层芯片及开发工具。平台化服务方面,IBM等IT巨头将物联网大数据平台作为构建生态的重点,主要电信运营企业着力打造M2M网络和平台,互联网企业则依托其平台优势和数据处理能力,将服务拓展到物联网。操作系统方面,谷歌推出基于Android内核的物联网底层操作系统Bri110,同时发布了一个跨平台、支持开发者AP1的通信协议WeaVe,能够让不同的智能家居设备、手机和云端设备实现数据交换;微软推出物联网版操作系统(Win1OIoTCore)和物联网套件,以协助企业简化IoT在云端的应用部署及管理;我国华为公司发布轻量级物联网操作系统1iteOS,百度推出物联网操作系统、车联网平台和可穿戴智能手表系统DuWearo目前,物联网产业生态正快速成长,物联网企业数量近年来成倍增长,国际机构预计到2017年,超过一半的物联网企业是新成立的企业。构建产业联盟打造物联网产业生态体系。除了以技术手段争夺生态主导权,巨头还通过构建产业联盟以稳固物联网产业生态,构建竞争优势,其中工业、车联网、智能家居等领域成为布局热点。工业领域,通用电气与英特尔、思科、AT&T、IBM牵头成立工业互联网联盟(IIC),目前已有超过220家成员。车联网领域,谷歌与奥迪、通用电气、本田、现代等以及芯片制造商NVidia组建开放汽车联盟(OAA)O智能家居领域,已形成高通牵头的AI1Seen联盟、英特尔牵头的O1C联盟,谷歌、三星牵头的Thread联盟以及苹果HomeKit等多个阵营,在互联标准、云平台及开发组件上积极寻求突破。(三)全球物联网应用呈现重点突破态势M2M物联网应用高速增长。代表物联网行业应用风向标的M2M连接数增长迅猛。截止2014年底,全球M2M连接数达到2.43亿,同比增长29%,而基于智能终端的移动连接数同比增长率只有4.7%oM2M连接数占移动连接数的比例从2013年的2.8%提高到2014年的3.3%,预计年底全球M2M连接数将达到3.2亿%从应用市场来看,公共安全、车联网、工业制造等万亿级垂直行业市场正在全面兴起,智慧医疗、智能家居、可穿戴设备等消费市场百花齐放。工业物联网成为新一轮部署焦点。以美国工业互联网和德国工业4.0所确立的网络物理系统(CPS)为代表,物联网成为实现制造业智能化变革和重塑国家竞争优势的关键技术基础,围绕其的全球生态构建和产业布局正加速展开。政府层面,美、德将CPS体系建设提升1M2M数据引自GSMA_G1oba1_Mobi1e_Economy_Report_到国家战略高度,通过成立指导小组、完善基础设施、设立研发创新机构等方式,大力推进行业中相关标准、共性技术与产品的研发以及推广应用。企业层面,工业和ICT领域的龙头企业正围绕工业物联网应用实施,加快工业数据云平台、工业数据连接和管理、工业网络、新型工业软件等方面的技术、标准、测试床和解决方案的研发部署,并扩展到能源、医疗、交通等多个领域。移动互联与物联网加速融合,智能可穿戴设备出现爆发式增长。移动互联网与物联网形成从芯片到终端、操作系统的全方位融合,并基于开源软件和开源硬件,开启了全球性的智能硬件创新浪潮。一方面,可穿戴设备成为其中发展和创新最快的领域。年第3季度可穿戴设备全球共交付了2100万只2,同比增长197.6%,预计到2019年设备年出货量将飙升到1.26亿只。可穿戴设备的主要应用领域包括以血糖、血压和心率监测为代表的医疗领域,以运动监测为代表的健康保健领域,并以可穿戴设备为中心,集成医疗、健康、家居等APP应用,复制了云+APP的移动互联网应用与商业模式。另一方面,智能家居成为布局和竞争的重点。谷歌、苹果等互联网企业、高通、Inte1、思科、三星等信息通信技术企业以及ABB、博世等工业企业均加快推进智能家居布局,目前已形成了智能家电、智能家居等一系列创新产品,并可与智能手机、可穿戴设备等智能终端和移动APP应用进行充分互联和集成,实现协同化、服务化、智能化和个性化发展。(四)智慧城市成为物联网集成应用的综合平台物联网成为各国智慧城市发展的核心基础要素,在城市管理、节能减排、能源管理、智能交通等领域进行广泛应用,”前端设备智能化+后端服务平台化+大数据分析”成为通用模式。智慧城市中物联网应用呈现两大特点:智慧城市通过物联网应用汇集海量感知数据,依托城市综合管理运营平台和大数据分析,实现对城市运行状态的精确把握和智能管理。国际智慧城市建设重点方向之一是构建多种应用互联互通、海量数据汇集共享的智慧城市综合性管理平台,打破传统物联网应用规模小、分散化的模式。西班牙巴塞罗那智慧城市平台,可将环境和能源、交通、水资源管理、生活质量等不同领域的传感数据进行整合并分析处理;桑坦德“城市脉搏”项目致力于建立智慧城市平台,汇聚遍布全城的传感器和“人体传感器”数据,各类应用通过AP1调用平台的大数据处理能力,并通过移动APP提供城市管理和生活服务。国际智慧城市建设重视物联网技术在城市重要基础设施管理方面的应用,希望增强交通、能源等重点领域服务能力,促进城市绿色、低碳发展。在电力领域,物联网感知与电网、分布式电源等设施深度融合,实现能源生产消费全流程实时监测和预测预警,如英国布里斯托的3S住宅项目集成了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通过对家庭能源消耗的实时监控和管理,实现节省能源、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在交通领域,通过物联网建设“人-车-路”高度协同的互动型交通基础设施,利用3E-houses:EnergyEffici

    注意事项

    本文(物联网白皮书-发布.docx)为本站会员(lao****ou)主动上传,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