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7252-87 变压器油中溶解气体分析和判断导则.doc
-
资源ID:96894
资源大小:300KB
全文页数:19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GB7252-87 变压器油中溶解气体分析和判断导则.doc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变压器油中溶解气体 UDC621.315.615 621.314 543.27 分析和判断导则 GB7252-87 Guide for the analysis and the diagnosis of gases dissolved in transformer oil 国家标准局1987-02-09发布 1987-10-01实施 1 总则 1.1 概述 正常情况下充油电气设备内的绝缘油及有机绝缘材料,在热和电的作用下,会 逐渐老化和分解,产生少量的各种低分子烃类及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等气体,这些 气体大部分溶解在油中。当存在潜伏性过热或放电故障时,就会加快这些气体的产 生速度。随着故障发展,分解出的气体形成的气泡在油里经对流、扩散,不断地溶 解在油中。在变压器里,当产气速率大于溶解速率时,会有一部分气体进入气体继 电器。故障气体的组成和含量与故障的类型和故障的严重程度有密切关系。因此, 分析溶解于油中的气体,就能尽早发现设备内部存在的潜伏性故障并可随时掌握故 障的发展情况。 当变压器的气体继电器内出现气体时,分析其中的气体,同样有助于对设备 的情况作出判断。 1.2 适用范围 本导则适用于充油电气设备,其中包括变压器、电抗器、电流互感器、电压互 感器、充油套管等。 1.3 检测周期 出厂前的检测按有关规定执行并提供试验数据。 投运时及运行中的设备按SD 18786变压器油中溶解气体分析和判断导 则执行。 2 取样 2.1 从充油电气设备中取油样 2.1.1 概述 取样部位应注意所取的油样能代表油箱本体的油。一般应在设备下部的取样阀 门取油样,在特殊情况下,可由不同的取样点取样。 取样量,对大油量的变压器、电抗器等可为50250mL,对少油量的设备要 尽量少取,以够用为限。 2.1.2 取油样的容器 应使用密封良好的玻璃注射器取油样。当注射器充有油样时,芯子能自由滑 动,可以补偿油的体积随温度的变化,使内外压力平衡。 2.1.3 取油样的方法 一般对电力变压器及电抗器可在运行中取油样。对需要设备停电取样时,应在 停运后尽快取样。对于可能产生负压的密封设备,应防止负压进气。 设备的取样阀门应配上带有小嘴的连接器,在小嘴上接软管。取样前应排除取 样管路中及取样阀门内的空气和“死油”,同时用设备本体的油冲洗管路(少油量 设备可不进行此步骤)。取油样时油流应平缓。 用注射器取样时,最好在注射器和软管之间接一小型金属三通阀,如图1所 示,按下述步骤取样: 图 1 用注射器取样示意图 1连接胶管;2三通阀;3注射器 将“死油”经三通阀排掉;转动三通阀使少量油进入注射器;转动三通阀并推压注 射器芯子,排除注射器内的空气和油;转动三通阀使油样在静压力作用下自动进入 注射器(不应拉注射器芯子,以免吸入空气或对油样脱气)。当取到足够的油样时, 关闭三通阀和取样阀,取下注射器,用小胶头封闭注射器(尽量排尽小胶头内的空 气)。整个操作过程应特别注意保持注射器芯子的干净,以免卡涩。 2.2 从气体继电器放气嘴取气样 2.2.1 概述 当气体继电器内有气体聚集时,应取气样进行色谱分析。这些气体的组分和含 量是判断设备是否存在故障及故障性质的重要依据之一。为减少不同组分有不同回 溶率的影响,必须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取出气样,并尽快分析。 2.2.2 取气样的容器 应使用密封良好的玻璃注射器取气样。取样前应用设备本体油润湿注射器,以 保证注射器滑润和密封。 2.2.3 取气样的方法 取气样时应在气体继电器的放气嘴上套一小段乳胶管,乳胶管的另一头接 一个小型金属三通阀与注射器连接(要注意乳胶管的内径与气体继电器的放气嘴 及金属三通阀连接处要密封)。操作步骤和连接方法如图1所示:转动三通阀的 方向,用气体继电器内的气体冲洗连接管路及注射器;转动三通阀,排空注射 器;再转动三通阀取气样。取样后,关闭放气嘴,转动三通阀的方向使之封住 注射器口,把注射器连同三通阀和乳胶管一起取下来,然后再取下三通阀,立 即改用小胶头封住注射器(尽可能排尽小胶头内的空气)。取气时应注意不要让 油进入注射器并注意人身安全。 2.3 样品的保存和运输 油样和气样应尽快进行分析,油样保存期不得超过4d(天),气样保存期应更短 些。在运输过程及分析前的放置时间内,必须保证注射器的芯子不卡涩。 油样和气样都必须避光保存,在运输过程中应尽量避免剧烈振荡。油样和气样 空运时要避免气压变化的影响。 2.4 样品的标签 取样后的容器应立即贴上标签。推荐的标签格式见附录B(参考件)。 3 从油中脱出溶解气体 3.1 脱气方法 目前常用的脱气方法分类如图2所示。 图 2 常用脱气装置分类 图2中除水银法外的三类真空法均属于不完全的脱气方法,在油中溶解度越大 的气体脱出率越低。不同的脱气装置或同一装置采用不同的真空度,将造成分析结 果的差异。因此使用真空释放法脱气,必须对脱气装置的脱气率进行校核。 溶解平衡法目前使用的是机械振荡法,其特点是操作简便,重复性和再现性一 般能满足要求,但测试结果的准确性主要取决于所采用的奥斯特瓦尔德(Ostwald) 系数K值的准确性。 奥斯特瓦尔德系数定义为: (1) 即当气、液两相达到平衡时,对某特定气体来说: Coi=KiCgi (2) 式中 Coi在平衡条件下,溶解在油中组分i的浓度,ppm; Cgi在平衡条件下,气相中组分i的浓度,ppm; Ki组分i的奥斯特瓦尔德系数。 各种气体在矿物绝缘油中的奥斯特瓦尔德系数见表1。 脱气这一环节是油中溶解气体分析结果差异的主要来源。故要达到本导则第 4.3.5款所要求的平行试验的一致性,必须首先保证脱气结果的重复性。 表1 各种气体在矿物绝缘油中的奥斯特瓦尔德系数Ki 3.2 脱气装置的密封性 脱气装置应保证良好的密封性,真空泵抽气装置应接入真空计以监视脱气前真 空系统的真空度(一般残压不应高于40Pa),要求真空系统在泵停止抽气的情况下, 在两倍脱气所需的时间内残压无显著上升。用于溶解平衡法的玻璃注射器应对其密 封性进行检查。 3.3 脱气率 为了尽量减少因脱气这一操作环节所造成的分析结果的差异,使用不完全脱气 方法时,应测出所使用的脱气装置对每种被测气体的脱气率,并用脱气率将分析结 果换算到油中溶解的各种气体的真实含量。各组分脱气率i的定义是: (3) 式中 Ugi脱出气体中某组分的含量,ppm; Uoi油样中实有某组分的含量,ppm。 可用已知各组分浓度的油样来校核脱气装置的脱气率。脱气率一般不容易测 准,因受油的粘度、温度、大气压力等因素的影响,即使是同一台脱气装置,其脱 气率也不会是一个常数,因此,一般采取多次校核的平均值。 3.4 其他注意事项 因脱气装置的结构不同、容量不同,故用油量不作统一规定,但同一装置的每 次试验应尽可能使用同样的油量。必须测出使用油样的体积和脱出气体的体积,至 少精确到两位有效数字。 为了提高脱气效率和降低测试的最小检知浓度,对真空脱气法一般要求脱气室 体积和进油样体积相差越大越好。对溶解平衡法在满足分析进样量要求的前提下, 应注意选择最佳的气、液两相体积比。 脱气装置应与取样容器连接可靠,防止进油时带入空气。 气体自油中脱出后应尽快转移到储气瓶或玻璃注射器中去,以免气体与脱过气 的油接触时,因各组分有选择性回溶而改变其组成。脱出的气样应尽快进行分析, 避免长时间的储存而造成气体逸散。 要注意排净前一个油样在脱气装置中的残油或残气,以免可燃气含量较高的油 样污染下一个油样。用真空泵饱和食盐水法脱气时,要注意先对食盐水进行脱气, 必要时更换食盐水。 4 气体分析方法 4.1 概述 从气体继电器所取的气样及从油中得到的溶解气体的气样,均用气相色谱仪进 行组分和含量的分析。分析对象为: 氢(H2); 甲烷(CH4);乙烷(C2H6),乙烯(C2H4),乙炔(C2H2); 一氧化碳(CO),二氧化碳(CO2)。 本导则所指的总烃是指甲烷(简称C1),乙烷,乙烯,乙炔(以上三者统称为C2) 四种气体的总和。 一般对丙烷(C3H8),丙烯(C3H6),丙炔(C3H4)(以上三者统称C3)不要求做分 析。在计算总烃含量时,不计C3的含量。如果已经分析出结果来,应做记录,积累数 据。 氧(O2),氮(N2)虽不作判断指标,但应尽可能分析。 4.2 对气相色谱仪的要求 气相色谱仪应满足下列要求: a.色谱柱对所检测组分的分离度应满足定量分析要求; b.仪器基线稳定,有足够的灵敏度。对油中气体最小检知浓度:乙炔不大于 1ppm,氢不大于10ppm。 推荐适合上述分析要求的气相色谱仪流程图见表2。 表 2 色谱仪流程图举例 注:TCD热导检测器;FID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Ni镍触媒。 4.3 气体分析步骤 4.3.1 进样 通常使用注射器进样。应选择气密性好并经校准的注射器,以保证良好的进样 重复性。 4.3.2 仪器的标定 用外标法对各组分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用测量每个组分的保留时间对各组分 定性,用测量其色谱峰面积或峰高进行定量。 影响色谱仪灵敏度的因素很多,为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至少应在分析的当 天用外标气样标定一次。 外标气样有如下两种: a.混合标气:由有关部门专门配制的适当浓度并准确标定的包括各测定组分的 混合气样。 b.自配标气:用已知浓度的“纯”气样自行配制的标准气样。 配标准气样可以用特制的大容量配气瓶或100mL玻璃注射器。以载气为底气, 注入定量的“纯”气,混合均匀后即可使用。配气用的所有容器及注射器的真实容 积都必须用蒸馏水称重法精确校准。配好的气样一般不宜在配气容器中长时间储 存,以免因气体逸散而影响标定的准确性。 为了提高分析的准确度,应尽可能采用混合标气标定。 用注射器进样时,仪器的标定和组分测定必须用同一注射器,并且进样体积应 相同,以减少误差。 色谱峰面积的测量: 各组分峰面积最好用积分仪测量,也可以用测量峰高和半高峰宽来计算。为保 证半高峰宽测量的准确性,应采用较快的记录纸速,并最好采用读数放大镜。如果 同一组分的半高峰宽在标定和所分析的样品浓度范围内变化不大,则可以只测量若 干个该组分的半高峰宽,以其平均值作为计算的依据。 4.3.3 分析结果的表示方法 分析结果用每升油中所含各气体组分的微升数以ppm表示。 由于油的体积随温度和压力变化不大,一般可以不进行修正。对于脱出的气体 则应换算到压力为101325Pa,温度为20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