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第一文库网! | 帮助中心 第一文库网-每个人都是第一
第一文库网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学术论文>
  • 全科教育>
  • 应用文档>
  • 行业资料>
  • 企业管理>
  • 技术资料>
  • 生活休闲>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第一文库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非煤矿山井下钻探安全注意事项.docx

    • 资源ID:967191       资源大小:10.32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扫码关注公众号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非煤矿山井下钻探安全注意事项.docx

    非煤矿山井下钻探安全注意事项第1条.安全技术要求L必须经过专业的安全知识培训,掌握专业的防灾,避灾知识。2、必须严格执行工种岗位责任制和各种防范事故的措施,掌握各种钻 探施工方法。3、作业地点要保证风量可靠,无风地点施钻必须采用专门安设局部通 风或风障、狂风、导风筒等方式通风,施钻过程严禁停风、停水、停电。4、必须对现场进行加固支护,钻场要符合设计要求,不得相互拥挤, 设备、钻具要摆放有序。5、钻进时要严格按照工程技术人员标定的孔位及施工措施中规定的方 位、角度、空深、孔径等进行施工,未经同意不得擅自改动。6、严禁使用非煤安标志的钻探设备及大于25。以上的倾角的钻孔人工 起、下钻。7、施工地点必须有专用电话,保持正常的通讯联系。第2条.准备操作技术要求L新的钻探设备进来后应首先对照说明书对设备加注所需的液压油、 齿轮油等。新设备应先期在地面进行安装调试,待钻探人员经厂方的技 术培训达到熟练掌握该机性能后,方可下井使用。2、每台设备必须建立档案(包括出厂日期、使用期限、大中小修状况、 易损部位、施工孔数、累计进尺等)。3、经常使用的钻探设备应定期进行更换卡瓦。液压油、齿轮油、黄油 等。及时检查维修压力表、操纵阀、密封圈、油管路、多向换路阀等, 使钻探设备始终处于良好状态。4、钻探设备应经常清洗、保养、除锈蚀,长期不用时将运动部位涂抹 黄油并包好。5、入井前应检查机械、液压、操作(纵)阀、泥浆泵等是否完好可靠, 不得带故障下井。6、检查钻杆、丝口(扣)、岩芯管、螺丝头、变异接头、接箍等磨损 是否超限,钻杆是否弯曲,钻(杆)具是否有微小裂隙(缝),水泵的 钢套、柱塞、密封图、钢球、球座是否完好。7、根据设计要求带足本项钻探工程所需的器材、工具、材料等。8、钻机应经有关部门检查防爆性能合格后,方可入井。9、在钻机底部安装自制轮在轨道上运输时,要重心平稳,不得前倾后仰,不得超高、超宽,两头做好防碰撞设置,尽量使用人工推车。10、钻机在车盘上运输时,必须捆绑结实,不得超长、超宽、超高、超 重,否则应解体装车并符合井下运输的有关规定。高瓦斯矿井井下运输 时,车盘两头应设置软垫,以免碰撞产生火花。拆下的零件要用有盖的 箱子装好,容易丢失的零件由钻工自带。第3条.一般操作技术要求L按工程技术人员所标定的孔位及施工措施中规定的方位、角度和钻 孔防斜措施施工,不经技术人员同意,不得擅自改动。2、钻探工人穿戴要整齐、利落,衣襟、袖口、裤脚必须束紧。3、启闭开关时,精力要集中,做到手不离按钮,眼不离钻机,随时观 察和听从司机命令,准确、及时、迅速地启动和关闭开关。4、禁止用手、脚直接制动机械运转部分,禁止将工具和其他物品放在 钻机、水泵,电机保护罩上。5、扶把时,要站在立轴和手把一侧,不得紧靠钻机。钻机后面和前面 的给进手把把活动范围内,不准站人,防止高压水将钻具顶出伤人或给 进手把翻起打伤人。给压要均匀,根据孔内情况及时调整钻法及压力。6、采用清水钻进时,要保证有足够的水量,不准打干钻。为防止埋钻, 钻具下至距孔底l-2m时,立即开泵送水,见正常返水后才能钻进。7、钻进过程中,一旦发现见软、见空、见水和变层,要 立即停钻,丈量残尺并记录其深度和孔内变化情况。8、若发现孔内涌水时,应测定水压、水量。9、若发现煤岩松动、片帮、来压、见水或孔内水量、水压突然加大或 顶钻时,必须立即停止钻进,但不得拔出钻杆,不得直对或任意跨越钻 杆,迅速向矿调度室汇报,并派人监视水情。10、透老空后,需经瓦检员检查有无有害气体溢出,并严格按作业规程 要求对钻孔进行处理。IL钻进时操作人员不准离开钻机,并做到两听、三看,既听 机器运转声音,听孔内震动声音:看操作把手震动、给进压力和钻进速 度,看压力表及回水情况,看胶带及接头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停钻处理。12、取芯钻进时每回次进尺不得超过岩芯管有效长度。13、钻进过程中若发生机械故障或突然停电,应立即断开开关,用人力 将钻具提到安全高度。14、执行四检查:起下钻具检查、孔内事故后检查、加尺检查、准 备钻具时检查;三不下丝扣不合格不下、钻具磨损严重不下、钻杆 弯曲超标不下;三看看压力表、看进尺、看钻孔返水情况;二听 听机器声、听孔内震动声; 一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孔口 不返水时严禁钻进进尺。第4条.特殊操作技术要求L在接近积水地区掘进前或排放被淹井巷的积水前进行探放水时,必 须根据编制的探放水设计及安全措施的方位、角度、孔深等进行施工, 未经工程技术人员同意,不得擅自改动。2、在采掘工作面探放水时,遇到下列情况,必须按矿井水文地质规 程(试行)、矿山防治水工作条例的规定,经工程技术人员确定 的探放水操作。(1)接近水淹和可能积水的井巷、采空区或相邻煤矿 时。(2 )接近含水层、导水断层、溶洞和导水陷落柱等。(3 )打开隔 离煤柱放水时。(4 )接近可能与河流、湖泊、水库、蓄水池、水井等 连通的断裂构造带时。(5 )接近有出水可能的钻孔时。(6)接近有水 的灌浆区时。(7 )接近其他可能出水的地区时。3、底层有强承压含水层并有突水危险的工作面,必须严格按编制的防 治水专项设计及安全措施施工。4、安装钻机深水前,必须遵守下列规定:(1)加强钻场前、后IOm 范围内的巷道支护,并打好坚固的立柱和栏板,安全通道要畅通。(2 ) 清理巷道,挖好排水沟。探水钻孔位于巷道低洼处时,必须配备与探放 水量相适应的排水设备,做到出水时可随时开泵排水。(3)在打钻地 点或附近安设专用电话。(4)工程技术人员和探放水人员必须亲临现 场,依据设计,确定主要探放水孔的位置、方位、角度、深度以及钻孔 数目。5、预计水压较大的地区探水钻进前,安设探放水钻孔孔口管及其固定 的方法必须符合设计的要求。6、操作钻机时,应遵守以下规定:(1)操作高压电器时应戴绝缘手套、 穿绝缘靴、脚踏绝缘垫板。(2)在探放水钻机后面和前面的给进手把 活动范围内,不准站人,防止高压水将钻具顶出伤人或给进手把翻起伤 人。(3 )探水钻机施工时应有预防电机受潮的措施。7、下置的孔口管及下级套管都必须进行耐压试验,达到设计压力、安 装闸阀后,方准继续钻进。8、钻孔内压力过大时,应采取反压和有防喷装置的方法钻进,并有防 止孔口管和煤(岩)壁突然鼓出的措施。9、钻进中,发现土松软、片帮、来压或钻孔中水压、水量突然增大, 以及有顶钻等异状时,必须停止钻进,但不得拔出钻杆,现场负责人员 应立即向调度室报告,并派人监测水情。如发现情况危急时,必须立即 撤出所有受水威胁的人员,然后采取措施进行处理。10、探放采空区水必须遵守下列规定:(1)探放采空区水前,首先要 分析查明采空区水体的空间位置,积水量和水压,采空区积水区高于探 放水点位置时,只准用钻机探放水。(2 )放水孔必须打中采空区水体, 并监视放水全过程,核对放水量,直到采空区水放完为止。(3 )钻孔 放水前,必须估计放水量根据后路排水能力和水仓容量,控制放水量。(4)放水时,必须设专人监侧钻孔出水情况,测定水量、水压,做好 记录。(5 )若水量突然变化,必须及时处理,并立即报告调度室。IL透采空区后,如孔内无水流出,经瓦斯检查员检查有有害气体涌出 时,必须立即停止钻进,用木塞或者黄泥封闭。12、疏通钻孔时,操作人员不准直对钻杆操作。

    注意事项

    本文(非煤矿山井下钻探安全注意事项.docx)为本站会员(lao****ou)主动上传,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