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递窗紫外灯杀菌时间的探讨.docx
传递窗通常是通过紫外灯进行消毒。紫外线消毒具有安全、方便、经济、无残留、对物品损害较少等优点,广泛应用于空气、物体表面、水及其他液体的处理。紫外线是一种肉眼看不见的光波,存在于光谱紫射线段的外侧,是利用波长225275nm峰值254nm的紫外线光谱照射微生物,紫外线被核酸吸收后,破坏其核酸分子结构,造成核酸或核蛋白分解变性,使之失去正常功能,造成细菌和病毒死亡或变异。紫外线照射还会影响细菌和病毒中许多酶的活性,使蛋白分子的结构和功能产生改变,影响蛋白质和核酸的代谢合成,使其死亡。紫外线消毒灭菌效果受许多因素影响。本文通过传递窗紫外灯的不同照射时间对杀菌效果的影响进行试验,探讨实验室传递窗紫外灯的杀菌效果。将制备好的细菌菌悬液(本次实验使用大肠埃希菌)涂布于营养琼脂平板上,平板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2个平板,打开实验组平板盖子在传递窗内用紫外灯分别照射Iomin、20min>30min、40min>50min>60min各2个平板,对照组不照射,打开对照组平板盖子在传递窗内分别静置10min.20min.30min>40min50min>60min各2个平板,然后取出实验组与对照组共同放入36°C÷C恒温培养箱培养2448h后,菌落计数。培养48h后取出平板,计数,计算不同照射时间两个平板上菌落数的平均值,并计算杀菌率。杀菌率(K)=(B2-B1)B2x100%(其中,B2为对照组平均菌落数;B1为实验组平均菌落数)。照射时间(min)实验组(CFU)对照组(CFU)杀菌率(%)1039660534.52013759677.030559899.240560299.250460799.360359499.5由上述结果可知,照射IOmin、20min、30min杀菌率明显增高,照射30min的时候杀菌率已经达到99.2%,30min以后曲线趋于平缓。实验室的生物安全问题是不容忽视的,消毒、灭菌是有效避免实验室生物安全问题产生的措施之一。紫外线消毒杀菌是微生物实验室空气及物体表面消毒的常用方法,具有经济、实用、方便、简单易行、消毒效果好的优点,是必不可少的消毒工具。传递窗在隔离外界病原微生物进入洁净环境起到了重要作用,是生物安全屏障设施必备的设备。大多数传递窗对传递的物品进行消毒灭菌是通过安装在内部的紫外灯照射进行杀灭处理,紫外灯杀菌效果在使用过程中会受到紫外照射时间的影响。紫外照射前30min,杀菌率随着时间的增长明显增大,且在30min时达到99%以上,30min以后趋于平缓。因此一般实验室规定传递窗传递物品紫外杀菌时的照射时间为30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