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宜居示范乡镇2023年度建设项目--污水管线改造施工设计说明.docx
美丽宜居示范乡镇2023年度建设项目污水管线改造施工图设计污水管线改造施工设计说明目录1.1工程区位41概述43.6 管网附属构筑物73.7 管材选择83.8 基础与接口84主要工程量表115环境保护与节能错误!未定义书签。5.1 环境保护标准、原则错误!未定义书签。5.1.1 环境保护质量标准错误!未定义书签。5.1.2 污染物排放标准错误!未定义书签。5.2 施工期环保措施错误!未定义书签。5.2.1 水土流失及水土流失防治分析错误!未定义书签。5.2.2 大气污染物错误!未定义书签。5.2.3 废水错误!未定义书签。5.2.4 噪声错误!未定义书签。5.2.5 固体废弃物错误!未定义书签.5.2.6 其他环境保护管理措施错误!未定义书签。5.3 环境保护结论错误!未定义书签。5.4 节能错误!未定义书签。6水土保持错误!未定义书签。6.1 设计原则错误!未定义书签。6.2 设计目标错误!未定义书签.6.3 水土流失保护措施错误!未定义书签。7社会稳定风险评估错误!未定义书签。7.1 社会评价错误!未定义书签。7.2 社会影响分析错误!未定义书签。7.3 互适性分析错误!未定义书签。7.4 社会风险分析错误!未定义书签。7.5 社会评价结论错误!未定义书签。1.2 工程概况41.3 设计依据41.4 建设规模及主要设计内容41.5 项目总投资错误!未定义书签。1.6 采用的主要设计规范和标准41.7 对规范强制性条文的执行情况52建设条件52.1 自然条件错误!未定义书签.2.1.1 位置境域错误!未定义书签.2.1.2 地形地貌错误!未定义书签。2.1.3 气候错误!未定义书筌。2.1.4 自然灾害错误!未定义书签.2.1.5 自然资源错误!未定义书签.2.2 现状概况52.3 相关规划53工程设计53.1 设计原则53.2 管网设计范围及规模53.3 排水体制选择53.4 排水管网系统方案53.4.1 管线布置原则53.4.2 污水管网平面设计53.4.3 污水管网计算63.4.4 雨水管网平面设计73.4.5 雨水管网水力计算73.4.6 防涝论证73.5 排水竖向设计7错误!未定义书签.8土地利用、征地与拆迁,8.1编制原则8.2上地利用情况投资预算及资金筹措.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9.1 预算范围9.2 预算依据9.3 预算结果9.4 资金筹措10结论及建议10.1 结论.10.2 问题.10.3 建议.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1.5采用的主要设计规范和标准(1)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2016):(2)城乡排水工程项目规范(GB55027-2023);(3)重庆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18版;(4)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3182017);(5)室外排水设计标准(GB50014-2023);(6)山地城市室外排水管渠设计标准(DBJ50-296-2018):(7)城镇内涝防治技术规范(GB51222-2017):(8)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GB/T50805-2012);(9)雨水口(国标图集16S518);(10)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11)市政排水管道工程及附属设施(国标图集06MS201):(I1)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11);<12)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11):(13)埋地塑料排水管道工程技术规范(QJ143-2010);(14)重庆市市政工程初步设计文件编制技术规定(2017年版)(15)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住建部(2018)37号令)<16)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有关问题的通知(建办质(2018)31号)(17)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排水管网工程建设质量管理工作的通知渝建发(2019)10号(18)重庆市建设领域禁止、限制使用落后技术通告(2019年版)(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2019.11,18)(19)重庆市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勘察设计变更管理办法(试行)(重庆城乡建设委员会2019.03)(20)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重庆市公安消防总队关于进一步加强市政消火栓建设的通知(渝文备(2017)199号)(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重庆市公安消防总队2016.11.16)1概述1.1 工程区位项目区位图1.2 工程概况工程名称:美丽宜居示范乡镇2023年度建设项目子项名称:污水管线改造工程地点:业主名称:建设范围:流域概况:资金来源:本项目资金来源为上级资金和业主自筹1.3 设计依据D建设单位与我司签订的设计委托合同:2)地形图及管线测量资料:3)现场踏勘情况。1.4 建设规模及主要设计内容本次设计主要分成两个片区:农贸市场至538省道东侧片区改造20mX1.8m雨水沟约550m,其中新建雨水沟约85m,更换破损盖板及沟内水泥砂浆抹面修复,沟内新建d300钢筋碎污水管约55Om(不含接户管),沿沟右侧内底面布置,混凝土满包基础,污水检查井采用压力井,整体布置于雨水沟内,下游接入现状污水管;538省道西侧童星幼儿园片区新建d300HDPE污水管约234m,沿居民楼西侧空地由北向南布置,下游接入现状污水管。通过新建雨污水管道及改造现状雨水沟,实现了服务片区排水系统的雨污分流。3.2 管网设计范围及规模本项目主要分为两个片区:第一个片区为场镇农贸市场至538省道东侧范围内雨水沟改造,修绪沟渠,新增雨污水管道以实现雨污分流;第二个片区为童星幼儿园附近区域新增污水管,收集居民出户污水。两个区域内污水收集后均接入现状污水管,下游接入现状污水处理站。本次设计改造2.0m18m雨水沟约550m,其中新建雨水沟约85m,沟内新建d300钢筋碎污水管约55Om(不含接户管),新建普通埋地d300HDPE污水管约234m.3.3 排水体制选择根据规范要求,本工程采用分流制,雨水沟改造修夏后保持原有行洪功能,污水系统独立运行。3.4 排水管网系统方案3.4.1 管线布置原则<1)依据现有地形资料、现状及规划道路分布情况,选择主干线位置及走向;<2)尽量减少干管数量、长度、埋深、中途提升泵站,在满足排水功能的前提下,降低施工难度:(3)尽量减少倒虹管和架空管道的数量:(4)管道尽量沿现状及规划道路建设:(5)结合污水处理厂位置考虑。3.4.2 污水管网平面设计本次设计主要分为两个片区,第一个片区为场镇农贸市场至538省道东侧,第二个片区为童星幼儿园附近区域。第一片区污水管道起点为农贸市场东侧雨水沟明沟转暗渠处,沿雨水沟内底面右侧由东向西布置,管径d300,终点接入现状d300污水管道,第二片区污水管沿居民楼西侧空地由南向北布置,管径d300,终点接入河沟内现状污水管。1.6对规范强制性条文的执行情况本次设计未违反行业现行规范强制性条文。2建设条件2.1 现状概况场镇有较完善的雨污水系统,沿主要道路铺设,污水管道大体上由东向西铺设,下游接入358国道西侧污水处理站,处理达标后排入现状水体:雨水收集后就近排入受纳水体。本次设计雨水沟从镇区贯通,局部泄洪沟塌陷,盅板破损缺失,过水能力下降,口前处于废弃状态,同时也存在定安全隐患。部分居民生活废水及雨水从泄洪沟排出,雨污同流,造成水质污染。部分塘堰垃圾堆积。2.2 相关规划本次设计范围内无相关排水规划。3工程设计3.1 设计原则(1)管网布线符合应城市总体规划,设计方案力求合理、经济,并适当留有余地,管道尽量沿规划道路铺设。(2)充分利用地形,根据规划区实际情况,结合管线布置的地域地形条件,合理确定是否设置污水起点提升泵站,降低运行费用。(3)管网建设本着便于施工、维护、管理的原则在管线布置时充分利用地形的变化,尽量减少管道的埋设深度。(4)管网建设充分考虑远近期结合,力求做到技术上(包括水力计算)近期可行,远期合理,管道按远期规模设计。(5)新设计污水管网,采用雨污水分流方式,工程主体结构设计使用年限50年。5、最小管径与最小设计坡度:市政排水管最小管径控制在d400,重力流管线最小设计坡度按不淤流速控制。6、本工程排水管道均采用管顶平接。3.43.3污水管网水力计算(1)基本计算公式、参数流量公式:Q=AXV重力流管道水力计算:121V=-R312n压力流管道水力计算:1v2£=d12g以上公式中:Q-管段设计流量(m"s)A-管段过水断面面积(tn?)V-污水流速(ms)R水力半径(m)i-水力坡降n-管材粗糙系数,钢筋碎管取n=0.014,塑料管取n=00,球墨铸铁管取n=0.0133,高分子材料内衬防腐钢管取n=0.0110入-摩阻系数d1-管道计算内径(m)g重力加速度,为9.81(ms2)根据室外给水设计标准(GB50013-2018),人均综合用水指标取1401/C叩d,本工程区域规划人口约500人,排污系数按90%考虑,污水管网最小坡度0.003。因本次工程区域内服务人数较少,设计管段均为非控制管段,管道流量较小,应加强日常维护。3.4.3污水管网计算3.43.1污水量计算根据室外排水设计标准(GB50014-2023)本次设计分流制污水系统应确定旱季设计流量和雨季设计流量。本项目区域内主要以农贸、商店以及居住为主,无大规模排污的厂矿企业等,因此本项目不考虑工业污水。其中旱季设计流量,根据室外排水设计标准(GB500142023)建筑给水排水设计标准(GB50015-2019),并参照国家“三部委发布的(发改投资2004194号)文件精神”,确定单位人口综合用水量分别为180升/人日,服务人口结合管网收集区域分区统计,排污系数为0.90.雨季设计流量在旱季设计流量基础上,增加截流雨水量,根据旱季污水的水质、水量、受纳水体的环境容量和服务范围大小,本次设计考虑截流雨水量为旱季设计流量的2倍。即雨季设计流量为旱季设计流量的3倍。分流制污水管道设计流量计算公式:Qmax=Qave×1.1×Kz(1/S)式中Qmax:设计污水流量(1yS)最高日最高时污水秒流量。Qave:最高口平均时污水流量(I/S),根据综合污水量标准q计算QaVe=qX流域计算人口数(人)/(24×3600)(1/S)q=城市综合供水量标准×90%(1/Cap.d)1.1:地下水渗入量系数Kz:总变化系数,按下表取值:3.4.3.2污水管道设计参数1、最大设计流速:金属管道VmaX=IOm/S:塑料管VmaX=5ms02、最小流速:污水管道在设计充满度下为Vmin=O.6ms:3、污水按非满流设计其最大设计充满度按下表:4、管径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