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单元 课时练2 种群数量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docx
-
资源ID:954958
资源大小:80.32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第9单元 课时练2 种群数量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docx
第九单元课时练2种群数量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一、选择题1. (2023山西大同高三期末)科研人员取10个相同的装有IOOm1培养液的锥形瓶,每瓶中加入5片浮萍,其中5瓶每7天统计瓶中的浮萍数量,作为未更换培养液组;另外5瓶每7天统计数目后更换一次培养液。所有培养瓶均在有人工光源的摇床内培养,实验结果如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B.未更换培养液组在第21天左右种群增长速率最大C.培养瓶中的培养液主要为浮萍生长繁殖提供糖类等有机物D.对未更换培养液组静置培养得到的K值与摇床培养的K值相同2. 2023年6月5日,中华穿山甲由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提升至一级。下列关于某地中华穿山甲种群的叙述,正确的是()A.环境中资源的分布不能影响穿山甲种群空间特征B.出生率和死亡率是穿山甲种群的最基本的数量特征C.连续多年跟踪调查该种群的种群密度,可得出自然增长率D.若建立自然保护区,则穿山甲种群的数量增长曲线将呈现“J”形3. (2023河北石家庄高三模拟)科学家研究了某种群数量与种群瞬时增长量的变化规律,结果B.该种群数量为40万时,种群瞬时增长量最大C.该种群数量大于80万后呈现下降趋势D.该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种内竞争最剧烈4.如图是一种酵母菌通气培养的生长曲线,a、b是相同培养条件下两批次培养的结果,下列叙述不合理的是()A. 01,2培养时间B. a批次中可能有大量细菌污染C. b批次的接种量可能高于a批次C.九时两批次产生的乙醇都很少或几乎没有D./2时两批次发酵液中营养物质剩余量不同5.(2023吉林通化高三模拟)下列有关密度制约因素和非密度制约因素的相关说法,错误的是()A.席卷全球的新型冠状病毒属于影响人口数量的密度制约因素B.使用杀虫剂使种群数量大幅下降属于非密度制约因素C. “S”形增长的种群,在增长过程中受密度制约因素影响逐渐变小D. “J”形增长属于非密度制约因素的种群增长模型6.科学家研究某区域田鼠的种群数量变化,得到该种群在数年内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的比值曲线如图所示。在不考虑迁入、迁出的情况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b时用鼠种群数量相同,cd时段种群年龄结构为增长型B.田鼠种群数量在bd时期经历了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C.该田鼠种群增长为“S”形增长,c点时种群密度最小D.从图中可知Od时期田鼠种群数量出现了周期性波动7.研究小组对某地两个种群的数量进行了多年的跟踪调查,并研究随时间的变化趋势,结果如图所示(图中M表示第f年的种群数量,M+表示第,+1年的种群数量)。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甲种群在。,3段的年龄结构为增长型B.乙种群在。九段的种群数量呈“J”形增长C.乙种群在友时数量最少D.甲种群在白后数量相对稳定可能是生存条件得到改善8. 科研人员研究不同PH对小球藻细胞密度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小球藻细胞代谢活动可改变培养液的PHB.可用血细胞计数板对小球藻直接计数C.不同PH条件下小球藻种群的K值不同D.小球藻较宜生活在中性或偏碱性环境中9. (2023河北承德高三模拟)种群是一个有一定特征、能自我调节的、动态变化和发展的有机体。下列关于种群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不是所有的种群都具有种群密度、年龄结构、性别比例等数量特征B.雪松种子常落在母株附近形成集群,这不属于种群的数量特征C.理想条件下形成的“J”形曲线的增长速率逐渐变大,而增长率保持不变D.种群内个体的死亡不利于保持物种的延续和遗传多样性(2023河北石家庄高三模拟)为防治农田鼠害,研究人员选择若干大小相似、开放的玉米田,在边界上每隔一定距离设置适宜高度的树桩(供肉食性猛禽栖息),测得玉米从播种到收获(150天左右)期间,玉米田中田鼠种群密度的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曲线1(不设桩)曲线2(每隔20()m设桩)、曲线3(每隔I(M)m设桩)307010012015019()从播种到收获的时间/dA.该生态系统中田鼠的种群密度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的B.设桩组在第30150d,田鼠数量上升是因为玉米的株冠能为田鼠提供较多的栖息场所和食物C.曲线2比曲线3更加有利于人类获益D.第150190d,田鼠种群密度下降,这是肉食性猛禽数量反馈的结果(2023江苏高邮高三模拟)某研究小组将X、Y、Z三种食性相同的单细胞动物在相同条件下进行单独培养和共同培养,种群数量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50卢0O102030*时间(d)共同培养(X、Z)A.曲线最可能代表Z的种群数量变化B.X和Y共同培养20d后,X的数量会以一定的倍数增长C.与单独培养相比,X和Z共同培养会导致彼此的K值降低D.X、Y、Z单独培养时,其增长速率均为先增大后不变12(2023江西南昌高三模拟)小球藻是一种单细胞绿藻,某中学生物兴趣小组开展“不同光照强度对小球藻生长影响”的探究,实验流程为:向6组等量全营养液中接种等量小球藻,并在适宜温度等条件下培养f利用1ED灯设置6个不同光照强度(含黑暗处理),每天定时照射小球藻培养液一连续7d,每隔24h检测小球藻密度。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培养小球藻的全营养液主要成分是水和无机盐B.预期不同光照强度下小球藻数量均呈“J”形增长C.应采用抽样检测的方法测定培养液中小球藻密度D.可取样测量小球藻叶绿素总含量代表小球藻密度二、非选择题13.图甲是某草原中的鼠数量变化曲线图;图乙表示某同学进行“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得到的曲线图。该同学的具体操作为:先向试管中加入IOm1无菌马铃薯培养液,再向试管中接入酵母菌,之后将试管置于适宜环境中连续培养,每天定时取样,计数,并绘制曲线图。请回答下列问题:A小格耳一中格(双线边)酵母细胞丙(1)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2)草原上的鼠对生态环境破坏极大,最好在图甲中(填“b”“c”或"d”)时刻前进行防治。若图甲中曲线II表示在草原中投放了一定数量的蛇之后鼠的数量变化曲线,曲线表明蛇发挥明显生态效应的时间段是段。若投放的蛇因不适应当地草原的环境部分死亡,则图中的角度将会(填“变大”“变小”或“不变”)。(3)为了绘制得到图乙的曲线图,可采取的方法每天对酵母菌数量进行调查。图丙是b时刻用血细胞计数板(400个小方格,体积为1mm×1mm×0.1mm)测得的酵母菌分布情况,一个中方格上有24个酵母菌,若以该中方格的酵母菌数代表整个计数室中每个中方格酵母菌数的平均值。则该I1培养液中酵母菌的K值约为个。该计数方法得到的值与实际活菌相比(填“偏大”“偏小”或“相同”)。(4)图乙中de段酵母菌数目减少的原因除了营养物质大量消耗之外,还包括o14.研究者对某大型农场中不同种类生物种群数量的变化进行了相关研究,如下图中的甲、乙两条曲线分别表示燕鸽和蝗虫当年的种群数量(%)和一年后的种群数量(NrH)之间的关系,虚线表示NE=N”请回答下列问题:(1)当种群数量较少时,图中曲线代表的种群会在短时间内快速增长。(2)燕鸽是蝗虫的主要天敌,不考虑迁入和迁出的情况下,当其种群数量低于X点时,该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是,原因是O(3)当燕鸽的种群数量富于S点或低于S点(高于X点)时,都会趋向该平衡点,其数量相对稳定在S点的原因是O(4)散居型蝗虫并不会对农作物造成大的危害,研究表明,散居型蝗虫密度增大时,体内会释放大量“集群信息素”,在蝗虫的触角上存在有感知该种信息素的嗅觉受体,从而使蝗虫由散居转化为群居,这项研究使绿色防控成为可能。据此研究,请提出有关蝗灾防治方法的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