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教师研学心得之略读学习活动的设计.docx
-
资源ID:946521
资源大小:16.68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3年教师研学心得之略读学习活动的设计.docx
教师研学心得之略读学习活动的设计略读,既是阅读教学的手段,也是阅读教学要促进学生发展的能力点,因此,语文课堂教学要重视略读学习活动设计。略读学习活动设计从目标任务上看,有复述性略读、问题驱动型略读、求证搜寻型略读和拓展性略读。略读学习活动设计可以从“学前”“学中”和“学后”三个环节出发设计具体的略读活动。略读学习活动设计有三个基本原则,一是遵循略读的特点,二是确定明确的任务,三是紧密配合精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有几句话谈到“略读”,对我们很有启发。一是“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阐释了什么是略读。二是“能较熟练地运用略读和浏览的方法,扩大阅读范围”,涉及了略读的意义。三是“略读的评价,重在考察学生能否把握阅读材料的大意“,从评价角度呼应了什么是略读,略读做什么。综合这几句话,以及叶圣陶先生所说的“略读指导需要提纲挈领,期其自得”、“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我们大致可以归纳出略读的三个基本特征。第一,从方法看,略读是“观其大略”“提纲挈领”“把握大意”的阅读。第二,从功用看,略读是为了“扩大阅读范围”。第三,从目的看,略读是为了“应用”,“期其自得二那么,我们怎样在课堂教学中,设计“略读”学习活动,促进“观其大略”阅读能力的形成,帮助学生“扩大阅读范围”,进而“自得”?第一,略读学习活动的分类我们设计“略读学习活动”,需要考虑不同的设计角度和分类。我们首先要考虑的是“略读目标和任务:从这个角度出发设计略读学习活动,大致有四种类型。一是复述性略读。这类略读,以了解文章大意,能“复述”文章大意为阅读任务。这种略读学习活动,适合于叙事类文体。比如驿路梨花一课预习提示提出了这样一项略读学习活动:“略读课文,注意这个故事写到了哪些人物,看看他们分别都做了什么事J这个学习任务,就是通过略读课文,复述“人物”和相应“事件二二是问题驱动型略读。这类略读学习活动,给有明确的需要解决的问题。这个时候的略读,是有选择性的阅读,阅读时可以跳过某些细节甚至段落、章节,阅读只是为了寻找需要的信息,完成阅读需要解决的问题。比如教学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我们设计一项“略读学习活动”,确定阅读任务是“圈点段落中心句,大致了解作者写了叶圣陶先生的哪些事,表现了他的哪些品质那么,学生在阅读的时候,就可以跳过文章的大部分内容,直接“搜寻”文章段落中心句就可以了。三是求证性、搜寻型略读。这类阅读,阅读者基于已有的学习经验,根据文章的标题、文体,设定阅读需要“求证”或“搜寻”的信息,阅读时就一目十行,根据设定进行求证或搜寻需要的信息。比如教学孔乙己,我们引导学生根据标题判断,这是一篇写人的文章,那么你猜想作者会从哪个角度出发去描写人物?根据猜想,快速检索文章,证实你的猜想。这种求证性、搜寻型略读很重要,它是学生学习能力迁移的重要训练方式,是叶圣陶所说的“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的关键实践。四是拓展性略读,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1+x阅读。这里的“1”通常会是精读,“X”通常会是略读。这里的略读,或是对“1”的迁移应用,或是与“1”的相互比读,或者是单纯的阅读拓展。比如,紫藤萝瀑布的课后练习五,“宗璞有不少写景状物的散文,如丁香结燕园树寻好一朵木槿花等,课外找来读一读并进行比较,看看这些作品有什么共同的特点”,这个练习,就是拓展性略读活动。紫藤萝瀑布是“1”,丁香结等三篇是“x”,拓展是为了“比较”,寻找“共同的特点其次,我们可以从阅读对象出发设计略读学习活动。比如单篇课文的略读,群文略读,整本书略读等。我们还可以从是否限定时间出发设计略读学习活动。比如,叶圣陶先生二三事的阅读提示中有这样一句话:“这篇散文约2000字,尽量在5分钟内读完。”限定了“略读时间”,并给出了略读任务:“略读课文,大致了解其主要内容J当然,也可以不给出明确的时间限定,给学生一个相对宽松的时间范围。第二,略读学习活动的程序作为课堂教学的“略读学习活动”,该怎样进行程序设计,保证略读的效果,促进学生略读能力的形成呢?我们以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教学为例,探讨这个问题。和任何一项学习活动一样,我们可以将它划分成“学前”“学中”和“学后”三个阶段。略读学习活动的“学前”,我们主要做两件事。第一件事,提出略读的任务和要求。任务是“略读课文,大致了解作者写了叶圣陶先生的哪些事,表现了他的哪些品质“,要求是“尽量控制在5分钟内读完“。第二件事,进行略读方法指导。叶圣陶先生二三事这篇课文编在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单元学习重点就是“略读二这个教学环节,必须对学生进行“略读指导结合课文特点,我们需要给学生讲清楚略读的几个关键问题。第一,重视标题,根据标题做出初步的信息判断。比如这个标题“叶圣陶先生二三事”,告诉我们这是写人的文章,通过人物“几件琐碎的小事”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和精神品质。第二,略读要运用“意群视读”,一目十行,不在只言片语上纠缠,只围绕目标寻找关键信息。第三,善于抓住文章的关键信息,比如小标题、段落中心句、过渡句、文章中心句、表示时间地点和顺序的标志性语言等。学生略读前的具体要求和细化指导,是高质量略读学习活动的保证。略读学习活动的“学中”,我们也要做好两件事。第一件事,保持沉默,让学生安安静静地阅读,完成略读任务。第二件事,观察学生的阅读行为,为接下来的交流分享寻找素材,提高教学的针对性。略读学习活动的“学后”也要做好两件事。第一件事,检验略读效果。教师请学生分享略读任务的完成情况,概述“叶圣陶先生的二三事和精神品质”,师生进行点评。第二件事,进入精读阶段,按教材要求,“再细读课文,放慢阅读速度,边读边思考,并画出疑难的地方“。按照这个规划,我们设计“略读学习活动”,需要考虑“学前”“学中”和“学后”各做什么,“学前”提出要求和指导,“学中”等待和观察,“学后”交流点评并进一步深化阅读,这样的“三步”“六件事”就是我们设计略读学习活动的关键程序。第三、略读学习活动设计原则一是遵循略读的特点。我们设计略读学习活动,是在略读中进行,终极目的是要培养学生的略读能力。略读学习活动的设计,就必须遵循“略读”的基本特点。一要限制阅读时间。根据不同的阅读任务,确定不同的阅读时间区间。整体上看,要让学生有阅读的紧张感,紧迫感,而不能给学生最充裕的时间。二要限定阅读任务。略读,是一种搜寻信息式的阅读,而不是精读。我们在给学生布置略读任务时,要限定任务数量,一般是一项任务,而不宜为多项任务。三要限定阅读次数。略读,无需反复揣摩,不是涵泳品味,目光一直向前,一目十行搜寻需求信息即可,无需回看、反复看,更无需指读。四要限定阅读难度。略读只要求把握大意,观其大略,而不能提出过于具体的细节品析要求,不能提出过高的鉴赏要求。提出的任务要适度合理,不能难度过大而不切实际。二是确定明确的任务。设计略读学习活动,需要给学习者提出明确的学习任务,让学习者带着明确的任务去略读。这个任务可以是“确定的任务”,比如"大致了解作者写了叶圣陶先生的哪些事,表现了他的哪些品质”。也可以是“宽泛的任务”,比如“略读课文,大致了解其主要内容”,“略读课文,说说你初读的感受”等。但,这个任务不管是确定的,还是宽泛的,都必须给学生一个“明确的任务”,让学生知道“略读要干什么从学习训练的角度看,初期的训练以“确定的任务”为宜,后期的训练可以让任务宽泛一点,待学生略读能力大致形成后,可以让学生自己设定任务。三是紧密配合精读。略读与精读是两种不同的阅读方法,它们相辅相成,在阅读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我们设计略读学习活动,也需要考虑略读与精读的有效配合。以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教材的两课设计为例,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提出“略读一遍后,再细读课文”、"放慢阅读速度,边读边思考,并画出疑难的地方“,驿路梨花提出“略读课文,注意这个故事写到了哪些人物,看看他们分别做了什么事”、“之后再细读课文,想一想梨花有什么象征意义”,这两课在阅读设计上,都将“略读”与“精读”两种方式紧密结合在一起,先略读“把握大意”,再精读"深思鉴赏二先略读,再精读,这是一种配合方式。先精读,再略读,也是一种配合方式。叶圣陶先生说:“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J强调的就是学生先通过精读,得到“种种经验”,然后应用这些经验,再去阅读其他文章。这两种思路,强调的都是略读和精读的紧密配合。略读,作为一种阅读方法,在我们的阅读课堂教学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也是一个人阅读能力形成的重要途径和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们在阅读课堂教学中,需要精心设计略读学习活动,运用略读学习策略,帮助学生提升略读能力,提升语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