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动物》(教案)安徽大学版三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docx
-
资源ID:925198
资源大小:16.21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保护动物》(教案)安徽大学版三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docx
保护动物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学习了解不同动物的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性。2 .掌握保护动物的重要性和方法。3 .培养学生对动物的关爱和保护意识。过程与方法:1 .通过观察、讨论和实地参观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探究能力。2 .运用小组合作学习和展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3 .引导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和情感参与,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培养学生对动物的关爱和尊重,培养保护动物的意识。2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和展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了解不同动物的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性,掌握保护动物的重要性和方法。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引导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和情感参与。学情分析:本节课是小学三年级下册的第一单元第三节课,学生年龄为8-9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他们对动物有一定的兴趣和了解,但对于保护动物的重要性和方法还存在一定的认知欠缺。学生的观察和探究能力正在发展,他们对于亲身体验和情感参与的活动更感兴趣。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也需要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因此,本节课的设计将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探究能力,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和展示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保护动物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 .创设情境:教师播放一段关于动物保护的视频,展示一些有关动物保护的图片,激发学生对动物保护的兴趣和好奇心。视频中可以呈现野生动物的美丽景象,也可以展示一些动物保护组织的工作场景。2 .提问导入:教师提问学生对动物保护的认识和了解,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教师可以使用以下问题引导讨论:-你们知道为什么要保护动物吗?动物保护对人类和地球有什么意义?-你们身边有没有看到过需要保护的动物?你们认为应该怎样保护这些动物?二、呈现任务1 .分组活动: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分配一种动物,例如熊猫、大象、海豚等。要求学生通过观察和讨论,了解该动物的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性。学生可以使用图书、互联网等资源进行研究,并记录他们所了解到的信息。2 .小组展示:每个小组派代表上台展示他们所了解的动物的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性。其他学生可以提问和补充信息,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三、实地探究1 .实地参观:教师带领学生到学校附近的公园或动物园进行实地参观,观察不同动物的生活环境和行为习性。在参观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动物的特征、行为和生活习性,并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进行观察记录。2 .观察记录:要求学生在参观过程中,用笔记本记录所观察到的动物以及它们的生活环境和行为习性。学生可以绘制动物的草图、写下观察到的特点和行为,以及对动物保护的思考和感受。四、总结1小组讨论:学生回到教室,与小组成员一起讨论他们在参观中观察到的动物和所了解的保护动物的方法。学生可以分享自己的观察记录和感受,以及对动物保护的想法和建议。3 .全班分享:每个小组派代表上台分享他们的观察和讨论结果。其他学生可以提出问题、给予反馈和分享自己的观点,促进全班的互动和思考。五、拓展延伸1 .游戏活动:教师设计一个与动物保护相关的游戏活动,例如“动物保护接力赛”或“保护动物问答竞赛”,让学生通过游戏巩固所学知识,并增强对动物保护的兴趣。游戏可以设置关卡或题目,学生需要通过回答问题或完成任务来保护动物。2 .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设计并制作一个宣传海报,呼吁大家保护动物。学生可以利用图片、文字和标语等形式,传达保护动物的重要性和方法。每个小组可以选择一个具体的动物进行宣传,展示该动物的形象和保护需求。六、作业布置要求学生回家后,与家人一起讨论家庭中的宠物动物,了解它们的需求和保护方法,并写一篇关于保护宠物动物的小作文。学生可以包括宠物动物的喂养、清洁、医疗保健等方面的内容,并提出自己的建议和想法。板书设计:保护动物-动物的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性保护动物的重要性和方法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讨论和实地参观等方式,让学生了解不同动物的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性,并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和探究能力。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和展示,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通过亲身体验和情感参与,引导学生形成了保护动物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整个教学过程设计合理,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但在实地参观环节,需要注意学生的安全问题,确保学生的参观过程安全有序。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及时引导学生思考和总结,加强对知识的巩固和理解。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能够培养学生的保护动物意识和能力,促进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