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每一个孩子都是一颗未发芽的种子《赢在课堂》读书随笔.docx
-
资源ID:923540
资源大小:12.76KB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3年每一个孩子都是一颗未发芽的种子《赢在课堂》读书随笔.docx
每一个孩子都是一颗未发芽的种子(赢在课堂)读书随笔每一个孩子都是一颗未发芽的种子!是种子都需要有发芽的时机,这时机可能是来自良好的家庭教育,可能是来自适切的学校教育,也不排解自己的需求。作为一名老师,我能做的就是怎么让这颗种子在最适宜的时候发芽、并健壮成长。每一个老师又何尝不是一颗待发芽的种子?种子是有自己的生命特征的,有不同生长条件的。在(赢在课堂)一书中,有一段文字特别能让我感触:撇开自己最擅长的工作,无异于抛弃了最重要的竞争优势。在你不擅长的工作上,即使你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克服了自己的弱点,最多也不过得到一个业余专家的地位而已。歌德曾经这么说过:“每个人都有与生俱来的天分,当这些天分得到充分发挥时,自然能够为他带来X的愉快。也就是说,为了能让种子发芽,我们不应该一刀切的给予要求,而是顺应种子自身的需要才能给予真正的援助。事实上,一般工作中,为了应付来自不同条线的工作要求,不少老师疲于应付,无暇思考;久而久之,对工作丧失了热情,变成了机械应对,这种现象可悲、恐怖。朱永新,这样一个集教育实践与行政长官于一身的人物,对教育也只能冠以“理想二字,可见,教育的弊病太深,深得很难根治,所以,只能寄予“理想之中,在他那个畅想的世界里,教育回归了本位,校园是理想的,校长是理想的,教师是理想的,当然,也就能培养出理想的学生。实小,承载了很多人的梦想,并为之不断努力中,我能做的,就是援助身边的种子好好发芽;身在沃壤中,我这粒种子才能也发好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