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李希贵文章《“我”还是“我们”》学习心得.docx
-
资源ID:923457
资源大小:12.61KB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3年李希贵文章《“我”还是“我们”》学习心得.docx
李希贵文章(我还是“我们)学习心得在李希贵这篇(“我还是“我们)这篇文章里看到这样一个例子,一家大公司的人力资源资源主管谈到他们如何选人用人时,这样说到,他们内部有一个不成文的首轮淘汰标准,对那些开口闭口“我自当头的面试者全部删掉,然后在对那些以“我们开头的人进行二次筛选。这是一个看上去有些残酷的面试标准,我们从这样一个标准里,能受到什么启发呢?“我字代表着什么?在很多人的内心,“我是独一无二的,“我的地位是不可撼动的,“我的作用是别人无法比较的。他们张口闭口言必称“我也就是很自然的事了,他们习惯以自我为中心,夸大自我的个人能力。而任何一个人的成长与成功,必须有诸多客观条件和许多外人的援助和支撑。如果期望继续成长,还应该潜心研究那些能助力我们个人的各种因素,发觉那些曾经和正在援助以及以后可能会援助我们的朋友,只有这样,我们才会在未来的道路上,调动各种力量,调配各种资源,才会走得更远。在学校的各项工作中,我们也应该特别注意构建我们的团队。从课程开发到评价制度,再到治理结构、团队的智慧,应该让每一个成员都感受到“我们”的力量。在工作推动的过程当中,我们也要特别注意与个人成长、团队文化建设相结合,充分发挥每一个“我的制造性,激发每一个“我的潜能,同时又让每一个我都融合在我们之中以促进团队的融合和团队文化的形成。也许外表上说“我还是“我们似乎并不重要,但恐怖的是,在每一个人的内心甚至行动中过分夸大自我。要信任一群人才能走得更坚决,更长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