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必要性.docx
浅谈农村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必要性文山州麻栗坡县麻栗镇潘家坝小学刘禹富摘要:农村义务教育发展还很不均衡,教学条件相对落后、师资力量薄弱、各种硬件设施等成为主要的制约因素。关键词:硬件设施;农村义务教育;教育均衡前言我校硬件设施6年发展规划(20122018年)是实现硬件设施发展的重要性工作。这样的规划有助于促进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利用新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为推动我国农村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供了新的途径。一、硬件设施的发展及优势力量目前,硬件设施的保障被普遍使用,但是关于硬件设施的保障依然存在很大的困难,并在此基础上分析硬件设施的优势所在,为推进我校的硬件设施建设,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推动教育的均衡发展硬件设施的建设逐渐应用于学校各项工作中,之后经过迅速发展,掀起全县硬件设施的建设的大潮。在这种潮流影响下,我校也开始重视硬件设施的建设。随着硬件设施应运而生,特别是我校关于“ept”项目他在教育中的应用,作为实施面向21世纪教育改革的重要途径的计划,引起全县各个学校的强烈反响,各个学校也开始积极推进本校的硬件设施建设。我校的硬件设施发展已经开始,到目前为止,教育主管部门已出台多个关于硬件设施建设的文件。虽然硬件设施“epc”项目一词已被广泛启动,但是学校的定义各不相同,没有统一的目标。通过对不同学校的定义进行整合,认为硬件设施在教育领域中的各个机构和组织,全面充分地应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不断加速教育事业现代化发展的进程。实际上“硬件设施的本质就是实现的共享。硬件设施的优势是可以跨越时空的限制,实现随时随地的互动和交流,并能够充分利用于学校教育教学。硬件设施的最大优势主要在于能够实现教育的共享。硬件设施主要包括各个功能室建设、功能室资源利用、功能室技术应用等主要内容。这三个内容是实现硬件设施的有机统一的整体,缺一不可。其中,功能室建设是基础,功能室资源是核心,功能室是关键。只有把三者统一起来,共同建设,才能不断推动硬件设施的发展。换句话说,硬件设施的优势力量必须通过这三个环节才能得以体现。二、制约农村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原因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特别是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是教育公平和教育和谐发展的基本保证,也是很多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孜孜以求的目标。然而我校的教育发展依然很不均衡,尤其是农村地区的教育还很落后,与发达地区相比还存在巨大的差距,这是制约我校教育在整体上均衡的主要原因。教育资源配置上极其不均衡由于学校间的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这些不均衡主要表现在硬件设施、经费投入、师资力量等方面。我校现阶段的教育不均衡问题主要表现为优质的教育资源不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但是,基于我校教育发展现状,要想在短时间内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能的,这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由于我校是一个边境县农村学校,经济发展还不能给予充足的教育经费支持,尤其是在农村教育的经费投入上还不能满足其发展的需要。虽然国家也在政策上给予农村一定的倾斜力度,但是由于学校固有的历史原因、优秀师资的不断流失等问题,大大制约了我校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村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农村家庭教育的缺失随着城镇化的进程,大批的农民工远离家乡,涌入城市,部分家庭不得不把孩子留在农村成为留守儿童。这些儿童只能和老人生活在一起,而老人能做的只是照顾孩子的饮食起居,在帮助孩子学习上无能为力。当这部分留守儿童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或是成绩落后时,得不到父母的及时关注,父母也不能及时与孩子所在学校进行沟通,结果只能是使问题搁置,久而久之,必定造成学生在学习上、心理上出现种种问题,严重影响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这也是导致农村教育质量普遍低下的原因之一三、硬件设施助推农村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教育均衡发展是教育平等的问题,是人权问题。我校当前教育发展的重要目标即是实现教育的均衡化发展。而硬件设施发展为农村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翻开新的一页,提供了新的途径。给农村教育均衡发展带来新的契机,能在不同程度上缓解优质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以及师资队伍薄弱等问题。以教育主管部门为主导,加快硬件设施建设,在以硬件设施为推手,促进农村义务教育均衡化发展的过程中,教育主管部门应该是主导力量。在这个过程中,教育主管部门必须担负起应有的责任,充分结合农村当地的教育发展实际,对该地区硬件设施做出详细的推进计划,以保证硬件设施的有效实施。在政策上必须向农村薄弱地区倾斜,如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优先改善和配置设备等。同时,教育主管部门还要鼓励社会力量的积极参与,实现硬件设施的社会共建模式,从而更快地推动农村义务硬件设施的发展,为逐步实现农村义务教育均衡化发展提供信息化条件。目前,在教育信息资源共享上还存在很大问题,主要表现为区域之间的资源壁垒现象和资源共享价值不高的问题。因此,必须改善原有的共享平台,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网络平台互通系统,提高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质量。要鼓励城镇教师及其他硬件设施的专业人员,利用自身所处的独特环境和资源优势进行个性化的创作,比如在开发优质课程资源、教学软件等方面进行创新,以不断充实教育资源库的资源筹备数据,为农村的远程教育输送更优质的教育资源。加大信息化人才的培训力度农村硬件设施的进程需要信息化人才与之相配套,然而现阶段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掌握一定信息化技术的人才还很匮乏,这是制约通过网络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的关键因素,因此必须加强信息化人才的培训力度。另外,在培训时应该对具体培训课程有一个系统的规划,要从现代教育理论的学习到信息技术的操作应用,从教学软件的设计和开发到如何把信息技术恰当地融合于课程中,进行系统的学习培训,从而从整体上提升被培训者的信息应用水平和信息化教学能力。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使教育发达地区的优质教育资源实现与农村的真正对接,从而提高农村师资的业务能力,促进优质教育资源的再分配。参考文献:麻栗坡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