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电气控制与PLC技术应用》课程教学设计-22.PLC控制的产品搬运装置一.docx
-
资源ID:911833
资源大小:21.28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中职《电气控制与PLC技术应用》课程教学设计-22.PLC控制的产品搬运装置一.docx
任务22:P1C控制的产品搬运装置(一)课程名称电气控制与P1C技术应用任务名称P1C控制的产品搬运装置(一)年级中职二年级机电专业创作者课型理实一体化课时2课时(80分钟)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掌握电磁阀的工作原理;2.掌握电池阀控制气缸的原理。【技能目标】1 .能够对搬运装置的气路进行连接;2 .能按照气路工艺标准进行气路绑扎。【情感目标】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训练学生良好的创新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3 .培养学生好学向上、积极动手、团结协作、吃苦耐劳等良好品质。学情分析学生已学过P1C模块实训课程,掌握了P1C模块部分知识,学会电工基本操作技能,具备识图能力,为自动化生产线的硬件安装、程序设计与调试打下了基础。重点难点重点:电磁阀的工作原理;难点:搬运装置的气路连接。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微课、光机电一体化设备(实训台、数字万用表、供料装置、P1C模块)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时间分配复习引入复习巩固供料装置内容复习引入利用微课对供料装置知识进行重现,并对同学进行提问。认真思考老师的问题,积极课堂互动,加深对知识的理解。5min分析任务分析搬运装置的构成分析任务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机械手搬运装置部分。机械手搬运装置主要分为气路安装、电路安装和程序设计,今天我们来学习机械手搬运装置的气路安装部分,气路安装是将起源装置用气管连接到电磁阀上,然后再用气管将相应的机械手气缸和电磁阀连接起来,并做好气路工艺。学生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团队协作,小组组长发言,任务所需那些知识支撑。5min(一)电磁阀1 .电磁阀结构2 .双电控电磁阀的应用1 .电磁阀结构本次任务机械手搬运装置采用的是两位五通电磁阀,具有1个进气孔、1个正动作出气孔和1个反动作出气孔、1个正动作排气孔和1个反动作排气孔。2 .双电控电磁阀的应用将一个双电控电磁阀连接气缸,进行功能演示;(1)第一步:用气管将双电控的2个出气孔分别连接到一个气缸的两端。(2)第二步:用手按下电磁阀上的小按钮,观察气缸动作,按住按钮气缸伸出,松开按钮气缸任然处于伸出状态;按下另一端电磁阀按钮,气缸缩回。(3)第三步:接线通电测试。1认真学习搬运装置的结构,做好课堂笔记;2 .学习仔细观看教师示范,小组实践双电控电磁阀的应用。3 .安全员对气路进行检查,并做好记录。20min(二)气路连接搬运装置气路连接,强调气路工艺标准。1 .气路连接原理在气路连接时,由于机械手搬运装置的爪手气缸、手臂气缸、悬臂气缸、旋转气缸均要进行气路连接,气缸绑扎后难以区分那2根气管对应那个气缸,那根气管对应气缸的那一端插口。2 .长短记号法一是:同一气缸2根气管尾端长度相同,且气缸动作端对应的气管尾端剪一个斜口,而气缸复位端对应的气管尾端剪一个平口。二是:气管的长短为:爪手气缸、手臂气缸、悬臂气缸、旋转气缸依次越来越短。1 .参照气路理图,按照教师示范,记录知识要点O2 .分工协作,完成撤运装置的气路连接任务。3 .学生按照“机电一体化设备组装与调试赛项和1+X可编程控制器系统应用编程”相应工艺标准进行气路绑扎。30min成果展不及评价检查小组完成情况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评价;请学生就他们的操作情况进行自评,组织学生进行互评,老师进行师评。重点放在搬运装置气路动作是否正确,绑扎工艺是否符合气路工艺标准。1 .积极参与评价;2 .听老师的点评。IOmin课堂小结小结本次课的主要学习内容。1 .组织各组总结,要求学生自主发言;2 .教师总结。1 .小组讨论:总结本次课学习的重点内容,及难点内容,积极发言;2 .听老师发言,做好课堂笔记。3 .结合小组完成情况,进行反思。5min作业布置巩固提高布置课堂拓展任务,组织学生整理好工具,将教学仪器等摆放规范整齐。明确任务,按时完成;整理、整齐5min板书设计任务22P1C控制产品搬运装置(一)一、复习引入2.电磁阀应用二、分析任务四、搬运装置气路连接三、电磁阀五、成果展示及评价1.电磁阀结构教学反思1 .通过微视频和实物设备展示相结合的方式,生动形象地展示电路的整个工作过程,解决理论教学中,空洞难以理解的工作过程分析,较好帮助学生理解。2 .通过小组协作完成任务,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但个别同学动手能力还有待提高,团队内分工不均,还需要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