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阅读之赏析语言、探究写法.docx
记叙文阅读之赏析语言、探究写法【阅读综述】赏析语言:主要从修辞、人物描写方法、句式特点、词语推敲等角度欣赏。答题模式:手法(或理解词语含义)+效果+描写对象特征+情感。常考写作手法及表达效果:时间顺序:脉络清晰,找提示事件的关键词。插叙:在正常叙事过程中间穿插回忆或者联想情节。对情节进行补充交代,说明原因,使文章情节完整,合乎情理;推动事件发展进程,为下文做铺垫;突出人物形象;突出主旨;使文章结构富于变化,避免平铺直叙,吸引读者兴趣。人称:第一人称,增强文章的真实性,亲切自然;第二人称,拉近与读者的距离,增强亲切感,便于直抒胸臆,抒情强烈。行文线索:贯穿全文,使文章结构严谨,脉络清晰;暗示文章主题。找文章多次出现的关键人、物、事件。铺垫:层层推进,使叙事自然严谨,结果不突兀。照应、伏笔:使文章内容前后呼应,构思严谨,耐人回味。对比:突出被表现人或物的特征,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抒发强烈感情,突出主题。欲扬先抑:先贬低后褒扬,造成波澜起伏和鲜明对比的效果,突出人物形象、事物特征、作者情感、文章主题。详略安排:服务于主题,能更好地表现主题,与中心关系密切的详写。详略安排等当,能更好地突出主题,表现重点,叙述富有变化,有节奏感。【典例呈现】抬着课桌去念书祝会敏周日偶得闲暇静坐书桌前,闻久违墨香,读心仪美文。读书写字念文章,离不开一方书桌。记忆中,最简陋的书桌是家门口的一块石头,石头呈阶梯状,据说是高祖父的上马石。当时个子略矮又喜骑高头大马的高祖父可能不会想到,百年后,一位后人会把这里当成最方便写作业的一方书桌。年幼的我并不怎么用功,只是在等待农田收工的大人。我埋头阅读的,不过是借来的一本小人书。后来的书桌,春秋天是偏房的一台缝纫机,放下机头,缝纫机平展适合写字,摘掉细窄的传送带,偶尔蹬几下脚踏板,权当音乐。冬天我住在里屋,外屋的一张八仙桌是我的宽大书桌,摊开课本读物,一边写作业一边偷听电视节目。那时候有电视机的家庭不多,所以我家屋子里总是挤满了来看电视的乡亲。一九八八年,我上六年级。周围村里的学生都涌进我们的学校。集中办学让校长犯了难:桌椅板凳奇缺,打报告上去,没有回音。眼看着要开学了,各村的大喇叭开始广播:每个要去完全小学读六年级的学生都要自备课桌,如果自家没有的,可以几家“拼”桌子。就这样,开学那几天学校里热闹起来了。有的村干部派出几辆拖拉机浩浩荡荡开进校园;有的家庭借来了脚蹬三轮帮孩子送来了高低形状颜色不一的各种书桌;还有的家庭用自家的人力平板车把孩子的课桌送过来。我家的八仙桌是不能搬走的,那是家里的餐桌、供桌兼待客茶桌。为了我的课桌,家人犯了难,终于在柴房发现了一张破旧的桌子。桌子看不出颜色,只有四条腿一个桌面没有抽屉,幸好在过去的岁月没有当劈柴烧掉。桌子被清理出来,每个角落都被擦得干干净净。在擦拭时候我特别担心它散了架,因为有一条桌腿几乎要和桌面分家了。我们请来了当过木匠的三爷,加了木塞钉牢了它,三爷还把家里剩下的一点清漆慷慨地赠给了我,一番捌饬之后,桌子焕然一新,让人不再嫌弃。为了这张桌子去借人家的拖拉机,不太好意思,何况学校离家不远,所以我决定和“拼桌”的两个同学一起抬着桌子去学校。三个人抬着桌子走了一段路,因为用力不均衡,总有一端偏到挨地,何况我们几个人力气小,走了一段路就气喘吁吁。这时候,走在路上的两个大人帮我们抬起了桌子,让我们感觉轻松了许多。一路走着,不断有同伴加入到我们这支“抬桌子大军”中,浩浩荡荡颇为壮观。帮我抬桌子的,有我的好朋友,也有和我吵过架的调皮蛋。我一说“胳膊酸”,立马就有人接过,抬着桌子继续往前走。幸好在上课前赶到了学校。校长笑呵呵地站在校门口迎接我们这些“小将”,校长一再鼓励我们:办学条件艰苦,但你们一定要好好学习,将来要有所作为!后来,我走过很多的学校,用过好多张课桌,却总忘不了自己抬着书桌的一幕,忘不了教室里各种样式的书桌。我们也从那一张张书桌前,走出了各自的未来。(选自2023年04月12日德州晚报)【借鉴】1 .这篇文章是以什么为线索结构全篇的?这样构思有什么好处?答:【解析】本题考查文章线索的设置以及作用。可以通过找关键词的方法确定线索,“书桌”在文章中多次出现,可以确定为本文的线索。这样构思行文,可以达到一线串珠的效果,把不同时空人和事有机地组织到一起,使文章脉络清晰,结构严密。2 .选文中作者回忆了从小到大用过的各种书桌,为何用主要篇幅详写六年级的那张课桌?答:【解析】本题探究文章的详略安排。答题时从与主题表达、表现内容的关系出发考虑,本文以“抬着课桌去念书”为题,想要表现自己当年读书的不易,表达对读书求学的热情以及对艰苦岁月的怀念之情。六年级那张课桌是对题目的具体展现,浓缩了主题,寄托着我深厚的感情,因此要详写。中考版答案【典例呈现】1本文以书桌为线索,一线串珠,把不同时空人和事有机地组织到一起,使文章脉络清晰,结构严密。2、六年级那张书桌来之不易,与题目关系密切,具体表现了“抬着书桌去念书”,充分表现了“我”幼时读书的艰难和对读书求学的热情,寄托了我对往事的怀念,突出了文章主题,因此需要详写。【专项训练】打扮出“亲丑”张亚凌“你的脸小时候被人坐了一屁股。”同桌认真地瞅了我好一会儿,很肯定地说。我正纳闷,他又开了口,“鼻子都塌到脸上了,一定是叫屁股压扁了J“凌子,我觉得你真是涝池边捡回来的,你家所有人加起来都没有你黑。你黑得反光哩,把我照得都抡不成绳子了!”正在跳皮筋,跟我对面抡大绳的香草突然开口,大家都笑弯了腰。被小伙伴们直戳戳说出来的塌鼻子又黑不溜秋,让我很沮丧。太祖母知道了,揽着我说:“生得好看不如长得漂亮。看我小铃铛,收拾得干净利索,张嘴不说脏话。记住,鼻子塌心不塌,黑缎子赛过白绫子J太祖母这么一说,我的心里就释然了。可不,春妮大花眼高鼻梁,可就是头发像鸡窝,还不害臊地到处跑,连大人们都说可惜了好皮囊。“长得没亲(方言“好看”)丑,打扮出亲丑J这也是太祖母常常说给我的。不识字没文化的她睿智似哲人,将人的长相分成“生”与“长”两个阶段:生得好看与否,是我们无法参与的部分,如何长又长成怎样,争取“长得漂亮”才是我们主创主演的那部分。“亲丑”在太祖母那里,似乎不只是说人的长相,还指人的一举一动都得有个好样子。邻居培娃突然跑进我家,问有鸡蛋没,要借俩,家里来亲戚了。“没有!”我脱口而出,声音很大语气很重,像举着斧头直接就剁掉了他的念头。太祖母瞪了我一眼,摸了一下培娃的光脑袋,说:“真是不凑巧,没鸡蛋了,有窟窿菜(我们管莲藕叫窟窿菜),拿上一节,也能给你妈饭桌上添样菜J培娃走后,太祖母数落我:“声音那么大干啥,帮不了人还有理T?不给人家好脸看的人,最丑J也是,太祖母任何时候,对谁都是好脸色。她常说,要叫自家好看,先叫别人舒服。多少年了,长相欠佳的我从不自卑,抬头就能聚拢满脸阳光一一就因了一直记着太祖母的话,用嘉言懿行把自己打扮好看。(选自2023年03月09日今晚报)【训练】1 .本文语言朴实自然、富有生活气息,请找出一例加以赏析。答:2 .选文划线句子特别富有表现力,请细细品味,这句话有何高明之处?答:中考版答案【典例呈现】1 .示例一鼻子塌心不塌,黑缎子赛过白绫子。”本句简短利索,合辙押韵,朗朗上口,通俗易懂,生动有趣。示例二:“直戳戳”“黑不溜秋”“窟窿菜”“亲丑”“害臊”等,使用方言口语,乡土味浓厚,读来亲切舒适,有趣味。2 .示例一:运用比喻修辞,把语气比作斧头,新颖别致,生动形象表现我语气生硬,态度蛮横,令人不适。示例二:“剁”字用得妙,这里运用动作描写,把无形的念头写得形象可见,生动表现我语气生硬,态度蛮横,令人不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