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楼网络环境和安防系统施工技术方案(纯方案26页).docx
-
资源ID:905442
资源大小:92.47KB
全文页数:2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大楼网络环境和安防系统施工技术方案(纯方案26页).docx
一、技术方案16.1 工组织及技术方案16.2 各分部分项工程的主要施工方案46.3 安全措施76.4 工程质量目标11二、售后服务承诺167.1 工程交付167.2 服务及保修167.3 维护保养方案227.4 培训24一、技术方案6.1 工组织及技术方案6.1.1 施工内容本工程施工内容为模拟楼共有7层47个房间,拟布设实验网、办公网、监控网3种网络线路,配套网络连接、资源存储、安防监控等基础保障设备,实现互联互通,同时对老旧线路进行拆除,实验网。采用2根4芯光纤铺设(一主一备),配套交换机、光模块、机柜、线槽等,信息点位按照300m2以上房间4个点位、IOOm2以上房间2个点位、其余房间1个点位计,共计162个点位,所有网络节点汇聚于模拟楼3楼网络机房,实现互联互通。办公网。采用网线铺设,配套交换机、线槽等,按照每个房间1个点位计,共计47个点位,所有网络节点汇聚于办公楼相应楼层交换机,实现互联互通。监控网。采用网线铺设,配套交换机、摄像机、硬盘录像机等,信息点位室内监控按照每个房间1个点位计,共计47个点位,相关网络节点汇聚于模拟楼3楼网络机房,实现互联互通;走廊监控按照1楼6个,其余楼层各5个计,共计36个点位,相关网络节点接入办公楼一楼,实现互联互通。6.1.2 施工部署原则根据工程开工时间及工程形象进度,在施工时间安排上要考虑各方面对施工的影响。统筹兼顾,综合安排施工作业,作好施工的各种保障措施,保证工程质量。工程采用项目法施工管理模式。我公司组织优秀的项目管理、技术人员及其他施工人员,成立负责该工程施工的项目经理部。6.1.3 施工组织机构施工组织机构由项目经理、技术员、安全员(兼职)施工员、质检员组成。6.14施工组织机构职责项目经理:全权对项目工程质量、工期、成本、安全文明施工、环保、公共关系等方面负全面管理责任。技术员:负责组织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技术交底的实施,制订和落实生产计划,组织实施现场各阶段的平面布置,进行生产计划、安全文明施工及劳动力、工程质量等各种施工因素的日常管理、协调。质检员:施工质量程序的管理工作,监督检查工程施工质量,编制、收集、整理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记录等施工资料。安全员:负责安全防护、文明施工、消防保卫工作。6.1.5 现场主要管理人员情况现场专业技术管理人员简历表岗位人数职称主要经验素质及承担过的项目项目经理1中级职称技术负责人1工程师质检员1助理工程师施工员4-8专业施工人员安全员1工程师6.1.6 内部关系的组织协调项目经理部与企业管理层严格执行“项目管理目标责任书”。ff好施工管理人员的岗位培训,保证掌握施工工艺、操作方法,学习新规范、新法律法规,考核合格方可上岗。对管理人员进行施工交底,使全部施工人员心中有数。!乍好供需计划辎制与平衡。加强调度作用,力滁障碍。6.1.7 施工生产部署垂直运输:采用人工由楼梯倒运。水平运输:采用手推车。脚手架:采用门式脚手架。现场临设:设置办公用房及库房;作业队用房设置,单位的生活基地或租用民房。6.2.1施工要点、难点及应付措施(1)因施工工期较紧,需紧密建设单位配合,我方委派专人跟踪各施工进度,填写每日进度表建设单位密切协调。(2)布线系统施工进度因需与运行、专业人员进行沟通配合,布线工作与设备安装需间隔较长的时间,已布设线路有可能被破坏,故设备安装必须重新对线路进行检修、测量。(3)因线缆线路总长较长,布放时阻力相应较大,随有护套,为避免线芯受损,布放时需多人多处同时拖拽,不得集中于两端送放。穿金属软管保护。桥架开孔时,注意桥架内各种线路,切勿损伤。(4)按照施工技术图的要求,明确监控系统中各种设备与摄像机的安装位置,明确各位置配置的设备型号和安装尺寸,根据供应商提供的产品样本确定安装要求。(5)根据监控系统设备提供的技术参数,做好各设备安装所需的预埋和预留检查。(6)根据监控系统设备提供的技术参数和施工设计图纸的要求,配置供电线路和接地装置。(7)摄像机应安装在监视目标附近,不易受外界损伤的地方。其安装位置不能影响现场设备和工作人员的正常活动。(8)摄像机的镜头应从光源方向对准监视目标,镜头应避免受强光直射。(9)摄像机的安装应符合视频安防监控系统技术要求(GA/T367-2001)和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198-94)中有关规定。(10)线路敷设应符合建筑电气安装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和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39-2003)的有关规定。6.1.8施工准备部署1)、施工准备工作组织施工准备工作组织包括技术准备、现场准备、其他准备。2)施工准备工作组织及完成时间具体见下表(施工准备工作时间安排表):表4-2施工准备工作时间安排表序号施工准备工作完成时间备注1技术准备项目的特征与要求开工后第一天2图纸、图集、规范、规程、标准开工后第一天3施组、施工方案编制开工后第一天4系统调试工作计划开工后第二天5现场准备临建准备(业主协调安排)开工后第四天6其他准备协调、通讯联络工作准备开工后第一天7物资设施准备开工后第二天8人员及岗位培训准备开工后第一天6.1.9施工技术准备(1)项目的特征与要求(2)收集工程前期设计、招标资料包括:工程特点、工期要求、质量要求、技术的难点资料,为制定施工方案及现场布置做好准备。(3)图纸、图集、规范、规程、标准等(4) 了解设计意图,组织有关人员对图纸进行学习和审阅,使参与施工的人员掌握施工图的内容、要求和特点、同时审查和发现施工图中的问题,以便于正确无误地施工。(5)组织看图,召开图纸讨论会,使问题充分暴露,登记后再邀请设计、监理、建设单位进行图纸会审,填写图纸会审记录,办理好签认手续。(6)认真贯彻技术管理制度和岗位责任制,认真学习有关施工的规程、规范、标准、工艺标准,列出所有规范表格,并准备齐全分发给项目部有关人员。6.1.10施工程序及施工段划分施工总顺序线缆通道清理、勘察一单模光缆、电源电缆等各系统线缆通道使其符合规范及施工穿线要求(线路敷设)T各系统穿线一线缆与设备连接设备的安装T各系统全线连通测试一各系统试运行一竣工清理一竣工验收6.2各分部分项工程的主要施工方案6.2.2 配管、配线安装工程现场光缆、电缆采用屋顶天花板敷设为主,采用电缆槽盒加以保护,兼顾工艺美观;过路预埋处、设备安装集中施工区域及必须挖沟埋设的光缆及电缆必须采用镀锌钢管保护,埋深至少70cm;需破路并负责恢复路面。水平电缆敷设在敷设之前,先检查所有管槽是否已经完成并符合要求;核对电缆的规格和型号;在管里穿线时,要避免电缆受到过度拉引,每米的拉力不能超过7公斤,必要时可在管内加少量滑石粉以减少线揽与管内壁之间的摩擦;水平线槽中敷设电缆时,电缆应顺直,尽量避免交叉;布线时不能伤保护套和踩踏线缆;水平线缆在信息输出口处预留3050cm;水平线缆敷设时,两端应做好标签,填好放线记录表;对于有安装天花板的区域,所有的水平线缆敷设工作最好在天花板施工前完成;所有线缆不应外露。垂直主干敷设垂直主干敷设时一定要避免因电缆自重使电缆受到过大的拉力;垂直主干自上而下敷设时,每隔三层须将电缆全部抽回楼面,绑扎好上面的电缆后再向下敷设;垂直线槽中敷设主干电缆时,每隔1.52米应绑扎固定,水平电缆在垂直线槽中敷设时应每20根绑扎一捆,然后每隔1.52米进行绑扎固定;主干电缆弯曲半径为电缆外径的10倍,在线槽中排布整齐,电缆在绑扎时松紧适度,不可绑扎得过紧;垂直主干在两端预留56米;敷设垂直主干时应做好标签,并填好放线记录;所有线缆不应外露。光缆敷设光缆的弯曲半径应至少为光缆外径的15倍,在施工过程中应至少为20倍;布放光缆时,光缆盘转动应与布放速度同步,光缆索引的速度一般每分钟15米;布放光缆时,光缆出盘处要保持松弛的弧度,并保留缓冲的余量,又不宜过多,避免光缆出现背扣;光缆在两端预留长度为5-10米;敷设光缆时应做好标签,并填好放线记录;所有光缆不应外露。6.2.3 机柜和就地控制箱提供的机柜和就地控制箱,应为安装在它们内部或上面的设备提供环境保护。即能防尘、防滴水、防腐、防潮、防结露、防昆虫及啮齿动物,又能耐指定的高、低温度以及支承结构的振动,控制柜(箱)防护等级应符合室内IP56、室外IP65或相应的标准。机柜和就地控制箱的设计,材料选择和工艺应使其内、外表面光滑整洁,没有焊接、钾钉或外侧出现的螺栓头,整个外表面端正光滑。机柜和就地控制箱应有足够的强度能经受住搬运、安装和运行期间短路产生的所有偶然应力。所有金属结构件应牢固地接到结构内指定的接地母线上。机柜和就地控制箱的端子排和端子都应有清晰标志,并与机柜和就地控制箱的内部布置图相一致,端子排预留20%的余量。端子排安装位置应便于接线,距柜底不应小于300mm,距离柜顶150mm以下,端子排与端子排之间距离不应小于200mm。提供的所有机柜、接线箱、电源柜等都应配置理线架。端子排、电缆夹头、电缆走线槽及接线槽均应由阻燃型材料制造。机柜和就地控制箱内应预留足够的空间。使招标人便于接线、汇线和布线。提供的所有带接插件的预制电缆应符合IEEE防火标准。机柜和就地控制箱应保证运行时内部温度不超过设备允许温度的极限值。如柜、箱内仅靠自然通风会引起封闭件超温或误动作,则应提供强迫通风或冷却装置。装有风扇的机柜均应提供易于更换的空气过滤器。墙挂式控制箱高度不应超过1200mmo对于机柜和就地控制箱,内部应提供有220VAC标准插座。机柜门应采用导电式门封垫条,以提高抗干扰(RFT)能力。6.2.4 电缆敷设工程(1)排管内电缆敷设工艺流程:准备工作一电缆穿管敷设一水平(或垂直敷设)一挂标志牌(2)电缆敷设前,应检查电缆是否有机械损伤,电缆盘是否完好。应按设计和实际路径计算每根电缆长度,合理安排每盘电缆,减少电缆接头。(3)双较线、电源电缆、光缆在终端与接头附近宜留有备用长度。(4)敷设时应排列整齐,不宜交叉,应加以固定,并及时装设标志牌。(5)标志牌的装设应符合下列耍求:在电缆终端头、拐弯处、夹层内及竖井的两端,电缆上装设标志牌。标志牌上注明线路编号。当无编号时,应写明电缆型号、规格及起迄地点;并联使用的电缆应有顺序号。标志牌的字迹应清晰不易脱落。标志牌规格应统一。标志牌应能防腐,挂装应牢固。(6)电缆保护长度在30m及以下时,直线段保护内径应不小于电缆外径的2倍为宜,有一个弯曲时不小于2.5倍,有两个弯曲时应不小于3倍。(7)电缆的防火阻燃应采取下列措施:在电缆穿过竖井、墙壁、楼板或进入电气盘、柜的孔洞处,用防火堵料密实封堵。1.2 .5安防系统设备安装工程(1)工艺流程:勘测定位一设备组装一箱内、杆上配线一箱体固定一线缆连接(2)按箱外形尺寸弹线定位,确定设备箱位置。(3)箱(盘)安装牢固、平正,允许偏差不大于3mm。(4)箱(盘)上电器,仪表应牢固、平正、整洁、间距均匀。铜端子无松动,启闭灵活,零部件齐全。(5)箱(盘)上配线排列整齐,绑扎成束,活动部位用长钉固定。盘面引出及引进导线留有适当余度,以便于检修。(6)线缆剥削处不应损伤芯线和芯线过长,接头应牢固可靠,按规范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