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第一文库网! | 帮助中心 第一文库网-每个人都是第一
第一文库网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学术论文>
  • 全科教育>
  • 应用文档>
  • 行业资料>
  • 企业管理>
  • 技术资料>
  • 生活休闲>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第一文库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2022年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全套教学设计(共4个单元).docx

    • 资源ID:90135       资源大小:150.83KB        全文页数:7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扫码关注公众号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22年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全套教学设计(共4个单元).docx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全套教学设计第一单元光教案1 .有关光的思考【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通常把那些自身能发光的物体称为光源。科学探究目标1 .能识别来自光源的光,如太阳光、灯光。2 .能识别来自物体反射的光,如月光。3 .能在实验中感悟到来自光源的光或来自物体的反射光进入眼睛,都能使我们看到光源或该物体。科学态度目标1 ,认识到事物之间的变化是有联系的,也是有规律的。2 .在实验观察中养成严谨、细致、实事求是的态度。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意识到光对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性。【教学重难点】重点:知道什么是光源,并能判断哪些物体是光源。难点:认识到没有光,就不能看到物体。【教学准备】教师准备:黑色箱子、苹果、有窗帘的教室、PPT课件、学生活动手册。【教学过程】一、聚焦1 .出示阳光照射树林的图片,请学生说一说看到图片后能想到什么。预设:学生可能会提到阳光、清晨、树林、雾气、生机盎然2 .揭示单元主题: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照射在地球上,新的一天就开始了,光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引导学生思考和研究光的相关问题。3 .利用思维导图进行头脑风暴,梳理学生对光的已有认知:关于光,你都知道什么?4聚焦本节课研究主题:光是从哪里来的?二、探索1 .用PPT展示各种与光有关的物体的图片(太阳、月球、星空、点燃的蜡烛、夜晚的灯、霓虹灯、萤火虫、反光镜、亮着的电灯、发光鱼等),布置学习任务:小组讨论,图片中显示的物体,哪些是光源,哪些不是光源?简单说明理由。2 .小组研讨并分类(给出约5分钟的时间)。3 .汇报交流研讨的结果,从确定的光源中归纳出光源的特点,即自身能发光的物体被称为光源。针对有争议的分类结果继续进行研讨,明确正确的分类结果。三、研讨1 .光源自身发光,所以我们可以看得见。那么,不发光的物体,我们是怎么看见的呢?是因为光源发出的光照射到物体上,物体再将这些光反射到我们的眼睛里,我们就看到物体了。2 .如果没有光,会发生什么呢?还能看见物体吗?3 .出示黑色盒子和苹果,将苹果放入盒子中。提问:如果将窗帘全部遮上,并且将教室的灯全部关掉,然后你把眼睛贴在盒子的孔上,再用一块黑布盖住你和箱子,不让一点光进到箱子里,你觉得你会看到盒子里的苹果吗?4 .填写活动手册:选出你认为最准确的一项,并说明理由。5 .调查全班同学的选项,统计不同选项的人数。6 .找三名不同选项的同学到前面体验,并揭示结果:如果没有光,我们将看不到任何东西。四、拓展L引出夜视仪:实践证明,没有光,我们将看不到任何东西。在黑夜里,由于光线的不足,也会导致视线的模糊。人们为了保证在黑暗环境的中能够顺利看清东西,就发明了夜视仪。7 出示夜视仪相关的图片。8 .生活中,还有什么设计是跟光相关呢?同学们课后可以查阅相关资料。【教学反思】2.光是怎样传播的【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光是沿直线传播的。科学探究目标L能与声音的传播对比,发现光的传播特点。2 .能有依据地推测光的传播路径。3 .会设计验证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实验。4,能用实验中的现象分析,推理得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科学态度目标1 .培养学生爱思考的习惯以及善于思考的能力。2 .知道推测要有依据。3 .在实验中能认真观察、勤于思考,能根据实验结果实事求是地进行分析、推理。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了解利用光沿直线传播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的便利。【教学重难点】重点:能够设计验证光是直线传播的实验。难点:有依据地推测光的传播路径。【教学准备】教师准备:黑色幕布1块(宽度学生身高)、手电筒、3张在同一位置打孔的长方形卡纸、屏、4个能直立的夹子,有关光是直线传播的图片和课件。【教学过程】一、聚焦情境设计:请一名同学到讲台前,隔着黑色幕布对全班同学说话:“你们能听见我说话的声音吗?你们能看到我吗? ”教师提问:我们能听见声音,却看不见人,这是为什么呢?教师:像声音一样,光也有自己的传播方式,与声音的传播相比,光的传播有什么特点呢?(板书:光是怎样传播的)二、探索(-)你认为光是怎样传播的学生说说自己的猜想,并说出自己猜想的依据。教师板书,梳理学生的猜想。(二)用实验证明我们的猜想提问:我们对光传播路线有了自己的猜想,用什么方法能证明我们的猜想呢?1 .我们想证明光是不是沿直线传播的,就需要设计实验,帮助我们看到这样一个现象:光是沿直线传播的。2 .教师出示实验材料:4张矩形卡纸、4个能直立的夹子、手电筒。然后让学生说说怎样设计这个实验。3 .让学生仔细阅读教材第6页的实验方法和步骤,明确实验思路和实验任务。教师组织学生充分交流实验中需要注意的问题。4 .学生分组实验,实验操作如下:(1)在3张矩形卡纸的同一位置分别打一个小孔,直径约1厘米;(2)用夹子分别固定卡纸,并直立在桌子上;(3)每张卡纸之间间隔约15厘米,并保持所有小孔在一条直线上;(4)在最后一张卡纸之后约15厘米的地方,直立一张没有打孔的卡纸作为屏;(5)关闭所有灯光,并合上窗帘,保证手电筒的光是唯一光源。(6)观察并记录:把手电筒放在离你最近的卡纸前,保持一定距离,使手电筒的光直接穿过这些小孔,观察纸屏,并在活动手册表格图中标出光行进路线。(实验3次)把中间一张卡纸向左或向右移动5厘米,再观察纸屏,并在活动手册表格图中标出光行进路线。(实验3次)5.实验注意事项:(1)实验需做3次;(2)手电筒的光不能照射同学的眼睛;(3)小组合作完成。三、研讨1 .纸屏上的光斑在卡纸移动前后有什么变化?你怎么解释这个现象?2 .你能利用光传播的道理,简单解释为什么我们能够听到屏幕后说话人的声音却看不见他本人。与声音的传播相比,光的传播有什么特点?【板书设计】光是怎样传播的沿直线传播的【教学反思】3 .光的传播会遇到阻碍吗【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 .光在受到一个物体或一种物质的影响前能一直保持原方向传播。2 .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的光遇到不同物体时,会发生通过、部分通过和不通过等现象。科学探究目标1 .能推测光照射到不同物体时光传播路径的变化。2 .能运用阳光下物体影子变化的规律来解释日食和月食现象。科学态度目标L认识到自然事物是在不断变化的,事物的变化之间是有联系和有规律的。3 .能够按活动要求坚持观察和如实记录数据。4 .能够根据数据和现象实事求是地进行分析和推理。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知道人们很早就利用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来测定时间。【教学重难点】重点:在空气中直线传播的光遇到不同物体时,会发生通过、部分通过和不通过等现象。难点:运用阳光下物体影子变化的规律,解释日食和月食。【教学准备】为学生准备:手电筒、薄纸片、塑料杯、玻璃、科学书。教师准备:水槽、线香、火柴、激光笔。【教学过程】一、聚焦回顾上节课,我们通过实验得出结论:光的传播方式是沿直线传播。但是光会一直传播下去吗?课件出示4幅图片,学生观察会发现,光不会一直传播下去,光会遇到阻碍。(引出课题:光的传播会遇到阻碍吗)二、探索(-)光照射玻璃、纸、书的探索1 .出示实验材料,手电筒、玻璃、杯子、纸、书,如何进行实验探索呢?2 ,提出实验要求:(1)关闭屋子电灯,拉上窗帘,保证手电筒为唯一光源。(2)在手电筒前放一个杯子,保证可以看清楚杯子上的图案,将玻璃、纸、书依次放在手电筒前,对比观察三次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3 .学生进行小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4 .小组讨论:光照射玻璃、纸、书三种物品,观察到了什么现象?能够说明什么?5 .教师在黑板上记录学生的观察结果和结论。(二)光照射烟雾的探索L出示激光笔和水槽,观察激光笔照射到水槽中的现象。提问:如果在水槽中放入烟雾会影响激光笔的光束吗?6 .实验要求:(1)将线香放在水槽中,用火柴点燃。等到烟雾充满整个水槽时,用激光笔向水槽的水平方向照射,观察现象。(2)对比两次实验现象,得出结论。7 .强调实验中的注意事项,激光笔的光一定不要照射人眼,以免造成危害。建议此实验由老师演示。8 .教师演示实验,学生认真观看。9 .小组讨论,看到的现象,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10 学生汇报,解释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教师进行板书。三、研讨1 .通过实验我们发现,光不能穿过任何物体,当光照射到一个不透明物体时,光会遇到阻碍,传不过去;当光照射到一个透明物体时,光会传过去;当光照射到一个半透明物体时,会有一部分光传过去。2 .当月球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之间的某个位置时,因为太阳被月球所遮挡,人们就会看到部分太阳或全部看不见,这就形成了日食;月球自身不发光,需要太阳照射再反射光,当月球运行到地球阴影中时,来自太阳的光部分或者全部被地球遮挡,人们就会看到月食。【板书设计】1.光的传播会遇到阻碍吗玻璃通过部分通过光的传播会遇到阻碍不通过光穿过烟雾一条清晰的光柱4.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吗【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光从一种介质斜射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从而使光线在不同介质的交界处发生偏折。科学探究目标1 .能通过实验观察现象,自行分析、归纳规律。2 .能用对比的方法观察光从空气到水中发生的光线变化。科学态度目标在小组合作探究活动中提升合作意识、培养合作能力。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认识到自然界事物的变化是有规律的。【教学重难点】重点:光从一种介质斜射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从而使光线在不同介质的交界处发生偏折。难点:学生自己分析、归纳光从一种介质斜射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的规律。【教学准备】为学生准备:实验盘、玻璃杯、激光笔、铅笔、鱼缸、金鱼、学生活动手册。教师准备:装满水的玻璃杯、硬币、激光笔。【教学过程】一、导入并聚焦核心探究主题PPT出示图片,复习旧知识并引出新内容。教师:上节课,我们了解到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如果光遇到的物体是一个透明的物体,光能穿过物体继续传播。教师:那么,这时光的传播路线是会发生改变吗?(板书课题)学生基于生活中看到的现象进行猜想。二、探索(一)激光笔射出的光线从空气进入水中1 .实验教师:为了验证我们的想法,我们让一束光射进水里,观察实验现象。PPT出示实验注意事项:(1)激光笔不要照到同学的皮肤及眼睛,防止出现伤害。(2)实验完毕及时关掉激光笔,并把实验现象记录到活动手册上。2 .提出问题:大家看到什么现象了?学生观察并回答:射入水中的光线看起来好像折了。3 .提出学习要求:同学们,把我们看到的实验现象,用光的路线图的方式记录下来。学生绘制光的路线图。(教师板书光的路线图并指导学生)4 .学生汇报交流。5 .小结:光从空气进入水中,在接触面时发生了弯折。(-)分组实验:观察铅笔放入水中的现象L教师:同学们猜一下,如果让光线垂直照射进水里,还会发生弯折了。如果我们用铅笔模拟光线,将铅笔垂直放入水里和倾斜放入水里,会看到什么现象呢?请同学们在小组内实验,并记录观察到的实验现象。6 .出示实验要求:(1)将铅笔分别按照垂直放入水中和倾斜放入水中。(2)每种情况

    注意事项

    本文(2022年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全套教学设计(共4个单元).docx)为本站会员(lao****ou)主动上传,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