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会 “坏小孩”也渴望被关注建立良好同伴关系教育案例 素材.docx
-
资源ID:897611
资源大小:14.67KB
全文页数: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小学班会 “坏小孩”也渴望被关注建立良好同伴关系教育案例 素材.docx
“坏小孩也渴望被关注,建立良好同伴关系教育案例在班级里总会发现几个孩子,他们常常为一点小事就互相打、骂、欺负同学,导致其他同学给他们贴上“坏学生的标签。以前我总是苦口婆心地给他们讲道理,进行说服教育,但是没有取得良好的效果,孩子没有太大的改变0通过观察了解才明白孩子具有这样的行为不仅是品德问题,还有其心理问题。如何对这些孩子的攻击行为改进呢?通过思考、实践,我找到了一些有效的方法。一、案例介绍班中有一个张同学,和我的办公室有着不解之缘,他总是频频来报告:“老师,某某人打我(骂我)。或者被其他同学告状,问他原因,好像没有什么大事,就是玩玩就打了,于是我就找他教育了一番,可是接下来天天都是这样,难道是他就是有这个爱好?喜欢动手?怎么办呢?于是我和家委了解一些情况,令我惊讶的是,这个孩子父母离异,母亲又身患重病,只有晚托班的老师每天照看着。晚托班王老师告诉我:"老师,这个孩子本性不坏,只是缺少管教,加上我的母亲也比较宠他,所以比较淘气,有时候我没有办法,只能打。就像晚托班老师说的一样,其实这个孩子一点也不笨,脑子还挺聪明的,也很招人喜欢,就是缺少关注与陪伴,于是我的心里就暗下决心,一定要改掉他的这个坏毛病。二、案例分析从上述案例介绍可以看出,张同学有喜好打人、骂人的坏习惯,我想:或许他有一点攻击性的行为,而这种攻击性行为可能就是因为想要得到其他同学的关注而造成的。通过长期观察和聊天,我发现,张同学有以下几方面的特征:(一)敏感、好胜心强,喜欢与人争执。张同学见不得别人比自己强,事事好与人争第一,一旦同学在某个方面超过自己他就会表现出反常行为,与人争执、打斗,发泄内心的不满.(二)爱惹事,自控力差。张同学平时管不住自己的手脚,言行举止不分时间、场合,课堂上坐不住,爱惹是生非,影响其他同学,课间常因自控力差而与同学发生摩擦,导致出现攻击性行为。(三)情绪不稳定,好冲动,时常乱发脾弋。张同学平时在家缺少家长管教,晚托班老师也拿他没办法,稍有不顺,张同学便耍性子,自我中心意识强,容不得别人的批评0综上所述,随着他的年纪渐大和有效的教育和引导,这些毛病是可以逐步改变的,能够改好的。三、教育方式针对张同学的行为特点和家庭背景,需要老师和家长对他进行共同矫治,方法如下:(一)我作为班主任,不能讨厌、歧视这个学生,不能简单地认为是思想和品德问题,粗暴地训斥、打骂、处罚,从而引起他的排斥,造成精神压力或情绪波动,引起反抗心理,而要多关心,多理解,使其感到温暖而有触动,有悔意,为教育引导打下基础。(二)通过调查,我认为案例中的孩子的行为形成的原因之一应该是家庭不良的教育因素影响。父母离异,没有尽教育的责任。针对他的情况,我实施了一些干预措施。我同他父母及晚托班王老师进行了一次诚恳的谈心。通过谈话使他们明白,孩子的成长离不开良好的家庭教育。要求他的父母多抽一些时间来关心他的学习和生活。当孩子有错时,应耐心开导、鼓励,而不应辱骂的教育方式。另外,我还建议他的家长禁止孩子看暴力影视片和暴力的游戏,帮他分析,提高他辨别是非的能力,鼓励他学习、模仿片中的积极行为,批评攻击行为。接下来的日子里,我多次进行线上家访,汇报孩子在校的表现,了解孩子在家的活动情况。(三)利用集体的力量影响他,使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他打人,被扣分了,我就告诉他,他的行为影响了全班的荣誉;同时我给他安排了语文小组长,每天负责检查、收发同学们的作业,不能让他“闲着,并以此树立他的责任感;我还安排常规优秀、自律能力强学生与他同坐,一有进步就表扬,使他对自己有自信心,在众多的榜样示范下,逐步向好的方面发展。通过持续的引导,张同学比之前能够更好的融入集体生活,学会约束自己的攻击行为,很少再通过打人骂人来博得同学的关注。在张同学担任小班委后,他学着主动为班级服务,努力为班级荣誉争光,而其他同学也从张同学的进步中慢慢改变了对他的成见。现在,张同学告诉我:"老师,我有了一个朋友。”一个班级中总有这样那样的人,只有我们认真对待每一个学生,认真关心每一个孩子,相信任何问题都是有解决的方法的,张同学在老师与家长的努力下,在与同学们的磨合中,终于从一个问题孩子变成了老师的小帮手,虽然他偶尔还要“手痒,但是他真的在慢慢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