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意练习》读书分享.docx
刻意练习读书分享“天才”真的是天注定的吗?在这个世界上,很多人认为人一出生就决定了自己的命运,基因决定了我们的潜力。那真的是这样吗?刻意练习这本书告诉我们成功不是天注定的,也并不存在成功就是“天才”的专属。只要你掌握刻意练习的方法,我们每个人都可以经过自己的努力在某个领域成为别人眼中的“天才”。什么是刻意练习?通过阅读全书我认为就是对某一项技能有目标性、有计划并能随时反馈和不断改进的学习方法。但是刻意练习不等于努力刻苦,不是努力了就一定会成功。格拉德威尔的“1万小时法则”说在某个领域投入了1万个小时努力就能成为这个领域的专家。其实并不是这样,比如种田种了几十年的农民并没有成为农业专家,做菜做了20多年的家庭主妇厨艺并比不上专业厨师,网络游戏中有很多每天游戏时间不少于职业玩家的人并无法战胜职业玩家。在某些领域我们可能投入的时间远远超过了“1万小时法则”。但是为什么没有成为专家呢?因为我们普通人在使用某个技能的时候仅仅是不断重复而已,并没有对它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所以当技能达到一定程度技能不再提升,而是成为习惯,这样技能也不可能再增进了。而专业人土他们大多都会有针对性地练习,来提高自己的技能水平。比如运动员每天都会在教练的指导下做针对性训练,并根据训练结果反馈调整下次训练方式和训练内容,不断形成正向反馈和技能的不断精进。我认为要想做好刻意练习需要做到以下三点:一是做到刻意练习需要有目的和内源动力。我们在学习技能的时候都有动机和内源动力,比如为了工作去学习如何使用办公软件;对钢琴感兴趣学习钢琴;为了享受美食去学厨艺。内在需求推动我们去学习,但当实现某个目的以后往往就失去继续学习的动力了。比如我们学会弹钢琴了不会想去成为专家;厨艺有所精进且符合自己心理预期后就不再学习提升。很多时候我们技能不能精进是因为目的已经达成而失去了动力。所以,想在某个领域成为“天才”就应该把更高的标准定为目标,时刻保持着前进的动机,保持坚持练习下去的信念。二是学会学习、实践、总结、改进、再学习的刻意练习过程。很多时候我们学习会感觉到学得很慢甚至学不会,这其实是我们缺少对我们学习过程的思考和反思。我们大多数人很少去研究知识背后的联系和逻辑,所以我们在阅读信息大部分时候只是将信息输入了我们的大脑,但是这并不代表我们就掌握了知识,我们需要将学习的知识通过我们自己的理解完成输出,才能真正掌握知识。从信息输入我们大脑再通过自己的行为或是语言输出的过程,就是我们知识理解的过程。能给别人讲解知识的人才是真正掌握该知识的人,如果我们在阅读完一篇文章或是一本书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清楚地讲给别人听,说明我们也理解了知识。而这就是对知识的一种“实践”,如果我们不能清晰地表达出来说明我们还有不明白的地方,则需要对自己学习的过程做总结,知道哪些地方做得好,哪些地方做得不好。然后改进学习计划再学习。三是立即行动,走出通往成功的第一步。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马上行动迈出刻意练习的第一步是最关键的。有的人看完后会说再等等吧,现在很忙,等我有空的时候再去学习实践。但对于大多数人大多数事情来说,“现在”就是最好的时机,与其等待,不如马上行动。有的人因为觉得自己做得不好或是事情太难,一直不敢开始行动。但是如果因为一直不行动就永远不会改变。只要行动了哪怕只是先改变一点也是进步,比任何改变都没有强。“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10年前,其次是现在”。学习一直都是帮助我们成长的很重要的方法,而且是最快捷的方法。但是,我们却很少思考如何学习的学习方法。最后,虽然“1万小时法则”不完全正确,但是我们想要成功都需要努力和坚持。如果没有自己的努力,再好的方法也仅仅是方法而已。刻意练习这本书给我们带来的就是学习方法的方法论,希望分享的知识能帮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