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表形态的塑造选择题.docx
地表形态的塑造选择题北京市某中学师生到门头沟灵水举人村野外考察。甲图是灵水八景之一“独山莲花”照片,构成“独山莲花”的岩体为浅层侵入岩;乙图是当地另一处的含煤岩层;丙图是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1 .甲图中的“独山莲花”和乙图中的含煤岩层分别属于丙图中的()A.a和bB.b和dCd和CD.a和C2 .“独山莲花”景观形成的主要地质过程与丙图中相关内容对应正确的是()A.岩浆一-aB.沉积物一cC.岩浆一bD.沉积物一C-b重庆芙蓉洞位于重庆市武隆区,洞区长约2km,形成于大约120万年前,是一个大型石灰岩洞穴,因其独特性被评为中国六大最美洞穴之一。下图为芙蓉洞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 .重庆芙蓉洞所属的地貌类型是()A.雅丹地貌B.喀斯特地貌C.丹霞地貌D.海蚀地貌4 .该地貌多出现在我国的西南地区,主要是因为我国西南地区()降水丰富植被丰茂石灰岩广布生态环境优美A.B.C.D.冰石责土柱是冰碱地貌的形态之一,一般分布在海拔5000米以上的极高地区。冰破土柱是冻融作用、流水侵蚀作用、重力崩塌及风蚀等因素共同作用的产物,其发育主要受坡度、温度、降水及局地冰川风和山谷风的影响。下图为我国青藏高原某冰川侧植上的冰石责土柱演化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小题。国冰植物巨±柱国流水冲沟匚刁坡面基线5 .在冰债土柱演化的过程中,坡面基线的变化表明()A.土柱趋于成熟B.流水侵蚀增强C.坡面趋于稳定D.冰川堆积减弱6 .冰硬土柱的演化伴有明显的冻融作用,下列关于冻融在冰破土柱不同演化时期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是()A.在孕育期,冻融作用使冰硬物的结构趋于松散,流水侵蚀坡面,形成深度不等的沟壑,坡面出现冰磺土柱的雏形B.在成熟期,坡面冻融作用使沟壑日渐加宽,冰硬物主要在风力作用下发生堆积,±柱高度增加C.在消亡期,冰磺土柱主要遭受流水侵蚀,高度渐减,直至成为新的坡面D.在冰碱土柱的发育过程中,冻融作用起决定性作用,有冻融作用,就有冰磺土柱发育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7 .下列地貌的形成与图中处不同的是()A.渭河平原B.汾河谷地C.东非大裂谷D.长江三峡8 .图中处山地为()A.背斜成山B.向斜成山C.火山D.岩层堆积成山河床纵剖面是指由河源至河口的河床最低点的连线剖面。青藏高原东南部的帕隆藏布江某段河床纵剖面呈阶梯状形态:近几十年来,在该河段有湖泊发育。下图示意该段河床纵剖面形态。据此回答下列小题。(E)铎蜓第I段-现状河床纵剖面推测的原始河床纵剖面-1第段一,未来可用稳定状态纵剖画10203040506070向下游距离km9 .第I段河床纵剖面阶梯状形态形成的自然原因是()A.地质构造差异抬升B.河流的阶段性下切C.原始河床地形差异D.滑坡、泥石流作用10 .在第11段河床,纵剖面一一的发育过程反映该段河床()A.淤积大于侵蚀B.侵蚀大于淤积C.侵蚀一淤积平衡D.持续不断侵蚀地表形态的塑造非选择题11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智利阿塔卡玛断裂带位于美洲大陆西部,多侵入型岩浆岩和变质岩;区域内侵入型岩浆岩在地表分布面积广(占区域面积的30%以上),断裂带内金属矿产资源丰富。智利(矿业法典)中规定矿产资源归国家所有,国家以矿业特许权方式转让矿产勘查权和开采权。下图示意阿塔卡玛断裂带地理位置。i国界线铜金矿铜银矿磁铁矿-破灰八矿/断层城市(1)指出智利西部阿塔卡玛断裂带的成因。(2)简析阿塔卡玛断裂带内侵入型岩浆岩在大面积分布在地表的成因。(3)评价智利金属矿产资源的开发条件。12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风搬运颗粒的运动方式(下表)有蠕移、跃移和悬移。颗粒保持端移和跃移最多,一般集中在距离地面O.5-1.5m高度内。砾石地面颗粒的跃起高度大于沙质地面。风携带沙粒撞击岩石表面,雕琢成形态各异的岩石,塑造了蘑菇石(下图)等典型的风蚀地貌。方式粒径沙粒运动图含沙量悬移<0.IOmm.七W<10%跃移0.100.15mm70%-80%蠕移0.102.OOmm20%(1)描述蘑菇石地貌的形成过程。(2)指出与蘑菇石地貌景观的形成关系最密切的一种风力搬运方式,并说明理由。(3)解释风的特性、被搬运的沉积物特性及被磨蚀的岩石的岩性三个因素对磨蚀效果的影响。13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北河、南河地处美国东北部马萨诸塞州(如图),两河共用一处入海通道,流域内植被覆盖率较高。历史上北河、南河冰川发育,海岸带多末次冰期留下的冰/责物。两河河口地带为盐沼滩涂,滩涂上广布根系发达的互花米草。1898年,一场海岸风暴侵蚀了海岸带冰嗫物,形成新的入海通道,北河缩短了5.6km,同时延长了南河的长度。入海通道改变后,南河河道保持稳定,而北河河口段河道变宽,最大潮位升高了30cm。尽管被淹没范围增大,但北河沿岸盐沼堆积加快,盐沼滩涂生态系统并未大面积萎缩。近年来,为整治航道,开展河口和近海岸疏浚工程,导致滩涂侵蚀加快,植被萎缩。(2)对入海通道改变后南河河道保持稳定的现象做出合理解释。(3)分析入海通道改变后北河沿岸盐沼堆积加快的条件。(4)为恢复河口盐沼滩涂生态系统提出合理化建议。14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云南腾冲是我国三大地热区之一。腾冲热海位于腾冲县城西南20公里处,面积约为9平方公里,有较大的气泉、温泉群共80余处,其中10个温泉群的水温达90°C以上,到处可见热泉喷涌。热海地区的气泉、温泉均为花岗岩中地下水深循环形成,图左示意腾冲及附近区域地质构造与地热异常点分布,图右示意腾冲热海地区温泉形成过程。(1)(2)(3)比例尺1:2000000描述腾冲及附近区域温泉分布特征。简述热海地区气泉、温泉的形成过程。说明热海温泉水温高的原因。15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滦河水系属年轻的山溪性河道,河水下切作用强烈,河道比降较大,河谷多呈“V”型,流经坝上高原、燕山山地中的山间盆地及河北平原,河道宽阔,河水较浅,曲流发育。滦河流出燕山山脉后,在出山口形成冲积扇,在入海口形成冲积扇一三角洲一个完整的沉积体系,如下图所示。田山地丘陵C3老冲积扇上的废弃河道E滦河冲积扇一三角洲边界0新、老滦河冲积扇一三角洲边界日冲积扇与三角洲的界线A河流(1)描述滦河冲积扇一三角洲沉积物的特征。(2)分析河北平原的河流多曲流发育的主要原因。(3)简述该区域能够形成冲积扇一三角洲一个完整的沉积体系的条件。答案以及解析1 .答案:D解析:由图文材料可知,甲图中“独山莲花”的岩体为浅层侵入岩,乙图是当地另一处的含煤岩层,属于沉积岩。根据岩石圈的物质循环可知,丙图中a和b都是岩浆岩,c是沉积岩,d是变质岩,结合选项可判断a是岩浆岩中的侵入岩,D正确。故选Do2 .答案:A解析:由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过程可知,“独山莲花”景观的形成过程应是岩浆的侵入作用冷却、凝固形成侵入岩,而后经地壳抬升作用,使侵入岩上升形成高山,在外力风化侵蚀作用下,将侵入岩上覆的岩层侵蚀掉,侵入岩层出露地表,形成“独山莲花”景观,对应丙图中的岩浆一一a一过程,A正确。故选A。3 .答案:B解析:喀斯特地貌是地下水与地表水对可溶性岩石溶蚀与沉淀,侵蚀与沉积,以及重力崩塌、坍塌、堆积等作用形成的地貌,由材料可知重庆芙蓉洞是一个大型石灰岩洞穴,属于喀斯特地貌,B正确;雅丹地貌多出现在我国干旱地区,A错误:丹霞地貌是由流水向下侵蚀及重力崩塌作用形成陡峭的峰林或方山地形,一般不会出现溶洞,C错误:重庆芙蓉洞位于重庆市武隆区,不沿海,不属于海蚀地貌,D错误。故选Bo4 .答案:C解析:喀斯特地貌是具有溶蚀力的水对可溶性岩石进行溶蚀等作用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态的总称,又称岩溶地貌。我国西南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且石灰岩广布,为喀斯特地貌形成提供了条件,因此正确,错误。综上所述,A、B、D错误,C正确。故选C。5 .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综合思维。据图分析可知,从孕育期到消亡期,冰俄土柱消失,冰川堆积物增多,坡脚抬高,坡面基线抬升,落差降低,坡面趋于稳定。综上所述,C正确。故选C。6 .答案:A解析:由材料可知,冰磺土柱的演化主要受坡度、温度、降水及局地冰川风和山谷风的影响。在孕育期,冻融作用使冰硬物的结构趋于松散,流水侵蚀坡面,在坡面形成深度不等的沟壑,一些位置可以观察到冰磺土柱的雏形,A正确;在成熟期,坡面冻融作用继续,沟壑日渐加深加宽,B错误;冰硬物主要受重力作用,产生以散落为主的崩塌作用,冰硬颗粒不断沿坡面向下滚动或者跳跃式地连续运动,土柱相对高度增加在消亡期,土柱主要遭受冻融作用、山谷风侵蚀,高度渐减,直至成为新的坡面,C错误;冰磺土柱的发育是由局部地形和气候共同作用的结果,重力崩塌也是形成冰磺土柱的关键作用,D错误。故选A。7 .答案:D解析:处为断层下沉形成的地堑,渭河平原、汾河谷地、东非大裂谷都属于断层下陷而形成的,ABC都与相同。长江三峡主要是流水侵蚀作用而形成,与断层下陷无关,D符合题意,故选D。8 .答案:B解析:处顶层岩层向下弯曲,为向斜地质构造,由于向斜槽部受挤压,岩层坚硬,不易被侵蚀,残留成山,所以图中处山地为向斜成山,B正确,A、C、D错误。故选B。9 .答案:D解析:该河段的地质构造情况应该相差不大,A错误;河流的阶段性下切会形成阶梯状横断面,不会形成阶梯状的纵剖面,B错误;由图可知,推测的原始河床纵剖面变化较为均匀,地形差异不大,C错误;该河段位于青藏高原东南部,地势落差大,且受到西南季风影响,降水较为丰富,滑坡、泥石流等灾害多发。由材料可知,该河段近几十年来有湖泊发育,可推断滑坡、泥石流搬运的物质堵塞河道形成多个堰塞湖,堰塞湖的存在导致不同河段河床泥沙淤积变多,河床抬升,形成阶梯状的形态,D正确。故选D。10 .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河流地貌。由图可知,在第II段河床,纵剖面一一河床的海拔不断升高,说明2007年以来,河床泥沙淤积的速度大于河床被侵蚀的速度,导致河床堆积物变多,河床升高,A正确;河床侵蚀大于淤积,会导致河床高度下降,B错误;河床侵蚀一淤积平衡,河床的高度应该维持不变,C错误;河床持续不断侵蚀会导致河床高度持续下降,D错误。故选A。11 .答案:(1)位于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边界(消亡边界)地带,地壳运动活跃;受板块碰撞和挤压,岩层发生变形甚至断裂,形成断裂带。(2)地质时期,岩浆活动强烈,岩浆侵入形成的岩浆岩规模大;上覆岩层被外力剥蚀,岩浆岩大面积出露。(3)有利条件:矿藏资源规模大,矿产种类丰富;矿产出露面积大,露天开采便利;西部多港口,出口海运交通便利;法典形式保障资源开发政策稳定。不利条件:地质条件复杂,开采难度大;社会经济落后,缺乏资金与技术;矿区交通不便,运输成本高;生态脆弱,资源开发环境成本高。解析:(1)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智利阿塔卡玛断裂带位于的美洲大陆西部,属于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的碰撞挤压地带(消亡边界),地壳运动活跃;在强大的挤压力作用下,岩层容易发生变形断裂甚至错位移动,形成断裂带。(2)由于该地地壳运动活跃,断裂构造发育广泛,有利于岩浆的侵入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