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之炼字》_诗词鉴赏炼字微课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docx
-
资源ID:884305
资源大小:29.08KB
全文页数: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诗歌鉴赏之炼字》_诗词鉴赏炼字微课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docx
诗词鉴赏专题复习之炼字同学们,大家好!诗词鉴赏历来是陕西中考的必考知识点,其中炼字是诗词鉴赏中较为固定的考点,也是重要的得分点,但是很多同学在做炼字试题时往往出现无从下手、作答不规范的问题。老师今天就如何正确规范完成诗词鉴赏的炼字试题作以指导,希望会对大家有所帮助。一、真题回顾首先我们来看看陕西2014年中考语文试卷中的诗歌鉴赏试题。百道飞泉喷雨珠,春风窈窕绿藤芜。山田水满秧针出,一路斜阳听鹏料。考题:请品析第二句中“窈窕”一词的表达效果。(2分)(2014年陕西中考)二、温故知新“温故而知新”,复习旧知是掌握新知的很好方法。所以老师找了几首课标诗词来进行学习指导,看看应该如何规范的完成炼字试题。岱宗夫如何,造化钟神秀,荡胸生曾云,会当凌绝顶,齐鲁青未了。阴阳割昏晓。决眦入归鸟。一览众山小。能否将“阴阳割昏晓”的“割”改为“分”?为什么?不能。“割”有“分割”“切割”的意思。泰山如同被一把利斧劈成了山南山北,形成早晨和黄昏的奇观。用夸张的手法,形象生动,突出了泰山的高大险峻。更能抒发青年杜甫敢于攀登,俯视一切的雄心壮志。“分”太直白,缺乏形象性。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征蓬出汉塞,大漠孤烟直,箫关逢候骑,属国过居延。归雁洛阳边。长河落日圆。都护在燕然。“大漠孤烟直,长河落口圆”“直”“圆”用得很精妙,请说说妙在哪里?“直”状烽烟之态,有挺拔坚毅之美,“圆”绘落日之形,有亲切温暖之感。浩瀚无边的沙漠,烽烟直上;奔流不息的黄河,红日西斜。不仅对仗工整,音律和谐,而且互相映衬,形象地表现了沙漠的浩瀚空旷。真切地表达了诗人的孤寂心情。霜草苍苍虫切切,独出前门望野田,(白居易)村南村北行人绝。月明养麦花如雪。此诗历来为人称道,请从词语运用的角度,作一简短赏析。因为叠词用得好“苍苍”,深绿色,突出了秋意的浓重;“切切”,有“凄切”之意,突出了鸣声的凄惨。生动地写出了“秋色苍茫,虫声凄切”的画面。不仅音韵和谐,而且动静结合,情景交融。形象地表达了诗人此时的孤独心境,更能反衬诗人对乡村夜景的喜爱之情。悯春种一粒粟,农(李绅)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请从炼字的角度赏析第一、二句中“一粒”和“万颗”两个词语的表达效果。“一粒粟”化为“万颗子”一少一多形成对比,具体而形象地描绘了丰收的景象,赞美了农民的勤劳。与下文农民一年到头却仍旧两手空空,免不了饿死的悲惨命运形成对比,从而揭露了封建社会中农民所遭受的深重剥削。思考:参考以上则范例,我们可以明确品味关键词语的一般思路是什么?第一步:扣住语境,推敲词义(抓住句中的形容词、动词、叠词等进行分析,理解该词在诗句中的含义。)第二步:明确技巧,分析效果(有手法的明确指出何种修辞手法或表现手法,并且分析这种手法的表达效果。(形象、准确、含蓄、传神、突出、细腻、精炼)第三步:展开联想,描绘画面(展开联想,把该字带入原诗句中进行画面描述)第四步:立足全篇,体悟情感(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表达了怎样的感情,在整体上有何表达效果)四、学以致用: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请从炼字角度赏析本诗。动词:“争”字,让人感受到了春光的难得与宝贵,一个“啄”字,描写出燕子忙碌而兴奋的情景。“争”、“啄”两个动词惟妙惟肖地描摹出早莺争向暖树、新燕啄泥衔草的动态场景。写出了早春给自然界带来了的生机与活力。形容词、副词:“乱”“浅”写出了花的繁多、草的柔嫩,突出了春的妩媚动人。“渐”“才”从程度上修饰“乱花”和“浅草”,表明它们刚刚萌发生机。描绘初衣服早春花迷人眼,草没马蹄的清新画面,表达了诗人对早春的喜爱之情。数量词:“几处”“谁家”极言少,照应了诗作内容早春。情感词:“爱”一次直抒胸臆,抒发了诗人对春日钱塘湖的无比喜爱之情。五、教师寄语:强化课内积累,融会贯通;注重方法探究,举一反三;重视生活体验,求真养性。学会品味语言方法,努力提升语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