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设计”领域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docx
-
资源ID:884142
资源大小:29.07KB
全文页数:1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艺术设计”领域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docx
“艺术设计”领域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领域代码:135108)(2017年制订)一、培养目标培养具有系统专业知识和高水平艺术设计实践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具体要求为:1、具有良好的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能够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促进国民经济和文化艺术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2、具有系统的专业知识、高水平的艺术设计能力和较强的艺术理解力与表现力。3、能够运用一门外语,并具有较高的外语水平,能熟练地阅读本领域的文献资料;具有较好的听说能力,能够满足本专业领域的对外交流需要。二、研究方向1、环境设计研究与实践研究立足于环境哲学、伦理、审美、生态及可持续发展等学术前沿,通过系统的环境设计程序学习和设计实践能力的锻炼,实现对室内外空间、区域空间的规划、设计和工程实施。2、视觉传达设计研究与实践研究立足于历史与当代文化、视觉审美心理感知、国际文化融通背景,理解和掌握设计程序、表现等基础理论,实践范围涵盖家庭生活、企业生产和消费、公益文化传播和国际文化交流等方面中的陈设、展示、装帧、包装、标志、文化形象等领域。三、学习方式及学制依据报考类型采用全日制或非全日制学习方式。基本学制为3年,研究生在校修业年限(含休学、保留学籍、延期毕业)最长不得超过6年。四、培养方式1、采取导师负责制和导师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并聘请校外高水平的行业专家参与指导实践。导师按照培养方案的要求,依据自身研究方向和研究生专业背景和学习兴趣制订硕士研究生培养计划,定期了解研究生的思想状况、学习和科研状况,严格督导研究生的学习进程。采用双导师制,构建有序的专业交流机制和稳定的实践基地,加强与文化事业单位、设计公司、创新服务机构的联系,广泛吸纳社会资源共建专业实践平台,实现校内外协同培养和就业供需互动联系。2、研究生培养采取理论学习、实践教学和学位论文相结合的培养方式。导师应注重培养研究生独立分析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技能,更多地采用启发式、研讨式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的技能锻炼和创作实践,提高研究生的自学能力、动手能力、表达能力及实践探索能力。3、学位论文选题应着眼于本领域发展前沿,结合自身的创作经验或参与的实践项目。导师可以安排研究生到实践单位或“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参加实践锻炼,在校外参与实践项目的同时积累、分析资料和总结经验,并完成学位论文写作。4、建立考试、考查制度,把好研究生课程研习和论文的质量关;严格中期筛选制度、学位论文开题审核和中期检查制度。五、课程设置与专业实践1、课程设置课程设置以实践技能的培养为基础,以综合艺术素养和创作实践水平的提高为导向,理论与技能并重,加强对学生艺术感知的培育和表现能力的锻炼,突出对研究生独立从事艺术创作能力的培养。实行学分制,研究生在校获得的总学分不得低于50学分。课程分为学位课和非学位课,其中公共课及学分;必修课16学分,其中专业基础必修课(N8学分)和专业方向必修课(8学分);选修课N6学分。每门课程学分设置一般为2学分,专业课程每学分对应的学时数为16学时,课程学习一般安排在第一学年。实践环节N20学分,主要安排在第二、三学年。硕士生必修课程一律采取考试形式,选修课程可采取考试或考查的方式,成绩60分及以上为合格,成绩合格者,方能取得相应的学分。考试成绩一律采用百分制记分。2、实践环节实践环节为必修环节,包括专业实践、专业实践总结报告、独立原创成果展示和专业交流活动四个部分,合计学分不得低于20个学分。(I)专业实践是全日制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研窕生培养中的重要环节,可采用集中实践与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时间不少于3个月。可跟随导师做实践课题,或到研究生设计实践基地''参加创作实践,或承担相关企事业单位和机构委托的设计任务等,实践期间,研究生应至少完成设计方案3套及以上。实践结束后,召开由研究生导师和研究生秘书构成的考评组会议对研究生实践效果给以考评,考核通过,计入8学分。(2)研究生提交毕业论文答辩申请前应结合自己的实践课题内容和经历,须撰写不少3000字的专业实践总结报告,经导师审核通过后,并在由本科生、研究生和教师参与的范围内作实践活动报告1次,计入4个学分。(3)研究生提交毕业论文答辩申请前应公开展示独立原创毕业设计作品(不包括及集中或分段实践期间的成果)1次,其中毕业展板1至3幅,设计展示图册1套,模型或实物设计成品一套。作品应体现出设计者的设计理念、设计过程。毕业设计作品展览前,必须经过学院组织的导师组的质量审查,审查通过后,计入6个学分。(4)研究生在校期间应参加8次以上专业交流活动,申请答辩前,研究生应将专业交流活动登记表提交学院研究生管理办公室,计入2个学分。六、中期筛选中期筛选是在研究生课程学习基本结束之后,学位论文研究之初,以研究生的培养计划为依据,对研究生的学习成绩、政治思想、道德品质、科研能力等方面进行的综合考核。具体操作参照济南大学研究生中期筛选暂行办法执行。七、毕业设计与学位论文1、毕业设计工作计划和论文开题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基本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学习,考试成绩合格,方可提交毕业创作工作计划及开展学位论文开题工作。研究生应在导师的指导下认真做好毕业设计工作计划与论文开题报告。工作计划包括毕业设计的内容,技术路径、成果形式、预期目标、进度安排;论文开题报告应包括针对毕业设计的选题依据、价值或意义、研究方法、重点或难点和主要参考文献等内容。毕业设计工作计划和论文开题报告一般采用公开答辩的形式进行,评审小组成员5人左右,由学校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和合作单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共同组成。开题报告未通过者,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在一个月后给予一次重新开题的机会,仍然未通过者,应终止培养。2、中期检查论文研窕工作时间(从开题报告通过之日起至申请学位论文答辩止)一般不得少于8个月。学院按学科领域组织检查小组对研究生的综合能力,论文工作进度及工作态度、精力投入等方面进行检查。通过者,准予继续进行论文工作。开题报告内容、开题的程序及成绩评定等参照济南大学博士、硕士学位论文开题及中期检查工作暂行办法执行。3、毕业设计要求毕业设计是艺术设计专业学位研究生设计实践能力的全面展示,是判断学生在学期间的学习态度、投入精力和设计能力的重要表征,同时也是考核艺术设计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专业实践水平及授予学位的重要考核依据。学位设计作品的选题应结合社会需求,具有现实应用性和前瞻性,作品形式、规格应尽量符合行业标准和生产流程。毕业设计应与导师商榷选题,结合自身的专业方向,设计系列作品或者是综合性项目设计。4、学位论文要求艺术设计专业学位论文应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学位论文是对本人的设计实践活动的理论思考与阐释,应与本人的毕业设计作品紧密联系,强调对设计实践问题的归纳、探索和理论总结。论文要求论点鲜明、论据翔实、例证充分,逻辑清晰、格式规范,核心部分(本论、结论)字数不少于5000字(不含图、表及附录),应符合学界共识的学术规范、标准和体例,杜绝剽窃和一切不端的学术行为。八、学位论文送审及答辩1学位论文的送审及答辩工作按济南大学学位授予工作细则办理。2答辩委员会由5人及以上导师组成。其中至少1位是行业领域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学位论文答辩结束后,研究生须将课程作业、毕业设计作品以及毕业论文以数字格式(光盘)上交研究生管理办公室存档。九、学位授予研究生在修业年限内按培养方案的要求,修满应修学分,完成必修环节,通过学位(毕业)论文答辩,准予毕业并颁发研究生毕业证书。学位授予工作按照济南大学学位授予工作细则执行,符合学位授予条件者,经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授予艺术硕士专业学位。十、文献阅读1、法列维一布留尔.原始思维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2、美马斯洛.人的潜能和价值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3、美马斯洛.动机与人格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4、德赫伯特西蒙.人工的科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5、徐恒醇.技术美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6、英C丹皮尔.科学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7、德E.格罗塞.艺术的起源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8、日海野弘.装饰与人类文化M.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1994.9、明宋应星.天工开物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76.10、闻人军.考工记导读M.成都:巴蜀书社,1988.11、潘鲁生.中国民间工艺学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1992.12、吴山主编.中国工艺美术大辞典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1989.13、田自秉编.中国工艺美术史M.上海:上海知识出版社,1985.14、张道一.工业设计全书M.南京:江苏科技出版社,198915、美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16、英贡布里希.秩序感M.杭州:浙江摄影出版社,1987.17、英贡布里希.艺术与幻觉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7.18、美阿恩海姆.视觉思维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6.19、德w沃林格著.抽象与移情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20、法米盖尔,沃夫海纳.美学与哲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21、英贡布里希著.图像与眼睛M.杭州:浙江摄影出版社,1988.22、美苏珊朗格.情感与形式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23、意克罗齐著.美学原理美学纲要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24、俄康定斯基著.点、线、面M.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8.25、俄康定斯基.论艺术的精神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26、英爱德华卢西史密斯.世界工艺史M.杭州:浙江美术学院出版社,1993.27、美大卫瑞兹曼.现代设计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28、英弗兰克惠特福德.包豪斯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29、美爱德华麦克诺平伯恩斯.世界文明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30、美西尔瓦纳阿瑞提.创造力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31、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32、腾守尧,聂振斌.知识经济时代的美学与设计M.南京:南京出版社,2006.33、奚传绩.艺术设计经典论著选读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34、朱铭,奚传绩.艺术设计教育大事典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35、张夫也.外国工艺美术史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36、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M.北京:春风文艺出版社,1987.37、李立新.设计艺术学研究方法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10.38、王王伯敏.中国美术通史(八卷本)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7.39、史仲文主.中国艺术史工艺美术卷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6.40、诸葛铠.图案设计原理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1999.41、杭间.中国工艺美学思想史M.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1994.42、张道一.考工记注释M1西安: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附:“艺术设计”领域全日制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设置表课程性质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时学分开课学期开课单位备注学位课SS991005Z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322秋马克思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