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麻栗坡民族中学量化考核办法 (2).docx
麻栗坡民族中学化考核办法目录麻栗坡民族中学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办法1麻栗坡民族中学教师工作绩效测评办法(试行)8麻栗坡民族中学班级管理量化考核实施办法13麻栗坡民族中学年度履职考核办法19麻栗坡民族中学岗位设置定级办法21麻栗坡民族中学专业技术职务晋升推荐办法23麻栗坡民族中学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办法(试行)一、奖励性绩效工资总的确定奖励性绩效工资总量为州教育、人事、财政等部门,根据文山州义务教育学校绩效工资实施办法的有关规定下达。根据教育综合改革文件规定,我校将用于校内的分配制度改革经费纳入本奖励性绩效工作分配方案一并执行。二、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原则根据国家奖励性绩效工资有关政策规定,结合我校人事制度改革与发展实际,本着进一步理顺学校内部分配关系,坚持按劳分配、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以岗定薪、优教优酬、多劳多得的分配办法,建立重能力、重实绩、重贡献的分配激励机制和工作竞争机制,以调动和激励教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原则,特制定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方案。三、奖励性绩效工资的构成全校整个激励机制即奖励性绩效工资由如下四个部分构成:1、教学月度岗位管理绩效工资;2、非教学月度奖励性绩效工资;3、分部主任责任目标管理绩效奖励;4、中、高考老师责任目标绩效奖励。四、教学月度岗位管理绩效工资(一)教职工岗位分类毕业班岗位高中教师岗位一非毕业班岗位毕业班岗位教师系列初中教师岗位非毕业班岗位分部主任岗位学校岗位分布班主任岗位职员岗位一校级管理岗位中层管理岗位群团组织管理岗位备课组长岗位非教师系列一教辅人员岗位工勤人员岗位教师是指学校中直接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人员的专业人员;职员是指从事学校管理工作的人员;教辅人员是指从事教学实验、图书、电化教育以及卫生保健等教学辅助工作的人员;工勤人员是指后勤服务人员。(-)教职工岗位绩效工资的组成岗位绩效工资=岗位工资+岗位津贴岗位绩效工资按教学月度发放,每个教学月度为4个教学周。职工工作时间参照计算。(三)岗位工资1、教师岗位工资教师岗位工资=岗位工资基数X课时系数X学生系数义教学绩效系数(公式1)(1)岗位工资基数初、高中非毕业班为400元,初、高中毕业班为430元。(2)课时量周工作量根据云南省编委、教育厅、财政厅关于中小学老师工作量的规定,结合我校实际,规定如下(表1)年级学科周课时量初中1¾中语文、数学、外语10节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12节体育、音乐、美术、心理、信息、劳技14节(3)课时系数达规定的课时视为工作量达标,超过规定的课时视为超工作量,超过部分计超课时。工作量达标者课时系数为1。工作量不达标则计算课时系数。课时系数的计算方法为:课时系数=II疆I(4)学生系数(表2)班级平均人数59人以下60-69人70人以上学生系数11.11.2(5)教学绩效系数按教师工作绩效测评办法进行考核。2、职工、教辅人员、工勤人员岗位工资岗位工资二岗位基数X岗位系数岗位系数定为五档ABCDE1.21.151.11.051岗位系数定位由各处室讨论通过后核定,各处室所属部门负责人应核定为最高档,其他按受聘人员岗位的责任轻重、技术要求高低、工作量大小核定,各处室核定的岗位平均系数不能超过1.1o岗位基数700元。3、中层管理干部岗位工资岗位工资=岗位基数X岗位系数岗位基数:800元岗位系数:正职1.7副职15(中层正职包括各处室主任、工会主席;中层副职为各处室副主任)4、校级管理干部岗位工资岗位工资=岗位基数X岗位系数X工作量系数岗位基数:800元岗位系数:正职2.5副职2.2(校级正职包括校长、党委书记;校级副职包括副校长、党委副书记)5、行政兼课和听课校级岗位人员原则上不再兼职,但必须听课。每月听课量为48节。中层干部应兼课,兼课待遇按教师岗位工作的1领取。中层干部2除兼课外,应每月听课48节或安排讲座。6、除低聘和按考勤制度扣除相应部分以外,教职工岗位工资最少不低于700元。(四)超课时补贴、早晚自习辅导补贴超课时补贴二超课时量×补贴标准×学生系数X绩效系数早晚自习、辅导补贴二自习辅导节数义节标准X学生系数X绩效系数教师超课时、自习、辅导补贴标准为:毕业班正课时为12元/节,课外辅导、早晚自习补贴为10元/节。非毕业班正课时为10元/节,课外辅导、早晚自习补贴为8元/节。工勤人员假期上班或特殊情况加班,按照超工作量计算。超工作量按照处室领导提出申请、分管副校长审核、报校长审批的程序认定。(五)岗位津贴(1)班主任岗位津贴班主任岗位津贴=200X学生系数X班主任管理绩效系数+200学生系数:按(表2)计算班主任管理绩效系数:定为七档ABCDEFG1.21.151.11.0510.950.9对班主任的考核由德育处负责。(2)分部主任、副主任岗位津贴分部主任岗位津贴=400义分部学生系数X管理绩效系数分部副主任岗位津贴二350×分部学生系数X管理绩效系数分部学生系数:算出本分部学生的平均数,根据(表2)确定。绩效系数取分部各班的平均值。(3)管理人员岗位津贴正校级400元副校级350元中层正职300元中层副职250元工会主席300元工会副主席100元团委书记300元团委副书记100元妇委会主任120元妇委会副主任100元备课组长120元年级信息员100元党支部书记120元宿管科长120元(注:管理岗位一般不允许有兼职,特殊情况仍有兼职的,按其中最高项岗位津贴加上次高项岗位津贴的1再加上第三项岗位津贴2的计算,并依次类推。)3(六)岗位聘任奖根据麻栗坡民族中学岗位评聘管理办法规定,麻栗坡民族中学实行评聘分开。聘用在岗人员按学月度考核,考核结果85分以上低职高聘,50分以下高职低聘,其他分值为续聘,年度考核按当年月度考核的平均值进行考核。落聘的则为待岗人员。不参与竞岗的视为拒聘,拒聘的作待岗处理。1、低职高聘享受低职高聘待遇一个月,奖励性绩效工资当月增加300元,享受低职高聘待遇的,在职称晋级申报中优先。2、原职续聘享受原职称待遇不变,奖励性绩效工资均具实照发。3、高职低聘接受低聘待遇一个月,奖励性绩效工资当月减少300元。4、待岗培训不再安排工作,在校内待岗培训I。待岗培训期间,档案工资70%,不得享受学校的奖励性绩效工资等福利待遇。五、非教学月度奖励性绩效工资每学期末以本学期月度绩效均分值为期末绩效分。具有相同职称的教职工为一个共同的分配群体,以每学期期末绩效分为依据,对同一个群体内所有人员的奖励性绩效工资剩余部分进行再次分配。分配方法为:个人非教学月度绩效工资二群体奖励性绩效工资总剩余量/群体绩效总分X个人期末绩效分六、分部主任责任目标管理绩效奖励根据每年中、高考成绩,按照校长与分部主任签订的责任目标奖励考核办法兑现奖励,责任目标详见各分部主任的聘任合同书。七、中、高考责任目标教师绩效奖励根据每年中、高考成绩,按照中、高考奖励办法兑现奖励。八、奖励性绩效工资的停发有以下情况之一,实行一票否决,长期停发奖励性绩效工资,直到确认改正后,经校行政会议会批准恢复发放。1、履职考核为不称职者;2、严重违反师德规范;3、违反学校治理教育乱收费的规定;4、因工作责任心不强,发生责任事故、安全事故等;5、不服从学校工作安排,不遵守学校规章制度;6、影响学校团结稳定,在同事中搬弄是非,闹无原则纠纷;7、在工作日内到校外兼课、兼职;8、违反学校学籍管理规定,擅自安排和接收学生;9、解聘、拒聘人员。九、备注有以下情况之一,奖励性绩效工资在教学月中按500元/月的标准发放,非教学月度停发:1、凡未受聘或因病、因故长期不在岗位;2、在婚假、探亲假、丧假、计划生育假等政策性假期内;3、经学校批准脱产进修学习期内。麻栗坡民族中学教师工作绩效测评办法(试行)考核的标准不统一,考核便没有意义。成绩的增量作为标准,对同一年级的同一科目是可行的。同是高一年级的物理与物理、化学与化学的成绩具有可比性。但同一年级中的不同科目,其分数就没有可比性,数学和语文的分数是没有可比性的。不同年级中的同一科目,分数也没有可比性,高一年级的英语和高二年级的英语成绩就没有可比性。既然没有可比性,那么用平均分的增量来作为考核依据就行不通,怎么办呢?那么这个数列就叫等差数列。这个常数叫做等差数列的公差。其公式为:77-1d是等差数列的公差,即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金是等差数列的第n项,0是等差数列的第一项。还有一个公式为A=生口2A为等差数列中n个数列的平均值。等差数列给我们的启示是:其一,可以经同一年级的平均分增量名次赋值。例如:高一年级有24个班,那么就可将平均分的增量排出24个名次。第1名、第2名第24名,然后让排名的分值形成等差数列,这个等差数列的公差用公式d=巴二幺(n=24)计/2-1算。假定m=60,。24=2(为什么这假定,后面再作说明),则公差是.2_60_a=-2.52O24-1再根据w=<7i+(-1)d得a2=6fi+(2-1)x(-2.52)=60-2.52=57.48G=i+(3-1)×(-2.52)=60-5.04=54.96S=÷(4-1)×(-2.52)=60-7.56=52.444/24=2即:m=60,42=57.48,43=54.96,44=52.44,。24=2所以,平均分增量的第1名得60分,第2名得57.48分,第3名得54.96分第24名得2分。这样,我们就给24个班的平均分增量名次全部赋了值。每一个年级的每一个科目,平均分增量排名得分都是相同的,都是可比的,这就解决了考核标准统一的问题。其二,定义平均分增量的第一名s=60,平均分增量的最后一名。”=2,这就解决了班级数不同而标准统一的问题。例如:高二年级24个班,其中理科16个班,则m=60,06=2。文科8个班,则s=60,制=2,这样就统一了理科16个班和文科8个班的考核标准。根据习惯,仍以IOO分制进行考订,为减小级差,以40分基础分,以60分为平均分增量的赋值分。举例如下表一:表1教师班级原始成绩本次成绩升降分数名次名次得分各班总分绩效分A19100.9197.47-3.441329.7669.7667.242099.9196.22-3.691524.7264.72B796.3091.59-4.711817.1657.1652.12994.9089.53-5.37227.0847.08C13102.60100.00-2.61232.2872.2874.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