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南欧小学学校办学条件标准化建设发展规划.docx
南欧小学学校办学条件标准化建设规划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加快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南欧小学特制定本规划。一、总体要求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统筹规划、分类指导,以县为主、区域推进,统一标准、全面提高”的原则,以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为目标,以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和城镇学校扩容建设为重点,全面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着力缩小城乡、区域和学校之间的办学条件差距,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二、规划目标通过实施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标准化建设工程,基本实现学校布局合理、校园功能完善、仪器设备图书以及教育信息化设施等基本达标、生活服务设施满足师生需求、学校管理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明显提高的目标,区域、城乡、校际之间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基本均衡,为实现区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三、建设任务(一)学校布局与规模。在学校布局调整过程中,要按照办学条件基本标准规定的适宜规模进行布局和建设。加强城镇义务教育学校规划建设和薄弱学校改造,提升义务教育学校承载能力,使其办学规模和班额逐步符合办学条件基本标准。(二)校园规划与布局。学校要依据办学条件基本标准,按照科学合理、节约用地、资源共享的原则,对建筑用地、体育用地、绿化用地进行科学规划,做到布局合理、区域分明。确保相应学校篮(排)球、体育器械等运动场地,以及课间操和课外活动所需用地符合办学条件基本标准。(三)学校校舍标准化建设。学校校舍标准化建设要结合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抗震加固,率先实现校舍安全达标。教学用房建设要重点解决功能教室(专用教室)不足问题,确保学校能够按照课程标准开展教学活动。生活用房建设重点解决无宿舍、条件简陋、无餐厅等问题,依据学校寄宿生数量,合理确定学生宿舍、食堂餐厅的面积,满足寄宿生住宿和就餐的基本需求。(四)教育装备标准化建设。要以实施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为契机,以装备教学实验仪器、图书、多媒体远程教学设备和体育、音乐、美术、卫生器材为重点,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装备水平。切实加强实验教学和实验室管理,充分发挥设备效益,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课桌凳的更新配备。特别是对使用年限过长、损坏严重的课桌凳及时进行更新配置。教学实验仪器配备。对长期保留的成建制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要按照办学条件基本标准,充实教学仪器,满足所设年级教学需要。图书资料配备。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图书室管理,按照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对现有图书进行全面清理,剔除可读性差及应报废的图书,并及时充实图书资料,达到办学条件基本标准。教育信息化建设。重点是加快计算机教室建设和多媒体远程教学设备配备,促进基础设施、软件资源有效整合,满足师生学习、发展需要。体育、音乐、美术、卫生设施设备配备。按照办学条件基本标准,本着规范、安全、耐用的原则,合理配备体育、音乐、美术与卫生设施设备并及时补充。其他办公及生活设备,要按照办学条件基本标准及时配备与更新。(五)教师队伍建设。按照有关规定,保质保量配齐合格专任教师、教辅人员、管理及工勤人员。配备的教职工要结构合理,切实满足教育教学活动及管理工作的需要。切实满足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需要。(六)公用经费的拨付。按照国家和省规定的公用经费定额标准,及时足额拨付到学校。四、保障措施(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标准化建设工程是国家和省教育规划纲要要求实施的重大工程,是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紧迫任务。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领导,把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标准化建设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及时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二)分解任务,落实责任。逐点排查,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制定分年度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和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达标实施计划,落实到项目。(三)加大投入,落实资金。学校每年从公用经费中划拨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于教学仪器配备和实验室易损易耗品购置的费用支出。要充分利用现有的校舍安全工程、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农村初中改造工程等项目资金,加大资金统筹力度,积极推进校舍维修改造、教学仪器图书装备、学校附属设施建设,加快改善学校办学条件。(四)加强监督检查,确保工程质量。各地要建立相应的运行保障机制和奖惩机制,明确责任,确保工程建设任务完成。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标准化建设项目要按照有关规定履行基本建设程序,并接受社会监督。麻栗镇南欧村中心校2014年10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