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第一文库网! | 帮助中心 第一文库网-每个人都是第一
第一文库网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学术论文>
  • 全科教育>
  • 应用文档>
  • 行业资料>
  • 企业管理>
  • 技术资料>
  • 生活休闲>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第一文库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医院重点部位医院感染预防制度.docx

    • 资源ID:877005       资源大小:20.83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扫码关注公众号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医院重点部位医院感染预防制度.docx

    YG-047:重点部位医院感染预防制度生效日期:2008年9月1日修订日期:2023年5月27日YG-047-01医院获得性肺炎(HAP)预防制度一、如无禁忌症,抬高床头30-45度。二、口腔护理2次/日;尽量减少或尽早停用预防应激性溃疡的药物如H2受体阻滞剂或制酸剂。三、鼓励早期下床活动,指导正确咳嗽排痰,病情许可每2小时予以翻身扣背。四、严格掌握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适应证,需要使用呼吸机时优先考虑无创通气。五、吸痰严格无菌操作,吸痰前后实施手卫生;吸痰管一用一弃,气道和口腔吸痰管及吸痰水应分开。六、做吸入治疗的雾化器,不同患者之间或同一患者使用超过24小时,要进行灭菌或高水平消毒处理,雾化液必须无菌。超声雾化器中使用的无菌药液仅限同一患者使用,每次喷雾后需对喷雾器消毒,无菌水冲洗,干燥保存。七、严格按卫生部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清洗、消毒支气管镜。八、对使用机械性通气的脑外科、腹部外科、心血管外科术后等具有高危感染院内肺炎的患者进行监控。九、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和消毒隔离制度。十、呼吸机管理:每周更换一次螺纹管,有明显污染随时更换;湿化水使用灭菌注射用水;及时倾倒冷凝水于有盖的感染性垃圾桶内。十一、呼吸机配件消毒:1 .外壳、面板、按钮每天以75%擦拭消毒,使用完毕终末消毒。2 .螺纹管、湿化罐袋装密闭送供应室清洗消毒。3 .每天评估人工气道和呼吸机使用必要性,尽早予以停机和拔管,保持气囊压力20CmH20以上。4 .加强人工气道湿化和温化,湿化水使用灭菌注射用水,每天更换;呼吸机患者使用加热湿化器;不使用呼吸机患者使用人工鼻。YG-047-02,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R-BSI)预防制度一、插管时预防:1 .操作者戴口罩、帽子、穿无菌手术衣。2 .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认真选择穿刺点,尽可能选择锁骨下静脉,选择带抗菌涂层的药物中心静脉导管。3 .严格无菌操作,插管前应先洗手或手消毒,戴口罩、帽子、无菌手套,插管过程中手套意外破损应立即更换。穿刺点皮肤用0.5%碘伏严格消毒,消毒范围直径应15cu4 .穿刺时应遵守最大限度的无菌操作要求,插管部位应铺大无菌单。5 .输液装置与药液:一般情况下输注装置更换不超过72小时,当输注促进微生物生长的液体如脂类和血制品,则应缩短更换时间,不超过24小时更换。6 .患有病肿、湿疹等皮肤病,患感冒等呼吸道疾病,感染或携带有MRSA的工作人员,在未治愈前不应进行插管操作。二、插管后防控:1 .以无菌纱布或透明专用贴膜覆盖穿刺点,定期更换:每周更换纱布2次,每周更换贴膜一次,有污染随时更换。中心静脉导管:包括PICC,血液透析用导管等,无须常规更换导管,通常置管不超过30天为宜。2 .每天更换输液、测压装置和三通,保持三通清洁,以消毒巾包裹,有污染随时更换三通和消毒巾,输液尽可能现配现用,严格无菌操作。3 .严格手卫生:更换敷料或接触导管、三通时,严格手卫生。4 .怀疑导管相关感染时,立即拔除;不建议为预防感染常规更换导管;每天评估留置导管必要性,以期尽早拔除。5 .定期公布CR-BSI的发生率。YG-047-03.导尿相关尿路感染(UTI)预防制度一、插管前准备与插管时预防1 .避免不必要的置管。2 .选择粗细适宜的导尿管,成人选择16F。3 .严格无菌操作和手卫生:导尿前洗手或手消毒并戴无菌手套,导尿时仔细清洗消毒尿道口及会阴,动作轻柔避免损伤尿道粘膜;留置导尿时采用密闭式引流系统,使用抗反流集尿袋。二、插管后防控1保持尿液引流系统的通畅和完整,不要轻易打开导尿管与集尿袋的接头;留取尿常规标本可从集尿袋采集;集尿袋不可高于膀胱水平;长期留置导尿定期更换集尿袋(抗反流集尿袋每月更换1次,普通引流袋每周更换2次)。4 .会阴清洗:保持尿道口清洁,每日以0.05%碘伏清洗尿道口2次。5 .不建议为预防感染常规膀胱冲洗;如病情允许,可嘱患者多饮水以增加尿量冲洗尿路。6 .疑似尿路感染时,尽可能停止留置导尿,需要留置导尿时更换导尿管。不建议为预防感染常规更换导尿管。7 .每天要检查导尿管有无移位,导尿管是否通畅,集尿系统有无破损漏尿;如果导尿管不慎脱落或导尿管密闭系统被破坏,需要更换导尿管八8 .减少导尿管留置时间,每天评估留置导尿必要性,以期尽早拔除。9 .加强集尿系统的管理,保持集尿系统闭合,保持尿液引流系统通畅和完整,不要轻易打开导尿管与集尿袋的接口;患者洗澡或擦身时要注意对导管的保护,不要把导管浸入水中。10 集尿袋需放置在低于患者耻骨联合的位置,并及时清空袋中尿液:保持尿液从上往下的重力引流,保证导尿管无阻塞、尿液不返流;排空集尿袋时应使用患者各自的专用容器,分离导尿管-引流管连接处前应先进行消毒。11 留取尿标本时,不应打开集尿系统,以无菌方法从导尿管留取尿液,以保持集尿系统的密闭性,尽量减少尿液监测频率。12 .预防尿路感染:不主张常规使用抗菌素,不主张常规在尿道口使用抗菌药物软膏;发现当患者有尿路感染征兆时,应开始使用抗生素治疗之前就先更换导尿管。I1保持导尿管通畅:导尿管和引流管均应避免扭结;疑似导尿管阻塞应更换导管,不得冲洗;不主张使用含消毒剂或抗菌药物的生理盐水常规膀胱冲洗和频繁更换导尿管。13 .做好会阴部及尿道口的清洁、消毒及皮肤护理:插管后,每天用0.05%碘伏消毒尿道口周围皮肤粘膜,长期留置导尿管患者,应定期更换集尿袋(2次/周),导尿管(1次/2周)。14 .插管患者的空间隔离:为减少交叉感染发生的机会,感染患者和非感染患者不应住同一房间。15 .减少导尿管留置时间,每天评估留置导尿必要性,以期尽早拔除。16 .定期公布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UTI)的发生率。YG-047-04.血液透析感染(CRRT)预防制度一、严格执行CRRT的适应证,只有在必须时才能使用。二、有CRRT护理常规、仪器操作规程,并对医务人员进行培训,使其能够熟知和严格遵循。三、CRRT仪应符合国家产品质量规定的要求。四、严格按照滤器及管路产品说明使用,滤器及管路一次性使用,不得复用。五、置换液配置在层流洁净室内进行,严格无菌操作。六、使用过的滤器及管路按感染性垃圾处置;使用中CRRT仪器每日以消毒液擦拭,使用完毕终末消毒。七、用于CRRT的深静脉导管,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监测与控制制度及中心静脉置管护理常规执行。一、保护皮肤的屏障功能对皮肤屏障功能障碍者,尽量避免不必要的创伤、检查和治疗:护理时避免推拉动作;擦洗后外用保湿润肤剂;积极治疗原发皮肤病,防止长期应用超强度糖皮质激素。二、提高机体的抵抗力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如糖尿病应及早控制;对反复发生皮肤葡萄球菌感染者,可酌情应用免疫增强剂。三、合理选用抗生素无菌手术或皮肤功能障碍的患者,不主张常规应用抗生素预防,如手术创面大,或发生皮肤感染的机会增加时,可酌情使用,以外用药为主,减少抗生素应用,防止耐药性发生。YG-047-06.手术部位感染预防制度一、手术前1择期手术患者应尽可能待手术部位以外感染治愈后再行手术。2 .充分控制糖尿病手术患者的血糖水平,尤其避免术前高血糖。3 .尽可能缩短术前住院时间。4 .若无禁忌证,术前应使用抗菌皂或皂液洗澡。5 .避免不必要的备皮,确需备皮应术前即刻或在手术室进行,尽量使用不损伤皮肤的方法如剪毛或脱毛。6 .需要做肠道准备的患者,术前一天分次口服非吸收性抗菌药物即可。7 .有明显皮肤感染的工作人员,未治愈前不宜参加手术。二、手术中1 .有预防用药指征者,应在术前1小时内或麻醉诱导期静脉给药。手术时间超过3小时,或超过所用药物半衰期的2倍以上,或失血量大于1500m1,术中应追加一剂。2 .严格遵循医务人员外科手消毒标准操作规程。3 .手套穿孔率较高的手术,如部分骨科手术,应戴双层手套。4 .术前皮肤消毒,2%碘酒消毒+75%酒精脱碘(经典消毒法)或0.5%碘伏消毒两遍。5 .术中应注意保温,保持患者正常体温。6 .手术野冲洗应使用温(37。C)的无菌生理盐水。7 .需引流的切口,首选闭式引流,应远离切口部位戳孔引流,位置适当确保充分引流。三、手术后1接触切口以及切口敷料前后均必须进行手卫生。8 .加强切口部位护理,每天观察伤口情况,敷料渗湿及时换药。换药操作应严格控制遵守无菌操作原则。9 .每天评估,尽早拔除引流管。

    注意事项

    本文(医院重点部位医院感染预防制度.docx)为本站会员(lao****ou)主动上传,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