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第一文库网! | 帮助中心 第一文库网-每个人都是第一
第一文库网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学术论文>
  • 全科教育>
  • 应用文档>
  • 行业资料>
  • 企业管理>
  • 技术资料>
  • 生活休闲>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第一文库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中医儿科肺炎喘嗽诊疗规范便秘夜啼腹痛咳嗽诊疗规范三甲资料修订版.docx

    • 资源ID:861453       资源大小:37.89KB        全文页数:11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扫码关注公众号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中医儿科肺炎喘嗽诊疗规范便秘夜啼腹痛咳嗽诊疗规范三甲资料修订版.docx

    工作制度职责诊疗规范三甲资料修订版目录:中医儿科一诊疗规范肺炎喘嗽诊疗规范便秘诊疗规范夜啼诊疗规范腹痛诊疗规范咳嗽诊疗规范斜颈诊疗规范类别中医儿科一诊疗规范编号ZYEK-3-08名称肺炎喘嗽诊疗规范生效日期今年-II-15制定单位中医儿科修订日期今年-IO-14版本第3版一、诊断(-)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ZY/T001.4-94)肺炎喘嗽的诊断依据(1)起病较急,有发热,咳嗽,气促,鼻煽,痰鸣等症。或有轻度发组。(2)病情严重时,喘促不安,烦躁不宁,面色灰白,发组加重,或有高热持续不退C(3)禀赋不足患儿,常病情迁延。新生儿患本病时,可出现不乳,口吐白沫,精神萎靡等不典型临床症状。(4)肺部听诊:肺部有中细湿罗音,或管状呼吸音。(5)血象:大多数白细胞总数增高,分类中性粒细胞增多。若因病毒感染者,白细胞计数可减少、稍增或正常。(6)胸片检查:肺部显示纹理增多、紊乱,透亮度降低,或见小片状、斑点状模糊阴影,也可呈不均匀大片状阴影。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管理指南(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呼吸学组、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2006年10月)1 .有外感史或传染病史。2 .起病较急,轻者发热咳喘,重者高热不退、呼吸急促、鼻翼煽动,严重者出现烦躁不安等症状,发展为变证可出现面色苍白、青灰或唇甲青紫,四肢不温或厥冷,短期内肝脏增大。或持续壮热不已,神昏谑语,四肢抽搐。3 .肺部听诊可闻及中细湿罗音4 .实验室检查:(1)胸部X线检查:肺纹理增多、紊乱,可见小片状、斑点状影,或见不均匀大片状阴影(2)血象:细菌性肺炎白细胞总数剂中性粒细胞增多;病毒性肺炎白细胞总数正常或降低,淋巴细胞可增多。(3)病原学检查:细菌培养、呼吸道病毒检测、肺炎支原体检测等,可获得相应的病原学诊断,病原特异性抗原或抗体检测常有早期诊断价值。二、治疗方案(-)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常证1 .风寒闭肺证候:恶寒发热,无汗,呛咳不爽,呼吸气急,痰白而稀,口不渴,咽不红,舌质不红,舌苔薄白或白腻,脉浮紧,指纹浮红。治法:辛温宣肺,化痰止咳方药:华盖散加减2 .风热闭肺证候:发热恶风,咳嗽气急,痰多,痰稠黏或黄,口渴咽红,舌红,苔薄白或黄,脉浮数。重证则见高热烦躁,咳嗽微喘,气急鼻煽,喉中痰鸣,面色红赤,便干尿黄,脉滑数,指纹紫滞。治法:辛凉宣肺,清热化痰方药:银翘散合麻杏石甘汤加减3 .痰热闭肺证候:发热烦躁,咳嗽喘促,呼吸困难,气急鼻煽,喉间痰鸣,口唇紫缙,面赤口渴,舌质红摩纳哥,舌苔黄,脉象弦滑。治法:清热涤痰,开肺定喘方药:五虎汤合拿劳大枣泻肺汤加减4 .毒热闭肺证候:高热持续,咳嗽剧烈,气急鼻煽,甚至喘憋,鼻孔干燥如烟煤,面赤唇红,烦躁口渴,浅赤便秘,舌红而干,舌苔黄腻,脉滑数治法:清热解毒,泻肺开闭方药:黄连解毒汤合三拗汤加减5 .阴虚肺热证候:病程较长,低热盗汗,干咳无痰,面色潮红,舌红少津,舌苔花剥、苔少或无苔,脉细数治法:养阴清肺,润肺止咳方药:沙参麦冬汤加减6 .肺脾气虚证候:低热起伏不定,面白少华,动则汗出,咳嗽无力,纳差便滤,神疲乏力,舌质偏淡,舌苔薄白,脉细无力治法:补肺健脾,益气化痰方药:人参五味子汤加减变证7 .心阳虚衰证候:骤然面色苍白,口唇紫绢,呼吸困难或呼吸浅促,额汗不温,四肢厥冷,虚烦不安或神萎淡漠,右胁下出现痞块并渐增大,舌质略紫,苔薄白,脉细弱而数,指纹青紫,可达命关治法:温补心阳,救逆固脱方药:参附龙牡救逆汤加减8 .邪陷厥阴证候:壮热烦躁,神昏谓语,四肢抽搐,噤项强,双目上视,舌质红绛,指纹青紫,可达命关,或透关射甲治法:平肝息风,清心开窍方药:羚角钩藤汤合牛黄清心散加减(-)根据临床具体病情选择应用其他疗法1 .穴位治疗根据不同症状选用科室特殊调配的化痰散、热咳散、寒咳散、消啰散贴敷于相应部位(双肺腌、膻中、背部湿啰音明显处)2 .小儿推拿根据不同症型选择穴位,基础穴位:清肺平肝、运八卦、四横纹、掌小横纹、肺俞、膻中、云门、中府、分八道、分肩胛风寒重者温阳散寒,加外关、一窝风、推上三关;风热重者加清天河水、退六腑;痰热重加丰隆,内陷厥阴加清肝经、太溪、三阴交;肺脾气虚加脾俞、足三里。3 .拔罐疗法咳喘痰多可选用背部大椎穴、肺腌穴、膏肓穴等部位进行拔罐治疗。(三)西医治疗4 .一般治疗保持室内空气流通,给予营养丰富的饮食,经常变换体位,减少肺部淤血,促进炎症吸收;5 .抗感染治疗,根据不同病原选择抗菌药物肺炎链球菌:青霉素类,耐药用头抱曲松金黄色葡萄球菌:苯哇西林、氯嘎西林,耐药用万古霉素流感嗜血杆菌: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氨节西林舒巴坦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杆菌:头抱他嚏、头抱哌酮卡他莫拉菌: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肺炎支原体、衣原体:阿奇霉素、红霉素、罗红霉素用药时间:一般应持续至提问降至正常5-7日,症状、体征消失后3天停药。肺炎支原体肺炎至少使用抗菌药物2-3周。3对症治疗如有缺氧表现,如烦躁、发绢或动脉血氧分压60mmHg时须吸氧,流量为05-11min,氧浓度不超过40%;气道管理:及时清除鼻痂、鼻腔分泌物和吸痰,以保持呼吸道通畅;严重憋喘患者,用甲泼尼龙1-2mg(kgd),疗程3-5天。给予雾化吸入治疗;高热可予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口服。类别中医儿科一诊疗规范编号ZYEK-3-09名称便秘诊疗规范生效日期今年-11-15制定单位中医儿科修订日期今年-IO-14版本第3版一、诊断(-)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诊断标准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1)排便时间延长,严重者每次排便时间可长达30分钟以上,便次少于3次/周,粪便干燥坚硬C(2)重者大便困难,干燥如栗,有排便不尽感,可伴少腹胀急,神倦乏力,胃纳减退,便时肛裂出血等症,长期依赖开塞露等药。(3)排除肠道器质性疾病。(二)西医诊断标准:参照新生儿/幼儿功能性便秘罗马川诊断标准、儿童/青少年FC罗马I11诊断标准新生儿/幼儿功能性便秘罗马I11诊断标准新生儿-4岁幼儿至少出现以下2条症状,达1个月。(1)每周排便2次或小于2次;(2)在自己能控制排便后每周至少有1次失禁发作;(3)有大便潴留病史;(4)有排便疼痛和费力史;(5)直肠内存在大量粪便团块;(6)粪便的最大直径曾堵塞过厕所;伴发症状包括易激惹、食欲下降和(或)早饱。随着大量粪便排出,伴随症状可很快消失。儿童/青少年FC罗马用诊断标准:年龄至少为4岁儿童,必须满足以下2条或更多,且不符合肠易激综合征的诊断标准;(1)每周排便近2次;(2)每周至少有1次大便失禁;(3)有大量粪便潴留或有与粪便潴留有关姿势;(4)有排便疼痛或困难病史;(5)直肠内存在大粪块;(6)大块粪便曾堵塞厕所管道病史。确诊前至少2个月满足上述标准,并且每周发作至少1次。二、治疗方案(-)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实证(1)肠道实热证证候:大便干结,口干口臭,腹中胀满或痛,五心烦热,小便短赤,脉滑数,舌红苔黄厚或燥治法:清热润肠通便方药:大承气汤加减或麻子仁丸加减(2)肠道气滞证:证候:欲便不得出,或便而不爽,大便干结或不甚干结,腹满胀痛,肠鸣失气,暧气或口苦,胸胁胀满、烦躁易怒,舌苔白厚,脉弦。治法:顺气导滞通便方药:六磨汤加减或枳实导滞丸加减虚证(1)脾胃虚弱证证候:大便并不干硬,虽有便意,但排便困难,用力努挣则汗出短气,便后乏力,面色萎黄或无华,神疲懒言,肢捐乏力,舌淡苔薄白,脉虚弱。治法:益气润肠通便方药:补中益气汤加减(2)阴虚肠燥证证候:大便干结,便如羊粪,口干少津,形体消瘦,心悸怔忡,两额红赤,头晕耳鸣,潮热盗汗,腰膝酸软,舌红少苔,脉细数。治法:滋阴养血通便方药:润肠丸加减(3)脾肾阳虚证证候:大便干或不干,排出困难,腹中冷痛,得热则减,小便清长,四肢不温,眩晕耳鸣,舌淡苔白厚。治法:温阳通便方药:济川煎加减(-)根据临床具体病情选择应用其他疗法1 .推拿按摩基本手法:清大肠,清肝经,顺运内八卦,清天河水,掐揉四横纹,顺摩腹,拿肚角,推下七节骨,揉龟尾2 .中药穴位贴敷:使用本科室特有的通便散外敷神阙穴。3 .蜜导法将蜂蜜倒入无水、无油锅中进行加热,水分蒸发后,将蜜搓成细长条插入肛门中,可每日1次4 .中药灌肠口服药物困难者,或便秘较重者可采取中药保留灌肠,辨证同上。(三)西医治疗1 .口服乳果糖口服液或益生菌制剂;2 .开塞露塞肛类别中医儿科一诊疗规范编号ZYEK-3-10名称夜啼诊疗规范生效日期今年-11-15制定单位中医儿科修订日期今年-Io-14版本第3版一、诊断1婴儿难以查明原因的入夜则啼哭不安,时哭时止,或每夜定时啼哭,甚则通宵达旦,连夜不止,少则数日,多则几月,但白天能安静入睡。体格检查无异常。3 .排除因发热、积滞、咳喘、吐泻、口疮、肠套叠等病症所致。二、治疗方案()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1 .脾寒气滞证候:啼哭时哭声低弱,时哭时止,睡喜蜷曲,腹喜摩按,四肢欠温,吮乳无力,胃纳欠佳,大便滤薄,小便色清,面色青白,唇色淡红,舌苔薄白,指纹多淡红。治法:温脾散寒,行气止痛方药:乌药散合匀气散加减2、心经积热证候:啼哭时哭声响亮,见灯尤甚,哭时面赤唇红,烦躁不宁,身腹俱暖,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尖红,苔薄黄,指纹多紫。治法:清心导赤,泻火安神方药:导赤散加减3、惊恐伤神证候:夜间突然啼哭,似见异物状,神情不安,时作惊惕,紧依母怀,面色乍青乍白,哭声时高时低,时急时缓,舌苔正常,脉数,指纹色紫。治法:定惊安神,补气养心方药:远志丸加减(二)根据临床具体病情选择应用其他疗法1 .推拿按摩主穴:分阴阳,运八卦,平肝木,揉百会,安眠脾寒者补脾土,揉足三里、关元;心、热者泻小肠,揉小天心、内关、神门;惊恐者清肺金,揉印堂、太冲、内关2 .灸法将艾灸燃着后在神阙周围温灸,不触及皮肤,以皮肤潮红为度。1日1次,连灸7日。用于脾寒气滞证3 .中药穴位贴敷使用本科室特有的夜啼散外敷神阙穴。(H)西医治疗补充维生素D、钙制剂类别中医儿科一诊疗规范编号ZYEK-3-11名称腹痛诊疗规范生效日期今年-11-15制定单位中医儿科修订日期今年-Io-14版本第3版一、诊断腹痛分其部位,包括大腹痛、脐腹痛、少腹痛、小腹痛。常有反复发作史,发作时可自行缓解。疼痛性质,有钝痛、胀痛、刺痛、掣痛等不同,但小儿难以诉说清楚。腹痛之疼痛常时作时止,时轻时重,若疼痛持续不止,或逐渐加重,要注意排除器质性疾病的腹痛。伴随腹痛而发生的症状一般不多,可有啼哭不宁、腹胀、肠鸣、暧气等。符合以下特点者,可诊断为再发性腹痛:(1)腹痛突然发作,持续时间不长,能自行缓解;(2)腹痛以脐周为主,疼痛可轻可重,但腹部无明显体征;(3)无伴随的病灶器官症状,如发热、呕吐、腹泻、咳嗽、气喘、尿频、尿急、尿痛等;(4)有反复发作的特点,每次发作时症状相似。二、治疗方案(-)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1腹部中寒证候:腹部疼痛,阵阵发作,痛处喜暖,得温则舒,遇寒痛甚,肠鸣

    注意事项

    本文(中医儿科肺炎喘嗽诊疗规范便秘夜啼腹痛咳嗽诊疗规范三甲资料修订版.docx)为本站会员(lao****ou)主动上传,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