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第一文库网! | 帮助中心 第一文库网-每个人都是第一
第一文库网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学术论文>
  • 全科教育>
  • 应用文档>
  • 行业资料>
  • 企业管理>
  • 技术资料>
  • 生活休闲>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第一文库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综合布线系统概念组成结构.docx

    • 资源ID:857747       资源大小:10.27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扫码关注公众号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综合布线系统概念组成结构.docx

    综合布线系统概念组成结构一、综合布线系统基本概述综合布线系统伴随着智能建筑的发展而崛起,它是智能建筑的"智能 得以实现的神经网络。综合布线系统能满足智能建筑各种信号传输 的需要,是智能建筑的基础设施之一。20世纪50年代,经济发达的国家在城市中兴建新式大型高层建筑,为 了增加和提高建筑的使用功能和服务水平,首先提出楼宇自动化的要求, 在房屋建筑内装有各种仪表、控制装置和信号显示等设备,并采用集中 控制、监视,以便于运行操作和维护管理。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尤其是通信、计算机 网络、控制和图形显示技术的相互融合和发展,高层房屋建筑服务功能 的增加和客观要求的提高,传统的专业布线系统已经不能满足需要。20世纪80年代后期综合布线系统逐步引入我国。1.1. 综合布线系统基本概念关于布线系统的名称:PDS建筑物布线系统(PremiSeS Distribution System):是一种集 成化通用传输系统,可以连接电话、计算机、会议电视和监视电视等设 备的结构化信息传输系统。SCS结构化布线系统(Structured Cabling SyStem):是一个能够支持任可用户选择的话音、数据、图形图像应用的电信布线系统。GCS 综合布线系统(Generic cabling SyStem)是智能化办公室建 设数字化信息系统基础设施,是将所有语音、数据等系统进行统一的规划 设计的结构化布线系统,为办公提供信息化、智能化的物质介质,支持 将来语音、数据、图文、多媒体等综合应用。根据我国国家标准GB/T50311-2000 ,我国布线系统命名为综合布线 系统 GCS(Generic cabling system)1.2. 综合布线系统主要标准国际标准有:I ANSI/ EIA / TIA -569商业大楼通信通路与空间标准I ANSI/ EIA / TIA -568-A商业大楼通信布线标准I ANSI/ EIA / TIA -606商业大楼通信基础设施管理标准I ANSI/ EIA / TIA -607商业大楼通信布线接地与地线连接需求I ANSI/TIA TSB-67非屏蔽双绞线端到端系统性能测试I EIA/ TIA-570住宅和N型商业电信布线标准I ANSIIA TSB-72集中式光纤布线指导原则I ANSI/TIA TSB-75开放型办公室新增水平布线应用方法I ANSI/TIA/EIA- TSB-95 4对IOOQ5类线缆新增水平布线应用方法国内标准有:I GB/T 50311-2000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I GB/T 50312-2000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I GB50311-2007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I GB50312-2007综合布线系统验收规范13.综合布线系统特点(1)综合性.兼容性好传统的专业布线方式,需要使用不同的电缆、电线、接续设备和其他器 材,技术性能差别极大,难以互相通用,彼此不能兼容。综合布线系统 具有综合所有系统和互相兼容的特点,采用光缆或高质量的双绞线和连 接硬件,能满足不同生产厂家终端设备传输信号的需要。(2 )灵活性.适应性强采用传统的专业布线系统时,如需改变终端设备的位置和数量,必须敷 设新的缆线和安装新的设备,且在施工中有可能使相邻的线对发生传送 信号中断或质量下降。增加工程投资和施工时间,因此,传统的专业布 线系统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差。在综合布线系统中任何信息点都能连接不 同类型的终端设备,当设备数量和位置发生变化时,只需采用简单的插 接,便可实现新的配置。(3)便于今后扩建和维护管理综合布线系统的网络结构一般采用星形结构,各条线路独立,在改建或 扩建时互不影响。综合布线系统的所有布线部件采用积木式的标准件和模块化设计。因此, 部件容易更换,便于隔离和排除障碍,且采用集中管理方式,有利于测 试和维修,节约维护费用和提高工作效率。(4)技术经济合理综合布线系统各个部分都采用高质量材料和标准化部件,并按照标准严 格施工和检测,保证系统技术性能优良可靠,满足目前和今后通信需要; 且在维护管理中减少维修工作,节省维护费用。虽然综合布线系统初期 投资较高,但可统一施工统一布线走向,节省系统使用的建筑物空间, 方便用户使用和业主维护,从综合布线系统的整个使用期来看,比传统 布线更加经济。二、综合布线系统基本组成2.1、 系统基本结构 a:集中式(MDF):整个系统仅为一个设备间,无主干,常用于小型 的单体建筑,如小宾馆、小办公楼等b:分布式(分二级/三级)MDF+nIDF(整个系统有1个设备间,n个楼层配线间组成。各楼 层配线间与设备间通过室内主干连接),常用于大型的行政办公楼、酒 店等单体大楼。仁还有一种分布式结构主要用园区类建筑:HDF + nMDF+ n工D F:整个建筑群由1个建筑群中心机房,N 个设备间,N个楼层配线间组成。各楼层配线间与设备间之间通过室内 主干连接;各楼栋的设备间与中心机房之间通过室外主干连接,常用于 学校等园区建筑。2.2、 系统构成综合布线系统是开放式结构,能支持电话及多种计算机数据系统,还能 支持会议电视、监视电视等系统的需要。根据ISO/IEC标准,结构化综 合布线系统可分为7个独立的布线子系统。(1)工作区子系统(办公室内部布线等)。(2)水平配线子系统(同一楼层布线)。(3)垂直干线子系统(楼层间垂直布线)o(4)设备间子系统(设备管理中心布线)。(5)管理子系统(楼层机柜等的布线)。(6)建筑群子系统(建筑物间布线)。(7)进线间子系统(与外部网络布线)。221、工作区子系统工作区子系统又称为服务区子系统,它是由跳线与信息插座所连接的设 备组成。其中信息插座包括墙面型、地面型、桌面型等,常用的终端设 备包括计算机、电话机、传真机、报警探头、摄像机、监视器、各种传 感器件、音响设备等。222、水平子系统水平子系统在GB50311国家标准中称为配线子系统,以往资料中也称 水平干线子系统。水平子系统应由工作区信息插座模块、模块到楼层管 理间连接缆线、配线架、跳线等组成。223、垂直子系统垂直子系统在GB50311国家标准中称为干线子系统,提供建筑物的干 线电缆,负责连接管理间子系统到设备间子系统,实现主配线架与中间 配线架的连接。224、设备间子系统设备间在实际应用中一般称为网络中心或者机房。是在每栋建筑物适当 地点进行网络管理和信息交换的场地。225、管理间子系统管理间子系统也称为电信间或者配线间,一般设置在每个楼层的中间位 置。管理应对工作区、电信间、设备间、进线间的配线设备、缆线、信 息插座模块等设施按-定的模式进行标识和记录。226、建筑群子系统建筑群子系统也称为楼宇子系统,主要实现楼与楼之间的通信连接,一 般采用光缆并配置相应设备,它支持楼宇之间通信所需的硬件,包括缆 线、端接设备和电气保护装置。227、进线间子系统进线间是建筑物外部通信和信息管线的入口部位,并可作为入口设施和 建筑群配线设备的安装场地。进线间一个建筑物宜设置1个,一般位于地下层,外线宜从两个不同的 路由引入进线间,有利于与外部管道沟通。进线间与建筑物红外线范围 内的人孔或手孔采用管道或通道的方式互连。

    注意事项

    本文(综合布线系统概念组成结构.docx)为本站会员(lao****ou)主动上传,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