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行政管理监督机制问题探究3100字(论文)】.docx
介W行政管理监督机制问题探究以“王挺”案件为例目录一、前言1二、相关概念1(一)行政监督的内涵11对企业内部情况监督12.对行政管理人员监督2(二)行政管理的定义21管理计划确定22 .各个人员组织间协调配合23 .管理工作的实施2三、企业行政监督机制存在的问题2(一)行政监督机制不完善3(二)行政监督主体不明确3(三)行政监督意识不强烈3四、提升企业行政监督机制的对策3(-)加强行政监督的法制建设4(二)整合行政监督的主体4(三)加强行政监督机关的地位和权能4结束语5参考文献6一、前言行政监督是我国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依法管理的重要保障,当前,我国正处于反腐倡廉建设的关键十字路口。行监督工作直接关乎党的基本要求的实现,如果其中出现错乱,政府公共活动的效率,甚至会发生贪污腐化、官僚主义盛行。如果得不到及时治理,严重的会由此引发政治局势动荡,甚至发生了剧烈的社会变化。而纵观王挺案件,虽错在于王挺理想信念丧失,且知错不改。但是事件根本也源自企业对行政监督工作的疏忽。例如早在2018年6月,王挺就因个人管理不到位,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被处以警告,罚款7万元人民币处分;同年7月,他所职管理的四川省农信联社就因违反八大违法规定问题,被银监会四川监管局处以罚款545万余元,没收违法所得近55万元人民币。这些事件都充分说明了行政监督工作的重要性,它就像一把量尺,始终监督端正着企业的行为。对此本文将主要研究当下我国企业行政监督制度,并从根本成因出发,以期为企业发展提供相应助力。二、相关概念(-)行政监督的内涵行政控制在企业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行政监督的产生是与权力的诞生结伴而行的。所谓行政监督,是为了促进权力或者政策能够沿着正确的轨道施行。就其基本意义而言,监督即是监督权力。同时由于监督是相对而言的,所以行政监督也分为两部分:1对企业内部情况监督行政管理人员在对企业发展进行定向与管理的同时,也要确保各部门有序进行,对各部门发展及情况要有明确了解,从而在出现错误方向之时及时作出改进。2 .对行政管理人员监督企业其他人员也有资格对行政管理人员的行为进行监督,避免因行政管理人员工作力度、态度不够,最终造成企业损失。(二)行政管理的定义行政管理就是指社会行为中,由国家赋予权力而进行的综合管理行为的统称。对于企业性质层面上的行政工作进行综合管理就简称为企业行政管理工作。具体分为以下三个内容:1管理计划确定企业行政管理的前提就是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行政管理措施。同时企业管理者要确保制度的落实和管理落地,并以达到企业经营相关指标为管理目标。3 .各个人员组织间协调配合企业行政管理能否顺利实施并形成一套具体可操作的方案,首先要落实好各级员工间的主体责任;其次是各部门间的有效配合。行政管理的总体目标就是帮助企业形成高效且团结的内部关系,确保企业生产运营有序进行。4 ,管理工作的实施对于企业行政管理的实施工作,首先应确保不同级别员工之间工作情况不冲突,并处于和平共处阶段,在实施行政管理工作过程中,管理者要确保员工的利益及其积极性不受损失,从而较好完成工作总目标。三、企业行政监督机制存在的问题通过王挺案件,我们可以看到,王挺身为党员干部,企业高层管理,不仅未能正视自己身份,起到领导者作用,还曾在多次警告之下仍知法犯法,将错就错。而这与企业监督机制不完善、监督主体不明确,监督意识不强烈有着必然联系。(-)行政监督机制不完善由于我国法律起步相对落后,行政监督概念起步较晚。许多企业在设置行政管理岗位时,容易把管理与监督混淆,认为管理的过程也就是监督的过程。错误观念的驱使加之制度制定不完善,就容易使得企业内部出现漏洞,严重制约企业健康发展。同时行政监督是一个复杂且长期的过程,只有在一定的制度标准下才能保证执行力度。此外,许多企业在行政管理规范要求中也没有很好约束与完善行政监督制度,还因此削弱了行政管理的作用。(二)行政监督主体不明确即使一些企业能够结合企业需求建立起行政监督机制,但是由于对监督主体不明确,导致行政处于分散监督状态,行政监督人员很难发挥作用,从而致使工作效率和监督力度降低。由于分工不清,行政监督的工作成果不理想直接降低了行政监督的执行力,控制系统不能在管理中发挥作用。治理和监督问题的不同性质可能具有不同的含义,防止失去独立性并破坏监督的有效性。(三)行政监督意识不强烈行政监督意识不强烈,也是导致行政监督出现问题的诱因之一。很明显,许多监督机构都有自己的权利,但在行使这些权利时,他们往往以多种方式被禁止,无法有效发挥作用。此外,人情世故作为中国企业文化之一,也是影响行政监督工作的诱因所在。而这也充分表明我国当前企业在行政管理与行政监督机制上,存在认识不足、重视程度不够等情况。四、提升企业行政监督机制的对策在王挺一案中,王挺思想觉悟不高虽是导致问题发生的主要原因,但在一错再错的过程中,却未曾有人出面制止过,这与企业本身行政监督管理不到位也有一定联系。因此,企业唯有时刻做好监督管理,让一切行径有迹可循,才能防患于未然。(-)加强行政监督的法制建设企业要着重把行政监督工作要求与党和政府的反腐工作紧密结合,使行政监督落实在企业日常生产、部署、实施等行为相联系,让检查与考核相结合。并能根据要求来强化管理目标,完善行政监督存在的问题。(二)整合行政监督的主体从行政控制角度来看,行政控制的所有问题都是相关的,也是中立的。行政监督部门是监测制度设计和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通过整合集中控制机构进行更好的监督。因此,要实现独立、联动的环境,就需要构建综合管理体系,整合不同的行政主题,深化行政控制问题之间的联系,使行政控制问题相互联系紧密。在这些努力中,行政部门必须不断努力,建立强有力的规范性行政机构,履行行政管理职能,提高行政效率。(三)加强行政监督机关的地位和权能行政监督的建立与监督机关有效行使行政监督的职能密不可分。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监督主体的作用,需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强化监督主体的地位,使相关权力发挥与地位相对应,充分注意内部和外部控制非常重要。确保内部和外部控制的完整性以及检查的进行非常重要。两者要有区别,要有内外部相结合,自上而下,内控外控,建立直接指导体系,各部门岗位权限,有效落实集体自治和合作。此外,企业还要切实提高行政监督人员的信念和监督能力,树立正确监督工作思路,深入学习党和国家的各项政策、党纪党章和法律法规,重点学习法律、审计等相关知识,提升敢于监督的底气。结束语综上所述,由于我国行政监督发展起步较晚,企业行政监督意识及监督机制尚不完善,加上官僚主义思想颇深,行政人员监督意识不强,导致我国企业在实施行政监督方面,存在着许多困难与挑战。基于这种情况,本文针对行政监督现存问题提出了加强制度建设,整合行政主体,明确管理方向,加强行政管理人员全力及地位等方向,以期帮助企业在今后发展中赢得更好突破。企业作为当前我国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行政监督机制的管理,也将极大地影响国家政治稳定、经济发展和社会环境,还对反腐败斗争和建设社会发挥重要作用。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前沿,法律法规还比较不完备,排权和官僚主义在所难免,必须保证行政力量的合理使用和有效行使,才能综合提高治理的有效性。参考文献1李伟杰.企业改制背景下提升企业行政管理能力的思考J.中国水运,2019(10):38-39.张曦.关于国有企业监督格局的思考U1商业文化,2023(12):22-23.宁怡,杨戈.企业行政管理的角色定位与效率提升J.现代企业,2023(01):54.55.4杨欣悦.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问题及加强措施J.财会学习,2023(36):190-192.5严莉红.企业行政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探究J.上海商业,2023(11):118-119.王刚.浅析现代企业行政管理的问题与改革思路J.全国流通经济,2019(36):3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