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体中以餐饮为主的商业配电设计要点.docx
综合体是由多个使用功能不同的建筑空间组合而成的建筑群,包括大型商业、大型车库、影院、公寓楼、甲级写字楼、五星酒店、商务酒店等功能中的几种,其特点在于节约用地、提高工作效率、发挥投资效益等。目前,城市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各类高楼大厦不断涌现,各进驻商铺用电情况更杂,给商业配电设计带来了挑战。之前大部分研究者对综合体商业的配电设计研究主要侧重在配电系统结构、负荷组成特点等进行深入研究,但近来综合体中的商业越来越倾向于是以餐饮店、美食街形式为主的新型商业形式,这种新型商业形式下的配电系统设计有何新特点,值得去重新研究梳理。本文拟对以餐饮为主的的商场用电负荷特点进行分析总结、并在此基础上,对比电缆主干为主和母线槽主干为主的两种配电方案的优缺点,对计量方式、开关、线缆的选择提出设计要点,为后面的设计者提供设计经验。1应遵循的国家规范和标准商业类型的建筑配电设计遵循的国家规范和行业标准主要有以下几种:民用建筑电气设计标准GB513482019,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2009,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2011,2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32013,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502172018,GB50016201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18年局部修订版),商店建筑设计规范JGJ482014,商店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3922016o特别需要注意的是,餐饮配电设计还应遵循饮食建筑设计标准JGJ642017的要求。上述规范对配电系统的设计的各个方面均有要求,需要特别注意规范中提出的针对以餐饮为主的商业配电设计的以下几点要求:(1)用餐区及公共区应急疏散及备用照明、空调通风及防排烟系统等动力设备用电的负荷等级分类的要求。(2)厨房设备的配电预留要求。(3)商店建筑对配电间的设置要求。(4)厨房区管线设备对防潮防水及安全的要求。2用电负荷特点分析2.1 负荷分级根据商店建筑设计规范JGJ482014,商店建筑的规模应按单项建筑内的商店总建筑面积进行划分,总建筑面积小于5000m2的属于小型商业,500020000m2的属于中型商业,大于20000m2的属于大型商业。根据饮食建筑设计标准JGJ642017,饮食建筑按建筑规模可分为特大型、大型、中型和小型,并应符合表1的规定。餐馆、快餐店、饮品店的建筑规模表1建筑规模建筑面积(nF)或用餐区座位数(座)一特大型面积3OOO或者座位数1(X)O大型500面积W3OOO或者250座位数W1000中型150面积W500或者75座位数W250小型面积150或者座位数75注:建筑面积指与食品制作供应直接或间接相关区域的建筑面积,包括用餐区域、厨房区域和辅助区域。负荷分级是配电设计的基础,配电系统需要根据不同负荷的负荷等级定位来确定配电方案。根据规范条文要求,对餐饮为主的商业区的主要负荷进行分级,负荷分级详表2以餐饮为主的商业区主要负荷等级分类表2负荷类型负荷分级特别重要的一级负荷大型商店建筑的经营管理用计算机系统用电一级负荷二级负荷大型商店建筑的营业厅的备用照明用电,大型商店建筑的主要通道用电、值班照明、警卫照明、应急照明,特大型饮食建筑的用餐区域、公共区域的备用照明大型、中型饮食建筑用餐区域、公共区域的备用照明用电,特大型饮食建筑或大型商业建筑的自动扶梯、空调用电、经营用的冷冻机冷藏系统、锅炉房,中型商店建筑营业厅的照明,主要通道用电、值班照明、警卫照明、应急照明三级负荷其他负荷需要注意的是,以餐饮为主的商业区中的电子信息系统机房的用电负荷等级应与建筑物最高用电负荷等级相同,该区域的消防用电设备的负荷等级要求同样应符合国家现行防火相关标准的规定。2.2 负荷密度估算负荷密度指标的确定,事关配电系统形式的确定,决定配电系统开关线缆的选择,一直是商业区乃至综合体设计中的难点和重点。根据商店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3922016,商业中的餐饮的负荷密度指标可按100250Wm2估算,这个指标范围较大,高低值相差一倍多,因此为了配电系统设计更加经济合理,细分不同的餐饮类型来区分负荷密度指标,对配电系统设计是很有必要的。商业综合体中的餐饮进驻方往往是到项目将要完成才会确定,为了满足不同人群的饮食需求,餐饮进驻方类型会很多,有大型连锁餐饮企业,也有特色小型餐饮店。燃气是餐饮厨房重要的能源来源,商业建筑受建筑立面和建筑布局限制,能使用燃气的厨房可以大大减少用电负荷容量,要求不能使用燃气的厨房设备,可能就需要全部依赖电。本文参考在设或已建成的一些商业综合体,对综合体中的有代表性的餐饮企业的装机负荷密度指标和实际运行中的负荷密度指标进行了一个总结,希望能给后来设计者提供有用参考。综合体中的有代表性的餐饮企业负荷密度指标详表3。综合体中的有代表性的餐饮企业负荷密度指标表3餐饮类型装机荷密度指标(Wm2)实际运行负荷密度指标(Wm2)备注肯德基233洋快餐,无燃气必胜客169洋快餐,无燃气星巴克109轻餐饮,无燃气纯糖咖啡IOO44轻餐饮,无燃气王品牛扒40088轻餐饮,无燃气满记甜品400143重餐饮,无燃气黄记煌(炯锅)250176重餐饮,无燃气小天鹅(火锅)400195重餐饮,无燃气印象大西北200IO1重餐饮,有燃气广福源大酒楼15038重餐饮,有燃气表3中实际运行负荷密度为60min运行最大平均负荷密度,面积取整个餐饮店面积。从表3数据可以看出,实际运行中的密度指标在规范推荐的100250Wm2范围内,取值区间是合理的,但是,餐饮类型的不同以及有无燃气,会使得造成实际运行的负荷密度相差甚远。同时需要注意到的是,进驻方提出的负荷需要往往比较超前,有比较大的裕量。考虑一定的裕量,在方案设计阶段,推荐轻餐饮负荷密度指标按100180Wm2估算,洋快餐负荷密度指标按250-300Wm2估算,无燃气重餐饮负荷密度指标按250-300Wm2估算,有燃气重餐饮负荷密度指标按100150Wm2估算。在用电设备数量及容量未确定的情况下,在方案设计阶段,其总用电负荷的需要系数可按0.75-0.85取值。在施工图阶段,负荷己经明确之后,根据负荷特点,变压器容量计算时需要系数可以按表4选取,需要注意的是,尽管厨房动力和以电火锅或者电烧烤为主的主题店,其折算到变压器时可以取较低的需要系数,但是,考虑到营业高峰期可能会持续34h,为了减少因为短时过载引起的绝缘老化造成电气火灾隐患,所以变电房至这些场所厨房动力设备的配出干线,需要适当放大,不宜综合体中的有代表性的餐饮企业主要负荷需要系数表4负荷类型负荷特点需要系数备注应急照明平时仅疏散指示常亮0.8-0.91ED光源为主备用照明平时也使用0.70.9取为普通照明的10%25%餐厅普通照明高峰期全部亮0.70.9餐厅用电高峰期使用率高,末端总开关需要适当放大0.50.7插座及轻动力餐厅用电0.30.5电火锅或电烧烤洋快餐厨房设备0.30.5无燃气轻餐饮厨房设备0.3-0.5无燃气重餐饮厨房设备0.30.5无燃气重餐饮厨房设备0.3-0.5有燃气3商业区配电方案设计3.1 配电间设置分析综合体中的商业区,一般在裙楼区域,单层面积较大,每层有不止一个防火分区。为了方便经营管理,建议每个的防火分区均设置一个配电间,电表箱、公共照明、应急照明、动力设备配电箱,尽量装在配电间内,不在公共区域设置配电箱。为装下这么多类型的配电箱,配电间尺寸不宜过小,一般建议尺寸不小于150OmmX200Omm,面积约为35m2,配电间门口设不低于100mm高的挡水门槛,门采用丙级防火门开向公共走道,方便检修,配电间内设注意预留孔洞供垂直管线敷设,在管线敷设完毕后,需要采用防火胶泥封堵。配电间需考虑机械排风设备。3.2 商户用电配电系统形式选择常用的低压配电系统形式有树干式和放射式两种。在商业建筑的商户用电的配电设计中,两种配电形式均有采用。在传统的商业设计中,一般以放射式供电为主,从变电房引来大电缆主干到配电间,再根据进驻方提出的用电需求配置电表箱,从电表箱放射引出分支电缆到商铺,放射配电形式详如图1。这种配电方式节省造价、故障影响面小,但是后期遇到商铺经营方变换时,系统灵活性差,无法满足新进驻方的提出的大用电负荷需求,后期改造时整个配电系统改造工作量非常大,甚至由于变电房出线柜或者布局导致无法改造。*XE1IiE3图1放射配电的方式在餐饮比重越来越大的商业综合体中,商业配电竖向干线采用封闭母线槽树干配电形式,在配电间设母线插接箱引出电表箱满足进驻方用电需求,并在每个配电间考虑预留一个备用母线插接口,用作远期发展需求,树干配电方式详图2。这种配电方式,初期投资造价会有所增加,但极大增大了配电系统的灵活性,能够更好适应以餐饮为主的商业区的用电需求。图2封闭母线槽树干配电的方式3.3 厨房工艺配电设计餐饮为主的商业区,厨房工艺配电是配电设计的重点和难点。通常,在施工图阶段厨房工艺以按面积估计用电负荷预留配电箱到厨房配电间,待厨房工艺公司进来后,再根据工艺要求深化末端动力设备配电,并根据厨房工艺的负荷要求,反过来调整配电干线。厨房工艺配电宜根据厨房功能分区设置配电箱,配电箱注意不要放置在潮湿场所,尽量放置在清洁干燥的场所,管线尽量采用明管和桥架沿墙或者吊顶内明敷,增加日后增容的灵活性。冷库等是厨房里的重要设备,尽管负荷等级按现行规范划分是二级,但从实际商业运行的需求来出发,建议商业区预留一个重要负荷回路,供餐饮区冷库作为备用电源。3.4 空调、通风及防排烟系统配电设计餐饮为主的商业区,通常采用中央空调或者多联机系统,设置有新风系统和防排烟系统,有绿建要求的单体,需要注意对空调和普通动力进行分项计量。防排烟风机、防火卷帘、挡烟垂壁都是餐饮为主商业区中常见的消防设备,应注意这些设备需要在所在防火分区配电间设置双电源末端切换箱再配出至这些设备。3.5 照明系统设计餐饮为主的商业区,照明系统包括普通照明、备用照明、应急疏散照明系统。普通照明照明设计应满足工艺设计要求,并应与装饰设计协调一致,营业区应根据商品对特定光色、气氛、色彩、立体感和质感的要求,选择光色比例、色温和照度,在需要提高亮度对比或增加阴影的位置宜装设重点照明。商业照明要求的效果与商业整体经营理念密切相关,一般由专业的照明公司进行场景设计,在施工图阶段设计院一般配合预留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及电源。大中型商店营业厅设置的备用照明照度不应低于正常照明的1/10。小型商店建筑的营业厅设置的备用照明,水平照度不应低于301xo一般经营场所备用照明的启动时间不应大于5s,贵重物品区域及柜台、收银台的备用照明应单独设置,启动时间不应大于15s0当商店正常照明采用双电源(回路)交叉供电时,正常照明可兼做备用照明。疏散是商业区设计的难点,尤其是以餐饮为主的商业,在午饭晚饭高峰期时,人流大量聚集,应急疏散照明系统为人员疏散提供重要的支持。以餐饮为主的商业一般设置有消防控制室,此时,应急疏散照明系统设计采用集中控制型系统,其中,集中蓄电池方式由于电池集中设置,电池需要维护点数少、灯具小巧美观,是系统的发展方向。在大于5000m2的地上商店或大于500m2的地下商店需设置间距不大于3m的方向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