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第一文库网! | 帮助中心 第一文库网-每个人都是第一
第一文库网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学术论文>
  • 全科教育>
  • 应用文档>
  • 行业资料>
  • 企业管理>
  • 技术资料>
  • 生活休闲>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第一文库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电导法测定乙酸乙酯皂化反应的速率常数含思考题答案_2.docx

    • 资源ID:824923       资源大小:86.17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扫码关注公众号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电导法测定乙酸乙酯皂化反应的速率常数含思考题答案_2.docx

    电导法测定乙酸乙酯皂化反应的速率常数07化四20072401175钟国莉指导老师:李国良小组成员:肖玉婵黄婷钟国莉【实验目的】学习电导法测定乙酸乙酯皂化反应速率常数的原理和方法以及活化能的测定方法;了解二级反应的特点,学会用图解计算法求二级反应的速率常数;熟悉电导仪的使用。【实验原理】(1)速率常数的测定乙酸乙酯皂化反应时典型的二级反应,其反应式为:CH3COOC2H5+NaOH=CH3Na+C2H5OHt=0t=t(=OOCoCt0CoCt00Co-CtCo0Co-CtCo速率方程式de12=kc,dt积分并整理得速率常数k的表达式为:假定此反应在稀溶液中进行,且CFhCOONa全部电离。则参加导电离子有Na'、OH,CthCOO,而Na'反应前后不变,OH一的迁移率远远大于CHhCOO,随着反应的进行,OH一不断减小,CHsCOO一不断增加,所以体系的电导率不断下降,且体系电导率(K)的下降和产物CH3COO一的浓度成正比。令Ko、勺和KoO分别为0、t和8时刻的电导率,则:t=t时,C0-Ct=K(KO恪)K为比例常数tf8时,Co=K(KyKG联立以上式子,整理得:K=-1K。一/+tkc°t可见,即已知起始浓度Co,在恒温条件下,测得KO和勺,并以勺对色上1作图,可得一直线,则直线斜率m='-,从而求得此温度下的反应速率常数k。kCo(2)活化能的测定原理:1k,Ez11、In-=()IRIT2因此只要测出两个不同温度对应的速率常数,就可以算出反应的表观活化能。【仪器与试剂】电导率仪1台钳黑电极1支大试管5支恒温槽1台移液管3支氢氧化钠溶液(1.985X101o11)乙酸乙酯溶液(1.985X10-01/1)【实验步骤】调节恒温槽的温度在26.00oC;在1-3号大试管中,依次倒入约20m1蒸储水、35m11.985×10-2mo11的氢氧化钠溶液和25m11.985X10)11乙酸乙酯溶液,塞紧试管口,并置于恒温槽中恒温。安装调节好电导率仪;KO的测定:从1号和2号试管中,分别准确移取IOm1蒸储水和IOm1氢氧化钠溶液注入4号试管中摇匀,至于恒温槽中恒温,插入电导池,测定其电导率;勺的测定:从2号试管中准确移取IOm1氢氧化钠溶液注入5号试管中至于恒温槽中恒温,再从3号试管中准确移取IOm1乙酸乙酯溶液也注入5号试管中,当注入5m1时启动秒表,用此时刻作为反应的起始时间,加完全部酯后,迅速充分摇匀,并插入电导池,从计时起2min时开始读勺值,以后每隔2min读一次,至30min时可停止测量。反应活化能的测定:在35恒温条件下,用上述步骤测定勺值。【数据处理】求26的反应速率常数k,将实验数据及计算结果填入下表:恒温温度=28.00°CKo=2.29mscmV乙酸乙南=10.OOm1乙酸乙酯=1.9850×10o11Vxaff11=IO.OOm1NaOH=1.9850×102mo11Co=0.5×1.9850×102mo11实验数据记录及处理表1:t/minKjmscm-1(KO-K1)/mscm1KO-K1.1-/mscmmint21.8470.4430.22241.7480.5420.13661.6430.6470.10881.5620.7280.091101.4970.7930.079121.4420.8480.071141.3920.8980.064161.3480.9420.059181.3090.9810.055201.2731.0170.051221.2411.0490.048241.2131.0770.045261.1871.1030.042281.1641.1260.040301.1421.1480.038图1:Kt-K。一£:t数据处理:/对二经作图,求出斜率m,并由m=一求出速率常数tkt:。m=4.15,k=1(mco)=1/(4.15*1.9850*0.5*10-2)mo11,min=24.31(mo1min)文献参考值:k(298.2K)=(6±1)1(mo1-min)采用同样的方法求35的反应速率常数k2,计算反应的表观活化能Ea:a、35的反应速率常数k2恒温温度=35.OO°CK0=2.63mscm1V乙酸乙酯=10.OOm1乙酸乙酯=19850×10o11VWOH=10.OOm1NaOH=1.9850×10'2mo11Co=0.5×1.9850×102mo11实验数据记录及处理表2:t/minKjmscm1(KO-K1)/mscm1Ko-K1.1/mscmmint21.790.840.42041.650.980.24561.511.120.18781.411.220.153101.33130.130121.271.360.113141.221.410.101161.171.460.091181.141.490.083201.111.520.076221.081.550.070241.061.570.065261.041.590.061281.021.610.058301.011.620.054m=2.34,k=1(mco)=1/(2.34*1.9850*0.5*10-2)mo11,min=43.11(mo1min)文献参考值:k(308.2K)=(10±2)1(mo1,min)b.计算反应的表观活化能:Vk1k2=m2m11n(k2k1)=EaR(1TI-1T2)1n(m1m2)=EaR(1/T1-1/T2)Ea=R1n(m1m2)T1T(T2-T1)=8.314×1n(4.15÷2.34)×1308×299÷(308-299)J/mo1=48.7kJmo1文献值:Ea=46.1kJmo1相对误差:(48.7-46.1)÷46.1×100%=5.64%【结果分析与讨论】根据本实验中测定的数据作t入图,图形为抛物线并非直线:乙酸乙酯皂化反应为吸热反应,混合后体系温度降低,所以在混合后的几分钟所测溶液的电导率偏低。如果从6min开始测定,即去掉前两个数据,重新作图,则勺-*°;呜图线性提高了。以26.0°C数据为例作图对比:去点前:号=1.08-4.15R=0.92363O.0.050.100.150.200.25/tmscm去点后:作勺_爷土图得斜率m,根据m求出k值约为文献值的4倍:26.0:m=4.15,k=1/(mco)=1/(4.15*1.9850*0.5*102)mo1f,min=24.31(mo1min)文献参考值:k(298.2K)=(6±1)1(mo1min)35.0:m=2.34,kI=1/(mco)=1/(2.34*1.9850*0.5*102)mo11'1min=43.11(mo1min)文献参考值:k(308.2K)=(10±2)1(mo1min)分析原因:实验过程中加入乙酸乙酯后没有充分混合就开始测定,由于电导率仪处于主要是乙酸乙酯的环境氛围内,所以测定的KI偏小,而勺值偏大,则作图所得斜率t偏小。由于实验过程中,加入乙酸乙酯的操作及插放电导率仪的操作都由我完成的,所以在不同温度下所测定的数据都出现的相同程度的负偏差。【提问与思考】为何本实验要在恒温条件进行,而CH3COOC2H5和NaoH溶液在混合前还要预先恒温?答:因为反应速率k受温度的影响大,(k÷o)k=2-4,若反应过程中温度变化比较大,则测定的结果产生的误差较大;反应物在混合前就预先恒温是为了保证两者进行反应的时候是相同温度的,防止两者温差带来温度的变化影响测定结果。为什么CH3COOC2H5NaOH起始浓度必须相同,如果不同,试问怎样计算k值?如何从实验结果来验证乙酸乙酯反应为二级反应?答:因为乙酸乙酯的皂化反应是二级反应,为了简化计算,采用反应物起始浓度相同。如果不同,则k=1t(a-b)1nb(a-x)a(b-x)o选择不同浓度的CH3COOC2Hsff1NaOH溶液,测定不同浓度的反应物在相同反应条件下的反应速率。有人提出采用PH法测定乙酸乙酯皂化反应速率常数,此法可行吗?为什么?答:可以。CH3COOC2H5+OH-=CH3COO+C2H5OH,反应速率方程为:v=dxdt=k(a-x)(b-x),当起始浓度相同(a=b),对该式积分简化得:k=xta(a-x)o设1时刻溶液的PH值为£(t),则此时溶液OH-的浓度为Ciw=10'ph,即a-x=10'pH,ka=a-10<pH">to<pHM,用a_io(pH/4)对口1O(PH/4)作图,可得一条直线,该直线的斜率m=ka,即k=mao为什么要将电导率仪的温度旋钮选为“25”?答:测量值就是待测液在实际温度下未经补偿的原始电导率值。

    注意事项

    本文(电导法测定乙酸乙酯皂化反应的速率常数含思考题答案_2.docx)为本站会员(lao****ou)主动上传,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