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国资委2022年工作总结和2023年工作思路.docx
-
资源ID:821331
资源大小:16.57KB
全文页数:11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杭州市国资委2022年工作总结和2023年工作思路.docx
杭州市国资委2022年工作总结和2023年工作思路2022年,市国资委全面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 要安全”的重要要求,坚决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全面 做好国资国企改革发展和党的建设各项重点工作。截至2022年 12月末,监管企业资产总额26181.63亿元,同比增长13.66 %; 所有者权益总额4935.96亿元,同比增长9.23 %;累计实现营业 收入3777.52亿元,同比增长5.25%;累计实现利润总额300.78 亿元,同比增长8.43 %。一、2022年主要工作(一)突出战略引领,优化国资布局。一是加强顶层设计。 以服务推动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以增强国有经济功能作用为主线, 拟订我市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实施意见,调整存量结构, 优化增量投向,进一步聚焦基础保障、产业引领、社会责任、带 动发展、资产优化等功能。按照“定方向、定功能、定领域”原则, 重新核定市属国有企业功能定位和主业目录,严控非主业投资, 引导市属国有企业做精主业做强实业,进一步把准战略方向,深 耕优势领域,优化资源配置。二是加大产业引领。聚焦我市战略 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和需求,谋划打造规模超3000亿元的“3+N” 杭州基金集群,发挥政府引导和基金撬动作用,带动各类社会资 本投向我市重点产业和未来产业。积极发挥杭州创新基金”产业 发动机”功能,围绕智能物联、生物医药、高端装备、新材料、 绿色低碳等五大产业生态圈开展投资,截至12月底,杭州创新 基金组建基金规模700.93亿元,其中总规模100亿元、首期规 模50亿元的中信城西科创大走廊基金专项投资服务大走廊“互 联网+“、生命健康、新材料三大科创高地建设,总规模280亿元、 首期规模96.85亿元的红杉科创基金专注投资高科技企业、优质 创业项目。三是加快战略落实。印发杭州市国资委关于支持城 西科创大走廊高质量融合发展的通知,推出7条专项举措,通 过基金集群、平台打造、园区孵化、产业招引等方式,举全市国 资国企之力助力城西科创大走廊发展。新设临空建设投资集团, 专注临空经济示范区投资、建设、运营和临空产业培育与发展, 为临空经济示范区高质量发展注入重要力量。推进与央企中林集 团合作事宜,“双碳”公司落户杭州,努力打造国内最大碳汇经营 实体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重要运营平台。打造国际数字交易中心, 组建杭州国际数字交易有限公司并开展实质性运营,积极探索数 字交易、数据确权等领域交易,为我市数字经济二次攀登夯基注 能。(二)突出增强动能,推进国企改革。一是统筹推进国企改 革三年行动和区域综改试验。聚焦“功能战略化、机制市场化、 治理现代化''改革目标,扎实推进各项改革任务,实现国企改革 三年行动全面高质量收官。纵深推进区域综改试验,印发杭州 区域性国资国企综合改革试验实施工作任务分工清单,项目化、 条目式精准锚定20222023年任务目标,持续提高改革综合效能, 有效做法在国务院国资委区域综改专题视频调研会、全省国资国 企改革三年行动高质量收官攻坚工作等会议上交流推广。扎实推 进市级行政事业单位所属企业纳入集中统一监管,实现市级经营 性国有资产统一监管。二是全力实施新一轮国资国企改革。通过 城投与钱投、商旅与运河等公司战略性重组,企业集团内部业务 板块专业化整合,新设临空建投集团、安居集团、能源集团、科 创集团专业平台等系列改革措施,积极推动国有资本与国有企业 做强做优做大,持续提升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国有经济战略支 撑力。三是对标先进全力打造世界一流企业。积极稳妥推进混合 所有制改革,印发市属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操作指引, 指导企业全年完成混改项目10个,推动混改企业切实转变管理 理念和运营机制,激发内生动力。加大资本运作力度,推动产业 向专业化集中、资产向上市公司集中,指导杭氧股份成功发行 11.37亿元可转换公司债,协调市城投集团、市交投集团斥资83 亿元受让澳洲联邦持有10%杭州银行股权,进一步增强金融支持 实体经济发展能力。杭实集团、市城投集团连续2年入围中国企 业500强,杭氧集团、杭汽轮集团入围中国机械工业百强,杭氧 股份入选国务院国资委“科改示范企业”,多家企业获评国家级专 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四是优化机制提升现代治理能力。优化公 司治理机制,突出董事会建设,推行外部董事制度,印发董事会 和董事评价办法,公开遴选90名专家建立兼职外部董事人才库, 协助完成委派44个外部董事岗位,已建董事会的子企业全面实 现董事会“外大于内”。加快推进企业瘦身健体,完成低效无效资 产处置482项,盘活资产59.77亿元,完成50家四级企业管理 层级压缩,有力提升市属国企管控效率。突出合规管理,印发市 属国企合规管理办法,指导企业构建分级分类的合规管理制度体 系,及时预警合规风险并妥善应对。推进公司律师建设,新增5 家国企获司法厅批复同意设立公司律师,截至目前已有70名公 司律师,补齐国有企业法治力量薄弱短板。(S)突出风险防范,完善国资监管。一是进一步完善制度 建设。制定24项监管制度,涵盖考核、党建、投资等各方面。 改革市属国企考核模式和考核办法,制定市属国企高质量发展综 合绩效考核办法,突出党的建设、经营业绩、工作奖惩三大模块 考核,全面加强对市属国企的战略管理、主业管理、投资管理, 引领确保市属国企战略归位、功能归位、主业归位。研究市属国 企2023年度及20232025年任期考核核心指标,远近结合、质 效并考,对市属国企开展综合考核、分类考核、对标考核。印发 市属企业违规经营投资问题和线索移送办理工作规则,构建问题 线索移送、核查、处理、整改工作链条,推动企业健全完善责任 追究工作体系。二是进一步强化专项监督。聚焦11个方面重点 90余项制度,开展市属企业制度建设和执行情况专项检查,组 织检查团队赴5家市属国有企业进行现场检查,形成问题反馈单 和213条具体问题清单,推动企业规范经营健康发展。开展大宗 商品贸易风险排查、参股管理调查等,摸清底数梳理问题,提出 规范业务发展、加强风险管控建议。推动国企领域突出问题专项 检查问题整改,7家市属企业共修订完善制度33项,收回问题 资金3.63亿元。细化动态监管颗粒度,以问询函、提示函、监 管函形式针对日常监管中企业风险事项、违规事项等开展动态监 管。三是进一步强化智慧监管。在力+3+N”数字监管体系的基础 上,深化智慧国资平台建设,完成智慧国资一期上线试用,实现 对全级次873户企业、4059个账户、1024.89亿元资金、1096.56 万方房产等经营性数据资源统一管理。固化行政权力事项运行流 程,实现发债、捐赠等财务重大事项审批、国有资产交易线上一 站式集成办理,提升国企运行效能。运用数字技术探索新型监管 机制,建立风险预警模型,定期开展风险监测分析,有效落实国 资监管。四是进一步强化平安建设。统筹开展平安护航党的二十 大系列工作,全面落实平安国企建设各项任务。扎实推进“无疫 单元”创建,全面开展常态化核酸检测,组织国资系统集中完成 抗原检测15.6万人次,应检尽检率100%。健全矛盾隐患排查化 解机制,推进信访积案清零行动,交办的7件企业信访积案及时 化解。持续开展安全生产督导检查,委领导先后带队赴42家企 业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检查,系统各企业累计检查生产经营场所 5381处。做好机要、保密、档案等工作,抓实政务公开和信息 宣传,微信公众号推文363篇,网站信息发布239篇。(四)突出服务保障,助力城市发展。一是积极助力疫情防 控。组织动员各市属国有企业1571个基层党组织、发动2.5万 余名党员干部职工下沉一线参与疫情防控,累计服务近121万人 次,服务时长超过24万小时,在民生保供、人员转运、物流运 输、城市建设、医护支援、涉疫垃圾清运等各个领域充分发挥国 企主力军作用。深入落实助企纾困政策,全市国有企业为承租国 有企业房屋的3.01万户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减免租金19.55亿 元。二是强力推进项目建设。市属国企新增固定资产投资680亿 元,安全高效高标推进西站枢纽、地铁、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等 标志性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其中,地铁第一至三期及杭临、杭富 城际铁路全部建成,形成拥有12条线路、516公里的超大轨道 交通线网,实现十城区“区区有地铁”、主城区枢纽门户“户户通 地铁”两个全覆盖,杭州成为第5座地铁总里程数超越500公里 的城市;湖杭铁路暨西站枢纽于9月精彩亮相,西站枢纽站区、 站东、站西、站南疏解通道及综合配套项目全线贯通。三是全力 保障城市运行。市属国企全年累计供水8.84亿吨,处理污水6.11 亿吨,清洁直运垃圾218.72万吨,处置垃圾195.5万吨,供应天 然气16.1亿方。持续优化城市出行服务品质,全面提升乘车体 验,公交客运量7.99亿人次,地铁线网运送乘客8.68亿人次。 统筹做好市场保供,疫情暴发期间,对蔬菜等重要生活必需品采 用基地直发模式,整合共享员工、车辆、仓库等,确保“菜篮子”“米 袋子”产品供应充足、价格稳定。四是主动助推共富建设。成立 全市国资系统助力共同富裕领导小组和工作推进小组,印发国资 国企助力共富示范行动方案、国资国企促富专项行动方案,全力 推进需求对接、技术对接、要素对接,深入实施“百企结百村”行 动,因地制宜开展消费促富、金融带富、产业带富、文旅创富等 专项行动,形成了“山地变粮仓”技术助农、“薪金+租金+股金”文 旅共建等一批国资助富有效实践成果。“坚持三路并进、探索国 企助力共富路”项目入选浙江国资国企服务共富最佳实践、全市 共同富裕最佳实践案例;国资国企助力共同富裕机制模式研究 课题入选全市24个优秀课题其中之一。加快“扩中提低”重大改 革推进,印发规范市属国企实施企业年金的补充意见,指导鼓励 具备条件、经营状况良好的企业制定企业年金制度,市属国企年 金覆盖率超50%。(五)突出双融双促,增强国企党建。一是筑牢国有企业“根 与魂履行市委国有企业党的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责,组织 召开第一次全体会议,起草制定工作规则、成员单位工作职责等 制度文件,着力构建统一归口、责任明晰、有机衔接的国有企业 党建工作领导体制。全面指导督促全级次国有企业党建工作进章 程,健全完善“三重一大”制度,在全省国资系统率先实现全级次 国有公司党组织前置研究讨论事项清单制定全覆盖,持续推动国 企党的领导与公司治理深度融合,党的建设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 巡视巡察问题整改与清廉国企建设深度融合。二是夯实基础重塑 “组织力”。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国资系统共组织学习 研讨、主题党日等活动2228次,开展宣讲3069次。指导督促市 属国有企业探索建立党建联建机制,塑造横向多跨、纵向细分的 基层组织新形态。整合1500多个基层党组织力量,持续发挥政 治引领、为民服务功能,市国资委荣获年度最佳党群服务联盟单 位。市属国企新引进硕士以上研究生1412人,新增高层次人才 156人,开展职业技能培训4万余人次。委机关选派6名年轻干 部赴基层锻炼。三是打造清廉国企“新标杆”。以清廉国企建设“六 大工程”为统领,着力打造以“党建引廉”“制度强廉整治促 廉”“数智赋廉”“文化涵廉”为主要内容的“五廉体系”,研究建立清 廉国企建设“5 + N+1”评价指标体系,不断推动清廉国企建设责 任可量化、进度可衡量、质效可考评。开展国企反腐倡廉全覆盖 无盲区零容忍专项行动,指导督促市属企业构建防范廉洁风险的 长效机制。巩固拓展清廉国企建设示范培育“4+X”项目成果,构 建“六度”评价指标,形成了一批清廉国企建设标杆,1家企业被 评为全省清廉建设成绩突出单位,5家企业入选清廉杭州建设优 秀实践案例。二、2023年工作思路2023年,市国资委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 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更加紧密地围绕中央和省市决策部署, 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以市场化、专业化、法治化、数字化 为导向,加大布局结构调整力度,把准改革和创新的关键点和发 力点,持续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