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第一文库网! | 帮助中心 第一文库网-每个人都是第一
第一文库网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学术论文>
  • 全科教育>
  • 应用文档>
  • 行业资料>
  • 企业管理>
  • 技术资料>
  • 生活休闲>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第一文库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水》 单元作业设计.docx

    • 资源ID:808909       资源大小:279.66KB        全文页数:2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扫码关注公众号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水》 单元作业设计.docx

    小学科学单元作业设计一、单元信息基本信息学科年级学期教材版本单元名称科学三年级第一学期教育科学出版社第一单元水单元组织方式0自然单元口重组单元课时信息序号课时名称对应教材内容1水到哪里去了第1课2水沸腾了第2课3水结冰了第3课4冰融化了第4课5水能溶解多少物质第5课6加快溶解第6课7混合与分离第7课8它们发生了什么变化第8课二、单元分析单元分析课标要求1、根据物体的特征,能够对两种混合在一起的物体进行分离。2、知道物体有形状和大小的变化。3、知道水的三态的区别,明确物质发生物态变化时,有形态和体积的变化,但仍是同一物质。4、知道水在IO(Te时会沸腾,在0°C时会结冰。5、通过观察,能够描述一定量的不同物质在水中溶解的情况。6、知道一般的物体都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但水结冰时,体积会膨胀。7、会描述物质在温度变化时发生的形态变化,以水的三态为典型实例。本单元一共设计了8课。第14课从观察水蒸发现象开始,引导学生逐步深入地探究水的沸腾、结冰以及冰融化的现象,比较三种形态的水的特征。第5、6课引导学生探究以水作为溶剂的溶解现象,包括一杯水能溶解多少物质、怎样加快物质在水中的溶解速度,认识水与其他物质混合后发生的变化以及影响这种变化的因素。第7课通过分离食盐和沙的混合物的实验,引导学生发现物质的某些变化是可逆的。第8课引导学生探究与水的三态变化类似的一些物质变化,使学生明白一些物质的状态虽然发生了变化,但组成物质本身的成分并没有不改变,总结并提升学生对物态变化和水这一特殊物质的认识。第1课“水到哪里去了”引导学生认识蒸发现象,包括四个活动:结合生活现象解释水到哪里去了;交流生活中的蒸发现象;用实验证明蒸发现象;比较水和水蒸气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单元分析教材分析第2课“水沸腾了”引导学生认识水沸腾现象。在这一课中,学生将观察水沸腾的实验,观察水沸腾的过程,获得与水沸腾相关的现象和证据,与己有的对沸腾的认识进行整合,形成对水沸腾的深刻认识。第3课“水结冰了”引导学生认识水结冰现象。在这一课中,学生将观察水在什么条件下会结冰,以及水结冰后有哪些变化,如当温度下降到一定的值时,水开始结冰;水结冰后,体积会增大,要占据更多的空间,同时,学生还将观察到水是怎样结冰的。第4课“冰融化了”引导学生认识冰融化现象。在这一课中,学生将观察到冰融化成水的过程,即水从固态到液体的变化过程,如随着温度的上升,冰开始融化;冰融化成水后体积会变小等。第5课“水能溶解多少物质”引导学生进一步比较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在这一课中,学生将采用对比实验的方法,对食盐和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进行对比,发现水能溶解物质的多少是有限的,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也是不同的。第6课“加快溶解”通过两个控制变量(只存在一个变量)的实验引导学生发现影响物质在水中溶解速度的两个因素,即是否搅拌和温度。第7课“混合与分离”提出了一个将混合在一起的食盐和沙分离开来的任务,学生将经历分离食盐和沙的实验过程,在观察中了解食盐在水中溶解和结晶的双向变化过程,认识到溶解和结晶是可逆的。第8课“它们发生了什么变化”通过与水的三态变化类似的一些变化,引导学生对本单元的学习进行总结和反思,帮助学生理解物质物理变化的本质。学情分析通过一、二年级的科学学习,学生对科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求知欲和参与科学活动的愿望明显增强,学生的观察与描述能力有了明显的发展,在进行观察、记录、实验,交流等一系列活动时,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也得到培养。受年龄的限制,学生的思维依旧处于形象思维阶段,抽象概括和语言表达能力仍然比较弱,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仍然非常重要。教师还要注重观察、记录方法的示范和引导。通过本单元学习,学生能认识到水的很多物理特征,更重要的是领悟到正是因为水的这些特征,动物、植物和人类才能在自然界中得以生存。同时,通过实验探究,学生对“物质是不断变化的”“自然界的物质循环”和“物质变化可逆”等概念也会有一些初步认识。三、单元学习和作业目标序号单元学习与作业目标1根据物体的特征或材料的性能将两种混合在一起的物体分离开来,如分离沙和糖、铁屑和木屑等。2知道有些物体的形状或大小发生了改变,如被切成小块、被挤压、被拉伸,纸被撕成小片等,构成物体的物质没有改变。3知道冰、水、水蒸气在形状和体积方面的区别以及三态变化的条件和因素;观察并描述一般情况下,当温度升高到Io(TC或降低到OC时,水会沸腾或结冰;观察并描述水沸腾过程中的现象、温度状况以及水结冰后的体积变化;知道冰、水、水蒸气虽然状态不同,但都是同一物质。4通过观察,描述一定量的不同物质在一定量的水中的溶解情况;知道食盐溶解于水的过程是可逆的;通过实验,知道搅拌和温度是影响物质在水中溶解快慢的常见因素。5知道一般物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知道水结冰时体积会膨胀;描述加热或冷却时常见物质发生的状态变化,如水结冰、冰融化、水蒸发和水蒸气凝结。6能认识和正确使用实验器材,如酒精灯、温度计以及搅拌、分离和蒸发的实验装置。四、单元作业设计思路坚持立德树人,基于课程标准,以单元为基本单位,整体设计单元作业,精心选择作业内容。本单元的作业设计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1、作业层次:主要分“基础达标题”,“素养提升题”“课后活动探究”三个层次。基于单元一体化的视角,各层次的作业既独立承担功能,又相互联系,梯度推进,形成完整统一的作业体系,促进本单元学习目标的达成。2、每个作业层次的思路说明:课时作业第一个层次的基础达标题,主要是选择题和判断题,都是以巩固课堂基础知识为宗旨设计的。第二个层次的素养提升题,是以识图为主。由文字题转入到识图题,还让学生交流讨论,这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并引起他们对实验器材的积极关注。第三个层次的课外综合探究题,主要是培养孩子们手脑并用、动手探究,即理论联系生活实际,感受学习科学的重要意义,大大提升了孩子们的科学素养和科学探究精神。单元检测作业也分为三个层次:基础达标题、素养提升题、实验探究题。承接课时作业设计的。五、课时作业1、水到哪里去了的作业作业层次作业内容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评价设计时长基础达标作业1、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玻璃杯中的水过几天就会变少,其原因是()a、水蒸发了b、杯子吸收了水C、水从杯底流出去了d、水变成了冰、晒谷物时,把谷物(),才能干的更快。a、摊开b、放在太阳下c、摊在通风、有阳光的地方水蒸气在()情况下能液化成小水珠。a遇冷b、遇热C、任何2、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画错的画X。水蒸气是气体,不是水。()水蒸气是白色的。()巩固学生对课堂基础知识的掌握。评价主体学生0教师口5分钟评价方式自我评价0生生互评0教师评价没有固定的形状是液态水和水蒸气的共同特征。()养升业素提作3、识图题交流讨论:为什么游泳时刚从水里出来时感觉冷?联系生活实际,巩固蒸发需要吸热的知识。评价主体学生0教师回5分钟CJJ评价方式自我评价0生生互评0教师评价0H*.一一"'刚从水中出来,感觉特别冷课外综合探究作业准备两个完全相同的透明杯子,一片透明塑料薄膜,一支记号笔和一根橡皮筋。然后向两个杯子里加入等量的水,用记号笔标出水的高度。再用塑料薄膜盖好其中一个杯口,并用橡皮筋固定,另一个杯口不盖。然后把它们放到通风向阳的地方。2至3天后观察两个杯子中水量的变化。思考:你看到了什么现象?这说明了什么?加深对水的蒸发和液化的认识。评价主体学生团教师回15分钟评价方式自我评价0生生互评0教师评价02、水沸腾了的作业作业层次作业内容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评价设计时长基础达标作业1、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在给烧杯中的水加热的实验中,下列操作错误的是()巩固学生对课堂基础知识的掌握。评价主体学生0教师口6分钟A.用火柴金.B.用酒精灯C用喑吹天燃酒就灯外珞加热评价方式自我评价0生生互评0教师评价下列说法正确是()a、水沸腾时,蒸发现象也在发生b、水蒸发是汽化现象,水沸腾不是汽化现象c、蒸发和沸腾都能在任何温度下发生。关于水沸腾的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水沸腾时会有大量气泡上升、变大,到水面时破裂,释放出水蒸气,遇到冷空气后又液化成小水珠,即“白汽”b、烧杯中的水量会影响把水加热至沸腾时所用的时间C、水沸腾时,继续吸热,水温会继续升高。2、判断题(对的打”,错的画X)a、将温度计下端浸入水中,不能碰到容器的底与壁。()b、水变成水蒸气后,体积会变小。()c、水的沸点是100,这是人们规定的。()烧杯中的水3、识图题交流讨论:试管内的水沸腾后,温度不再升高,试管中的水虽能达到沸点,却评价主体学生回教师0能沸腾吗?不能继续通过烧杯中的素养提升作业1I水吸热,所以不能继续通过烧杯中的水吸热,评价方式自我评价0生生互评05分钟所以试管中的水不能沸腾。主要巩固学生掌握教师评价水沸腾了温度不再升高的知识。0课外综合探究作业测量水的沸点。准备温度计、清水、水锅、记录纸,然后在水锅中加入小半锅清水,放在煤气灶上加热,观察加热过程中水的变化和温度的变化,记录水沸腾时的温度。思考:你测量的水的沸点是多少?和在课堂上测量的水的沸点一样吗?如果不一样,可能因为什么?通过实验探究加深对水沸腾的认识,进一步验证水的沸点。(如果课外活动探究测量的水的沸点跟课堂上的不一样,这个问题由老师告诉学生,那是因为两次实验的气压不一样。)评价主体学生团教师020分钟评价方式自我评价0生生互评0教师评价03、水结冰了的作业作业层次作业内容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评价设计时长础标业基达作1、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使水的形态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温度B、透明度C、硬度水在结冰过程中与周围环境的热量交换是()A、要从周围环境中吸收热量B、要向周围环境释放热量C、既不从周围环境中吸收热量,也不向周围环境释放热量。为了使冰水混合物的温度降低,可以采用的方法是()A、加水B、搅拌C、加盐2、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水结冰后,温度将一直保持不变。()在碎冰中加食盐会使碎冰的温度上升。()水结冰后,形态变了,但体积不变。()巩固学生对课堂基础知识的掌握。评价主体学生13教师口6分钟评价方式自我评价0生生互评0教师评价养升业素提作3、识图题出示撒盐化雪的图片,交流讨论:盐起到什么作用?并说说其中的原因。巩固盐可以加速冰雪融化,降低水结冰的温度的知识点。评价主体学生0教师团5分钟评价方式自

    注意事项

    本文(《水》 单元作业设计.docx)为本站会员(lao****ou)主动上传,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