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伯与祝英台》导学案13-八年级下册音乐【人音版】.docx
-
资源ID:808897
资源大小:12.65KB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梁山伯与祝英台》导学案13-八年级下册音乐【人音版】.docx
教学目标:1、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2、喜欢以梁山伯与祝英台为题材的音乐,能受到梁祝的真挚爱情及对封建势力强烈反抗精神的感染,产生对这一爱情悲剧的理解与同情。3、欣赏过程中音乐的表现手段与故事内容相融,理性分析与情感抒发相结合,情感在音乐中获得体验,并能展开一定的联想空间。4、初步认识协奏曲以及奏鸣曲的曲式结构,引子、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尾声。教材分析: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由何占豪、陈钢作曲,1959年写成并首演,当时作者是上海音乐学院的青年学生,他们为了探索交响乐的民族化,选择了这一家喻户晓的民间传说为题材,吸取了越剧中的曲调为素材,成功地创作了这部单乐章,带标题的小提琴协奏曲。作品描述了梁祝二人的真挚爱情,对封建礼教进行了愤怒的控诉与鞭挞,反映了人民反封建的思想感情及对这一爱情的深切同情。乐曲的结构为奏鸣曲式,由引子、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组成。作品从故事中择取“草桥结拜”、“英台抗婚”和“坟前化蝶”主要情节,分别作为乐曲呈示部、展开部及再现部的内容,运用西洋协奏曲中的奏鸣曲式,很好的表现了戏剧性的矛盾冲突,并吸收了我国戏曲中的表现手法,使之既有交响性又有民族特色。教学方法:讲授法启发式教学法演示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