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小学生心理问题的案例分析及对策.docx
-
资源ID:80778
资源大小:6KB
全文页数: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六年级)小学生心理问题的案例分析及对策.docx
小学生心理问题的案例分析与对策一.个案基本情况性别:男。年龄:12岁。年级:六年级。姓名:郝#。二.问题行为描述1、上课不认真听讲,坐姿不端正,爱做小动作。2、喜欢咬手指,吧东西放在嘴里。3、不善表达自己,和老师同学沟通较少,爱玩电子游戏。三、应对策略:根据该同学的问题,我采取的应对策略如下:1、“转变认知”,就是通过改善其对自我的认知,重获自尊。让孩子从优点到缺点,对自己做一个全面的评价,让他在了解自己的过程中重塑自我。2、“行为辅导”:让同学在家帮助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在,工作,中找到了自己的价值,从而获得了自尊,摆脱了孤独,生活也愉快。3、“指导行为”,就是以明示、暗示、奖罚等手段对张同学进行及时的指导,特别是在其进步的时候给予奖励,通过强化,增加其积极行为。4、“外部帮助”,寻求外部环境的帮助。家庭的教育力量尤为重要。当发现孩子的极端情绪,家长要采取冷却、忍耐的方法。同时一旦发现该生的问题行为能第一时间和老师沟通,并共同商量解决办法。家校合作才能共同帮助该生改善自己的缺点,发扬自己的优点。四、对这个案例的总结:针对类似这样的学生要循循善诱,不可操之过急,老师不要把注意力集中在孩子的不良表现上,要更多地关注孩子的优点和特长,使之一步步放开自己心绪,慢慢地转变看待周围事物的不正确思想,将自己融入到集体中去,一点点感受大家给他的善意,通过多元评价、活动参与,使其自信自强。从而将自己的注意力转移到父母,老师,同伴上来,最终消除与所有人的隔阂,乐于接受教育者的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