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安全生产风险辨识评估管控指导手册-危险货物库场仓储.docx
-
资源ID:796677
资源大小:267.64KB
全文页数:9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企业安全生产风险辨识评估管控指导手册-危险货物库场仓储.docx
交通运输企业安全生产风险辨识评估管控指导手册(危险货物库场仓储分册)1 适用范围12 总体要求13 工作程序14 策划及准备25 风险辨识25.1 风险辨识范围35.2作业单元35.3 风险事件、事故类型35.4 致险因素46风险评估56.1,f/去.56.2风险矩阵法56.2.1可能性指标66.2.2后果严重程度指标66.2.3风险等级标准86. 3风险等级确定87. 4风险等级调整与变更87风险管控97. 1一般要求97. 2风险管控责任91.1.1 2.1分级管控要求91.1.2 主要负责人管控职责91.1.3 安全管理部门管控职责107. 2.4业务管理部门管控职责107. 2.5基层管理单位管控职责107. 2.6岗位员工管控职责107.3风险管控制度H7. 3.1风险监控预警工作制度117. 3.2风险警示告知工作制度127. 3.3风险降低工作制度127. 3.4教育培训工作制度127. 3.5档案管理工作制度128. 3.6风险控制工作制度127.4风险管控措施127.4.1监控预警137.4.2警示告知137.4.3风险降低147.4.4应急处置157 .5重大风险登记及报送168 .6教育培训169 .7档案管理1610 8风险辨识管控手册1611 持续改进1612 级17附录A风险管控清单18附录AO1压缩气瓶搬运作业单元风险管控清单18附录A02易燃易爆危险货物装卸作业单元风险管控清单27附录A03有毒有害危险货物仓储作业单元风险管控清单37附录04有毒有害危险货物装卸作业单元风险管控清单41附录A05腐蚀性危险货物仓储作业单元风险管控清单45附录A06腐蚀性危险货物装卸作业单元风险管控清单48附录A07压缩气瓶仓储作业单元风险管控清单50附录A08压缩气瓶搬运作业单元风险管控清单56附录A09堆场、货棚储存装卸作业单元风险管控清单64附录A1O动火作业单元风险管控清单73附录A11动土作业单元风险管控清单821适用范围本手册用于指导交通运输行业危险货物库场仓储企业开展安全生产风险辨识评估管控工作。2总体要求企业应建立由主要负责人牵头的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工作组,明确相关职责,应按照“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原则,开展风险辨识、评估,并不断完善和有效落实风险管控措施,提升岗位员工的风险管控能力,形成风险管控长效机制。企业应建立能够保障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全过程有效运行的管理制度,应建立完善的风险管控目标责任考核及奖惩制度,形成激励先进、约束落后的工作机制。3工作程序企业安全生产风险辨识评估管控工作程序详见图3-1o策划及准备成立工作组持续改进形成安全生产风险辨识管控手册及档案风险管控建立风险分级管控责任制图3-1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工作程序4策划及准备为全面、有效地开展安全生产风险辨识评估管控工作,企业应成立由主要负责人牵头并涵盖各职能部门的工作组,收集相关法律、法规、规章、政府文件、标准、规范等,梳理企业现有的管理制度、工艺流程、设备设施、作业活动等内容,做好工作策划,制定工作实施方案,并进行全员的宣贯培训,为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全过程管理做好前期准备。5风险辨识5.1 风险辨识范围企业应根据业务经营范围、作业区域、作业环节等因素,综合考虑不同业务范围风险事件发生的独立性,以及历史风险事件发生情况,确定一个或以上风险辨识范围。风险辨识应覆盖企业的所有活动及区域,并考虑正常、异常和紧急三种状态及过去、现在和将来三种时态。本手册确定的风险辨识范围是危险货物仓库和堆场。5.2 作业单元企业应按照“独立性”原则,在风险辨识范围内划分作业单元,并建立作业单元清单。作业单元可参照表5.2-1并结合企业实际情况进行划分。表5.2-1作业单元划分表序号作业方式作业单元1易燃易爆危险货物仓储压缩气瓶搬运作业2易燃易爆危险货物装卸易燃易爆危险货物装卸作业3有毒有害危险货物仓储有毒有害危险货物仓储作业4有毒有害危险货物装卸有毒有害危险货物装卸作业5腐蚀性危险货物仓储腐蚀性危险货物仓储作业6腐蚀性危险货物装卸腐蚀性危险货物装卸作业7压缩气瓶仓储压缩气瓶仓储作业8压缩气瓶搬运压缩气瓶搬运作业9堆场和货棚储存和装卸堆场、货棚储存装卸作业10危险作业动火作业11动土作业5.3风险事件、事故类型企业应针对不同作业单元,结合日常安全生产管理实际,综合考虑历史风险事件发生情况,研究确定各作业单元可能发生的风险事件及事故类型。事故类型按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6441-1986中规定的20类事故类型确定,包括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触电、淹溺、灼烫、火灾、高处坠落、坍塌、冒顶片帮、透水、放炮、瓦斯爆炸、火药爆炸、锅炉爆炸、容器爆炸、其它爆炸、中毒和窒息、其它伤害。风险事件及事故类型的分析可参照表5.3-1并结合企业实际情况进行确定。表5.3J风险事件及事故类型分析表序号风险辨识范围作业单元风险事件事故类型I危险货物库场仓储压缩气瓶搬运作业危险货物泄漏导致火灾火灾2危险货物泄漏导致爆炸其它爆炸3易燃易爆危险货物装卸作业装卸危险货物导致火灾火灾4装卸危险货物导致爆炸其它爆炸5运输车辆或防爆叉车撞伤工作人员车辆伤害6有毒有害危险货物仓储作业有毒有害物品泄漏导致中毒和窒息中毒和窒息7有毒有害危险货物装卸作业有毒有害物品泄漏导致中毒和篁息中毒和篁息8腐蚀性危险货物仓储作业货物泄漏导致眼、皮肤等灼伤灼烫9腐蚀性危险货物装卸作业装卸时眼、皮肤等灼伤灼烫10压缩气瓶仓储作业气瓶储存过程中泄漏燃烧爆炸火灾11气瓶储存过程中泄漏燃烧爆炸其它爆炸12有毒气体气瓶储存过程中泄漏中毒和窒息13压缩气瓶搬运作业气瓶贮存搬运过程中泄漏燃烧爆炸火灾14气瓶贮存搬运过程中泄漏燃烧爆炸其它爆炸15有毒气体气瓶贮存搬运过程中泄漏中毒和窒息16堆场、货棚储存装卸作业运输车辆或防爆叉车撞伤工作人员车辆伤害17危险货物泄漏导致火灾火灾18危险货物泄漏导致爆炸其它爆炸19有毒有害物品泄漏导致中毒和窒息中毒和窒息20眼、皮肤等灼伤灼烫21动火作业作业现场可燃气体泄漏,或有可燃物质残留导致火灾爆炸火灾22作业现场可燃气体泄漏,或有可燃物质残留导致火灾爆炸其它爆炸23有毒有害窒息性气体大量涌出,作业人员中毒/窒息中毒和窒息24焊接用气瓶爆炸容器爆炸25金属切割作业时,转动部件伤人导致机械伤害机械伤害26动土作业基坑坍塌坍塌27施工机械伤害作业人员或其它人员机械伤害5.4致险因素针对不同作业单元,结合相应的法律、法规、规章、政府文件、标准、规范等,参照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13861-2009,对辨识出的风险事件进行致险因素分析。致险因素可按照人的因素、设备设施(含货物、物料)因素、环境因素及管理因素等方面进行分析。1、人的因素人的因素可按照从业人员安全意识、安全与应急技能、安全行为或状态等方面进行分析。主要表现为装卸人员在搬运码垛过程中野蛮操作、装卸人员吸烟和使用明火、装卸人员未进行人体静电导除、站位不当未注意周围环境等。2、设备设施(含货物、物料)因素设备设施(含货物、物料)因素可按照生产经营基础设施、装卸运输工具、储存设施等设施设备的安全可靠性;作业货种的危险特性等等方面进行分析。主要表现为装卸时包装物破损、车辆未采取防火措施、可燃/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装置失灵、装卸车辆出现故障等。3、环境因素环境因素可按照作业场所、自然条件对作业的影响等方面进行分析。主要表现为阳光直射、环境温度过高、潮湿、夜间照度差等形式。4、管理因素管理因素可按照安全生产的管理机构、工作机制、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的合规和完备性等方面进行分析。主要表现为缺乏技能培训、缺乏安全教育、缺少相关的规章制度等形式。6风险评估6.1 风险评估方法本手册建议采用交通运输部发布的公路水路行业安全生产风险辨识评估管控基本规范(试行)(交办安监(2018)135号)、港口安全生产风险辨识管控指南(交办水(2019)48号)等相关文件中介绍的风险矩阵法,各企业可结合风险事件特点采用其他方法进行评估。6.2 风险矩阵法风险矩阵法中风险等级(D)由风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1)和后果严重程度(C)两个指标决定,即D=1xCo6.2.1 可能性指标可能性(1)指标统一划分为五个级别,分别是:极高、高、中等、低、极低,详见表621-1。表6.2.1-1可能性(1)判断标准表序号可能性级别发生的可能性取值区间1极高极易9V取值102高易6V取值93中等可能3取值64低不大可能IV取值35极低极不可能OV取值1备注:可能性指标取值为区间内的整数或最多一位小数。针对不同作业单元,搜集企业近年来风险事件发生频次数据,并根据主要致险因素,结合行业实践经验,进行风险事件发生可能性评估,通过可能性判断标准,进行风险事件发生可能性评分。6.2.2 后果严重程度指标后果严重程度(C)指标统一划分为四个级别,分别是:特别严重、严重、较严重、不严重,详见表622-1。表622-1后果严重程度(C)判断标准表序号后果严重s严重程度判断标准取值1特别严重(1)人员伤亡:可能发生人员伤亡数量达到国务院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中特别重大事故伤亡标准;(2)经济损失:可能发生经济损失达到国务院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中特别重大事故经济损失标准;(3)环境污染:可能造成特别重大生态环境灾害或公共卫生事件;(4)社会影响:可能对国家或区域的社会、经济、外交、军事、政治等产生特别重大影响。102严重(1)人员伤亡:可能发生人员伤亡数量达到国务院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中重大事故伤亡标准;(2)经济损失:可能发生经济损失达到国务院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中重大事故经济损失标准;(3)环境污染:可能造成重大生态环境灾害或公共卫生事5序号后果严重as严重程度判断标准取值件;(4)社会影响:可能对国家或区域的社会、经济、外交、军事、政治等产生重大影响。3较严重(1)人员伤亡:可能发生人员伤亡数量达到国务院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中较大事故伤亡标准;(2)经济损失:可能发生经济损失达到国务院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中较大事故经济损失标准;(3)环境污染:可能造成较大生态环境灾害或公共卫生事件;(4)社会影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