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丰控股专题研究报告.docx
顺丰控股专题研究报告报告摘要:航空网络即将完成搭建强化躯干,自动化和数字化物流扩充两翼。鄂州机场即将投入运营,国内航空货运将面貌一新,顺丰“天网”将建立更加强大的时效壁垒,以鄂州为核心打造全国乃至全球重要的物流中心;公司经过快递业务的多年积累,搭建完备自主率高的陆运网络,提供自营的揽收、运输、中转、派送的全链条服务,地面运营保障服务品质常年稳居全市场第一;顺丰科技以信息网作为根基,通过科技研发与数字化转型,优化干支线网络运输,提升节点的自动化水平,动态优化同城配送体系,提升装载率,并实现快递物流流程持续优化。顺丰物流网络正从国内第一走向世界第一,为公司拓展TOB业务提供优质数字化解决方案做支撑,并为ToC业务在中高端的进一步扩张打下基础。兼顾规模与盈利能力,基本盘业务稳中求升,新兴业务加速扩张。2023年公司营收增速回暖,现金牛分部持续造血,新兴业务加速扩张夯实子行业龙头地位。1)时效件:高端消费件成为时效业务主要增量,消费件占比提升至45%左右。预计还将继续保持13%左右增。;2)经济件:特惠专配以独立价格区间赢得特定客户群体认可。2023年顺丰丰网将正式运营,经济件产品矩阵形成,与通达系公司在经济件红海展开竞争。预计年化增长约20%o3)快运:快速扩张,夯实零担行业龙头地位拥抱万亿市场。预计未来两年仍处于爬坡期,年化增长约35%o4)国际:是2023年顺丰增速最快的子业务。顺丰计划收购嘉里物流补充海外物流网络,双方现有资源将整合并形成互补,国际业务将迅速抢占市场成为翘楚。5)供应链:公司以仓运配能力为基础,为客户提供供应链解决方案,协助企业完成数字化转型。随着标杆案例的落地,同时协助B端客户实现数字化转型,公司继续向成为物流供应链行业龙头的目标迈进。预计年化增长约35%o1 .营收业务量实现高增长,规模效应带动盈利能力改善1.1. 营收增速大幅回暖,业务量爆发式增长2023年顺丰业绩实现高增长。从年初疫情期间发挥航空线路优势承接运输业务,到疫情后通过开展特惠专配提升业务量,国内快递物流龙头成功突破发展瓶颈,迎来新的业绩增长点。顺丰全年实现营收1539.87亿元,同比增长37.25%,远高于17.3%的行业增长率;归母净利润73.26亿元,同比增长26.39%;毛利率为16.35%,同比下降1.07个百分点;净利率为4.50%,同比下降0.51个百分点,主要系公司2023年快速扩张低利润率的经济件业务所致。实现EPS1.64元/股,同比增长24.24%。从业务量来看,全年实现业务量约81.37亿票,同比增长68.46%,远超行业整体增速的31.2%o单票价格17.77元,同比减少18.99%,行业价格战愈发激烈。2023年顺丰市占率提升至9.76%,较上年提升2.15个百分点。四季度为快递传统旺季,顺丰在双十一、双十二期间表现亮眼,实现营收443.93亿元,同比增长32.82%;归母净利润16.08亿元,同比增长12.05%o季度业务量为27.28亿票,同比增长35.37%o业务量增速远高于营业收入增速表明顺丰经济件业务量占比迅速提升。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总资产为1111.60亿元,较2019年末增长20.1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564.43亿元,较2019年末增长33.06%o于2023年8月上旬,公司公开发行的可转换公司债券完成转股,公司报告期末的资产负债率由2019年末的54.08%下降至2023年末的48.94队保持健康的负债水平及良好的财务状况。1.2. 各业务线条百花齐放,首次披露分部数据分业务来看,顺丰各项业务均实现了不同程度的增长,呈现百花齐放的态势。公司业务多元化程度提升、互为助力,继续向物流行业龙头转型,完善各业务链条来满足客户的不同需求。公司通过自建、并购、重组等方式筑高壁垒,构建快运、冷运及供应链等新业务,扩大业务和海内外网络覆盖。龙头快递企业不断加快拓展新赛道,进入新领域,加快嵌入新业态并提供服务。企业具备多元化的先发优势,构筑了综合物流服务能力的竞争优势。2023年顺丰首次将分部业务进行拆分披露。其中速运分部(包括时效、经济、医药及冷运、国际业务)贡献绝大部分净利润,实现收入1233.97亿元,净利润122.84亿元,毛利率为18.96%,净利率为6.74%,盈利能力稳健。快运分部营收占比超过10%单独进行披露,净亏损9.08亿元,因年内积极拓展业务网络,购置运输车辆及建设中转场地,业务仍处于快速扩张阶段。其他分部净亏损11.25亿元,主要因为同城业务竞争激烈投入较高,供应链及其他业务均基本能够实现盈亏平衡。1.3. 三网体系持续强化,时效壁垒无可撼动完善的物流网络构筑了顺丰的壁垒。顺丰不断夯实和升级其独特的、稀缺的“天网+地网+信息网”三网合一的综合性物流服务网络,持续巩固和扩大在行业内的领先优势。公司长期通过购置飞机、车辆、自动化分拣设备等固定资产不断完善三网布局,形成了全面覆盖国内外的综合服务网络。直营模式与一贯的技术研发帮助顺丰实现对自身物流网络的全面精细化管理,实现对物流全链路过程的准确监测。1) 天网:顺丰航空是国内全货机数量最多的航空公司,货机数量、航线数量及运输能力均保持国内领先,目前快递行业仅有EMS及圆通拥有自有机队。2023年顺丰加快了自营全货机的购置节奏,一方面及时应对了时效业务需求量的快速增长,另一方面开始着手为年底建成的鄂州机场的运营提前布局。全年新购置3架,总货机量提升至61架(2023年截止到目前顺丰已经新购置3架新货机)。顺丰近两年加快了对宽体机的采购,在空运枢纽及主要航线上使用宽体机直飞将有效的降低单位运力成本。全货机发货量84.89万吨,同比增长46.7%o散航方面,2023年公司散航线路条数增长至2027,发货总82.36万吨,同比增长6.34%o报告期内航空发货量总计167.25万吨,9亿票,占公司总业务量的11%o2) 地网:公司继续在各地积极布局枢纽及片区中转场,新建18个片区中转场,共计147个。公司近年来加快对自动化分拣设备的布局,目前已经有121个中转场实现自动分拣,较2019年年末增加61个,能够实现小件自动分拣率超过70%,大件自动分拣率超过40%,确保快递在单个中转场停留不超过2小时,在提升分拣效率的同时有效降低中转端成本。在运输线路方面,公司在注重线路优化的同时继续拓展运输干线,开发下沉市场,2023年末共计拥有运输干线约13万条,干支线运送车辆5.8万余台,末端收派车辆10.5万余台,业务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仓储网络:顺丰辐射全国的仓储服务网络逐渐形成,能够提供电商、食品冷运、医药冷运等多行业、全场景的仓配一体化服务。目前拥有电商仓库154座,食品冷库62座,医药冷库12座。同时子公司双捷供应链拥有146座加盟仓,占地面积约208万平方米。顺丰多年来坚持从快递公司向综合物流供应链公司转型,仓储方案规划设计能力是顺丰供应链方案中的核心组成部分,是公司能够为头部客户提供定制化行业解决方案的核心能力之一。不断通过强化辐射全国的仓储服务网络,夯实行业标杆的仓储服务能力,提供更多的定制化仓配供应链解决方案,深耕3C、快消、食品冷链、医药等多个行业,完善仓配一体运营模式创新。2023年高峰期间,公司电商仓配业务量同比增长100%以上,且运营效率及交付质量不断提升。末端配送最后一公里:公司秉承更优的客户服务理念,一方面依托坚实的直营服务网络,提升服务网络覆盖;另一方面通过城市驿站、乡镇代理及邮快合作等多元化模式,加快城市网络布局与下沉市场乡镇网络搭建,打造更加便捷的收寄方式,更加贴近客户的快递服务体验。截至报告期末,拥有5万家城市驿站、乡镇代理及物业公司合作的末端网点,乡镇覆盖率达87.35%,较上年末提升5.5个百分点。物流产业园区:顺丰积极响应物流快递业“十四五”规划及“新基建”国策,基于“信息网”、“交通物流网”等数字化基础设施产业链建设,构建“智慧物流型”园区和“科技创新型”园区,服务超过1,500家客户,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仓储、物流、商流、信息流、资金流综合配套服务,助力行业客户供应链优化升级,赋能客户业务发展。截至报告期末,顺丰控股已成功布局50个城市的产业园项目,物流场地土地面积约8,721亩,已建成建筑面积约172万平米,预计2023年建成项目建筑面积约138万平米,未来三年顺丰产业园管理运营面积预计超500万平米,具有极强的先发优势。3) 信息网:顺丰自主研发的信息化平台能够覆盖公司各个业务环节和场景,通过掌握各个环节中的实时数据,快速、灵活、全面地对各项业务赋能,推动物流全链路的信息相互连通。业务中的数据与信息是系统优化的基础,顺丰通过利用运筹优化、机器学习等技术不断优化信息网络,实现精简运输线路、通过件量预测进行前置仓配送等,从而降低运输端成本,同时提升收派时效性。2023年“双11”顺丰件量预测成功率达到102.27%,预测值与实际运送量仅差2个百分点;同时“双11”首日顺丰派送成功率达到96.4%,而2019年该数字仅为60%左右。信息网络已经成为顺丰的“智慧大脑”,为未来更多环节的优化提供了无限可能。定增预案助力核心网络建设,强化三网壁垒目的明确。2月9日顺丰控股发布定增预案,拟募资不超过220亿元,用于速运设备自动化升级、湖北鄂州机场转运中心工程建设、数智化供应链系统解决方案建设、陆路运力提升、航材购置维修及适当补充流动资金。公司继续强化核心网络基础建设的目标明确,,天网+地网+信息网,的三网所形成的时效壁垒将进一步深化。鄂州机场建成及自营投产货机的储备将为顺丰航空件时效能力带来质的飞越。从点对点的航线模式向基于枢纽航空基地为中心的轴辐式网络转型升级,提升飞机载运率,有效降低吨公里成本,同时提高航权和时刻的自主决定能力,提供更多的路由设计和成本节约方案。速运设备的自动化升级将进一步提升转运端、运输端的规模效益,减少中转、运输成本。数智化供应链系统解决方案的建设帮助公司不断完善供应链业务能力,继续提高市场影响力,向综合物流巨头迈进。1.4. 加强成本三费管控,注重科技研发赋能业务扩张期严格把控成本结构,未来持续对运力资源投入。公司的经营成本结构维持稳定,经营成本占营业收入之比整体较2019年略有上升。其中人力成本占收入比为43.3%,同比下降0.96个百分点,主要收益于规模效应体现、中转自动化投入带来的人均效能提升;运力成本占收入比达到26.9%,同比上升3.53个百分点,主要由于部分业务规模扩张迅速,公司加大了对运力网络资源的投入以提升产品的时效性,未来-2年仍是公司完善网络布局的关键阶段,我们认为运力成本占比会略有增长;其他经营成本占收入比为13.4%,同比下降1.5个百分点,主要受益于场地成本摊薄,包材消耗率下降。从整体来看顺丰对于营业成本的把控较为严格,通过对业务扩张速度的准确判断适度投放运力,以业务网络融通、小件填仓等方式保证运输线路的装载率。预计未来两年顺丰的经营成本占比将以合理增速逐年提升1-2%,盈利能力有较强确定性。从长期角度看,我们认为顺丰未来在营业成本端有较大的改善空间。顺丰在不断推行各业务的线路融通,发挥自身大网的规模效应,通过提升装载率的方式摊薄单均成本。短期内填仓模式、快慢分离举措已经有所成效,长期坚定推行四网融通、建设高质量物流园区,将各业务中转场地有效融合,继续通过自动化手段提升中装效能及干支线装载率。1) 快慢分离解决方案:20年开始,公司从填仓模式转成施行“快慢分离”模式。所谓“快慢分离”是指在运输路由结构上进行优化,将电商件从传统的时效物流大网中分离出来,不再完整通过二级中转场-一级中转场-二级中转场的运输链条,而是在二级中转场处直接将电商件分离出来,直接运输到目的地的二级中转场。同时,顺丰也额外增设了电商件中转场,网点可以直接将大批量电商件进行运送,再运输到目的地的二级中转场进行派送。这样的运作模式极大减少了中转次数,保证操作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