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工作心得体会8篇.docx
班级工作心得体会8篇班级工作心得体会篇1班主任是学校中全面负责班级领导工作的教师,在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同时,又肩负着培养教育下一代的重任。因此,在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要人才的事业中,班主任起着较为重要作用。为了提高班级管理能力,我利用寒假阅读了班主任工作漫谈、小学班主任工作概论等有关班级管理的教育书籍。通过学习我对班级管理有了一些自已的看法。面对11、12岁的儿童,工作更加繁重。我相信,任何一位班主任都希望胜任这项工作并把自己从繁重中尽量解脱出来,那么,如何开展小学班主任工作就至关重要。下面我谈谈自己学习的体会。一、为人师表,率先垂范我认识到班主任不仅仅是一个班级的组织者和管理者,更是一个班级的教育者。平时与学生相处的时间比其他老师要多得多,因此班主任的一举一动,都将对学生产生较大的影响。俗话说:“身教重于言教。”老师的外在行为表现对学生具有一种榜样和示范的作用,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在平时与学生相处的时时刻刻,教师都严格要求自己,做到“要学生做到的,老师先要做到“。比如,教育学生讲卫生,不乱扔垃圾。平时教师就应主动地把地上的垃圾捡起,并把垃圾扔到垃圾桶。学生见多了,日后看到地上有垃圾也会自觉地捡起,并把垃圾扔到垃圾桶。二、营造良好的班级气氛记得魏书生先生在班主任工作漫谈这本书中曾说过这样一段话:“班集体,人们生于斯,长于斯,变化于斯。在其中时,关心她,爱护她,为她吃苦,为她的荣誉奋斗;离开她后,留恋她,想念她,回忆她,魂牵梦绕着她这怀念的感情经过滚滚滔滔的时间长河的冲刷,非但没有消失,反倒经年累月越积越深。许多人愈到老年晚年,对其思之愈切,念之愈深。“班级和人生维系得这么紧密,如果孩子没有在一个好的氛围里学习、生活,在这么长的时间内,很难有一个好的心态去面对生活。所以我觉得营建一个民主平等的氛围很重要。一个良好的班集体要形成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去影响、制约每个学生的心理,规范每个学生的行为。正确的舆论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对班级每个成员都有约束、感染、熏陶、激励的作用。因此,班内要注意培养正确的集体舆论,善于引导学生对班级生活中一些现象进行议论、评价,形成”好人好事有人夸,不良现象有人抓”的风气。三、培养一支强有力的班干部队伍,实行班级管理民主化、细致化有句话说:“抓在细微处,落在实效中”,班主任工作只有细致入微,才能使班级管理见成效,而在细致管理基础上还应充分发挥民主。班主任要有意识的让学生参与管理,创设各种表现机会,充分调动全班每个同学的积极性,形成民主管理气氛使学生自我表现心理得到满足,民主意识得到培养,管理能力得到增强。班干部既要有管理能力,又要民主管理。因此每个干部都要清楚地明白自己的职责,及时认真的完成每一项工作。在班干部中,定期召开班干部会,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让大家意识到当班干部不是为了一时的光荣,应该更加以身作则,成为班级中各方面的示范。四.时刻注意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有人说有德无才是次品,有才无德是危险品,有才有德才是合格品,这是很有道理的。抓好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是今天德育工作的重要性与紧迫性,只有坚持不懈地把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工作做好,才能适应今天的形势,做到教书育人。像现在的孩子,有好多是属于问题学生,这些学生更是我们教学管理上的一个现实难题。特别是一些社会、家庭不良方面的影响更是让我们教师管理难度加大。所以,在平时的教育中,除了要培养学生应有的诚实心、感恩心、责任心、上进心、自信心外,更要关注那些思想上有些偏激的学生。我们班就有这样的一个女孩。记得上个学期的某一天上午,我连续上了三节课,感觉有点累,刚想歇一会儿,可还没等我坐下,又有同学跑来报告:“老师,同学哭闹着要回家,她说她再也不能呆在这个教室里面了。“到底怎么回事那么严重?经调查,原来是班里有几个同学(其中有一个副班长)冤枉她拿了叶圆圆同学的一件物品。虽然那几个同学最后已经知错,并且很诚恳地向她道了歉,可她不接受这样的道歉,她认为这是对她的非议,让她以后在班里抬不起头来,道歉也弥补不了对她造成的那种心灵的伤害,说到激动时她还瞪着双眼对我们(我和语文老师陈副校长)吼道:“我实在受不了了,一个副班长竟然对一个什么都不是的女同学这样污辱,什么副班长,她也配?她们早就看我不顺眼了,总欺负我弱小。”怎么会?我们班的那些女同学性格、心态各方面都特别好,这一点我还是比较肯定的,看她那副得理不饶人的样子,虽然我能理解被人冤枉的滋味很不好受,但也想不到一个小孩子会说出这样的一翻话来。在经过我和陈校长的耐心开导并向她保证一定在班里狠狠批评那几个同学为她澄清事实的真相后,她才肯回教室继续上课。坐在办公室里,我实在放心不下,只好又打电话叫她家长过来解释清楚,还好,看到她爸时,她的态度转变得还比较快,马上答应原谅同学们了。其实,我觉得同学冤枉她也源于她在班里面的“人缘”不够好。这孩子平时喜欢跟同学斤斤计较,不管与谁坐在一起她都觉得不舒服,为了一件小事可以大闹半天不罢休。去年,纹川大地震过后,班里发动同学们捐物品时,其他同学都很慷慨,捐了好多的物品,唯独她一件也舍不得捐,当时语文老师(班主任)还特地对她进行了一番思想品德教育。以前上课的时候我发现她上厕所的次数特别多,可是每次看到她那痛苦的表情,再加上是个女孩子,总以为是她肠胃不好引起的,就任由她去,后来有同学反映说她只是借故去蹲厕所而已,而且每节课都这样。我真不敢相信,厕所不管多干净也不会有人喜欢去里面呆的呀!结果打电话向她爸了解情况,发现她身体一切正常,根本没有什么毛病,此后她上课就再也不敢提上厕所的事了。班里搞什么劳动的时候她也特会偷懒,难得的是班里的同学对她还挺宽容,从来不跟她计较。但是对于这类特殊的学生,我们当班主任的就要时刻关注他们,并要针对存在他们身上的各种缺点,对症下药来进行切实有效的教育,让他们的不满情绪尽量得以宣泄,好去掉他们心理上的疙瘩,引导他们拥有一颗健康、平常的心。五、发扬协作精神,做好与任课老师、家长的配合工作。作为班主任,我认为自己应该在学生与任课老师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因此,做好与任课老师的配合、协调工作是很重要的。在学生、家长面前绝对维护任课老师的尊严,如果学生,家长对任课老师有所看法,一方面我会耐心细致地做学生的工作,另一方面我的立场是绝对站在老师这一边的。因为自己是老师,将心比心,我能够理解老师。另外,我知道一旦学生、家长对老师失去了信赖,那么将会给这位学生甚至是整个班级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和任课老师的通力合作,是我们做好班主任的最重要的条件。如果没有科任老师的齐心协力、无私奉献,任何一个班级都不可能取得最终的成功。除了与任课老师的配合,为了孩子,老师还要经常与家长沟通,共同寻求教育孩子的最佳方法,共同承担起教育孩子的重任。与家长沟通的方式很多,随着现代化通讯的发达,电话沟通是最便捷的了。但有时传统的登门家访所起到的作用是其他无法替代的。班级工作心得体会篇2初中阶段的班主任工作很琐碎是众所周知的事,有人曾形象的把初中班主任比喻成教师、父母、警察、法官的统一体。这话一点不假,但反过来想,以后看到自己培养的学生个个成才,也甚是欣慰。在教师队伍中我是新教师,在班主任队伍中我更是经验不足。初中阶段学生的身心时时变,对他们的管理也要“与时俱进”,上学期的方法可能不再适用于下学期,怎么办?我觉得唯有多研究学生,多查找资料案例,多与有经验的老班主任交流。人常说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其实在学校里班班有本难念的经,管理再出色的班级也难免有各种小问题,我觉得班主任老师不要害怕有问题,掌握好了如何解决问题才是发展之道。假期回来,我发现我班的学生有很大的变化,同时班级出现了很多问题。如班级纪律有些散漫,学习态度不端正等。为此我对班级管理进行了一些调整和整顿。一、狠抓常规教育,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所以接到新班,一开始,我便进行严格的常规训练,狠抓养成教育。开学的第一节课,就是习惯的学习,使学生明确:上课专心听讲,边听边想,发言积极大胆,声音洪亮,态度自然大方;作业整洁,及时完成;下课不在教室及走廊追跑打闹,大喊大叫;要做有益安全的游戏;不仅搞好个人卫生,还要保持教室地面和桌仓的清洁。每个同学带块抹布,坐之前先擦桌面、凳子。而这一切我都避免使用“不许”、“禁止”这类冷冰冰的字眼。而是用摆事实讲道理的方式,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这样做而不应该那样做,这样师生之间便搭建起了促进彼此心灵沟通、精神上理解的平台。当学生明确什么是应该做的,应该怎样做,什么是不应该做的后,每周五的班会课上,我组织同学们进行自我评价和同学互评。表现好的给与表扬和鼓励,对表现差的不仅指出差距在什么地方,还用“传、帮、带”的办法请同学帮助改正。二、班主任每天查阅班级日志,及时发现问题手勤、口勤、腿勤是班主任在日常的班级管理工作中要需做到的基本要求,只有这样,才能对班级进行有效的管理。但除此以外班主任更要做到眼勤。每天一定要随时进入班级查看日志的记载。通过班级日志记载的内容及时捕捉班级内发生的大量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除了对班级日志及时查阅,还要向负责记载的学生干部询问,让学生干部参与到班级管理中,培养同学们对班级的关心度和集体感。班主任对教室日志上表扬的学生要表扬,在班中树立榜样;对教室日志所反映的突发事件及不良倾向要及时地有针对性地处理,绝不拖拉,目的在于提高学生对教室日志管理的信赖程度,使班级日志能最大限度发挥其应有作用。班主任应召开班干部会议进行班级管理的培训,尤其是负责记载的学生干部强调记录的规范,要做到公平公正,使班级日志制度始终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保证教室日志记制度实施的效果,不流于形式。三、以理明理现在的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由于家长对孩子过分疼爱,一些孩子养成了不少坏习惯,有些学生自以为成熟,以与众不同为荣,他们的“个性”多自私、狭隘。这学期我们班有一个同学,在学习上他是一个比较好的学生,但在做人上却有较大的瑕疵,如考虑事情以自我为中心,交给他工作故意推三阻四,没有自知自明;曾经有两次因学习上的问题,被我批评过。但他并不虚心接受,而是使性子,摔门而出,这两次,都被我狠狠地处罚。一个人犯了错误,要给他改正错误的机会。事后,我再跟他慢慢地聊,讲清自尊、自爱、自律是人性中最基本上进因素,与此矛盾的性格特点无疑要改正,讲清在集体中,如何学会与他人相处,让他认识到不良的“个性”,只能让他离周围的人越来越远。如今,他身上的坏习惯已经改掉了很多。学生做错了事,要让他明白错在何处,让学生在理解的过程中自己教育自己。初中时期正是一个人叛逆心理最强的时期,他们听不进父母、长辈的劝告,自以为是,看问题从个人的角度出发,难以说服。我常常鼓励学生用“换位思考”的方法解决问题,“假如我是老师”或“假如我是父母”,也在班级开展“今天我是班长”活动这种换位思考的情感体验使学生少了一份苛求,多了一份宽容;少了一份埋怨,多了一份理解;少了一份指责,多了一份尊重。班级纪律更严谨,气氛更和谐,让他们在自己的切实感受中,在老师的循循引导下,明白一点为人处事的道理。四、准确定位,转换角色,树立威信走近学生可以帮助班主任了解班级的状况,不过也要把握好与学生的距离。像我这样的年轻班主任与学生相处时比较容易沟通,共同的话题也多。但我发现班主任与学生走得太近未必是好事,师生间过度亲密的朋友关系,表面上看是气氛融洽,师生同乐,实际上会造成对学生的溺爱与放纵,会让学生错误地认为班主任是“自己人,一切好说”,从而自损威信。但与学生距离太远也不行,长期一副居高临下、不苟言笑的表情,会让学生难以接受,避而远之。如此下来,班里很多情况就无法获悉,工作自然难以开展。所以,我明白,班主任要把握和处理好与学生的距离,既不能太远,也不可过近。一句话,那就是若即若离。随着时代的发展,班主任工作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特点,面临着新挑战。尤其是教育环境和教育对象的新变化,使班主任工作更加繁重,对于年轻的班主任而言,如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