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好师生关系班主任需要做到八个字.docx
建立好师生关系,班主任需要做到八个字我与学生的关系特别亲密。或许就是太亲密的缘故,学生不怕我,导致我掌握不好管理的尺度,把一个好端端的班级管乱了,我该怎么办呢?初为人师时,我很想与学生建立一种可以平等交流、互相帮助的朋友关系。我不仅是这样想,也在身体力行。我与男学生一起打篮球,与女学生一起跳皮筋,带他们去郊外野炊,还与他们去小河沟里抓螃蟹、摸螺狮、捉小鱼儿。我们无话不谈,欢乐无所不在。我还曾经去学生家里,与学生同吃同住,和学生一起去山上拾菌子。我到现在都还清楚地记得,当我扒开枯叶看见一丛一丛的鸡菌时,幸福感突然而至,身体仿佛飘浮云端的奇特感受。当时,很多同事都羡慕我有一颗天真烂漫而年轻的心,可以与学生打成一片,师生关系是那么亲密。很多外班的学生也很羡慕我班的学生,认为他们运气好,遇到了好说话、有情趣的老师。事实上,我还是太年轻了。虽然我与学生建立了非常亲密的师生关系,但也正是这种“亲密”坏了大事。我发现我与学生越亲近,他们对我的态度反而没有之前那么尊敬了。我发出的指令他们阳奉阴违,我安排的工作他们偷工减料,我布置的作业他们大打折扣,甚至在我讲课时他们还想凌驾我的课堂。曾子日:“狎甚则相简也,庄甚则不亲。是故君子之狎足以交欢,庄足以成礼而已曾子的意思是,过分亲近就显得轻慢,过分庄重就显得疏远,因此君子之间的亲近能够达到彼此欢悦就足够了,君子之间的庄重能够完成礼仪就可以了。我这才明白:原来不是学生不好,而是我自己没有把握好师生交往的尺度。我在对待学生时,没有做到宽严相济,而是以“求和”的心态迎合学生的需求,最终导致我被学生轻视。自那以后,不论是带起始班级,还是中途接班,我都恪守“原则之内寸步不让,事情过后立马翻篇”的原则。对待学生,我既有雷霆手段,也有菩萨心肠。不论何时,我的言行都在向学生诠释“敬而不畏,亲而不狎,远而不疏”的师生观。我的这一改变令班风和学风变得积极向上,学生更加愿意遵守纪律,对我也更加尊重,班级整体学业成绩优良,在学校开展的各项大型活动中,学生也都表现出色。我现在带班,尤其是中途接班,不再一味追求和学生建立朋友关系,而是优先考虑建立好师生关系。建立好师生关系需要做到八个字,即“亲密有间,宽严有度:那么具体究竟怎么做呢?一、要与学生保持恰当的距离。班主任要想做好学生工作,免不了经常与学生在各种场合交流。在与学生交往时,班主任一定要保持恰当的距离,具体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1 .身体距离。老师和学生的身体距离一般应该保持在45厘米至1米。也就是伸手可以握到对方的手,但不容易触碰到对方身体的距离。老师可以与学生拥抱,但不可以紧贴身体,身体之间必须有10厘米至15厘米的距离。老师可以轻拍学生的肩膀以示鼓励,也可以摸学生的头向其示好,但不可以摸脸,更不可以触及学生身体的敏感部位。2 .言语距离。老师是评价者,一句口不择言的开玩笑的话,就可能令学生陷入人际关系的绝境;一句不分场合的讽刺的话,就可能让学生陷入颓废境地;一句言不由衷的表扬的话,就可能让学生对自己产生怀疑。因此,老师在说话时,一定要时刻警醒:专业人士,就要说专业的话!老师与学生说话时必须设立边界,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话说出口之前必须想清楚,没想清楚最好先保持沉默。我的小学启蒙老师曾对我说:“钟杰这一辈子都没出息!”这句话经老师说出口,对学生就是严重的伤害。所以,这句话我记了几十年都忘不掉。但如果这句话是从我妈妈的嘴里说出来的,我就不会一直耿耿于怀了。我只当是妈妈故意刺激我,然后会用行动证明给她看:我一定会有出息!我与学生谈话,从来不对学生的言行和人品进行评价。我只是客观地陈述事实,真实地表达我的感受,然后提出我的请求。即便学生犯了非常严重的错误,我也不会轻易动怒,而是会心平气和地与学生一起回溯事情发生的前因后果,然后将学生引至事发时的情景中,启发学生寻找规避错误的方法。在这个过程中,我会提醒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止一种,一定要从多个角度去设想:假如我再遇到类似的问题,我怎么才能找到最好的解决办法?这种“回溯现场寻找解决办法”的过程,其实就是“宽”,是对过错本身的“宽”,对犯错的人的“宽整个过程中,我没有评价,没有责骂,没有放任不管,也没有当着学生的面搭挑子,而是积极主动地与学生一起回顾过往,为未来避免犯同样的错误寻找更好的解决之道,这就是对学生的“宽”!等到事情弄清楚了,责任明确了,该怎么惩罚就怎么惩罚,公事公办,寸步不让,这就是“严”!总之,当学生犯错后,老师在情感上要有“菩萨心肠”,在行动上要有“雷霆手段:如果学生接受了惩罚,这件事就彻底翻篇,老师从此闭口不提,从心里真正原谅学生的不良行为,待他如初。3 .社交媒体的距离。网络时代,师生交往的形式较以前更加多样。在QQ、微信、微博等社交软件上,都可以看到师生交往的动态。网络交往确实没必要像在学校交往时那般正式,但教师这个职业毕竟具有示范和育人的特点,因此,班主任和学生在社交媒体上交往时,虽然话风可以活泼一点,但语意还是要严谨。也就是说,不管你怎么跟学生说话,都不要忘记自己的教师身份,都要记得对方是学生,是未成年人。因此老师说的话一定要积极向上,要对学生有促进作用。对于学生在网络上无伤大雅的俏皮话,老师要宽容对待;对于学生通过社交媒体辱骂同学和老师的行为,老师必须严肃处理,严查到底,影响恶劣的,要立刻报警,绝不对这种行为有半点宽容。宽,不是毫无原则地迁就与姑息,而是理解当事人的做法,事情处理过后,老师对学生要心无芥蒂、爱之如初。严,不是轻易评价,也不是随意责骂,更不是滥用体罚,而是坚持原则,温和而坚定地按原则办事。二、要准确地切换角色。语文课上,我会非常严厉地对学生说:“我现在是你们的语文老师,我传授给你们知识,教给你们考试的技能,所以我也是教练。我的课堂立场是,课堂是大家的,任何人都没有资格破坏!谁要是敢破坏课堂纪律,不仅犯了我的大忌,也犯了众怒。我一定会让你吃不了兜着走!”作为一个语文老师,如果我对我的课堂没有鲜明的态度,坚定的立场,那么我还怎么保证我的课堂质量?这就是“严二设置底线,绝不允许学生突破,一旦突破,严惩不贷!我的柔情不是为故意破坏课堂纪律的学生准备的,我为这类学生准备的只有钢铁般的纪律!但是,如果学生努力了,成绩却还是不理想,那么我绝对不会对他们冷嘲热讽。我会耐心地帮学生找原因,指导他们如何有效地学习,鼓励他们继续努力,期待下一次能取得好的成绩。这就是“宽”一一理解学生的差异,体谅学生的不易,解决学生的困难,帮助学生慢慢地成长。语文课结束了,我的身份便切换为班主任,我会温和地对学生说:“我现在是你们的班主任,我将不遗余力地培养你们,把人生的智慧传递给你们,为你们未来成为健康幸福的人打下坚实的基础。所以,我允许你们犯错。人就是在犯错的过程中成长的。哪怕你们犯了IOO次错误,我也会原谅你们101次!”其实,当我对学生的过错抱有一种接纳的态度时,学生反而很少犯错。他们更愿意遵守规则,更愿意把时间花在学习和运动上。课间休息或者是课外活动时,我的身份又会切换为邻家大姐姐-亲切、随和。我会主动把我的话语系统切换到学生的话语系统,这样就很容易与学生打成一片。学生很喜欢我,但那份喜欢又带有一些克制,学生的这种状态让我心安。我也很喜欢我的学生,但这份喜欢不会越界,我的克制让我的学生感觉轻松。如果班主任是中途接班,那么完全没有必要挤入学生的生命场。毕竟在学生的心中,有很多重要的人。新任班主任不要试图去取代前任班主任。新任班主任只要与学生保持得当的距离,且做到宽严相济,就能得到学生的敬重,赢得学生的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