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第一文库网! | 帮助中心 第一文库网-每个人都是第一
第一文库网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学术论文>
  • 全科教育>
  • 应用文档>
  • 行业资料>
  • 企业管理>
  • 技术资料>
  • 生活休闲>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第一文库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诗词曲五首》教学设计.docx

    • 资源ID:763531       资源大小:19.62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扫码关注公众号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诗词曲五首》教学设计.docx

    ?诗词曲五首?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 了解五首诗的作者生平及相关的背景知识。(2) 了解五首诗的思想内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体会五首诗的艺术特色及语言风格。2、能力目标:反复诵读,咀嚼涵泳,感受诗歌的音韵美、意境美、语言美。(2)积累五首诗中的名句,增强语感,丰富学生的古典文化修养。3、德育目标:这五首诗,或忆今追昔、慷慨悲愤,或感时伤怀,或思亲忧国,文笔优美,文思独特。学习它们可以激发灵性,陶冶情操,丰富文化积累。【教学重点】1、领会诗意,体味诗情,积累名句。2、背诵并默写五首诗。【教学难点】深刻体会诗人的胸襟抱负。【教具准备】多媒体【课时安排】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我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诗的历史源远流长,名家辈出,佳作迭出,可谓是中华文明宝库中最璀璨的明珠。曾记得有位作家说过:如果你缺乏想象力,那么请多读读诗吧。今天,就让我们漫步于古诗苑,含英咀华,去领略诗的魅力吧。二、师生共同品读?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1、简介作家、作品作者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人,唐代诗人。他曾参加王叔文领导的政治改革,失败后一再遭贬。唐敬宗宝历二年(826),刘禹锡被罢去和州刺史,北归京师,途经扬州,遇到白居易,在酒宴上白居易写了?醉赠刘二十八使君?,对刘长期遭受贬谪表示同情,刘禹锡写出了这首诗答谢他。酬,答谢。使君,是对刺史的称呼。2、指导朗读,初步感受(1)教师播放朗读磁带,要求学生听请字音、节奏。教师指导朗读。要求:读准字音、把握节奏、读出重音。(3)师生对擂,比赛朗读。师:同学们,生活中挑战无处不在,敢于挑战,勇于超越是现代中学生必须具备的品质。哪位同学有胆量跟老师比赛,比一比谁朗读得更好,更有感情呢?欢迎挑战,携手前进。(师大力鼓励学生踊跃参与,激发学生朗读兴趣。)3、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诗句,概述诗意。4、品味名句,感受哲理美。师提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一联是为人们传诵的名句。请你联系实际,谈谈对这两句诗的理解和认识。学生分小组讨论,推选代表发言(师引导学生见仁见智,从不同角度欣赏,品味名句)师总结:这两句诗本意是抒发诗人的身世之感,但其中包含的哲理使诗句具有普遍意义。它暗示社会总是向前开展的,新的事物必将代替用旧的事物,前景是无限美好的,诗句表达了诗人坚决的信念和乐观的人生态度,值得我们学习。5、小结。三、师生赏读?赤壁?1、教师范读,学生跟读。2、简介作者并解题。杜牧(803852),唐代诗句,字牧之,京兆万年人,和李商隐并称“小李杜。赤壁是东汉末的周瑜大败曹操的地方,但杜牧所咏赤壁并非此处,而是湖北黄冈的赤鼻矶,所以说此诗虽为咏史诗,其实也借题发挥。3、学生借助注释,感知诗意。4、教师设计一些思考题,指导学生理解诗意、体会诗情。(多媒体显示)(1)请用自己的话概述诗意。诗歌开头为什么从一片不起眼的折戟写起,这样写有何作用?全诗最精彩的是末尾两句,这两句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历史眼光?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学生分组讨论,全班交流。5、小结这首诗是咏史诗,由“折戟的发现引发议论,作者的见解独特,眼光敏锐,诗中也反映了作者的豪爽胸襟和非凡见识。6、学生齐读,进一步体味诗人的胸襟和气度。四、学生自读?过零丁洋?1、学生讲述文天祥抗元的历史故事。师:文天祥是我国著名的民族英雄,是南宋杰出的政治家和诗人。这首诗作于作者被俘后第二年过零丁洋时,后来元军统帅张弘范逼迫他写信招降南宋在海上抵抗的将领张世杰等人,文天祥以此诗明志。2、学生推选一位朗读水平较高的同学范读这首诗。教师提示:注意把握重音。如“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应重读加点字。注意读出情感。全诗交织着忧国之痛和愿为国捐躯的满怀豪情,语调慷慨激昂。3、学生自读诗歌,借助注释,整体感知诗意。4、合作研讨,品味语言请同学们任选这首诗的任一联,说说自己对它的理解。师提示:可从词语的锤炼、修辞的运用、表现手法等角度切入。学生四人一组合作研讨,然后推选代表进行全班交流。重点赏析“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一联。5、拓展延伸请谈谈中国历史上“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事例五、学生齐读这三首诗,并尝试背诵六、布置作业。1、背诵并默写这三首诗。2、学生尝试自己制作配乐朗诵带,互相听读、品评。第二课时一、检查背诵个体抽查与集体背诵相结合,全篇背诵与名句背诵相结合。二、师生赏读?水调歌头?1、导入新课以歌曲?但愿人长久?导入多媒体播放相关画面,渲染情境。2、简介作者、写作背景(1)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书画家。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并称“三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清新豪健,风格独特,其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2)这首词是苏轼在密州任太守写的,苏轼与其弟自幼感情深厚,皆因反对王安石新法,先后被贬出京,到宋神宗熙宗九年(1076年),兄弟俩已有七年未能见面。中秋之夜,苏轼仰望天上一轮圆月,想起自己政治上被压制,仕途不得志,与兄弟远隔一方,不能团聚,不禁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诗。3、初读全词,感知内容(1)教师范读,生边听边划分节奏。(2)学生明确节奏的划分。(投影显示)(3)全体朗读,师指导点评。4、再读诗作,理解诗意。学生结合课文注释,疏通文意,有不懂的地方提出来,师生共同研讨。5、品味诗作,体会诗情(多媒体显示)(1)词的上下阙主要写什么?二者的联系何在?(2)诗人笔下的月亮是何形象?诗人由月色想到了什么?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3)作者对人生的感悟表达在哪些诗句上?6、想象意境,赏析名句(1)学生反挥想象描绘意境(师可例如)谈谈对“人有悲欢离合共婵娟这一名句的理解(师适时引导学生学习诗人旷达的胸襟和乐观的人生态度。)7、拓展延伸如果时空倒流,你化身苏轼本人,请配合表情、动作、内心独白等再现诗人赏月的意境。8、小结三、指导学生自读?山坡羊、潼关心古?1、作者及背景介绍张养浩(12701329),字希孟,号云庄,济南人,元朝散曲家。本首选自?金元散曲?,是张养浩散曲的代表作。潼关,古代关名,在陕西东部。此关地势险要,是古代兵家必争之地。怀古,对古人的事迹有所追念和感慨。2、整体感知诗意,学生提出不懂之处,分组讨论释疑,小组无法解答的问题请全班解答。3、悟诗,体会诗情。教师提问:这首散曲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学生思考、明确:这首诗写景、抒情、议论有机结合。全诗揭示了我国封建社会各个朝代无论是兴是亡,都给老百姓带来沉重苦难的事实,表达作者对人民疾苦的同情。4、品诗。用审美的眼光鉴赏诗歌,选取一个角度作简要评析。学生自由发言。5、学生背诵这首散曲。6、拓展延伸请学生结合有关历史资料,纵观各个朝代的兴衰以及该朝代的人民生活情况,谈谈对“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的理解。学生自由发言,集体交流。四、课堂小结这一课学的五首诗歌,它们或沉郁豪放,或慷慨激昂,或乐观旷达,或深沉感慨。它们似乎把我们带进那历史的长廊,与诗人一起忧伤一起嗟叹。让我们虔诚地接受这笔珍贵的精神财富吧,“腹有诗书气自华,我们的诗情将会更加勃发,前进的脚步将更加稳健。【板书设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坎坷遭遇凄凉地弃置身慨叹身世沉舟归来感慨闻笛赋烂柯人病树席间赠言歌一曲长精神?赤壁?前两句兴感之由后两句借题发挥?过零丁洋?回忆一生沉痛国破家亡悲愤慨叹眼前恐惧以死明志慷慨?水调歌头?问归舞旷达怨释愿?潼关心古?凭吊古迹峰峦、波涛、宫阙抒发感慨兴,亡百姓苦

    注意事项

    本文(《诗词曲五首》教学设计.docx)为本站会员(lao****ou)主动上传,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