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第一文库网! | 帮助中心 第一文库网-每个人都是第一
第一文库网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学术论文>
  • 全科教育>
  • 应用文档>
  • 行业资料>
  • 企业管理>
  • 技术资料>
  • 生活休闲>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第一文库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说“木叶”》学习要点.docx

    • 资源ID:756064       资源大小:19.06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扫码关注公众号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说“木叶”》学习要点.docx

    ?说“木叶"?学习要点一、内容分析全文共七段,主要写了三方面内容。第一至三段,列举我国古代诗歌史上的一个现象,就是“木叶成为诗人笔下钟爱的形象。而“木叶形象的关键在一个“木字。1段,说明从屈原?九歌?开始,“木叶成为诗人们笔下钟爱的形象。2段,说明“木叶就是“树叶,但是古代诗歌中有用“树的,有用“叶的,就是用“树叶的十分少见,大量的是用“木叶,又开展到用“落木。3段,说明“木叶”落木与“树叶”落叶的不同,关键在于“木字。在诗歌中,概念相同的词语,也有可能在形象上大有区别。第四至六段,说明了“木的两个艺术特征,以及为什么有这些特征。4段,说明“木的第一个艺术特征:含有落叶的因素。作者把曹植诗中的“树的形象与吴均诗中“木的形象作比较,“树没有落叶的形象,而“木显然是落叶的景况。5段,说明“木为什么有这个特征。因为诗歌语言在概念的背后,还躲着暗示性,它仿佛是概念的影子。6段,说明“木的第二个艺术特征:有落叶的微黄与枯燥之感,带来疏朗的秋天气息。第七段是小结。说明“木叶与“树叶在概念上相差无几,在艺术形象上的差异几乎是一字千里。二、引用与比较全文大量引用了我国古代诗歌中含有“木叶“树叶”落木“木等词语的诗句,并分组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比较,来说明道理。比较的对象有:“木叶与“树叶,”木叶与“落叶,“木叶与“落木”木与“树。下面以“木与“树的比较作简要分析:树木叶一致,繁茂排斥,越来越少,无颜色褐绿色透着黄色触觉湿润枯燥感受空阔、疏朗、较单纯饱满三、文中诗句例析1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九歌?)是说秋风一起,洞庭湖掀起波澜,树叶纷纷落下。袅袅:秋风摇木貌2 .木叶下,江波连,秋月照浦云歇山。(?临江王节士歌?)节士:有节操的人。月浦:月光映照的水滨。3 .后皇嘉树,橘徐服今。(?橘颂?)后皇:指天地。a:来。全句大意是:橘啊,你这天地间的佳树,生下来就适应当地的水土。4 .皎皎云间月,灼灼叶中华。(o陶渊明?拟古?)皎皎:光明的样子。灼灼:花盛的样子。华:同“花。5 .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捣衣诗?)古人在裁制寒衣前,要将纨素一类衣料放在砧石上,用木杵捶捣,使其平整柔软。捣衣的劳动,最易触发思妇怀远的感情,因此捣衣诗往往就是闺怨诗的异名。上句是思妇捣衣时眼中所见之景。亭皋:水边平地。暗切思妇所在的江南。下句是思妇心中所想之景。陇首,犹言山头。系游人滞留之地。常与游子的飘荡相联系,此处即泛指北方边塞之地。6 .辞洞庭兮落木,去涔阳今极浦。(?哀江南赋?)涔阳近湘水,极浦:最远的水滨。全句大意是:辞别洞庭湖时树木的叶子纷纷落下,离开涔阳极远的水边,走上了出使西魏的征途。7 .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野田黄雀行?)全句大意是:秋风瑟瑟,树叶象海水一阵一阵荡漾着悲凉。8 .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饮马长城窟行?)枯桑:落了叶的桑树。这两句是说枯桑虽然没有叶,仍然感到风吹,海水虽然不结冰,仍然感到天冷。比喻那远方的人纵然感情淡薄也应该知道我的孤凄、我的想念。9 .午阴嘉树清圆(?满庭芳?)这句是说:正午的时候,太阳光下的树影,又清晰,又圆正。10 .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美女篇?)妖,艳丽。闲:同“娴,雅。歧路,岔路。冉冉:动貌。翩翩,动作轻盈的样子。四、拓展思考(一)请结合诗歌内容分析以下诗歌中“乌(鸦)“昏鸦“寒鸦的形象特征。枫桥夜泊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丹阳送韦参军严维丹阳国里送行舟,一别心知两地秋。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二)请结合诗歌内容分析以下诗歌中“轻舟”孤舟”扁舟的形象特征。早发白帝城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江雪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李白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日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五、作者林庚林庚(1910),字静希,原籍福建闽侯(今福州市),1910年2月22日生于北京,193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中文系,现代诗人。1933年秋出版了第一本自由体诗集?夜?,1934年任厦门大学中文系教授,1947年任燕京大学教授,1952年院系调整至北京大学中文系任教授至今。其后出版的诗集有?夜?(1933)、?春野与窗?(1934)、?北平情歌?(1936)、?冬眠曲及其他?(1936)、?林庚诗选?(1985)等,曾获得全国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奖以及第三届国家图书奖。主要著作:?诗人李白?中国文学简史?诗人屈原及其作品研究??中国历代诗歌选?天问论笺?唐诗综论?新诗格律与语言的诗化??空间的驰想?。学生作文论?三国演义?与?红楼梦?之殊异高一于宗明?三国?、?红楼?皆万世作,传数代。览毕,得殊异者,思久,得曰:佳三国,而非红楼。夫罗氏?三国?者,得王侯之霸,集众生之苦,雄文也。字内纷乱,法礼无纲,并起者实繁,而惟强者得焉。操谋远虑并诸侯,策开心胸而就大业,备施仁博而成大统。卧龙、凤雏济世之才,五虎上将旷世之勇,兼策谋之士无数。?三国?者,叙帝王之道,述天命之变也,天下事莫如此矣。斯朱文,享盛誉,沐荣光。叙府庭以自嘲,列兴衰以铭器,感悲凉而自居。其文笔倾心者如此:四兴而并衰,语众而共哀,惊世以同省,奉上以盼明,此一者也。泪女玉郎,顺目顽虐,慈颜恶像;心之所欲,口之所言,行之所动,一屏一顿,一颦一笑,尽书之,收得百态,此二者也。墨润帛丝,淌而得之,心随文起,文落而心归,诗词文赋,妙笔涔涔,此三者也。以此三者世佳朱文,而吾复寻焉,无所得。深宅内室,其可尽看天下之四时哉?金石鹤唳,青柳燕瞅,肃谷猿啸,北疆飘雪,南国飞花,西蜀雾江,天下之景尽收于?三国?也。夫一家之兴敝,怎可喻国之兴衰?寡寡四族,尽态民相,岂可比于天下力众?商贾之交,庭院之争,斤斤必较之事,岂可比于世雄之虞诈,高士之襟怀?府庭杂事,岂可比于大蠢高牙?三国?者书天下事也。奸佞之徒,岂可比于忠信之所为?妇人口牙舌辩,侍奴谄媚争宠,岂可同于战场之搏杀?虚妄之说,岂可比于千年之经史?独一夫之言,岂可比于三国文墨之诗赋?儒子佳人,岂可比于经纬之大贤?靡靡鸦音,岂可比于钟琴逐波,滔滔长吟?三国?者,记分合大事,书世间百态,收天下之文,奏中正之乐,?红楼?不可与其同也。文者,如人也:临文;如视人。?红楼?著妇人仆婢之心,见小利而唯图,目视咫尺,岂可比于先贤之襟怀宽博,大才之运筹帷幄?恩有谢,誓那么中,恶得惩,因果相报,得失必归。雪芹先生,其真清高耶?生乎忧患,人之慕将帅;生乎安逸,人之慕钱财。古有云: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数证不鲜;益忧患促人奋进,安乐使人倦怠。观二文,?红楼?者,诉奢靡而亡国;?三国?者,曰将帅以兴邦。吾读?红楼?,忧人以叹惋,感怀于今;读?三国?,气振而神奋,展智宏图。明者,存于世,效英雄,思报国,故其名史垂育;智者,虽博学,叹世事,慕乡居,故其碌碌终生,虽智尤无,此闲人耳。呜呼!夫朱文,荧荧之光,不可与日月争辉。吾观两文,惟?三国?是佳也。评语:对用文言写作文,是不宜提倡的。但本文语言通畅,说理雄辩,读来耳目一新,故作推荐。

    注意事项

    本文(《说“木叶”》学习要点.docx)为本站会员(lao****ou)主动上传,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