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家长教育观念问题及对策(论文)】7300字.docx
-
资源ID:734207
资源大小:27.63KB
全文页数:10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幼儿家长教育观念问题及对策(论文)】7300字.docx
幼儿家长教育观念问题及对策目录摘要1一、研究缘起1二、相关理论2(-)家长教育2(二)家长观念2三、研究说明2(-)研究对象2(二)研究方法3(三)研究结果和分析31 研究结果32 .问题分析5四、意见与建议6(-)建立正确的人才观7(二)理清模糊的教育观7(三)树立尊重个体差异的孩子观8(四)摆正对幼儿园教育的认识9参考文献9摘要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是无可替代的,在家庭教育活动中,家长的教育观念决定着家长教育的态度、方式、与孩子的亲子关系等,是家庭教育是否具有成效的关键因素。因此研究当今幼儿家长教育观念现状对于提升家长素质,改进家长教育方法,提升家庭教育质量,维护儿童权利地位,具有重大意义。为了解当前幼儿家长的教育观念,本研究在借鉴相关研究理论和成果的基础上,调研一手资料并进行数据分析,研究幼儿家长教育观念的现状,找出共同存在问题,对家长教育观念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进一步提出端正家长教育观念的建议。关键词:幼儿;家长教育观念;指导策略一、研究缘起我国家长教育发展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还在起步阶段,在以往关于幼儿家长教育的研究还未有将哈尔滨市作为研究领域。因此,本文在地域上丰富了我国家长教育研究的现有内容;同时,本文尝试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建议,为幼儿园开展家长教育提供了帮助,为完善家长教育相关制度提供了理论参考。本文旨在了解幼儿家长教育的现状,试图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提出策略,通过幼儿园开办特色课堂和家长教育课程建设使幼儿家长自觉提高受教育意识,提升文化资本、丰富教育相关知识,促进孩子健康的成长和发展。目前关于家长教育观念的研究很多,本研究用量化研究手段获取一手数据,研究某地不同类型幼儿家长教育观念的现状,比较两类不同幼儿园家长教育观念,得出差异性,从而拓深了幼儿教育中家长教育观念的相关研究,并对幼儿家长教育观念的问题研究提供了研究资料。二、相关理论(-)家长教育家长教育属于成人教育和非正规教育。本文采用学者洪明对家长教育概念的界定:“家长教育是指家庭教育相关指导人员对家长所开展的,以提高父母家庭教育胜任力为目的的教育活动。”家长教育与家庭教育之间既相互关联又有区别。家长教育开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家庭教育能力,改进教育方法,促进孩子健康成长。家庭教育的需求是家长教育内容设置的前提,而家长教育的实施是家庭教育质量的重要保障。(二)家长观念从内涵来看,观念是人在长期生活和和生产实践中形成的对事物的总体认识,是主观和客观认识的集合体。家长观念是社会认定为家长身份的人从家长角色出发对事物的主观和客观认识。家长观念中的家长教育观念是家长对子女教育、教育的作用和教育实践等教育问题的总的思考和认知。家长教育观念是家长观念的下位概念,部分学者对其作出了简单的定义。家长教育观念包括人才观、孩子观和教育观等等,人才观是指家长对何谓成功、何谓人才的认识,这将影响家长培养子女的目标和如何评价子女,孩子观是指家长对孩子发展的认识,这将影响家长与子女的相处方式,教育观是家长对如何教育子女的认识,这将影响家长对子女的教育方式和途径。三、研究说明(-)研究对象本文的研究对象主要是幼儿家长,对本地部分幼儿园的家长的教育观念进行调杳研究。(二)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法。本研究运用文献研究的方法,文献主要来源于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的报纸、期刊杂志、研究生学位论文及其该领域中的相关著作。通过查阅大量的国内外关于家长教育观念的相关文献资料,在分析研究有关家长教育观念的研究成果及其发展趋势的基础上,确定了本文的研究方向和思路。2 .问卷调查法。通过自编调查问卷,选择本地部分幼儿园的家长作为调查对象,获取了第一手研究资料,主要希望通过调查找到当前幼儿家长教育观念的情况,为下一步分析提供数据资料。3 .访谈法。本文访谈研究主要在问卷形成阶段,分别对本地关于教育方面的专家,校长和几所幼儿园家长,围绕“家长教育观念”问题进行个体访谈,获得生动的第一手资料,并依据于此编制了调查问卷。(三)研究结果和分析1 .研究结果通过此次问卷调查结果分析,结合访谈调查,Q幼儿园家长观念整体上表现出以下情况。(1)传统家庭教育观念与现代家庭教育观念相揉合调查中发现,传统与现代相结合是Q幼儿园家长家庭教育观念的主要特征之一。传统观念是在人类长期社会生活中继承、传递并保存下来的观念,具有一定的稳定性。而现代观念则是在传统的基础上结合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生活方式,不断更新和发生变化的观念,在一定时间内能够保持稳定,但长期来看具有一定的阶段性。Q幼儿园家长的家庭教育观念既有传统的一面,也有现代的一面。传统家庭教育观念主要表现在Q幼儿园家长在人才观上对顺从听话的子女保持赞誉,评价较高,对叛逆不服从父母的孩子感到头疼,评价较低。以顺从为优的评价标准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家庭教育传统。在传统的家长制作风下,违逆父母都被看作是不合规行为,严重者将受到家族公认的惩罚。这种培养顺从子女的传统一直传承下来,反映在家长的观念中,对子女产生深刻的影响。在家庭育人观念方面,Q幼儿园大部分家长认为提供一个良好的物质环境是家庭的主要作用,子女未来能否取得成功则取决于是否能在幼儿园教育中取得好成绩,而非家庭教育能够决定。对家庭教育作用的上述观念也和过去的传统观念不谋而合。在子女求学过程中,父坦只在学生的吃穿用度上给予帮助,而在学业上能给予的并不多,这种传统也体现在Q幼儿园家长的观念里。(2)服从幼儿园教育与反对幼儿园教育并存Q幼儿园家长对Q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工作表现出两种态度,一为完全相信幼儿园,服从幼儿园安排,一为对幼儿园保持怀疑态度,对幼儿园安排提出质疑。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相比,具有明显的统一性、阶段性特征。幼儿园教育的统一性特征主要表现在课程安排、教学内容、教学方式、餐饮住宿、硬件设备等都是统一配备,保证为学生提供一致的教育条件。这是正式幼儿园教育的主要特征。但幼儿园之间教育资源不同,教学安排相异,课程也更加灵活。Q幼儿园在日常工作中安排了各种各样的活动和校本课程。幼儿园教育的阶段性特征则表现在,不同学段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不同,相应的课程难度、校园活动类型也会改变。幼儿园根据低学段学生特点安排更多趣味性强、益智的课程,活动也以玩为主,在玩中学。在高学段则更倾向于以知识讲解为主,各类活动相应减少。Q幼儿园由高学段到低学段各类活动都表现出上述特点,对于幼儿园上述安排,很多家长表示出服从的态度,认为幼儿园所有安排皆为培养学生,家长需要跟紧幼儿园的脚步,不宜插手过多。也有些家长对幼儿园持怀疑态度,认为某些安排缺乏合理性,在学生培养上帮助不大,家长会对此类安排提出质疑,要求幼儿园答复或作出调整。Q幼儿园家长对幼儿园教育的上述相左态度表现出家长在幼儿园教育方面能够逐渐摆脱作为幼儿园教育附庸的心理,二者长期以来的不平衡地位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调和。(3)家校活动评价的乐观与悲观共存Q幼儿园家长针对家校活动的态度呈现出悲观和乐观两种态度。乐观派家长认为,家校活动能够在无形中潜移默化的对学生产生积极的作用,既有利于学生的个人全面发展,对家长、幼儿园方面也有莫大的帮助。悲观派家长认为,与以往以知识为上的幼儿园教育方式相比,家校活动虽能够发挥部分作用,可以开阔学生眼界,但是因为家校活动的灵活性高,可控性低,很多学生不仅没能从家校活动中获益,家长也在无形中暗暗较劲,许多家校活动不仅毫无帮助,反而起了反作用,应该被取缔。可见,乐观派和悲观派家长都有充足的理由为自身观念提供辩词。在对Q幼儿园家长对家校活动的调查中,发现很多家长确实在家校活动中收获颇丰,他们认为自己学到了如何教育子女的知识,子女也在其中获得快乐,取得进步。但也有很多家长表示在家校活动中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许多家校活动结束后对子女没有任何帮助,家长本身也没有通过活动学到东西,反而浪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有些活动应该直接取消。对家校活动的乐观或悲观态度会在实际中主导家长行为,因而也是Q幼儿园家长观念呈现出的特征之一。2 .问题分析调查中发现家长对家庭教育、对幼儿园教育和家校共育的观念存在一些问题,家长对养育子女的观念和对幼儿园教育的态度相互作用,也引起了不同的家校共育观念问题,具体看来,家长观念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不恰当的人才观人才观是指对人才的基本看法,家长的人才观是指家长对人才的基本看法,家长的人才观,在家庭教育过程中,家长的人才观影响其对子女的教养方式。访谈中发现,很多家长对子女的教育期望、职业期望和社会地位等的期望较高。在教育期望方面,家长普遍期望子女能够接受高质量的高等教育,例如期望孩子能考取985,211等名校,子女学习成绩较好的家长期望子女能够去上“名牌大学”,子女学习成绩较差的家长也期望子女能够“至少上个本科“。提到职业期望时,家长都抱有较高的期望,而大部分家长都希望可以有一份有社会地位的工作。可以看出家长对子女的教育期望较高,对社会地位的期望较高,职业期望与社会期望有一定的关联。实际上,家长过高的期望对子女造成了很大的压力,这种压力超过了一个学生能够承受的限度,不利于年龄段较低的子女的健康和快乐成长。过高期望的人才观是家长教育观念的问题之(2)模糊的教育观家长对教育目的、教育原则的认识比较模糊,表现在家长观念特征传统与现代、反对与服从、乐观与悲观方面,大部分家长都很难在子女的社会话和个体化两个教育方向上取得良好的平衡,不同学段子女的家长总是呈现出一定的波动特征。调查也发现,虽然56.78%的家长对目前的家庭教育比较满意,但仍有43.22%家长对当前家庭教育不满意。有83.71%的家长只学过一点或从未学过家庭教育知识,他们对如何进行家庭教育感到十分疑惑。这说明家长缺乏科学的家庭教育知识,也没有合适的学习子女教育知识的途径,不知道如何正确进行家庭教育。这说明家长在教育观上是模棱两可,缺乏清晰的认识。表1:家长对家庭教育的满意情况满意56.78不满意43.22(3)忽视个体差异性的观念这里的观念是看待孩子、对待孩子的一种看法和观点,内涵十分广泛,包括对孩子地位、特点、权利、能力,孩子的生长发展方式、教育方式等等,正确的观念应该是以尊重孩子独立性、个体性为标志,承认孩子的潜力、发展的可能以及发展的差异。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家庭生活是子女成长的培养皿,家长的孩子观对子女全人生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当前许多家长能够去除孩子是“附属品”的思想,承认子女在地位上是独立的,而不是自己的附属品,也认为孩子是具有发展潜力,对孩子抱有较高期望。但是在差异性方面则存在问题,孩子成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其性格特点、行为特点、身体和心理状况都会在这段时间内发生很大变化,有的孩子发展速度较快,或与科学总结出的成长规律相悖,这些差异是可能存在的客观状况。但很多家长很难接受子女发展的差异性,尤其是当自己的孩子在各个方面发展缓慢时,这种忽视子女差异性的孩子观就占据主流。这说明家长的孩子观不完善,缺乏对孩子观的全面认识。(4)高估幼儿园教育的作用幼儿园教育是在幼儿园实施的教育,属于教育制度的一部分,也是教育制度设计的重要一环。在长期的教育制度变迁过程中,幼儿园教育承担了越来越多的教育任务,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幼儿园教育并非大包大揽的承担学生的全部教育责任,其发挥的作用也十分有限。调查中发现家长对幼儿园教育的满意度、重要性等的认识给予较高评价,97.2%的家长都对Q幼儿园感到十分满意,对幼儿园的师资水平和教学质量比较满意。家长普遍认为幼儿园教育发挥了培养子女的主要作用,在校表现较好的学生更容易获得成功。当前国家赋予了幼儿园教育更多的功能和任务,例如,要求从德智体美劳五个方面五育并举,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这是国家对幼儿园教育的要求。家长普遍认为幼儿园应该培养子女德智体美劳五育全面发展,但实际上幼儿园教育的天然特点决定其在某些方面并不具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