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电子技术 (3)》课程教学大纲.docx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ABJD0607课程中文名称:数字电子技术英文名称:Digita1E1ectronicTechnique课程类型:必修课课程学分数:4学分课程学时数:64学时(48+16)授课对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本课程的前导课程:电路、模拟电子技术一、课程简介本课程是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专业技术基础课程。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获得数字电子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够指导中学生进行电子技术方面的课外活动。同时,为今后从事电子技术的研究工作打下基础。二、教学基本内容和要求(-)数制和码制课程教学内容:掌握常用的几种数制及常用的几种编码课程的重点、难点:重点:数制之间的转换难点:自行编制专用的代码课程教学要求:掌握:二、十进制及十六进制之间的转换,842IBCD码理解:进制的概念了解:其他常用编码(二)逻辑代数基础课程教学内容:逻辑代数的基本定理、逻辑函数的公式法化简及卡诺图化简以及具有无关项的逻辑函数卡诺图化简法课程的重点、难点:重点:逻辑代数的基本定理和规则,逻辑代数的化简难点:逻辑函数的代数化简法课程教学要求:掌握:逻辑代数基本定律和定理、逻辑函数的五种描述方法,逻辑函数的公式和卡若图化简法理解:逻辑函数约束项的概念、约束条件的表示方法、具有约束的逻辑函数函数化简方法了解:逻辑代数的基本运算规则:代入规则、反演规则和对偶规则(三)门电路课程教学内容:半导体二极管、双极型三极管、MOS管的开关特性;TT1门电路、CMOS门电路的电路结构及工作原理、输入输出特性、动态特性课程的重点、难点:重点:TT1与非门及其他功能的TT1门,MOS反相器及逻辑门、CMOS反相器及逻辑难点:TT1门和OC门的区别,三态门的特点课程教学要求:掌握:TT1和CMoS集成门电路的逻辑功能、电气特性和使用方法理解:TT1和CMoS门电路的输出结构(推拉式/补输出、OC/OD输出、三态输出)了解:正逻辑和负逻辑的概念(四)组合逻辑电路课程教学内容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方法和设计方法、常用组合逻辑电路的功能介绍(编码器、译码器、数据选择器、加法器、数值比较器)、组合逻辑电路中的竞争一冒险现象的成因及消除方法课程的重点、难点:重点: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译码电路,数据选择器难点: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和设计方法课程教学要求:掌握: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方法与设计的基本方法,常用集成组合逻辑器件的逻辑功能和使用方法。理解:用小规模集成门电路组成的组合逻辑电路的一般分析方法和设计方法,常用的中规模集成编码器、译码器、数据选择器和全加器的逻辑功能了解:七段译码器的逻辑功能和使用方法(五)触发器课程教学内容:SR锁存器、及三种不同触发方式(电平触发、脉冲触发、边沿触发)触发器的工作原理和功能描述方法、触发器的逻辑功能分类及其转换课程的重点、难点:重点:触发器的逻辑功能、时钟触发器的触发方式难点:触发器的触发方式课程教学要求:掌握:SR锁存器的电路结构和工作原理,常用触发器(RS、JK、D和T)的逻辑功能、触发方式和特性。理解:常用集成触发器的逻辑符号、功能特点以及异步置位、复位功能了解:触发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六)时序逻辑电路课程教学内容:时序逻辑电路的特点、分类和功能描述,同步时序逻辑电路的特点及其分析和设计方法,常用时序逻辑电路(寄存器、计数器)的组成和工作原理课程的重点、难点:重点:同步时序逻辑电路的分析和设计方法,寄存器、计数器难点:时序逻辑电路的设计方法、分析和作时序波形图课程教学要求:掌握:时序逻辑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分及其作用;理解:同步时序逻辑电路基本设计方法了解:时序逻辑电路的特点。(七)半导体存储器课程教学内容:ROM.EPROMsRAM的工作原理及其应用课程的重点、难点:重点:半导体存储器的种类和特点、ROM、RAM的组成、工作原理及其应用、RAM位扩展和字扩展的方式难点:半导体存储器的工作原理、特点、扩展和使用课程教学要求:掌握:用存储器实现组合逻辑函数的方法理解:半导体存储器的功能描述,特别是容量的表示方法了解:半导体存储器的种类和特点(A)脉冲波形的产生和整形课程教学内容:555定时器的工作原理及应用、用555定时器构成的三种常用脉冲电路的组成、工作特点及其分析方法,施密特触发器和单稳态触发器的功能特点及应用课程的重点、难点:重点:施密特触发器、单稳态触发器、多谐振荡器难点:用555定时器构成的单稳、多谐、施密特电路的波形和参数计算课程教学要求:掌握:555定时器的工作原理及应用理解:施密特触发器、单稳态触发器和多谐振荡器的特点及应用了解:脉冲波形的性能参数(九)数-模和模-数转换课程教学内容:D/A转换器的基本工作原理、输入和输出关系的计算,A/D转换器的基本工作原理、主要类型、结构特点、基本工作原理和性能比较,D/A、A/D转换速度和转换精度课程的重点、难点:重点:权电阻求和网络DAC和R-2R梯形电阻网络DAC以及并行比较ADC难点:权电阻求和网络DAC和R-2R梯形电阻网络DAC以及并行比较ADC课程教学要求:掌握:D/A转换器和A/D转换器的基本概念理解:典型的模-数、数-模转换器的工作原理了解:D/A、A/D转换速度和转换精度三、实验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从以下实验中选做16学时实验:(-)晶体管开关特性限幅器与箝位器(2学时)观察晶体管的开关特性,掌握箝位器限幅器的工作原理(二)门电路(2学时)测试TT1与非门的电压传输特性验证组合门电路的逻辑功能(三)集电极开路门与三态门(2学时)掌握集电极开路门与三态门的逻辑功能和使用方法(四)基本逻辑综合运用(3学时)运用与、或、非三种门电路进行逻辑组合,了解二进制数的计数规律(五)译码器与编码器(2学时)掌握译码器和编码器的工作原理。(六)顺序脉冲发生器(2学时)掌握顺序脉冲发生器电路的特点和工作原理(七)利用集成逻辑门构成的脉冲电路(2学时)掌握用集成逻辑门构成的稳态触发器和自激多谐振荡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八)数据选择器(2学时)熟悉中规模集成电路数据选择器的工作原理及逻辑功能(九)同步时序逻辑电路的设计(3学时)实验验证所设计电路的逻辑功能,了解状态分配对电路复杂性的影响(+)触发器(2学时)熟悉D触发器和JK触发器的功能及功能转换(十一)计数器(2学时)熟悉几种用JK触发器构成的计数器的功能并测试分析(十二)555定时器及其应用(2学时)熟悉555定时器电路的工作原理,设计多谐振荡器和单稳触发器(十三)移位寄存器(2学时)熟悉寄存器的电路结构和工作原理,熟悉移位寄存器、计数器的逻辑电路和工作原理(十四)D/A转换器(2学时)熟悉D/A转换器的基本工作原理,掌握D/A转换集成芯片DAC0832的性能及使用方(十五)A/D转换器(2学时)熟悉A/D转换器的基本工作原理,掌握A/D转换集成芯片ADC0809的性能及使用方四、教学方法与手段采用启发式教学,加强学生对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分析方法的理解和训练,强调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对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利用网络和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将EDA技术应用到课堂上来,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质量。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了学生的积极思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潜能,达到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目的。五、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章节与内容课时作业量备注数制与码制28逻辑代数基础614习题课1学时门电路84实验课2学时组合逻辑电路136实验课5学时习题课1学时触发器86实验课2学时时序逻辑电路134实验课5学时习题课1学时半导体存储器42脉冲波形的产生和整形64实验课2学时数-模和模-数转换42合计6450六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标准1、考核方法出勤10%,作业10%,实验20%,期末考试60%。2、成绩评定按照百分制给定课程总成绩。七、教学参考资源1、参考书目:(1)康华光编著,电子技术基础:数字部分(笫5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2)阎石编著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第5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