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夯实“双基“强化案防工作实施方案.docx
*年夯实“双基”、强化案防工作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党建和经营工作会议决策部署,着力夯实基础和基层管理,深入推进案件防控长效机制建设,整体提升案件防控水平,促进安全稳健运行,根据*年夯实“双基”、强化案防工作实施方案要求,结合我行实际,特制定了本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与工作目标(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总行党建和经营工作会议精神以及银监会关于进一步强化内控合规管理防范案件风险的通知要求,将*年定为全行“双基管理建设年”,以“*”为引领,以防控案件风险事件为目标,以人的管理为重心,坚持问题导向、项目驱动,采取“全面风险排查+专项治理+长效机制构建”的联动管控模式,启动一批“打基础、强基层、利长远”的工程,全力解决“双基”管理中影响案件防控效果的突出问题,确保实现案件和风险“两个可控”,为全行改革发展和稳健行远提供有力支撑。(二)工作目标。全行案件数量与涉案金额控制在同业平均水平,案件风险率符合监管要求;杜绝重大恶性案件及操作风险事件;发现问题基本整改到位,违规行为大幅减少;因违法违规行为被监管机构处罚金额同比下降。二、工作重点与措施(一)坚持合规教育先行,努力构建“不想为”案防长效机制。加强员工思想教育,筑牢员工的法治意识、规矩意识,是实现业务经营稳健发展的基础。今年将进一步推进合规文化建设,重点做好以典型案例宣讲、合规知识学习教育、合规经验分享交流、合规先进榜样引领为主要模式推动的合规教育活动,以达到在全行培育合规理念,把依法合规变成每位员工的工作生活方式,夯实“双基”管理。(二)持续开展案件风险排查,全面加强问题整改。按照整体联动、部门协作、分层实施的方式,扎实开展*年度案防风控“大排查”,结合去年开展的“*”工作,强化各类问题的系统性整改和源头性整改,突出抓好屡查屡犯问题的整改。1全面开展自查自纠。深入分析风险管理薄弱环节,制订年度检查计划,通过非现场监测、尽职监督检查、专项检查等方式实施自查自纠,自查自纠要贯穿全年,做到机构、业务两个“全覆盖”。从二季度开始根据上级行部署每季至少确定一个排查专题,各行要根据*确定的排查专题开展工作,对排查发现的普遍性问题或苗头性问题要及时采取系统性的管控措施。2 .深入核查重点可疑线索。重点可疑线索主要由上级行内控合规部门在认真分析内外部监管成果和案件信息的基础上,重点围绕信贷、票据、柜面存款、员工异常交易、财会、信用卡、中间业务、国际业务、电信网络诈骗、非法集资等10大领域,研发优化数据分析模型,提取重点可疑线索。*内控合规部门做好线索的部门分发和督办工作,做到落实到位,督办到位,整改到位,不留隐患。部分重点可疑线索,上级行将亲自进行核查。3 .切实强化问题整改。对排查发现的各类问题,继续按照去年“*”工作要求,逐个落实整改责任,持续跟踪整改结果,确保“行为纠正、风险控制、责任追究”三个到位要求落到实处。整改工作要注意举一反三,不能就事论事、治标不治本。各部门要全面梳理本条线问题,对屡查屡犯类问题要从机制、流程、系统、资源配置等层面深入分析原因,建立健全长效管控机制推动问题的实质性整改,对“同一机构、同一责任人、同类业务、同类违规”的四同问题高发的机构要加大监测检查力度,督促其强化内控机制执行,提升自我免疫能力。(三)着力强化重点领域的基础管理。重点对信贷、运营、产品销售与跨业合作、财会、科技、安全生产、员工行为、反洗钱八大领域的案件风险进行专项治理,对风险控制体系中基础性工作进行改进优化。1 .信贷管理领域。工作重点:以抓好信用业务真实性、大额不良贷款、征信信息泄露等案件风险专项治理为重点,全面推进信贷管理领域的基础管理工作。主要工作措施:一是组织开展信用业务真实性专项治理。全行上下利用半年时间治理信贷表内外业务各环节中存在的假现象,包括假主体、假资料、假业务、假贸易融资、假用途、假按揭、假担保、假信息等各类造假现象和行为,引导经营行强化总行5个真实性核查指引执行。对核查不严的问题要定期通报,对造假行为要公开曝光,对不作为、乱作为、放任甚至内外勾结造假的信贷人员要严肃问责,对造假行为较多的经营行要上收调查、审批权限。二是组织开展大额不良贷款风险专项治理。对全辖大额不良贷款进行一次全面的“回头看”,逐个研究风险处置措施。组合运用账户监测、客户走访、现场评估、价格比对、行为排查等手段,深入分析查找信贷运作过程是否存在失职行为或违规行为,特别要关注放松准入条件、掩盖风险信号、抵押物高估以及特殊资产出租或处置收入背离公允价格、入账不及时等风险信号,严厉打击收受好处、索贿受贿、充当资金据客牟利、利益输送等以贷谋私行为,防范道德风险。三是组织开展征信信息泄露专项治理。运用征信管理系统异常监测功能,锁定监测重点、逐笔排除风险隐患,严肃查处违规人员,督导员工严格落实总行征信查询授权、审核等制度要求。强化查询权限控制,严格客户信息数据访问和获取管理。定期组织开展征信查询自查,对自查发现问题隐瞒不报的要严肃追究相关机构领导人员责任。四是加强放款中心建设。对全行放款中心运作情况开展“回头看"从组织建设、人员配备、业务运作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估,对推进不力、运作不到位、“形似”不“神似”的要重点督导、限期整改。五是大力推广模板化作业。区分不同行业、不同类型客户,制定和完善调查、审查和贷后管理模板,将真实性核查的制度要求固化在模板中。(2 .运营管理领域。工作重点:以抓好异地大额存款、ATM加清钞管理漏洞、柜面人员泄露客户信息等案件风险专项治理为重点,全面推进运营管理领域的基础管理工作。主要工作措施:一是组织开展单位结算账户异地开户专项治理。对全行的异地开户企业进行全面梳理,开户资料不全的必须及时补充到位,无法补充的,对账一致后撤销账户;对长期不用但资料正常的,建议客户销户,未销户的要保持高度关注;对异地单位开通网银的,重新审核支付额度是否与其注册资本、日常资金流量相匹配;对存在“资金快进快出,不留余额,过渡性质明显”等特征的异地单位账户,按要求关闭其网上银行转账功能,要求存款人到柜面办理转账业务。将企业异地开户及业务办理重要环节风险管控情况,纳入公司条线尽职监督检查的必查内容。二是组织开展ATM加清钞专项治理。对全行所有ATM加清钞情况进行全面排查,重点关注单人进出加钞间、平行交接执行不到位、加钞员兼岗系统管理员、账务核对不及时、长短款处理不规范等情况,逐步在全行推广使用具备自点功能的ATM机。三是柜面人员泄露客户信息专项治理。组织各级运营监管员通过调阅录像、现场检查等方式,对柜员私自查询、打印、拍照客户信息等情况进行一次全面检查;督促网点运营主管认真进行授权审查、加强现场监控;要通过完善系统授权、优化监测模型等手段,堵塞管理漏洞。四是强化重点事项、重点环节和重点人员尽职监督检查。围绕“账、证、印、库”,积极组织内外部账户管理及风险账户自动监测、重空及有价单证(权证)保管、身份识别、印章使用尤其是非交易用印、库房、柜员箱包、自助银行安全及自助设备加清钞等重点业务的检查。持续加强延伸柜台、上门服务等高风险业务准入管理,对存量业务要定期抽查、定期清理。利用数据分析,对差错率高、发现问题多、纳入关注的柜员加强行为排查。五是强化付款及对账管理。加大支付密码器的推广应用力度;加强付款环节预留印鉴的审核,电子验印系统未通过必须双人折角核对;加大集中对账率指标的考核力度,实行“三化三铁”一票否决制;加大对变更对账联系人或对账地址的审核力度,必要时应联系客户法人代表或财务负责人确认。3 .产品销售与跨业合作领域。工作重点:以抓好违规代销、网络商户准入不严、信用卡欺诈等案件风险专项治理为重点,全面推进产品销售与跨业合作领域的基础管理工作。主要工作措施:一是组织开展违规代销专项治理。从产品准入、销售流程、现场管理三个方面进行治理,重点治理未经合规准入而代销、销售中使用误导性语言、未按规定进行“双录”、不具备资质进行产品代销、第三方机构人员驻点营销等情况,严厉打击员工私售“飞单”、私自为客户理财等行为。持续开展私人银行专属产品销售回访,及时进行风险提示。二是组织开展网络商户专项治理。对网络商户接口使用不规范、违规接入商户等风险进行全面治理,严把商户准入、业务准入、系统准入三个关口。三是组织开展信用卡风险专项治理。重点对冒名办卡、虚假分期、大额违规套现等方面进行治理,强化风险监测,完善专项分期制度流程。四是加强跨业合作业务风险管理。一是全面梳理同业专营资产业务的交易对手及单笔业务开展情况,确保交易对手已经总行准入,单笔业务运作流程规范完整及业务风险可控;二是牵头并联合客户部门开展理财投资业务梳理,确保业务开展策略及投向符合上级行要求、交易对手已经准入、业务流程合规完整、业务信用风险可控,尤其要采取有效措施重点核查业务交易的真实性;三是规范票据买入返售业务操作,严禁与非法中介、资金捐客开展业务合作。4 .财务会计领域。工作重点:以抓好费用开支、固定资产及采购业务专项治理为重点,全面推进财务会计领域的基础管理工作。主要工作措施:一是重构财会监管体系。规范财会监管组织架构、责任分工、流程机制等内容,推动各级行落实财会监管职责。上级行成立财会监管团队,推动各二级分行设置监管岗位,保证专人专岗负责财会监管工作。逐步构建财会监管模型,提升监管效率。二是组织开展费用开支专项治理。按照开正门、堵歪门,严管控、重惩处的思路,围绕部分基层行费用管理薄弱、变通虚列问题禁而不绝、投入产出效率不高等关键问题,着重从制度、机制、过程管控等方面开展费用专项治理,严肃财经纪律,夯实费用管理基础,深入挖潜增效。特别要注意防范以截留收入、虚列费用等方式私设“小金库”、挪用或贪污应收应付款等风险。三是组织开展固定资产专项治理。以闲置固定资产、账外固定资产为重点,开展全面摸底排查,逐项明确闲置固定资产下一步利用或处置方式,对发现的账外固定资产逐项提出后续处理方案,及时完成整改,明确政策,完善长效机制,强化固定资产合规管理。特别要关注隐瞒不报账外固定资产,账外固定资产权属不明、被他人侵占,以及违规出租、出售、收入不入账等情况。四是组织开展采购业务专项治理。针对采购项目运作及管理的薄弱环节,选取非科技类重点项目,开展履约验收情况抽检,市行抽检项目覆盖面分别达到30%以上。全面清理投标(谈判)保证金和无固定期限合同,对以前年度收取的投标(谈判)保证金,要在确保账实相符的前提下,及时予以清退,专用账户须限期销户;自清理通知下发之日起,原则上不再收取投标(谈判)保证金;对无固定期限合同进行全面摸底,确定整改时限,上报清理结果。5 .信息科技领域。工作重点:以加强信息系统抗风险能力建设为重点,全面推进信息科技领域的基础管理工作。主要工作措施:一是保障安全生产,提高系统安全防护水平。全力做好“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党的十九大等重大会议期间的信息安全保障工作,确保不发生系统中断等突发事件。加强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建设,健全研发测试、监督检查、整改问责工作机制,优化生产运维流程,开展信息系统安全测试及漏洞修复工作,提高信息系统抗风险能力。二是发挥信息系统优势,推动监测预警能力提升。各业务部门认真研究现有监测预警技术,提出改进或创新需求,特别要针对新的风险隐患进行分析研究,建立健全监测预警模型。科技部门加大对监测预警技术需求的保障,加强监测应用和数据服务能力建设,协助建立健全可疑交易、舞弊交易、外部欺诈等监测模型。6 .安全生产领域。工作重点:以金库、消防安全、运钞交接、枪弹等领域的专项治理为重点,全面推进安全生产领域的基础管理工作。主要工作措施:一是持续开展金库、消防安全、运钞交接、枪弹等领域的专项治理,有序推进营业网点安防建设。二是根据总行统一部署,加快反欺诈管理平台建设,扩充反欺诈关注名单,推动全行反欺诈能力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