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 同步练习(含解析).docx
-
资源ID:711167
资源大小:95.99KB
全文页数:11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 同步练习(含解析).docx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一、选择题1 .第一次工业革命将人类带入了蒸汽时代,层出不穷的发明促进了生产的发展和人们生活的改善。蒸汽机车在英国首运成功,开启了铁路时代。蒸汽机车的发明者是()A.凯伊B.哈格里夫斯C.瓦特D.斯蒂芬森2 .李一涵同学在复习中列出了一系列事件(如表)。他意在说明纺织工人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机械修理工瓦特改良了蒸汽机斯蒂芬森发明了火车机车A.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B.”日不落帝国”的兴起C.血腥的资本积累D.“工业革命”的到来3 .2023年北京冬奥会践行低碳、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办奥理念,深入人心。早在100多年前,环境污染就开始严重困扰着人类社会,这一现象的出现,与下列哪一历史事件密切相关()A.欧洲殖民扩张B.第二次世界大战C.两次工业革命D.经济全球化4 .工业化解除了对技术革新和经济增长的约束,也破除了对社会根本性变化进程的限制,人们从乡村涌入城市,扩大城市中低收入工厂工人的数量。这反映了()A.技术革新与经济增长紧密结合B.工业化推动了城市化C.工业化促进了社会根本性变化D.贫富差距进一步缩小5 .如图为某历史著作的部分章节,该章节的标题最有可能是。人口的增K。城巾化。班靠的增K。所消费义。妇攵的新角色C.思想解放的潮流D.世界大战的危机6 .”在18世纪的英国,为了从矿井里抽水和转动新机械的机轮,急需有一种新的动力。"这种动力是()A.煤B.蒸汽机C.内燃机D.电力7 .下图漫画反映了()THEU>NIH)NBATH1N(iSEASON.恶臭泰晤士河一伦敦游泳季1859年A.经济发展要注重建立社会保障制度8 .社会发展要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C.化学工业引发环境污染D.工业革命拉大贫富差距8. 19世纪中期,英国主动大幅度降低关税,对许多商品甚至免征关税,但同时要求它的贸易国也对应的这样做。英国这样做的原因是A.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B.英国工业革命完成C.英国商品质优价廉D.英国人民需要外国商品9. 有学者曾估计:工业革命发生之前,欧洲的生产能力每一千年增长1倍,这意味着年平均增长率不到0.1%。从17821852年,英国的年平均增长率超过3%。这一现象表明工业革命对英国的主要影响是A.提高了生产力水平B.繁荣了文学艺术C.推动了经济大发展D.改变了社会面貌10. 一个15岁的孩子照料2家蒸汽织机,织出3匹半织物;同样时间内,一个熟练工人用飞梭只能织出1匹。这种情况造成的结果必然是A.童工代替成人B.机器生产代替手工C.手工工场逐渐兴盛D.电力代替蒸汽动力11 .发明蒸汽机车,使人类进入铁路时代的是()A.哈格里夫斯B.牛顿C.莱特兄弟D.斯蒂芬森12 .在蒸汽动力出现之前,人类使用的各种动力都是自然存在的,蒸汽虽然存在,但蒸汽动力不存在,人使蒸汽成为动力。在这一道路上作出杰出贡献的人是()A.凯伊B.牛顿C.瓦特D.哈格里夫斯13 .随着蒸汽机的使用、工厂制的日益普及,农村人口不断流向城市,城市规模越来越大,到1870年,英国城市人口的比例已达到70%。这表明工业革命()A.促进人口增长B.推动城市化C.带来环境污染D.造成贫富差距扩大14 .重大事件对历史进程产生深远的影响。下列关于历史事件及影响的表述,搭配正确的有()新航路开辟使区域联系日益密切瓦特改进蒸汽机出现工厂制度文艺复兴促进了人们思想的大解放法国大革命一传播了自由民主思想A.B.C.D.15 .“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蒸汽机引起了欧洲生产领域的革命。英国引领了这一历史发展的潮流,取得了技冠群雄、傲视全球的成果。“英国利用蒸汽机取得的成果是()16 二、综合题17 .第一次工业革命是技术发展史上的一次巨大革命,它开创了以机器代替手工劳动的时代。这不仅是一次技术改革,更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图一:珍妮纺纱机图二:蒸汽机车(I)分别写出图一、图二中机器的发明者。材料二:英国国民经济结构变化表年份所占比例(农业)所占比例(工业)1770年40%16%1821年24%31%(2)材料二表明英国经济结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推动这一变化的重大事件是什么?材料三:变革并不仅仅停留在技术层面,一种能大大提高效率的新的生产组织形式出现了整个英国仿佛形成了一个被源源不断的力量推动着高速运转的链条。大国崛起英国篇(3)材料三中“一种能大大提高效率的新的生产组织形式”指的是什么?材料四:煤的大量开采和使用,在提供动力以推进工厂的开办和蒸汽机的运转,并在方便人们生活的同时,又释放出大量的烟尘、二氧化硫18世纪末期,伦敦上空出现烟雾现象,造成植物枯死,甚至造成许多居民患病或死亡。(4)阅读材料四,从正反两方面谈谈工业化带来的影响。18 .人口流动现象有其特定的政治、经济因素,也直接影响着该时期的政治、经济发展。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在古代南下移民的长河中,有三次浪潮使南方农业文化的发展出现三次飞跃。第一次发生在西晋永嘉之乱后,南来的北方侨民,将三国以来南方已经加速开发的势头更加推向前进。但是唐朝安史之乱将北方诸道化为千里萧条的灾区,大批难民蜂拥而至淮汉以南地区,形成了第二次移民浪潮。靖康元年,金人南侵,宋王室辍转南逃杭州,大批北方各阶层入士随之南迁,形成第三次移民浪潮,使南方经济再度加速发展。中国历史政治地理十六讲材料二16世纪的经济大变动,为17世纪英国的社会流动提供了动力。又正是17世纪英国的社会流动,为18世纪的工业革命创造了基本的社会条件。17世纪英国的社会流动与结构变迁材料三1978-1988年,我国国家招工的农民为1110万,而在各类乡镇企业就业的农民达到9000多万人城市吸纳了33%,县城则吸纳了26%,这一时期人口迁移以短距离迁移为主,长迁移尚不多见。以小城镇为主导的“自下而上'农村城市化模式逐步建立。中国人口流动与城市化进程的回顾与展望(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代中国移民的趋势及其共同背景。(2)结合史实举例说明材料二观点的正确性。(3)根据材料三,概括20世纪80年代中国人口迁移的特点。简述深圳这座移民城市为中国现代化建设做出的贡献。(4)综上所述,你认为人口迁移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参考答案:1. D【解析】【详解】1825年斯蒂芬森发明蒸汽机车并试车成功,开启了铁路时代,D项正确;凯伊发明飞梭,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瓦特改良蒸汽机,排除ABC项。故选D项。2. 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珍妮纺纱机的出现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开始,蒸汽机是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的最重要的发明,所以他意在说明工业革命的到来,D项正确;这些都是反映工业革命的发明,并不是体现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和日不落帝国的兴起,更不是血腥的资本积累,排除ABC项。3. 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第一次工业工业大量使用蒸汽机,第二次工业革命大量使用内燃机,二者分别以煤和石油为燃料,它们的使用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C项正确;殖民扩张、第二次世界大战和经济全球化不是带来环境污染的主要因素,与题意不符,排除ABD项。故选C项。4. B【解析】【详解】由“人们从乡村涌入城市,扩大城市中低收入工厂工人的数量”可知,工业革命发展产生了许多巨大的新的城市,促进了世界各地城市的快速发展,因此作者旨在说明工业化推动了城市化。B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工业化对城市化的推动,并不能体现技术革新的影响,排除A项;“根本性变化”的说法过于夸张,排除C项;材料内容和贫富差距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5. A【解析】【详解】依据所学可知,工业革命以后,工厂形式的机器大生产代替了手工工场生产,大机器生产代替了手工劳动,英国开始了工业化和城市化;工业革命创造出巨大的社会生产力;妇女也和男子一样参加工作,社会地位提高,故该章节的标题最有可能是工业革命的影响,故A符合题意;革命风暴的来临、思想解放的潮流、世界大战的危机与题干无关,故BC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A。6. 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早期发明的蒸汽机用于抽干矿井中的积水。在18世纪的英国,为了从矿井里抽水和转动新机械的机轮,急需有一种新的动力,这种动力是蒸汽机。故B符合题意:煤是能源,排除A;内燃机和电力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动力,排除CD。故选B。7. B【解析】【详解】根据漫画可知,恶臭泰晤士河以及漫画创作时间1859年,反映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带来的严重的环境污染,应处理好社会发展与自然环境保护的关系,B项正确;漫画与社会保障制度和贫富差距无关,排除AD项;漫画体现不出引发环境污染的是化学工业,且1859年处于第一次工业革命完成后,化学工业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出现的,排除C项。故选B项。8. 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可知,19世纪中期,英国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为了进一步扩大英国的国际市场,推动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所以结合所学,19世纪中期,英国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为了进一步扩大英国的国际市场,推动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所以英国主张自由主义经济政策,B项正确;A、C、D项与题意无关,故排除。故选B项。9. 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工业革命前后英国生产力增长的速度对比,工业革命后增长速度快,表明工业革命提高生产力水平,A项正确;材料没涉及工业革命的文学的内容,排除B项;材料信息只体现生产力增长,没有涉及经济发展,和改变社会面貌,排除CD项。故选A项。10. B【解析】【详解】根据题中材料“一个15岁的孩子照料2家蒸汽织机,织出3匹半织物;同样时间内,一个熟练工人用飞梭只能织出1匹“,强调了机器生产比手工生产效率高出很多。结合所学可知,18世纪中期,手工工场的生产不能满足日益扩大的市场的需求,为了提高产量,人们想方设法改进生产技术,1840年前后,英国大机器生产代替了工场手工业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方式,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综上可知,这种情况造成的结果必然是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因此,ACD均不正确,只有B符合题意,故选B。本题属于材料型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解答此类必须认真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提炼材料中的重要信息和观点。11. D【解析】【详解】1814年英国人斯蒂芬森发明蒸汽机车,使人类进入铁路时代,D项正确;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牛顿提出了物体运动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莱特兄弟发明飞机,与人类进入铁路时代无关,排除ABe项。故选D项。12. C【解析】【详解】依据题干和所学知识,工业革命中蒸汽机的使用意义重大,这不仅是生产方式的革命,也是人类能源革命,而对蒸汽动力作出杰出贡献的是瓦特,他改良了蒸汽机,使之成为动力的来源,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C项正确;凯伊发明飞梭,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与“人使蒸汽成为动力“无关,排除AD项;牛顿虽是自然科学之父,但蒸汽机的使用和他无美,排除B项。故选C项。13. B【解析】【详解】从“农村人口不断流向城市,城市规模越来越大,到1870年,英国城市人口的比例已达到70%。”可知其反映的是英国社会的城市化发展趋势。这表明工业革命推动城市化,B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促进人口增长,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