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第一文库网! | 帮助中心 第一文库网-每个人都是第一
第一文库网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学术论文>
  • 全科教育>
  • 应用文档>
  • 行业资料>
  • 企业管理>
  • 技术资料>
  • 生活休闲>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第一文库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小学防溺水工作实施方案2套全.docx

    • 资源ID:681213       资源大小:19.11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扫码关注公众号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小学防溺水工作实施方案2套全.docx

    小学防溺水工作实施方案2套为贯彻落实教体局、中心校预防青少年儿童溺水工作要求,切实加强预防学生溺水教育和管理工作,确保广大学生生命安全,特制订本方案。一、工作思路认真贯彻落实教育主管部门关于做好预防青少年儿童溺水工作要求,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进一步完善学校预防溺水工作各项制度,强化安全教育,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提高学生自护和防范能力;加大工作力度,落实各项措施,着力建立预防学生溺水教育和管理的长效机制,确保广大学生生命安全。二、工作目标深入开展预防学生溺水安全教育工作,增强学生安全意识和自防、自护、自救的能力;切实做到防溺水教育全覆盖、安全标识全覆盖、安全隐患排查整改全覆盖,杜绝学生溺水责任事故的发生。三、主要工作措施(一)落实安全管理责任落实工作责任制。要将学生预防溺水教育工作责任落实到每一个年级、落实到每一位教师,明确具体工作责任,做到有措施、有落实。将预防溺水教育覆盖到每一位学生。落实监护人责任。各班要加强未成年人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的宣传,通过家访、致家长一封信、召开家长会、将防溺水提醒、引导工作覆盖到每T立学生家长,提醒家长落实家庭教育和法定监护人的责任,做到有家访宣传、有联系记录,有家长反馈承诺。(二)强化预防溺水安全教育学校要积极营造防溺水活动的宣传氛围。利用多种形式进行宣传教育。使学生牢固树立忧患意识。(-)严格落实做细防溺水五有、六个一、六不等规定动作和要求。1是落实五有规定动作,集中做好宣传活动。即:校园醒目处有张贴防溺水宣传标语(或电子显示屏有宣传防溺水警示语);校园安全宣传栏(橱窗)有刊载图文并茂的防溺水宣传内容;每日放学前有播放防溺水安全教育提示语音;有防溺水工作专项台账;有防溺水安全教育校讯通(微信)发送记录。2、是开展六个一"活动,深化教育效果。即:一次主题班(团、队)会、一期专题黑板报、一次视频讲座、一份班级倡议书、一次防溺水课外作业和一份学生承诺书。3、是学生对防溺水六不内容:不私自下水游泳或到水边玩耍嬉戏,不擅自与同学结伴游泳,不在无家长或监护人带领的情况下游泳,不到无安全设施的水域游泳,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不盲目下水施救,会求助、报警方法,入心入脑。不断增强学生安全观念和风险意识。4、是每位教师务必坚持利用课上一分钟对学生进行安全提醒。(二)强化督导检查,坚决落实五个100%。学校确保做到五个100%即致中小学生家长的一封信发放100%;学校和家长提醒沟通100%;回执签字回收并学校统一保管100%;对学校检查100%;学校开展安全常识教育和警示活动100%。(三)加强网络宣传。各班要充分利用网站、微信平台、微信群、乐教乐学等做好防溺水宣传教育。三、要家校联动,立即组织一次家校联通对接家长履行好监护职责是减少学生溺水事故发生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各学校要迅速通过家庭访问、家长会、打电话、发放明白纸等形式与学生及家长进行联通对接。家校对接要做到全覆盖,联系到每一名学生家长或法定监护人,对毕业生学校也要通过各种途径进行一次对接,提醒家长履行管理教育职责,做到不漏一生一长。要特别提醒家长或法定监护人充分履行监护人职责,加强对子女的安全教育和监管,强化学生家长或法定监护人的安全观念和风险意识,有效防范学生溺水事故的发生四、要协调联动,立即开展溺水隐患排查治理学校要加强和村委会的沟通协调,把招生辐射村的大坑、上下学沿途的大坑进行统计,并将统计结果告知家长和学生,要远离这些危险区域,并将这些危险区域统计(含村名、大坑的长宽等)基本情况本周五下午上报中心校。要切实落实好各项安全防范措施,防止学生溺水事故的发生,做到防患于未然。小学防溺水工作方案随着春去夏至,我市逐渐进入雨季,大雨、暴雨、雷阵雨等恶劣天气会不断出现,尤其是我校辖区内留守儿童多,多有祖父母抚养。一次的疏忽就可能造成难以挽回的伤害,给家庭带来难以弥合的伤痛。为确保夏季我校师生的安全,严防因游泳、嬉水、恶劣天气带来安全事故的发生,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方案,望全体师生认真贯彻执行。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致全国中小学生家长的一封信的文件精神,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积极开展防溺水安全教育一系列活动,以不发生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溺水事故为目标,确保学校财产和师生生命安全。二、工作主题珍爱生命,预防溺水。三、组织领导为确保学校学生预防溺水教育活动的开展,经研究决定,成立学校防汛防灾、防溺水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成员:班子成员、各年级组长、各班班主任四、工作内容(-)认真落实十个一教育宣传活动:1召开一次防溺水专题教育师生动员大会。2、印发一份防汛、防溺水宣传教育材料和致学生家长的一封信。3、悬挂一条安全警示横幅并全体师生签名。4、签订家校防溺水安全责任书。5、各班召开一次关爱生命、预防溺水为主题专题教育班会。(使学生更多了解防溺水知识,进一步提高防范意识)。6、出一期防溺水为主题内容的黑板报和经典警示语小书签评比活动。7、组织一次预防溺水和游泳安全知识演讲活动。8、在放假前开展一次防溺水家访"活动。9 .教育学生假期注意安全,减少孩子因缺乏家长看护而到河边嬉水、游泳导致溺亡的情况发生。10 .学校开设防溺水安全教育课程。通过发放游泳和防溺水宣传手册、张贴宣传画、在电视台播放公益广告、播放游走字幕等形式营造全社会关心防范学生溺水工作的良好氛围。五、工作要求()突出两个重点1 .突出重点教育对象。要将农村学生、留守儿童和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作为重点教育对象。2 .突出重点教育时段。要将放学后、双休日、节假日等时段作为重点防范教育时段,特别是暑期即将来临,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做好学生防溺水安全教育。(二)明确七不一会要求1 .不准私自下水游泳;2 .不擅自与同学结伴游泳;3 .不在无家长或监护人带领的情况下游泳;4 .不到无安全设施水域游泳;5 .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6 .不到水边玩耍嬉戏;7 .不盲目下水施救。8 .会在下水游泳时使用救生衣、救生圈等自我防护措施,学会基本的应急自救、求助、报警方法。(三)群防群控:1争取方党委政府、公安等部门的支持,认真做好水域情况摸排工作。2、积极与村(居)委会联系,在学生居住所有危险水域水深危险禁止游泳、严禁学生擅自下溪河游泳等警告标语设置情况进行摸底调查,对已经损坏或没有设置的及时完成设置。3、做好夏季督查工作。全体教师在暑期一经发现学生有私自下水玩耍或游泳的情况,及时予以制止。设法与其家长联系,协力做好防范工作。4、加强汛期校舍安全隐患排查工作,及时问题,及时修缮。节假期间做好所有教室、办公室电器安全检修,确保夏季使用安全。5.加强汛期安全护导、节假日安全值班工作,并及时记载值班表。六、明确责任1全体教师必须高度重视此项工作,提高认识,绝不存有侥幸心理,认真扎实做好各项教育宣传工作。2、要认真落实上课期间每一节课的点名制度,对迟到、缺席的学生及时查明原因及去向。不得随意停课和提前放学。3、要加强对学生的避险常识和自我保护的教育,加强教育,提高自我保护能力。4、要严格信息报送制度,遇有突发事件,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并妥善处置的同时,要及时、如实上报相关信息,不得隐瞒不报或迟报、漏报。

    注意事项

    本文(小学防溺水工作实施方案2套全.docx)为本站会员(lao****ou)主动上传,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