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九年级科学浙教版九年级上册(2013)_月考卷 公开课教案课件教学设计资料.docx
文澜中学2019学年第一学期九月份阶段性检测九年级科学本卷相对原子质量:H-1,0-16,Cu-64,S-32,N-14,K-39,Na-23,Ca-40,C1-35.5,C-12,Ba-137一、选择题(本题有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1 .下列物质的用途由化学性质决定的()A.活性炭作除味剂B.液氧用于火箭发射C.石墨用作电刷D.干冰用于食品保鲜2 .从微观构成方面来看,稀盐酸、稀硫酸中因为含有相同的某种微粒而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下列变化不能体现不同酸溶液相似的化学性质的是()A.稀盐酸能与碳酸盐反应产生二氧化碳B.稀盐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C.稀硫酸能与氢氧化钠反应D.稀硫酸能与氯化钢反应3 .一定质量的氢氧化钢溶液中逐渐加入碳酸钠粉末(不考虑溶液体积变化),直至过量。如图所示,横坐标表示加入碳酸钠粉末的质量,根据图象判断,纵坐标可能表示()A.生成沉淀的质量B.溶液中溶剂的质量C.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碳酸钠粉末的质量(克)D.溶液的PH选项实验目的试剂与方法A除去KCI中的K2COa加过量稀盐酸、蒸发、结晶B鉴别NaOH和NaC1滴加酚酰试液C检验溶液中的Fe"滴加NaOH溶液D分离CaCO3和CaO加水溶解、过渡4.下列有关实验设计方法不合理的是()5.如图,在滴有酚醐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对该过程描述正确的是()A.温度计读数持续上升稀盐酸B.测其PH逐渐变小C.溶液呈红色时,反应没发生?三W滴有酚猷的3¾复氧化钠溶液D.溶液呈无色时,溶液中的溶质是氯化钠6 .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A.碱溶液显碱性,则显碱性的溶液一定是碱溶液8. pHV7的溶液呈酸性,则pHV7的雨水是酸雨C.单质只含一种元素,则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D.复分解反应只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则复分解反应一定没有元素化合价的改变7 .下列各组物质在pH=3的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形成无色溶液的是()A. KCKNaCbNa2CO3C.CUSO4、HSOhMgC12B. AgNohNaNO3、HC1D.KNO3、Ca(NO3)2、NHtC18 .A、B、C三种金属有下列反应式中的关系:A+B(NO3)2=A(NO3)2+B;C+B(NO3)2=C(NO3)2+B;A+H2SO4=ASO4+H2t:C+H2SO4f不反应,试推断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A.A>B>CB.A>C>BC.B>C>AD.C>A>B9 .下列是分析已变质氢氧化钠溶液的相关实验,其中合理的是()证明变质:取少量溶液,滴加适量的氟化钢,观察现象确定成分:取少量溶液,加入足量氯化钙,过滤,向滤液中滴加酚1溶液测定纯度:取一定量溶液,加入足量浓盐酸,用氢氧化钠固体吸收气体,称量除去杂质:取溶液,滴加石灰水至恰好完全反应,过滤A、B、C、D、®®10 .为除去粗盐中的泥沙、Ca2Mg2+、SO42-等杂质,可将粗盐溶于水,再进行下列五步操作:过滤加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加适量盐酸加过量的碳酸钠溶液加过量的氯化钢溶液。正确的操作顺序是()A.B.C.D.11 .家庭用石灰水保存鲜蛋,这是一种化学保鲜法。下列对石灰水能保存鲜蛋叙述正确的是()石灰水具有碱性,杀菌能力较强石灰水能渗入蛋内中和酸性物质Ca(OH)2能与鲜蛋呼出的C02反应生成CaCo3薄膜石灰水能渗入蛋内使鸡蛋味道更鲜美A.B.C.D.®®C.向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中分别逐渐加入锌粉和铁粉D.等质量的锌、铁与足量等浓度的稀硫酸反应13.常温下,向某浓度的硫酸溶液中逐滴滴入某浓度的氢氧化钢溶液,生成沉淀的质量与加入氢氧化钢溶液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a、b、c、d分别表示实验时不同阶段的反应结果,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溶液的导电能力:a>b>c>dB.溶液的PH大小:a>b>c>dC. a,b溶液呈酸性D. c,d溶液呈碱性14 .在下列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或得出的结论完全正确的有(浓氨水出现红色,说明分子很小且是不断运动的既能说明甲烷具有可燃性,又能说明甲烷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既能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又能说明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铁钉表面无明显现象,能说明铁生锈的条件是与氧气和水接触A.1个2个3个4个15 .有一不纯的Na2CO3样品,杂质可能是K2CO3、CaeO3FeC1和NaC1中的一种或几种,取该样品10.6g,加入足量稀盐酸完全反应后得到无色溶液,同时产生4.48克气体,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杂质一定有FeC13和CaCO3B.杂质一定没有NaC1C.杂质可能是KQh和NaC1组成的D.杂质可能是K2CO3、CaCO3>NaC1组成的二、填空题(本题共30空,每空2分,共60分)16 .人类的日常生活离不开酸、碱、盐三类物质,请回答下列问题:(1)山药中含有碱性皂角素,皮肤沾上会奇痒难忍。你认为可涂厨房中的来止痒;(2)酸奶;肥皂水;食盐水;是生活中常见的三种物质。酸奶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肥皂水显碱性,食盐水的pH=7,它们的PH由小到大的顺序为(填序号);(3)服用含有氢氧化铝的药物可以治疗胃酸过多症,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o17.酸、碱、盐是几类重要的化合物,它们之间能发生复分解反应。(1)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是有沉淀析出,或有气体放出,或有生成。(2)写出下列物质之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不能反应请说明理由。硝酸钢溶液和稀硫酸:O硝酸钾溶液和氯化钠溶液:。18 .SCh和Cao均能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酸和碱,现把10克So3、CaO.NaC1分别溶于90g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最小的是(两空均填溶质的化学式);所得溶液的pH<7的是。19 .某同学为了证明白色晶体是(NHQ2SO4,他设计了两步程序:第一步:为了证明镂根离子的存在,必须的操作步骤是o当观察到现象时,证明有钱根离子存在。第二步:为了证明硫酸根离子存在,该学生设计了实验方案,请你设计一个合理的实验方案O20 .实验室有五瓶失去标签的溶液,分别是:稀硫酸、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钠溶液、碳酸钾溶液、硝酸钢溶液,为了鉴别它们,对它们编号并进行实验,实验现象如表.(注:“白色沉淀”指A与B反应产生白色沉淀)BCDEA白色沉淀无色气体无明显现象无明显现象(1) A.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 B物质是;(3)若将C加入中白色沉淀时有无色气体产生,则C是;(4)取D、E分别加入氯化镁溶液,在D中产生白色沉淀,E中无明显现象,则E是D参与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o21 .有一固体物质可能含有硫酸钾、硝酸铉、氯化钢中的一种或几种。现需要对此物质成分进行检测。甲同学向固体中加入足量的水,形成无色溶液;乙同学向固体中加入足量氢氧化钏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放出刺激性气体。(1)该气体为(写化学式)。(2)根据两同学的实验现象可推定此物质的组成是o22 .用海水“晒盐”的方法得到的粗盐中,除氯化钠外,还含有氯化镁、氧化钙、硫酸钠等杂质。将此粗盐提纯的部分实验方案如下:(1)加入BaCk溶液的目的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2)D中含离子有:(3)某同学认为加入过量K2CO3溶液与加入过量Na2CO3溶液同样可以达到实验目的,这种说法是否合理,请说明理由O(1)甲同学取IOm110%的NaOH溶液于试管中,逐滴加入10%的稀硫酸,随着硫酸的加入,烧杯中溶液温度与加入硫酸体积之间的变化关系如甲图所示。本实验选用10%的NaOH溶液而不选用NaOH固体的原因是,(2)乙同学按乙图装置进行实验,其中饱和澄清石灰水的作用是。(3)丙同学按丙图实验,可以根据现象也能证明。24.某天化学兴趣小组听老师讲:“浓硫酸滴在衣服上很快出现洞洞眼眼,还有刺激性气味产生”.兴趣小组结合浓硫酸的性质思考,难道浓硫酸能与碳单质反应?若反应,会生成什么呢?查阅资料:SO?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a(OH)2+S02=CaS04+H20;S6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用于检验SO2存在;SO?能与滨水反应而被吸收S02+Br2+2H20=H2S01+2HBr.提出猜想:从物质组成元素看,可能生成H2、Co2、CO、SO2气体及压0;实验步骤:实验小组设计了如下步骤:(1)按上述图示安装好仪器;(2)检查气密性;(3)加入对应药品,并将浓HzSOi放入烧杯中:(4)加热A,加热H;(5)停止加热.实验分析:(DB装置的作用是;C装置的作用是;D装置的作用是;实验结论:(I)B处固体由白色变蓝色,说明有(填化学式,下同)生成;C处品红溶液褪色,说明有生成;E中品红不变色,F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有生成;H、1处无现象,说明无氢气和一氧化碳生成。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共20空,每空2分,共40分)25.物质王国举行击鼓传花的游戏。某学习小组由铁、氢气、氧化铜、二氧化碳、稀硫酸、氢氧化钠、氯化铜七名成员组成。游戏的规则是:相互之间能发生反应就可以进行传递。请把上述成员安排在A-G的相应位置上,使花束能从A传到G。其中A为组长,其固体俗称为干冰,F为副组长,其为黑色固体,请回答:(1)氢氧化钠应放在位置上。(2)C和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反应类型为(填基本反应类型)(3)上述物质除了发生从A到G的化学反应外,常温下,还能相互发生反应的是: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26.某科学兴趣小组在探窕稀盐酸的化学性质时,做了如图一所示的三个实验,试回答:(1)下列稀盐酸的化学性质与图一实验相关的是(可多选)。呈酸性,能使酸碱指示剂变色能与碱反应能与某些盐反应能与金属金属氧化物反应能与活泼金属反应(2)若B试管中两物质没有恰好完全反应,试写出试管内可能所含的溶质是(填化学式);(3)实验结束后,小组同学将B、C两支试管中的废液同时倒入一个洁净的烧杯中(如图二所示),测得沉淀或气体的质量m与反应时间t之间的关系如图三,同学们将烧杯内的物质进行过滤,对所得滤液的溶质成分进行探究时,提出以下猜想:甲:NaC1乙:NaCkCaC12丙:NaCKCaC12>HC1T:NaCkNa2CO3戊:NaCKNa2CO3>CaC12你认为哪些猜想一定不正确,理由是什么?,O27.某实验小组的同学要探究酸碱盐中碳酸钠的化学性质,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及方案:实验装置实验步骤及操作实验现象2'K碳酸钠-1%溶'液氢氧化钠二%n石灰水y5,石灰水1小气球盐酸将注射器2中的溶液推入盛有稀盐酸的瓶中,至不再有气泡产生.气球变瘪将注射器3稍稍向外拉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将注射器1中的溶液推入瓶中气球鼓起将注射器4稍稍向外拉无明显现象将注射器4中的溶液推入瓶中产生白色沉淀(一)(1)步骤中气球变瘪的原因;(2)步骤的操作是将注射器4稍稍向外拉,其目的是(3)步骤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二)上述实验结束后,实验小组的同学又对瓶内溶液的成分十分好奇,进行了探究:(1)【提出猜想】通过分析,一致认为瓶内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