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第一文库网! | 帮助中心 第一文库网-每个人都是第一
第一文库网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学术论文>
  • 全科教育>
  • 应用文档>
  • 行业资料>
  • 企业管理>
  • 技术资料>
  • 生活休闲>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第一文库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第四章 微题型38 无机反应图像应用及破解.docx

    • 资源ID:671664       资源大小:73.51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扫码关注公众号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第四章 微题型38 无机反应图像应用及破解.docx

    微题型38无机反应图像应用及破解1.将份由NazCCh、NaHCo3组成的混合物溶于水,配成I1溶液,取出50m1溶液,然后向其中滴加一定浓度的盐酸,反应中得到的图像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OE1=×/璐辞A.原混合物的质量为9.5gB.盐酸的浓度是0.05mo11rC.加入的盐酸为150m1时,放出CO2气体12m1(标准状况下)D.原混合物中Na2CO3与NaHe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I:2答案D解析原混合物的总质量m½=(2.5×103mo1×84gmo,÷2.5×IO3mo1×106gmo,)×八=95g,A正确:由题图可知加入盐酸50m1时,Na2CO3完全转化为NaHCO3和j)Iv1NaC1,由Na2CO3+HC1=NaHCO3+NaC1可知,W(Na2CO3)=n(HC1)=0.0025mo1,C(HeI)崎言售=O.05mo11,B正确;加入盐酸50150m1时,发生反应:NaHCO3+HC1=NaC1+H2O+CO21,可知V(CO2)=IOOX1031×0.05mo11,×22.41mo1=0.1121=112m1,C正确;根据图中点(0,2.5)、(50,5)可以看出,原混合物(Na2CO3)=MNaHCCh)=2.5X1O3mo1,故Na2CO3与NaHe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D错误。2.向0.11浓度均为0.1mo11)的NaOH和NaAIo2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同浓度的盐酸。下列图像正确的是()0.01(沉淀)mo1O0.10.20.30.40.5W盐酸)1BOOiOOJ0.20.30.40.5O0.10.20.30.40.5M盐酸)1H盐酸)1CD答案B解析向混合液中滴加盐酸,NaOH首先与HQ反应,然后NaA1C)2与HC1反应生成A1(OH)3,最后AI(OH)3溶解变为A1CI3,有关化学方程式为NaoH+HC1=NaC1+HzO,NaA1O2+HC1+H2O=A1(OH)3I+NaC1,A1(OH)3+3HC1=A1C13÷3H2O,结合数值关系,可知B正确。3.将一定量的Cb通入一定浓度的苛性钾溶液中,两者恰好完全反应(已知反应过程放热),生成物中有三种含氯元素的离子,其中C1O-和C1O,两种离子的物质的量()与反应时间的变化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原溶液中KOH的物质的量是0.3mo1B.CIo1的生成是由氯气的量的多少引起的C.反应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021mo1D.依据图像,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IoOH一+5。2=2。0一+。0+7。一+5比0答案B解析依据得失电子守恒,w(C)=(C10)+5(C10J)=0.06mo1÷0.03mo1×5=0.21mo1,依据钾元素守恒:w(K+)=n(C)+w(C10-)+w(C17)=0.3mo1,所以原溶液中KOH的物质的量是0.3mo1,A正确;由图像知,Cb和KoH先生成KC10,且反应过程放热,随着温度的升高,Cb和KOH反应生成KC1o3,所以C1oF的生成是由氯,气与碱反应放热引起的,B不正确;反应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可以由生成的C厂进行计算,因为生成1个C1,得到1个e,所以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0.21mo1,C正确:由以上分析可得出w(C):n(CO):w(C107)=7:2:1,所以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1OOH+5Ch=2C10+CIO;+7C+5H2O,D正确。4.铜有两种常见的氧化物CUO和CU20。某学习小组取0.98g(用精密天平测量)Cu(0H)2固体加热,有铜的氧化物生成,其质量随温度变化如图1所示;另外,某同学绘制了三条表示金属氧化物与其所含金属元素质量的关系曲线,如图2所示。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图2A.图1中,A到B的过程中有0.005mo1电子发生了转移B.图1整个过程中共生成0.18g水C.图2三条曲线中,表示CUO和其中所含CU元素质量关系的曲线是CD.图1中A和B化学式分别为Cu2O和CuO答案BO980解析098gCu(OH)2的物质的量为CQa,-=001mo1,若全部生成CU0,则质量为0.0ImOIXVogmo80gmo,=0.8g,所以A点是CUO,若全部生成CsO,则质量为0.005mo1义144gmo名,8=0.72g,所以B点是CsO,D错误;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CuO=2Cu2+2t可知,图1中,A到B的过程中转移曲子的物质的量为0.01mo1,A错误;根据化学方程式Cu(OH)2=CuO+H20,4CuO=2Cu2O+O2t可知,生成水的物质的量为0.01mo1,质64mo1量为0.0ImoIXI8gmo1=O.18g,B正确;IOgCUO中所含CU元素的质量为10g×-kFo)gmoC错误。=8g,观察图2可知,表示CUO的曲线是D,5.下列图像表示错误的是()A.向盐酸中滴加NaAK)2溶液B.向NH4A1(SO4)2溶液中滴加Ba(OH)2溶液C.向H2SO4和HNC)3物质的量之比为2:1的混合稀酸溶液中逐渐加入Fe粉D.向NaOH和Ca(OH)2物质的量之比为2:1的混合溶液中通入CO2答案D解析向盐酸中滴加NaAK)2溶液,第一步反应:A1O+4H+=AI3+2H2O,第二步反应:3AIO7+A13+6H2O=4A1(OH)3I,则无沉淀时消耗A1O?的物质的量与沉淀最大值时消耗A1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A正确:设NH4A1(SO4)2的物质的量为2mo1,第一步反应:3Ba2+3S÷2A13+6OH=2A1(OH)31+3BaSO4I,此时沉淀增速最快,对应斜率最大,消耗3mo1Ba(OH)2,生成2mo1A1(OH)3,A1'+全部沉淀,剩余1mo1SOS一和2mo1NH;,之后发生第二步反应:Ba2+S+2NH+2OH=BaSO4I+2NH3H2O,SO,全部沉淀,沉淀达到最大值,消耗ImOIBa(OH)2,再加入ImO1Ba(OH)2时OH一过量,A1(OH)3溶解,发生第三步反应:2A1(OH)3+2OH一=2A1OE+4比0,沉淀减少一部分,这三步反应消耗的Ba(OH)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1:I,B正确;H2SO4和HNo3物质的量之比为2:1的混合稀酸溶液中,H+与NOi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1,设HNO3的物质的量为Imo1,则混合稀酸溶液中,H*的物质的量为5mo1,No1的物质的量为ImO1,逐渐加入Fe粉,发生第一步反应:Fe+4H+NOT=Fe3+NOt+2H2O,当No全部消耗时,生成1mo1Fe3+和1mo113NO,消耗1mo1Fe,剩余1mo1H+,之后发生第二步反应:2Fe÷Fe3+=Fe2+,无气体产生,当Fe?+全部转化为Fe”后,消耗0.5mo1Fe,之后发生第三步反应:Fe÷H+=Fe2+H2t,消耗0.5mo1Fe,这三步反应消耗Fe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1,C正确;NaOH和Ca(OH)2物质的量之比为2:1的混合溶液中,Ca?+和OH一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4,设NaoH的物质的量为2mo1,则Ca?*和OH一物质的量分别为Imo1和4mo1,通入CO2,发生第一步反应:Ca2+2OH-+CO2=CaCO3I÷H20,当Ca?+完全沉淀时,沉淀达最大值,消耗1mo1CO2,之后发生第二步反应:2OF+CO2=COM+H2O,此时无现象,当OH一完全反应时,消耗Imo1Co2,之后发生第三步反应:CoM+CO2+H2O=2HCO,此时无现象,当COf完全反应时,消耗1mo1C02,再之后发生第四步反应:CaCo3+C02÷H2O=Ca2+2HC0j,当CaCo3完全反应时沉淀完全溶解,消耗Imo1Co2,则产生沉淀消耗的CO2的物质的量:无现象消耗的CCh的物质的量:沉淀溶解消耗的CCh的物质的量=1:2:1,D错误。6.向明矶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与消耗Ba(OH)2的物质的量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Ob上的任意一点a的溶液均呈酸性B. b、C点溶液均呈中性C. b>C两点沉淀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3D. C点溶液呈碱性,原因是AIo1+H+H2O=A1(OH)3I答案A解析b点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AP+6OH-+3Ba2+3S=2A1(OH)3I+3BaSO4I,此时溶液的溶质是K2SO4,溶液呈中性,KA1(SO4)2溶液由于AF+水解而呈酸性,故0b之间任意一点溶液都呈酸性;b点之后,再加入Ba(OH)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A1(OH)3+2OH一÷Ba2+÷SO=2A1O7+BaSO4I+4H2O,C点溶液的溶质为KA1O2,溶液显碱性,故A正确、B错误;假设有ImO1KA1(So。2,b点沉淀的物质的量为2.5mo1,C点沉淀的物质的量则为2mo1,二者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4,故C错误;C点溶液呈碱性的原因是A1oE发生水解,故D错误。7.将Na2O2逐渐加入到含有AF+、Mg2NH;的混合液中并微热,产生沉淀和气体的物质的量与加入Na2O2的物质的量的关系如图所示,则原溶液中AU+、Mg2NH;的物质的量分别为()689”(Na2C>2)mo1A.2moR3mo1、8mo1B.3mo1、2mok8mo1C.2mo1>3mo1、4mo1D.3mo1、2mok4mo1答案C解析将Na2O2逐渐加入到含有A/、Mg2NH;的混合液中并微热,过氧化钠首先与水反应生成氧气和羲氧化钠,生成的氮氧化钠先和Ap+Mg2+反应分别生成氢氧化铝、氢氧化镁,再与NHj反应生成氯气,之后生成的氢氧化铝可以溶解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根据图像可知溶解氢氧化铝消耗1mo1过氧化钠,1mo1过氧化钠与水反应产生2mo1氢氧化钠,则氢氧化铝是2mo1,根据铝原子守恒可知铝离子的物质的量也是2mo1。加入8mo1过氧化钠产生16mo1氢氧化钠、4mo1氧气,则根据图像可知生成的氮气是8mo1-4mo1=4mo1,与侵根离子反应的氢氧化钠是4mo1,与铝离子反应的氢氧化钠是6mo1,则与镁离子反应的氢氧化钠是16mo14mo16mo1=6mo1,所以镁离子的物质的量是3mo1,则C正确。8.向含有Fe?+,I、Br的溶液中通入适量氯气,溶液中各种离子的物质的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线段BC代表Fe?+物质的量的变化情况B.原混合溶液中C(FeBr2)=6mo1-1rC.当通入2mo1C1时,溶液中已发生的离子反应可表示为2Fe2+2+2C12=2Fe3+1+4C1D.原溶液中W(Fe2+):():(Br)=2:1:3答案B解析根据还原性:Br<Fe2+<,线段AB代表物质的量的变化情况,线段BC代表Fe3+物质的量的变化情况,线段QE代表Br一物质的量的变化情况,A项正确;溶液体积未知,无法计算浓度,B项错误;当通入2mo1Cb时,溶液中已发生的离子反应可表示为2Fe?+2+2C12=2Fe3+12+4C1,C项正确;根据三段消耗氯气的量可知,原溶液中(Fe?+):(F):(Br)=2:1:3,D项正确。

    注意事项

    本文(第四章 微题型38 无机反应图像应用及破解.docx)为本站会员(lao****ou)主动上传,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