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第一文库网! | 帮助中心 第一文库网-每个人都是第一
第一文库网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学术论文>
  • 全科教育>
  • 应用文档>
  • 行业资料>
  • 企业管理>
  • 技术资料>
  • 生活休闲>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第一文库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启功论书绝句百首》原图及详解(60).docx

    • 资源ID:67162       资源大小:1.33MB        全文页数:11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扫码关注公众号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启功论书绝句百首》原图及详解(60).docx

    淳化阁帖编者受了好大的冤!剧谈艺录 2016-04-11 13:30:53前天星期六,去圆明园去参观,见到圆明园纪念馆里有这样的一处碑刻:旁边立着个说明,介绍石头上的字迹:模糊的概念中,导游当时介绍说:淳化阁帖是中国最早的法帖,于是,觉得该把这个事再说说。先厘清一个概念,啥叫法帖?所谓法帖,就是将古代著名书法家的墨迹经双钩描摹后,刻在石板或木板上,再拓印装订成帖。淳化阁帖共10卷,收录了中国先秦至隋唐一千多年的书法墨迹,包括帝王、臣子和著名书法家等103人的42。篇作品,被后世誉为中国法帖之冠和丛帖始祖。但它真的是最早的法帖吗?/ t-a用戢. w落p佚:依,> SK rLTl/ m '铸明物苏,#灵节z最:循 为<次,灵久君<b依AQ Z A* f(淳化阁帖题首)显然不是,因为我们前面讲过万岁通天帖,也就是说,法帖当始于唐代。但为什么淳化阁帖名气这么大呢?启功老先生在他的论书绝句第六十首中做了讲解。原诗是:中基<,x胞箫家仃利五更案体Mf-A-MT有号也工流比单不勺冤目犬-轲宗域欠讼彳同法五九行押t#<化工R南耆#辘余讦宋的,曲大华专建中移元,王著徒蒙不白冤。淳化工粗大观细,宋镌先后本同源。我们逐句解释一下。第一句,编摹底本,指淳化阁帖编摹的底本。自升元,自升元年间流传下来。升元指的的是五代十国时期南唐烈祖李昇(音bian ,喜乐、光明的意思)的年号。整句的意思是指淳化阁帖的底本是自打南唐时期的升元年间就流传下来的底本。www.9mlihi.cofn(淳化阁帖王帖)第二句,王著,指的是淳化阁帖的编者王著,北宋太宗年间,王著曾任侍书学士,也就是专门侍奉皇帝写字的官。徒蒙不白冤。这里有个原因,后世流传的淳化阁帖,帖中所集的书法水平,因为识鉴不精,致使法帖真伪杂糅,错乱失序,因此,大家都说是王著这个人水平太差,所以导致这样的错讹,其实不怪王著,上下文一看,就知道,升元年间就有底本,王著只是一个负责重编的人。其实吧,叫我说,你重编也应当负点责任吧,因此,当也不是完全的不白之冤。第三句,淳化工粗,淳化阁帖的工夫粗陋,当然还是指的校勘不细,编著不审慎,粗心。大观细,大观帖细致精美。大观帖是北宋官刻丛帖,宋徽宗大观年间刻制,刻帖工作由龙大渊主持,蔡京奉旨书写帖内的款识标题,蔡京是大书法家,刻工,辨识都细致得多。因为是刻于徽宗大观三年(1109 )正月,世人遂称之为大观帖。还因为放置在太清楼下,又称太清楼帖,也有称大观太清楼帖者。我们看,王著编的淳化阁帖早,而且是升元年间的仿书(就是钩摹本,不是原作。)摹本,因此不精细,而大观帖编者水平高,且编刻较晚,因此精工细作。廿二©善W靠近得彘匕J .J影典宝g至数%二2<*、贾冬温稣胃M避勺5H141辩-I W(大观帖王帖)第四句,宋镌先后,一个是淳化年间,一个是大观年间,时间上的先后而已,都是宋代镌刻。本同源,都是出自同一样源头。我们知道,中国的书法,自魏晋以来法书墨迹,历经魏晋南北朝,历经隋唐交替,又历经五代十国,各种战火离乱,到了宋代,真迹,所存无几。就算我们去参宣和书谱(宋徽宗时内府所藏书法目录集,宣和是他的年号。)所载,已经有很多不是真品了,米芾见一件晋人的墨迹,就高兴的一再记录,感叹不已。一个是皇帝,一个是大书法家,尚且见不到更多的书法真迹,更不要说普通的老百姓了,可见六朝隋唐法书,实在太难了。正因为太难见到这些法书,所以淳化阁帖得以广泛流传,可惜的是淳化阁帖最早的刻本是刻在枣木板上,历经岁月,容易失真,后来翻刻的就特别多,于是王著被骂的机会就更多了。启功此诗中为王著辨白的可谓有理有据,他综合考察宋人的记录,认为南唐时期就曾以向拓之法(这个我以前的文章里专门说过)摹历代法书,共成十卷,用烫过的蜡纸材料双钩填写,因为这些双钩法书,不是原迹,因此称为仿书,其实也就是摹本。(大观帖第七)这里需要澄清一个概念,宋前的拓,并不是单指从石碑上拓字,钩摹的版本也称作拓。大观帖就是从南唐集拓底本的基础上,重加精工刊刻的。(启功论书法原图及诗解60 ,图片来自互联网)

    注意事项

    本文(《启功论书绝句百首》原图及详解(60).docx)为本站会员(lao****ou)主动上传,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