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第一文库网! | 帮助中心 第一文库网-每个人都是第一
第一文库网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学术论文>
  • 全科教育>
  • 应用文档>
  • 行业资料>
  • 企业管理>
  • 技术资料>
  • 生活休闲>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第一文库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中国美学史大纲刘熙载《艺概》.docx

    • 资源ID:664079       资源大小:17.54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扫码关注公众号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中国美学史大纲刘熙载《艺概》.docx

    中国美学史大纲刘熙载艺概刘熙载生活和活动的年代,已经是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但刘熙载的美学思想,仍然属于中国古典美学的范围,而不属于中国近代美学的范围。他的美学著作艺概,对艺术创造中的各种矛盾关系作了考察和分析,排出了美学范畴的一个长长的系列,并且对于这些美学范畴的辩证的本性做了深刻的论述。这是很有价值的。但是从总体上说,刘熙载的美学思想却缺乏新意,缺乏理论上的新的创造和发展。所以他和梁启超、王国维等人不同。他不是中国近代美学思想家,而是中国古典美学的最后一位思想家。一、刘熙载及其美学著作艺概1、艺概分为:文概诗概赋概词曲概书概经义概(八股文)2、艺概写法:用短短几句话,评论一位作家或一部作品,概括这位作家这部作品的艺术特点3、艺概特色:(1)评论作家、作品,主要着眼于艺术作为审美创造的特点和规律,理论性强(2)不像传统著作只涉及文学的一个门类,而是涉及诗、文、词、曲、书法等艺术的广泛领域4、主要内容:是对各个艺术部门的传统美学思想做一种概述(简短精炼深亥IJ)5、局限性:存在一些陈腐的说教之辞二、刘熙载论艺术创作中的诸种矛盾关系贯穿艺概全书的中心思想:一切艺术都是按照矛盾的法则产生的艺概对这些矛盾的美学范畴的辩证的本性做了深刻的论述(最有价值)(-)“咏物”VS“咏怀”1、“在外者”(物色)要与“在我者”(生意)相吻合、相摩荡(“赋”应该创造物我交融的审美意象)2、物色VS生意=象VS兴=咏物VS咏怀=写景VS言情=“言内实事”VS“言外重旨”=“实事求是”VS“因寄所托”3、刘熙载“兴”即“触物以起情”,强调“志因物见”,强调“情”“景”不可分,强调“情”通过“景”来表现4、“咏物”与“咏怀”的统一体现于句法和字法中5、为了使“咏物”(再现)与“咏怀”(表现)统一起来,艺术家就应该力求做到亲知亲见、“体物之微”、“事理曲尽”、“物我无间”6、刘熙载在昨非集中提出:为文要“师农工”的主张,就是因为工农之言“真能自知信”(二)“按实肖像"VS“凭虚构象”刘熙载“象物”(1)按实肖像一一模仿(与“凭虚构象”一样,也需要发挥艺术家的想象力)(2)凭虚构象虚构(“凭虚构象”在艺术创造中有特殊的重要性)(三)真实VS玄诞1、刘熙载十分强调艺术作品的真实性:“正”:思想性“真”:真实性(主体方面要求性情真,客体方面要求物理真)2、不否定“玄”“诞”“怪”“奇”的艺术,他认为这种浪漫主义的艺术,骨子里也必须“真。必须“正”(四)结实VS空灵1、“结实”一一艺术是现实的反映“空灵”一一艺术是以审美意象来反映现实的2、刘熙载认为结实与空灵应该统一起来,做到“不即不离”3、“结实”与“空灵”的统一,即是“包诸所有”与“空诸所有”的统一(1)包诸所有:(结实)满纸不用事,只要审美意象是从至理实事中得来(2)空诸所有:(空灵)满纸用事,只要审美意象能够产生(五)内容VS形式1、刘熙载认为:(1)形式不应该突出自己(2)形式因素不能脱离一定的充实的内容而单独具有美(“文不能离开质”)2、刘熙载对“文灭其质”“情不称文”“舍理而论文辞”“离有物以求有章”等形式主义的倾向进行批评3、根据文、质看法,刘熙载认为艺术、艺术家在学习前人的时候,应该“尚实”而不应该“尚华”4、刘熙载还把诗歌的内容分为:辞情一一文辞所表现的思想感情声情一一声调所表现的思想感情5、辞情和声情是统一的,但并不是平衡的,这样就形成了不同体裁的诗歌审美意象的不同特色,也决定了欣赏这些诗歌时所应采取的不同方式(六)壮美VS优美(阳刚VS阴柔)1、刘熙载认为:壮美与优美应该互相渗透,应该统一在同一个艺术作品中2、刘熙载强调壮美与优美的统一,即是雄与隽的统一,力与韵的统一,刚健与婀娜的统一(七)诗品VS人品1、刘熙载认为艺术作品的审美价值的高低,取决于作者思想境界的高低:“诗品出于人品”2、从一个人作的诗、写的字,可以看到这个人的“志”,看到这个人的为人,所以艺术家首先致力于提高自己的人品:“尚才不如尚品”(八)用古VS变古1、刘熙载在复古主义这个问题上,接受了进步传统的影响(尤其是叶燮)强调“文之道,时为大”“自我作古”“自成一家”2、为什么艺术创作要因“时”善变?因为艺术所追求的是“真”、是"是二“正而伪,不如变而真”3、刘熙载以认识史和文化史的眼光来看待艺术创作,把学古、用古、变古统一起来(九)“肇于自然”VS“造乎自然”1、刘熙载对于艺术创造中“天”“人”关系,即自然与人工关系提出:天一一人一一天(自然一一人工一一自然)“肇于自然”:艺术是从自然发源、由自然规定的“立天定人”“造乎自然”:艺术家创造的审美意象,应该回到自然,应该不露人工的痕迹“由人复天”2、“造乎自然”并不是照抄自然,而是经过创造而回到自然,只有“极炼”才能达到有如“不炼”的境界即“不工一一工一一不工”平一一奇一一平(否定之否定的螺旋式上升过程)3、刘熙载推崇炉火纯青的本色之美,所以他反对“矜奇”“恃奥,他认为这是平庸与浅陋的表现(十)艺术技巧的辩证法1、刘熙载在艺概中大量篇幅的论述:各类艺术形式的技巧问题eg:VS多、齐VS不齐、融贯VS变化、幽深VS浏亮、凝重VS流动、打得通VS跳得起、放得开VS收得回、断VS续、疏VS密、提VS按、谐VS拗、叙事2、艺术技巧问题,本质上是一个如何按照美的规律进行艺术创造的问题,刘熙载对于这个范畴系列的论述,集中起来归结于一点:说明这个范畴系列中的每一对范畴,都是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对待故有文”、“若相离去便不成文矣”三、刘熙载论审美意象的类型和特色:1、刘熙载认为诗的审美意象(4类):花鸟缠绵、云雷奋发、弦泉幽咽、雪月空明。赋的审美意象(3类):屈子之缠绵,枚叔、长卿之巨丽,渊明之高逸。曲的审美意象(3类):清涩(如吴仁卿之“山间明月”也),T(如贯酸斋之“天马脱羁”也),B(如汤舜民之“锦屏春风”也)。2、同一艺术门类的不同的体裁,审美意象也各有不同的特色。3、刘熙载还注意到,每一个作家所创造的审美意象往往各有特色,类型也千差万别。

    注意事项

    本文(中国美学史大纲刘熙载《艺概》.docx)为本站会员(lao****ou)主动上传,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