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第一文库网! | 帮助中心 第一文库网-每个人都是第一
第一文库网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学术论文>
  • 全科教育>
  • 应用文档>
  • 行业资料>
  • 企业管理>
  • 技术资料>
  • 生活休闲>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第一文库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第三章 微题型22 Na2CO3、NaHCO3与侯氏制碱法.docx

    • 资源ID:640827       资源大小:89.90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扫码关注公众号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第三章 微题型22 Na2CO3、NaHCO3与侯氏制碱法.docx

    微题型22Na2CO3VNaHCO3与侯氏制碱法1 .下列是某兴趣小组根据教材实验设计的个能说明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热稳定性的套管实验。请观察如图所示实验装置(夹持装置省略),分析实验原理,并判断下列说法和做法,其中不科学的是()A.甲为小苏打,乙为纯碱B.要证明碳酸氢钠受热能产生水,可在小试管内塞上沾有无水硫酸铜粉末的棉花球C.加热不久就能看到A烧杯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D.整个实验过程中都没有发现A烧杯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答案C解析碳酸氢钠在小试管中,碳酸钠在大试管中,大试管直接加热,温度较高,如温度较高的不分解,而加热温度较低的物质分解,可判断热稳定性强弱,故甲为小苏打、乙为纯碱,故A正确;白色的无水硫酸铜遇水显蓝色,可在小试管内塞上沾有无水硫酸铜粉末的棉花球,如果变蓝则说明有水生成,则证明碳酸氢钠受热能产生水,故B正确;碳酸钠较稳定,加热过程中不会分解,则A烧杯的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故C错误、D正确。2 .有关NaHeO3和Na2CO3与盐酸的反应,以下叙述错误的是()A.等质量的NaHCo3和Na2CO3与足量盐酸反应,在相同条件下Na2CO3产生的CCh体积小B.等物质的量的两种盐与同浓度盐酸完全反应,所消耗盐酸的体积Na2CO3是NaHeO3的两倍C.等质量的NaHCo3和Na2CO3与盐酸完全反应,前者消耗盐酸较多D.等物质的量的NaHCo3和Na2CO3与足量盐酸反应,二者产生的CO2一样多答案C解析由题意可知,发生的反应为Na2CO3+2HC1=2NaC1÷CO2t+H2O.NaHCO3+HC1=NaC1+CO2t+H2O,解答此类题目用归“1”法。A项,假设二者均为1g,则(NaHCO3)=n(CO2)=mo1,n(Na2CO3)=W(COz)=7nmob正确;B项,假设二者均为1mo1,则消耗的HCI的物质的量:Na2CO3为2mo1,NaHeO3为Imo1,正确;C项,假设二者均为1g,则Na2CO3消耗HCI的物质的量为2X7mo1=mo1,NaHCCh消耗HQ的物质的量为mo1,错误;D项,假设二者均为Imo1,则均产生ImoICO2,正确。3 .在侯氏制碱法过程中,下列图示装置和原理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答案C解析NH4CI受热易分解为NH3和HC1,在试管口遇冷又反应生成NH4C1,A项错误;将CCh通入N%和食盐的饱和溶液中,要“长进短出”,B项错误:室温下,NaHCO3的溶解度较小,反应后以固体形态存在,故可以通过过滤分离,C项正确;NaHCo3受热易分解,不能通过加热来干燥,且加热固体不能在烧杯中进行,D项错误。4 .侯氏制碱法:向饱和食盐水中通入氨气,形成氨化的Na。饱和溶液,再向其中通入二氧化碳,使溶液中存在大量的Na+、NH。和HCo3,由于NaHeC)3的溶解度最小,故可析出NaHeo3晶体,灼烧NaHCo3得纯碱,其余产品处理后可作肥料或循环使用;其反应原理为NH3+NaC1+CO2÷H2O=NaHCO31+NH4CkZNaHCO3=Na2CO3+H2O+CO2t;可循环使用的物质为Co2、饱和食盐水。实验室模拟侯氏制碱法制取纯碱和氯化铉晶体,下列装置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A.图甲是制N%并溶于饱和食盐水B.图乙是制取Co2C.图丙是过滤获得碳酸氢钠晶体D.图丁是蒸发结晶得到氯化镂答案A解析用氯化佞和氢氧化钙共热可制备氨气,并用倒置漏斗防倒吸,选项A正确;纯碱易溶于水,有孔隔板不能起到控制反应停止的作用,选项B错误;过滤装置中缺少玻璃棒引流,选项C错误;氯化镁受热易分解,只能在蒸发皿中蒸发浓缩氯化镀溶液,并不断搅拌,然后冷却结晶,过滤得到氯化核晶体,选项D错误。5 .有两支试管,分别装有Na2CO3和NaHCO3溶液,下列方案中判断正确的是()选项SA分别滴加澄清石灰水产生沉淀的为Na2CO3B分别加入过量等浓度、等体积的稀盐酸反应较剧烈的为Na2CO3C分别加入CaC1溶液产生沉淀的为Na2CO3D分别逐滴加入等浓度的盐酸立即产生气泡的为Na2CO3答案C解析碳酸钠、碳酸氢钠都能与石灰水反应生成沉淀,故A错误;向Na2CO3溶液中逐滴加入盐酸,开始无气体产生,当加入较多盐酸时,产生气体,而向NaHCo3溶液中加入同浓度盐酸时,会迅速产生气体,故B、D错误;碳酸钠与嬴化钙反应生成沉淀,碳酸氢钠与氯化钙不反应,故C正确。6 .(2023北京模拟)测定ag小苏打(含少量氯化钠)中NaHCo3含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选项测定方法选用试剂测量数据A重量法稀硝酸、硝酸银溶液W(AgC1)B气体法稀硫酸V(CO2)C滴定法甲基橙、稀盐酸V(HC1)D重量法氢氧化钢溶液机(BaCo3)答案A解析向小苏打中加入稀硝酸,小苏打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钠,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硝酸银,可能会生成氯化银沉淀,若小苏打中氯化钠过少,可能无法称量氯化银的质量,导致无法测定小苏打中碳酸氢钠的含量,故A错误;碳酸氢钠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二氧化碳和水,由碳原子守恒可知,通过标准状况下二氧化碳的体积可以计算得到小苏打中碳酸氢钠的含量,故B正确;以甲基检为指示剂,稀盐酸能与碳酸氢钠溶液完全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可以通过消耗一定浓度稀盐酸的体积计算得到小苏打中碳酸氢钠的含量,故C正确:氢氧化领与碳酸氢钠反应生成碳酸领沉淀,可以通过碳酸领的质量计算得到小苏打中碳酸氢钠的含量,故D正确。7 .有、两个完全相同的装置,分别在装置、中加入1.06gNa2CO3和0.84gNaHCo3,然后再分别加入相同体积的盐酸,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1.06gNa2C1等体积盐酸气球0.84g5NaHCO3A.装置中的气球都会膨胀,装置中的气球膨胀得更快8 .若最终两气球体积不同,则盐酸中(HCI)WSO1mo1C.若最终两气球体积相同,则盐酸中(HCI)20.02mo1D.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则最终两试管中Na+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答案C解析根据题给数据可知:W(Na2CO3)=W(NaHCO3)=O-O1mo1,中加入盐酸,根据盐酸的量发生的反应可能有Na2CO3÷HC1=NaC1+NaHCO3>NaHCO3+HC1=NaC1+H2O+CO2t,中发生反应NaHCO3+HC1=NaC1+H2O+CO2t,中反应一段时间后产生气体,中立即产生气体,装置中气球膨胀得更快,A项错误;“(NazCCh)=/?(NaHCO3)=0.01mo1,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当n(HC1)>0.02mo1时,两装置中产生的气体体积相同,也就是OVmHC1)<0.02mo1时,两装置中产生的气体体积不同,B项错误、C项正确;0.0Imo1Na2CO3中(Na+)=0.02mo1,0.01mo1NaHCO3中(Na+)=0.01mo1,加入盐酸体积相同,即溶液体积相同,最终试管中Na卡的物质的量浓度是试管的2倍,D项错误。8 .(2023济南高三模拟)过碳酸钠QNa2CO33H2O2(s)是一种集洗涤、漂白、杀菌于一体的氧系漂白剂。某兴趣小组制备过碳酸钠的实验方案如下,己知:2Na2CO3(aq)+3H2O2(aq)2Na2CO33H2O2(s)A<0,50时2Na2CO3SH2O2(s)开始分解。H2O2(aq)Na2CO3(aq)器静置过滤滤液XE*30mi;1-螃型2Na2CO3体3H2O2(s)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过碳酸钠是由碳酸钠、过氧化氢利用氢键所形成的不稳定的复合物B.滤液X可以循环使用C.步骤洗涤时选用无水乙醇洗涤,可除去水分、利于干燥D.利用过碳酸钠净化水原理与明研净水原理类似答案D解析由实验流程知滤液X为过碳酸钠饱和溶液,可循环使用,故B正确:无水乙醇洗涤可以除去水分、有利于干燥,故C正确;过碳酸钠具有强氧化性,可以杀菌消毒,但不能吸附水中悬浮的杂质,与明矶净水原理不同,故D错误。9 .向NazCCh、NaHCo3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生成气体的量随盐酸加入量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离子组在对应的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点对应的溶液中:Na+、OFT、SO4NO?b点对应的溶液中:KCa2+sNO5、CC点对应的溶液中:Na*>Ca2*NOJCd点对应的溶液中:FNo3Fe2Ag+A.B.C.D.答案B解析Na2CO3SNaHCO3混合溶液与盐酸反应时,a点溶液中含有CO1和HCo晨b点溶液中含有HCO不含COr,C点恰好完全反应生成NaC1,d点盐酸过量,溶液呈酸性。a点HCo?与OH-反应,不能大量共存,错误:b点为NaHeo3溶液,离子之间不发生反应,能大量共存,正确:C点为NaCI溶液,离子之间不发生反应,能大量共存,正确:d点溶液呈酸性,酸性条件下,NO,与Fe?+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F在酸性条件下不能大量共存,且溶液中的C与Ag+也不能大量共存,错误。10 .实验测得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2CO3和NaHCO3溶液的PH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77七T1PA. Na2CO3的水解是放热反应B. M点之前,升高温度溶液的PH减小,原因是水解平衡逆向移动C. N点时NaHCo3已完全分解D.若将N点溶液恢复到25,pH>8.62答案D解析Na2CO3的水解是吸热反应,故A错误;碳酸氢钠溶液中,碳酸氢根离子电离产生氢离子、水解产生羲氧根离子,M点之前,升高温度,溶液的PH减小,原因是HCOI的电离程度大于其水解程度,故B错误;碳酸钠溶液的PH随温度升高而降低,但N点后溶液的PH随温度升高而升高,所以N点时NaHCO3没有完全分解,故C错误;N点溶液中含有碳酸钠,若将N点溶液恢复到25°C,pH>8.62,故D正确。11.我国化学家侯德榜改革国外的纯碱生产工艺,探索出了一种生产纯碱的方法,其生产流程可简要表示如下:循环合成氨厂畔T版疝匕T晟炉)一Na2CO3循环【A母液(提取副产品)(1)上述生产纯碱的方法称,副产品的一种用途为0(2)沉淀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3)写出上述流程中X物质的分子式为o(4)使原料氯化钠的利用率从70%提高到90%以上,主要是设计了(填上述流程中的编号)的循环,从沉淀池中取出沉淀的操作是O(5)为检验产品碳酸钠中是否含有氯化钠,可取少量试样溶于水后,再滴加o(6)向母液中通氨气,加入细小食盐颗粒,冷却析出副产品,通氨气的作用有(填字母)。a.增大NH;的浓度,使NH4C1更多地析出b.使NaHCO3更多地析出c.使NaHCO3转化为Na2CO3,提高析出NHQ的纯度答案(1)侯氏制碱法(或联合制碱法)做化肥(其他合理的答案亦可)(2)NH3+CO2+H2O+NaC1=NaHCO3I÷NH4C1(3)CO2(4)I过滤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6)ac解析将NFh和Co2两种气体通入NaC1溶液中后,发生化学反应:NH3+CO2÷H2O+NaCI=NaHCO3I+NH4C1,NaHCO3溶解度较小,结晶析出;NMC1溶解度较大,留在母液中;溶液里还有未反应的NaC1和未结晶的NaHCo3。从母液中提取NH£1后,含有NaC1和NaHCO3的溶液循环到沉淀池中再次利用,这样就大大提高了氯化钠的利用率。NaHCO3在燃烧炉中发生化学反应:2NaHC3=-Na2C3+C2t+

    注意事项

    本文(第三章 微题型22 Na2CO3、NaHCO3与侯氏制碱法.docx)为本站会员(lao****ou)主动上传,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