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2路道路工程--排水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docx
-
资源ID:632050
资源大小:70.61KB
全文页数:2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M2路道路工程--排水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docx
排水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第一章工程概况1.1、概述(一)工程概况本次设计的道路工程位于为蔡家组团M标准分区,M标准分区规划面积约为637.8公顷,规划空间布局结构为“一心、两带、一园”0“一心”即围绕轨道交通六号线站点布设的商业用地,用地规模约为22.3公顷,商业用地充分发挥轨道交通的带动作用,未来将逐步形成N标准分区的商业购物中心“两带、一园”,即结合M标准分区地形地貌,结合区域型交通干道,打造M标准分区内部绿带和M标准分区城市绿化公园,形成M标准分区的主要城市绿化用地体系,“两带、一园”绿地用地规模约为86.9公顷,建成后将有利于提升城市形象,为园区建成宜居新城提供J'强有力的保障。本次设计的M2路中心线与规划致。M2路为蔡家组团M标准分区内规划的条东西向道路,西起纵二路交叉口,向东沿线分别与MZ2、MZ3、M1路、MZ4路相交后,终点止于纵二路。本次道路设计范围为K0+000K1+197.444,道路全长1.2km,为城市次干路,设计车速30kmh,双向四车道,标准路幅宽为26m。全线设2处平曲线,平曲线最小半径400m,最大平曲线半径800m,道路全线共设4处平交路口(不含终点交叉口),相交道路均进行了对接。(二)设计范围设计范围内所涉及的管线有:雨水、污水、路灯、电力。道路上管线均为新建,具体管位见综合管网标准横断面图。本说明仅为排水管网部分,具体管位见综合管网标准横断面图。(三)初设审查意见回复排水工程1、建议根据各计算管段的本段汇水面积及转输汇水面积分别对各计算管段进行水力计算。回豆:按意见分段补充排水水力计算表。详见6.4.4节。2、关于排水管道汇水(服务)范围事宜:1)道路起点西侧的汇水范围为本次设计雨水管道的转输汇水范围,由于本次设计雨水管道双侧布置,建议分别表达南北侧雨水管道各自的转输汇水范围。回复:按意见复核,道路起点西侧的汇水范围,按左右两侧,分别表达。2)雨、污水总图中,从图中表达的雨污水系统及流向分析,M6路的雨污水需汇入本次设计排水系统,但图中缺其转输汇水(服务)范围及面积的表达。回复:按意见复核,M6路的雨污水进入本次设计排水系统,同时复核面积及水力计算。3、关于污水过街支管设置事宜:1)本次设计道路与MZ2路平交路口处,污水过街支管布置缺失,无法收集北侧道路的转输污水。回豆:补充MZ2路预留污水支管。3)道路K0+040、K0+280、K0+900*1+160段缺污水过街支管的布置,与“污水总平面图”中表达的污水服务范围不一致,无法收集北侧地块的本段污水。(10)城市雨水利用技术标准(DBJ50/T-295-2018)(11)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50069-2002)(12)给水排水工程管道结构设计规范(GB50332-2002)(13)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GB/T31962-2015)(14)城镇排水管渠与泵站维护技术规程(CJJ/T6862007)(15)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16)给水排水制图标准(GB/T016-2001)(17)检查井盖(GB/T23858-2009)(18)市政排水管道工程及附属设施(06MS201)1.2.2设计依据(1) 业主与我院签订的设计合同。(2) 由业主提供的1:500地形图及现状管网资料。(3)业主提供的周边道路及管网设计资料。<4)业主提供的规划资料。(5)本单位其他专业提供的联系图。1.3、 设计原则及标准1. 3.1设计原则1)统一设计,统一实施。2)管线规模容量按远期考虑,管网系统都按远期规划进行设计。3)管线布置采用先人行道后车行道;检查检修频繁的管道优先布置于人行道上;重力回免:增设北侧地块污水支管。4、挖方边坡坡顶截水沟的雨水缺乏排水出路。回复:增设雨水支管,以排放挖方边坡排水。海绵城市1、建议补充本项目海绵规划控制指标,并应说明由于条件受限不能完成海绵规划指标的相关要求。回复:按意见补充规划指标,本次设计道路纵坡较大(7%)O人行道绿化设计采用行道树,两侧地块均为居住用地。因此本段道路不宜设置复杂型生物滞留设施,只能设置透水铺装,因此调节受限无法完成指标。2、不可控车行道的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取值0.1有误,无容积设施控制的不透水下垫面的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取值应为0机回复:按意见复核,不可控车行道的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取值01.2. 设计采用的主要标准及依据1.2.1 技术规范及国家标准(1)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2016)(2)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318-2017(3)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2016年版)(4)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一一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住建部2014年)(5)建筑与小区雨水利用工程技术规范(GB50400-2016):(6)砂基透水砖JG/T376-2012:(7)雨水调蓄工程技术规范(GB51174-2017)(8)山地城市室外排水管渠设计标准(DBJ50/T-296-2018)(9)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设计标准(DBJ50/T-292-2018)(2)规划概况M2路为该片区分水线,分水线以北道路雨水汇入天印村泄洪通道,分水线以南道路雨水汇入嘉陵江。根据控规,M2路排水由西向东,经纵一路南段d3000管道排入横四路3m×4m箱涵。2. 2设计标准及基本参数1)排水体制本工程排水体制采用雨、污水分流制,雨、污水管网分别自成体系。2)设计规模雨水量计算按重庆市沙坪坝区暴雨强度公式和流域汇水面积计算,根据地块和道路设计的情况选用适当的暴雨会现期P和径流系数污水量按城市综合污水量按城市综合用水量的85%进行折算,用水量标准:人均综合生活用水量按380升/人.天,规划人口按2万人/平方公里进行计算。3)基本设计参数a最大设计流速:雨水管道VmaX=8ms,污水管道VmaX=6msb最小流速:污水管道在设计充满度下为Vmin=O.6ms,雨水Vmin=O.75ms.c雨水管道按满流设计:污水按非满流设计其最大设计充满度按下表:最大设计充满度管径最大设计充满度200'3000.553504500.655009000.70>10000.75管道优先布置。4)设计范围内,所有管线均考虑埋地敷设。5)所有管线符合各管线设置的规范及埋深要求,相互间在平面及竖向不发生碰撞,与道路构筑物不发生矛盾。6)结合城市道路设计,在不妨碍工程管线正常运行、检修和合理占地的情况下,使路线简捷。7)所有的排水均考虑重力排除,尽量避免提升,需要特殊处理的排水另行考虑。8)尽量减少管线在道路交叉口处交叉。当工程管线竖向位置发生矛盾时,宜按下列规定处理:有压管让无压管,可弯曲管让不可弯曲管;支管线避让主管线;小管径管线让大管径管线;新建管线让既有管线。2.2. 3.2设计标准排水系统采用雨、污分流制。第二章排水工程设计2.3. 排水概况(1)现状概况本次设计M2所在区域内,已建成的纵一路南段存在现状道路排水系统。嘉陵江于片区东南侧流过,该片区整体坡向东南侧嘉陵江,地形主要为冲沟和农田,有零星水塘分布。目前,片区雨水主要通过现状道路排水系统及现状冲沟汇入嘉陵江。口密度根据规划取1万人/平方公里。q1=城市综合供水量标准X80%(1/Capd)城市人均综合用水量指标根据规划取4501Capd(最高日)。Ks:雨水渗入量系数,本次取1.1。Kz:总变化系数,按下表取值。总变化系数表污水平均日流量(1s)51540701002005001000总变化系数KZ2.32.01.81.71.61.51.41.32.4. 雨水系统2. 3.1平面布置雨水管道双侧布置于人行道下,北侧雨水管网距离路沿石1.3m,南侧雨水管网距离路沿石1.5m。以纵二路为起点,转输上游及MZ2路雨水后,自西向东,收集路面及周边地块雨水,终点排入纵一路d3000雨水管。3. 3.2水力计算雨水共分1个出口排放段,具体位置如下:雨水系统序号道路桩号出口1K0+000K1+197.444段排至纵一路南段雨水系统雨水管道水力计算表编号设计管段本段服务面积(ha)转输服务面积(ha)总服务面积(ha)设计流量(m3/S)过流能力(m3/S)管径(mm)坡度(%)流速(mS)d最小管径与最小设计坡度:市政排水管最小管径控制在(1400,最小设计坡度控制在i=0.003oe本工程排水管道均采用管顶平接。f检查井最大间距:为便于清掏维护及地面雨水收集,检查井间距一般设计为30m,最大不超过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1-2006)(2016年版)表4.4.2之规定。g:管材粗糙系数,钢筋混凝土管(满流)取n=0.014,塑胶管取n=0.01.4)雨水管道设计参数暴雨强度公式采用重庆市土城区(沙坪坝区)暴雨强度修订公式:1Zs-Hm21132(1+0.958IgP)(7+5.408)w95雨水流量公式:Q=qF(1/S)其中:径流系数取0.70,其中临时管涵乎=0.4。重现期P=5年(临时排水1年),大于50Ha,P取值10年。集水时间T=t+t2,(其中H取5分钟,t2由计算确定)。n:管材粗糙系数,钢筋混凝土管(满流)取n=0.014,塑胶管取n=0O1。5)污水管道设计参数生活污水量按城市综合污水量计算,城市生活污水量计算以城市供水量标准为基础,排污系数按80%考虑。计算公式:Qmax=KsXKzXQave(1s)式中Qmax:设计污水流量(1s)一最高日最高时污水秒流量。Qave:平均日平均时污水流量(1s),根据综合污水量标准q计算。Qave=q1X流域计算人口数()/(24×3600)(1/S)+q2(24×3600)(1s),人1)管道断面形式本工程的雨、污水管道采用圆形断面。2)管材及接口本工程雨水管道、雨水口联络管采用钢带增强聚乙烯(PE)螺旋波纹管,埋深W6.0m,采用环刚度SNN8ONm2;6.0mV埋深W9.0m,环刚度SNN1OoOON/m2;9.0m埋深W12.0m,环刚度SNN12500Nm2。钢带增强聚乙烯(PE)螺旋波纹管的制造及安装应符合埋地排水用钢带增强聚乙烯(PE)螺旋波纹管(CJ/T225-2011).埋地排水用钢带增强聚乙烯螺旋波纹管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ECS223:2007)的要求及各企业的产品标准及安装操作手册。陡坡管采用球盟铸铁管道,球墨铸铁管采用K9级壁厚,球磨铸铁管应符合离心铸造球磨铸铁管GB13295-199I的规定。球墨铸铁管材质和规格应符合水及燃气管道用球墨铸铁管、管件和附件(GBT13295-27)的规定钢带增强聚乙烯(PE)螺旋波纹管的接口形式采用双橡胶圈承插连接,详见厂家使用说明。管道承口应放在进水方向,插口放在出水方向。HDPE双壁波纹管和钢带增强聚乙烯(PE)螺旋波纹管的接口形式采用双橡胶圈承插连接,详见厂家使用说明。管道承口应放在进水方向,插口放在出水方向。塑料排水管与检行井连接时,应在井壁预埋短管,做法详04S520、59、60